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inhes 于 2011-7-8 08:26 编辑
丁香湖,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背后,暗藏着一个跨越300年光阴的故事。传说在顺 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651年,清朝的一个姓线的没落贵族从山东省黄县城老家,北迁至盛京城的西北部,也就是现在的丁香湖附近。在丁香湖畔的丁香村,新北方找到了线姓家族的第十代孙,今年68岁的线云令老先生。丁香湖的由来,跟这个家族的迁徙有着不解之缘。从那时开始,这个以丁姓和线姓两户人家为主的村落,就一直延用丁线屯这个名字。直到民国初年,村里一位名叫徐贺年的人物,将丁线屯改名为丁香屯。
在丁香屯的渊源历史中,有一条路不能不提,那就是大渝路。曾经,这条路是清代皇族回乡祭祖的必经之路。浩荡的皇家祭祖队伍从京师出发,经由永安桥进入盛京,前往福陵、昭陵和永陵祭拜先祖。而如今美丽的丁香湖,就坐落在这条皇家的祭祖之路--大渝路之畔。沾着皇家御道福气的丁香屯地区,早年还是浑河的古河道。
很少有人了解,这里曾经是沈阳母亲河“浑河”的古河道。据《沈阳县志》记载,“沈水故道本在今县治城北。”这个沈水,就是指浑河。再据新乐遗址南沙土矿的科学鉴定考证,早在7200年之前,浑河主道是流经沈阳城北的。而浑河改道城南的最晚时间,可推断至金代或元代元贞二年,也就是1296年之前。到了上世纪末,富含大量地下沙质资源的丁香屯地区,成为挖沙人争相抢夺、分外眼红的淘金之地。
历史悠久的丁香屯行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时,已是沈阳有名的“龙须沟”。因为挖沙,那里坑塘连片;因为是垃圾场,那里臭气熏天。当地居民说,但凡有门路的,都早早搬家走人了。但自打2002年,丁香屯被列入沈阳市城市规划当中后,这里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多年来,丁香屯地区因个人的违法挖沙行为肆意泛滥,地质面貌已呈现出坑塘相连、破烂不堪的景象。直至2002年,这里圈入沈阳城市规划的视野后,被命名为丁香公园,开始绿化改造。时间行至2005年,沈阳市人大代表周船淞联合另外十几位人大代表,一起向沈阳市政府提请人大议案,希望在沈阳城的西北部做个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的人工湖泊—丁香湖。
人大代表的集体议案很快就得到了沈阳市政府的全力支持。2005年5月1日,丁香湖湖区主体工程破土动工。经过190个昼夜的连续施工,这座湖面达3.1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横空出世。而在湖心的水面之上,还愚公移山般人工堆起一座高达30多米的湖心岛。 放眼沈阳城,东城有棋盘山坐镇,西城有丁香湖养一方水土,可谓东有山,西有水,有山有水的沈阳城已现出生态都市的雍容。而灵秀的丁香湖又恰好位于洪区蟹形区域的头部之上,以丁香湖为起点,向着西北望,就是西北“绿地楔”的绿色通道。在这个绿地楔的区域,未来三五年内,将以生态绿化为主进行开发建设,等于给沈阳西北部又安了一个新的城市绿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