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4323|回复: 169

[鸠兹古韵] 芜湖古八景之一“蛟矶烟浪”(芜湖“陆家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6 0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jllj 于 2012-7-10 19:58 编辑

蛟矶烟浪
  蛟矶山,位于长江对岸芜湖北站南约三公里处,今属二坝镇(蛟矶和二坝自古就是芜湖的故地,以前和江北是不接壤的,有水道分割)。矶石有洞穴,传说为蛟所居,故名蛟矶。《芜湖县志》载:“蛟矶山在县西南七里大江湣,高十丈,周九亩七分……每逢阴雨,烟波翻腾,故有“蛟矶烟浪”誉称等。
  蛟矶兀突江岸,是观赏江波水色的佳地。明代寥驩《蛟矶》诗“天连回水宽,石拥孤山小。顷刻长风来,烟涛同缥缈。恍如蓬岛游,翱翔搂飞鸟。”千里波涛尽收眼底。明嘉靖名人边维垣、张山人撰写《蛟矶山志》,现已失落。
  唐代蛟矶上建寺院。名“水心禅院”,宋政和年间(1111——1118)赐名“宁渊观”,后人又在江东建一“宁渊观”,蛟矶景又称“宁渊上观”。宋代张孝祥的《宁渊观》和陆游的《入蜀记》均载。明改建《灵泽夫人祠》(灵泽是三国孙权之妹,刘备的妃子),相传灵泽归省母亲,回蜀至此。得知刘蜀噩耗哀殒(又说投江自杀)。俗“娘娘庙”、《龙女祠》。明人刘淮探索考证并著《灵泽辩疑记》,他认为传说不确,灵泽夫人祠有正殿一座,大殿左右共有翼楼十二楹,极盛时有屋宇九十九间半。民间有进祠烧香习俗“祷风涛不爽”。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作品。明末清初,蛟矶景观始见衰落。今日的蛟矶成为残蚀的小山丘,只存一对狮子和断砖碎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8 10:11 编辑



芜湖二坝滨江新城

    地理位置
  
    芜湖二坝滨江新城位于安徽省核心城市芜湖管辖范围内无为二坝镇境内。新城依靠长江岸线发展,交通便捷,处于合芜经济带和合宁芜“金三角”内,芜湖长江大桥在江北的接口将城镇区内主干道与全国的公路交通网络连成一片,县内通江大道与合芜高速在此衔接,军二路、后河路环绕全镇,现有客渡、汽渡和皖江轮渡各一处。
  
    新城简介
 
   二坝滨江新城曾于2008年11月13日,由原巢湖市无为县开始规划。后于2011年8月22日被整体规划到芜湖市后,规划待做重新调整,目前新城规代建设迅速,将在近年内完成建设一座崭新的二坝滨江新城计划,届时与芜湖市主市区隔江相望,完成芜湖跨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
  
    新城产业
  
   二坝滨江新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处于合芜经济带和合宁芜“金三角”内,芜湖长江大桥在江北的接口将镇区内主干道与全国的公路交通网络连成一片,县内通江大道与合芜高速在此衔接,军二路、后河路环绕全镇,现有客渡、汽渡和皖江轮渡各一处。

    近年来二坝滨江新城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工业强城(镇)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原有的机械、化工、纺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又在长江岸边开辟了无为县船舶工业园区,有十几家造船企业落户。境内巢湖市二坝经济开发区内已有希玛集团、四海板业、科越公司、大洋电器、华新特种印刷、上海华谊焦化、安徽双钱集团、美国麦王水务等企业落户,上海华谊集团投资200亿元征地近2000亩的焦化项目已进入运营阶段,安徽双钱集团回力轮胎第一条生产线计划于明年4月份(2012年4月份)投产,不久的将来二坝将成为安徽省的化工基地。

    媒体等便民优势

    二坝滨江新城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区内有各级衣行住行工具,服装业、宾馆业、娱乐业等服务行业近年得到很大发展,目前区内有多家快递公司加入便民服务行业中来,区内政府部门公开部得到大力发展,无为二坝经济开发区网和二坝政府网和区内独家网络媒体平台二坝论坛更是将新城的最新资讯情况和百姓生活及时有效的展现给新城内外的本地百姓和外来友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05: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发帖计划堪称大体量巨无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2: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上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4: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芜湖十景  包含滨江公园  神山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6: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也没看见,还陆家嘴呢?你以为陆家嘴是吃饭用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7: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再有一张美图的话那就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7 12: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蛟矶和二坝自古就是芜湖的土地,以前和江北是不接壤的,有水道分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7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啊楼主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jllj 于 2012-7-9 00:20 编辑


      探访芜湖八景之“蛟矶烟浪”(转载)

    按《安徽通志》中查阅到“蛟矶烟浪”的说法,清代或更早以前,蛟矶实为长江中偏北岸的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山礁,后因地理变迁江岸崩塌,泥沙沉淀,水道淤塞,山礁渐与北岸连接,遂成为长江北岸的一座石滩山矶。蛟矶也因兀突江岸,成为了观赏江波水色的佳地。明代有位诗人叫寥驩,他在《蛟矶》一诗中这样描绘:“天连回水宽,石拥孤山小。顷刻长风来,烟涛同缥缈。恍如蓬岛游,翱翔搂飞鸟。”

   另一说是出自《芜湖县志》,“每遇阴雨,烟波无际”,资料中描述蛟矶不高,但地势险要。浩荡长江,滚滚西来,蛟矶首当其冲,激流受阻芜湖江岸,激流猛转,翘首北上,奔腾而去南京;长江水流又在对岸三山区江边,漳河入江口,形成一大江湾——大龙湾,江水回荡,与三山区的漳河,芜湖城区的青弋江流入长江之水,汇合翻涌;又在螃蟹矶,关门洲等处冲激流荡,回漩成涡,以致无风起浪,水响流急,每当水汛之期,更是波浪汹涌,惊涛拍岸,云雾霭霭。据此,可以说是站在蛟矶之上,千里波涛尽收眼底。

   蛟矶山上蛟矶庙。寺庙位于无为县二坝镇蛟矶村,临长江而建,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历史上芜湖著名的人文、宗教、旅游圣地。加上历代封赐有加,名人题咏不绝,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厚。

    从唐朝开始矶上祠宇屡建屡废,到了宋代,许多诗人也都纷纷来此祭拜,名声大振。大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也曾提起蛟矶庙。直到元代,欧阳玄主政芜湖,首创“芜湖八景”诗,才将《蛟矶烟浪》列入其中。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了寺庙大殿。

   明代更是蛟矶庙辉煌时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亲临蛟矶祭拜,此庙的地位随之提升。芜湖县令黄朝弼多次指令扩建蛟矶庙,规模日益宏丽。后来的明成祖在大殿旁又建“水府殿”三楹;明孝宗敕建牌坊一座,额曰:“中流砥柱”,并建右殿三楹;明世宗更右殿为“涵虚楼”,还在楼后建“涵碧楼”,新楼面江,水天一色……一位孙姓的老人说,“极盛之时,这里可是有屋宇九十九间半呢。”

   清末,太平军攻克芜湖,蛟矶成了争夺的战场之一,所有祠宇一炬成灰,空存瓦砾一片。同治五年(1866),安徽巡抚彭玉麟捐款重修蛟矶庙,虽然没能恢复旧貌,但大体上呈现出她原先的恢宏气势。民国时期,蛟矶建筑依然保持完好。主体建筑灵泽宝殿,楼高三层,飞檐翘角,碧瓦黄墙。大殿供奉灵泽夫人塑像,英姿飒爽,目光如射。神龛罩黄色帏帐,红纱宫灯高悬,铜炉香烟袅袅。正殿后有寝宫,内设龙床凤衾,罗帐玉枕。之后有后庭内院,点缀奇花异石,青竹环绕,成了游人香客留宿之处。

 情:为夫投江孙尚香

   蛟矶庙又名灵泽夫人祠,祠里供奉的女神像,是三国时代江东吴大帝孙权之妹孙尚香。而这座庙宇的由来,是民间流传的一段美丽神话故事。

   孙尚香在镇江甘露寺招亲,许配给蜀主刘备,人称孙夫人。据民间传说,彝陵一战,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不久郁郁而死。远在镇江的孙夫人得知消息后,在江边摆设香案遥祭刘备,并乘人不备,纵身跳江自尽。尸体溯江而上,最后漂到蛟矶,被渔民打捞上岸,便将她在矶头安葬,并建一祠予以纪念。住在周围的老人告诉记者,东吴人称孙权是英雄,刘备是枭雄,于是孙夫人便成了枭姬。这个祠起名为蛟矶庙,因“枭姬”两字讹传成了“蛟矶”。

   既然立祠纪念,应该有对联挂于大殿红漆柱上。当时当地某秀才苦思冥想,凑成一副,经过精雕细刻制成楹联,谁知挂了一夜第二天就不翼而飞。如此三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位老学究欲探明真相,便在深夜躲进大殿,经几个时辰的折磨,他昏昏欲睡,忽然一阵冷风吹来,不由地打个寒颤,只听一阵清脆的佩环声,衣裙拖地的细碎声,接着见一戎装打扮的女子,肩披素练,在庭中来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词,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思亲泪落吴江冷。”老学究知道阴阳有隔,不便与孙夫人对话,第二天便将情况告知里正,原来是孙夫人嫌秀才撰写的对联不好,这才自己撰写,因才学疏浅只撰成半联就搁浅了……因此很长时间内大殿上只挂半片对联,也就成了绝对。

   之后,一直到明代才有下联。据说有天滩前走来一位秀才,半癫半疯地立在祠前呆笑,看大殿挂着半片对联,不禁叫道:“拿酒来拿笔来,待我续上下联!”祠中的女道士骂道:“你这疯子别造孽了,抬头三尺有神灵!走罢,走罢!”说完便要驱赶这疯子。谁知他就是不走,口中念叼:“不就是半个对联吗?想我江南才子徐某还不立马可就!”说完捡一枯枝在地上写道∶“望帝魂归蜀道难”落款是“天池山人田水月题”。写完扬长而去。此事惊动了芜湖知县,他一看吃惊地说:“田水月分明是‘渭’字,天池山人正是徐渭的名号。”从此“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成了蛟矶庙的对联,至今仍然刻在大门上。

 今:百废待兴第一镜

   明末清初,蛟矶景观始见衰落。“1938年抗日战争时,蛟矶庙遭到了最大浩劫,一场战火烧成白地,只存下现在的这3间屋子。”72岁的蛟矶庙住持释弥松缓缓地说,“我在54岁的时候来到这里住了下来,在了解了这么漫长的历史之后,就想着要把蛟矶庙修补起来。”

    今日,蛟矶成为残蚀的小山丘,只存一对石狮和断砖碎瓦。一间新修的蛟矶庙位于距离长江百米外的一座高地上,远望过去不易分辨。两只古老的石狮“望着”滚滚长江水,不知在思考着什么。而用汉白玉石雕刻“灵泽夫人祠”的牌匾靠在古庙的屋子里,落满了灰。

    据释弥松法师回忆,上世纪90年代,自己开始试图恢复蛟矶庙。“初来时,这里连一个碗都没有,庙宇被占用做了小学,庙前古老的松柏树也被村民砍掉了,庙里的门窗不是被拆走了,就是被砸坏了,庙堂里应该供奉的神像却一个影子也看不到。”他说,后来在二坝政府和当地群众支持下,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和伦殿终于建成。记者在殿内看到,大小佛像100多座。殿外还堆着大量的砖石,释弥松法师说,按照旅游部门和政府的规划,未来的蛟矶庙和近旁船舶工业园、工业园、渡江纪念碑、更楼寺、龙泉寺、蛟矶山无公害蔬菜基地、葡萄园、中江塔等景观联成一片蛟矶十景二坝游览区。

    “寺庙前的石狮,建成千年却完好无损,是因为大家敬畏它爱护它。”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美好的愿景得靠今天的保护和开拓,展望明天,百废待兴。不管多久,当地人期待着得到更多的关注,期待着重现迷人的“江心第一镜”。(王世宁 钱秋月 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8 13:00 , Processed in 0.04902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