|
五大道的发展是随着天津近代化的步伐发展起来的。从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意义上讲,天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鸦片战争以前的600余年,天津由一个普通的军事寨堡和漕粮运转中心,发展成为运河北部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繁华的 “畿辅首邑”,在开埠以后的几十年里,又迅速成长为工商业大都会,这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系统中是不多见的。当时之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可以起到“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作用,正所谓“当河海之冲,为畿辅之门户”。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天津特殊的政治作用——护卫京都,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大事都和天津有关,正如近人金钺在《天津政俗沿革记》序中说:“数十年来,国家维新之大计,擘划经营,尤多发韧于是邦,然后渐及于各省,是区区虽为一隅,而天下兴废之关键系焉。”
自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北京条约》签定之日起,天津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同时也出现了外国租界。到二十世纪初,天津先后出现了九国租界,成为近代中国租界最多的城市。各国租界侵占时间,最长的达八十余年,最短的也有十几年。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天津被迫开放,从此天津从传统期步入转型期,也就是由一个封建性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逐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工商业港口和贸易城市。
|
评分
-
1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