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28 1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常规:
漫画演绎“黛玉葬花”
雨花门站,主题为“黛玉葬花”的艺术墙,设计者大胆选用了年轻人更熟悉的漫画风格,绘制出黛玉葬花、宝玉顾盼、宝钗扑蝶的场景,颇具颠覆性。这幅画选用彩雕艺术玻璃呈现,和颜色古朴的天然石材马赛克相比,颜色上更瑰丽。
除了绘画风格上的差异,艺术墙的制作工艺也十分多变。在常府街站,一整面纯白色的浮雕壁画扑面而来,在汉白玉的精心雕琢下,初次相会的宝玉和宝钗、撕扇的晴雯、品茗的妙玉等人物栩栩如生。
传递文化:
“除夕夜宴”融汇秦淮饮食
为让乘客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楼气息,在部分艺术墙的场景设计上,特意与站点的地理环境相契合。江宁织造府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在与其毗邻的3号线大行宫站,艺术墙便打造成“金陵十二钗”。由汉白玉雕琢成的椭圆形边框为贾宝玉的宝玉外形,隐喻了宝玉和十二钗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3号线南京站站,艺术墙借表现“元春省亲”的盛大场面,契合南京火车站“回家”的主题。
说到夫子庙,不能不提历史悠久的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这一站的艺术墙便融汇了夫子庙的饮食文化。在夫子庙站,主题为“除夕夜宴”的艺术墙上以贾母为中心,贾宝玉等人分立左右,侍女们端着食盒随在其后。据了解,在设计这面艺术墙时,设计者特意从《红楼梦》中精心挑选了几处有关寿宴、夜宴的章节,融会贯通,以展现夫子庙饮食文化。
在“除夕夜宴”艺术墙上,书中猜灯谜的场景也被重现,表现了官家欢度元宵的场景。与相隔不远的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艺术墙主题“闹灯会”,遥相呼应。
此外,该站的吊顶也仿效了孔庙大成殿的样式,更贴合周边的地理环境。
严谨考据:“元春省亲” 用的是八人大轿
3号线南京站站“元春省亲”艺术墙的创作人金延林,对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严谨的考据。墙上,贾府迎接元春的女眷掩映在青松翠竹下,有的满脸期待、有的腼腆羞涩。这个场景在以往很多画家的笔下都呈现成贾府上下阖府相迎,“这显然不对,因为《红楼梦》把封建礼制体现得淋漓尽致,突出内外有别、男女有序。”因此在“元春省亲”的艺术墙上,所有官职的男子在府门外迎接,女眷则在宅内(二门以内)迎接。
在艺术墙中间位置,则描绘了省亲队伍中的核心:八人大轿和里面的贾元春。元春銮驾的规格是什么?专家查阅妃嫔出行仪式规格和轿辇规格后,在画面中画了符合贵妃身份的黄顶红厢八人大轿。
在九龙湖站,艺术墙上菊花诗社的场景,则由苏绣中的乱针绣刺绣而成。乱针绣的针法特点是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再加上运用了分层、加色手法,使得整面艺术墙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据介绍,这也是南京地铁在艺术墙中第一次使用刺绣工艺。
4号线换乘站
主题文化:曹雪芹
新闻链接
地铁4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在建线路,从龙江一直延伸到仙林,由于4号线是一条市区线路,经过包括紫金山在内的诸多南京景点,因此,这条线路被定义为“人文线路”。在颜色的选择上,经过各种尝试,最终选择的是紫色,以此体现出4号线的人文气息。
那么4号线的主题文化又是什么呢?本报记者独家揭秘,4号线的主题文化确定为“宁人伟业”,在车站艺术墙打造上,选择与南京息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例如,云南路站是陶行知,徐庄软件园站是祖冲之,鼓楼站为竹林七贤,而龙江站展现的则是郑成功下西洋。
另外,今后作为换乘的车站须兼有两条线路的文化特点,地铁3号线和4号线在鸡鸣寺站换乘,因此,该站艺术墙主题最终被确定为“曹雪芹和他笔下的人物”,以展现出生于南京的曹雪芹和他笔下恢弘的文学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