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6-26 2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5日,总部位于苏州相城区的曹操出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今年以来第4家在港交所上市、第8家在境内外上市的苏州公司。
算上曹操出行,如今苏州已坐拥包括37家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内的27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其中,在境内A股上市的公司有222家,数量上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位列全国第五。进一步细分看,苏州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已多达57家,数量更是位列全国第三。
上市公司的数量与门类,往往能直观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目前苏州所有上市公司所涉及到的主营业务,有近90%是围绕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的。这充分彰显了苏州强劲的制造业实力和愈发突出的科创优势正加速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大趋势。
然而,踏踏实实发展制造业的苏州经济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那就是企业更加倾向于深耕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主营业务也更多地是面向企业用户的B端而非广大消费者的C端。比如上个月公开的各大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指标,进入2024年度江苏A股公司盈利百强榜的28家苏州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银行、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商贸零售和基础化工、石油石化等行业,即便个别从事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公司,更多主打的也是中间和零部件环节,很少有直面C端的。
尽管造成这一现象的是苏州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上的某种“惯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潜移默化地塑造出了很多人所谓苏州叫得响的大企业、大品牌数量不多以及苏州企业甚至是苏州经济“存在感不强”等形形色色的认知或偏见。
而随着曹操出行的上市,苏州经济的转型力度、行业能见度和营商环境的优越程度势必将会被更多人所直接感悟。因为曹操出行是直接服务于广大消费者衣食住行刚需的,无需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印象和口碑也能直接从一线消费者这里得到及时反馈。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创立于2015年的曹操出行自2021年起便连续位居国内网约车平台规模前三,2024年更是跃升至行业第二位。截至2025年3月末,曹操出行在全国运营的定制车队规模已超过3.4万辆,覆盖的城市也已增至146座。
更重要的是,曹操出行的总部就在苏州,不仅可以助力苏州在智慧出行生态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它的成功上市也大大增强了市场对苏州孵化优质上市公司能力的信心。后者所产生的传导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极具潜力、有上市雄心的独角兽和行业领军者选择把总部落在苏州。
总部经济和以数字技术为底座的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崛起,在激励苏州加快产业转型步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浸润着苏州的民生和就业。因为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已在很大程度、甚至会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降低先进制造业产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这时一些仍然依赖基本人口红利的现代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比如成立至今,曹操出行已累计为逾390万名司机创造了灵活就业机会,支付服务报酬超400亿元。
对苏州这座正致力于推动“AI+制造”的世界级工业重镇来说,这样的需求,其实更为迫切。苏州与企业双向奔赴的价值与内涵,也正随着曹操出行在港交所的鸣金开锣,而愈发卓尔不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