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飞机场,奔牛机场人尽皆知在此不言,今天只聊一聊知者较少的另外两个机场——西郊机场和新闸机场。
西郊机场
西郊机场始建于抗战前夕。1930年1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沪蓉航空线管理处准备在常州(当时叫武进县)建造机场。几经选址把地点定在了海塘乡(地点在今五星乡白云新村北,洪庄机械厂东)。【注:史书记载可能有误,当时还没有海塘乡,怀疑是韦墅,平岗,化机三乡中的一个乡】
到了1936年9月,机场规划地的陈家村,包家塘,东沿村,王天兴塘,段家塘5个村子被强令搬迁,全县民夫几千人开始进场工作。整个机场呈正方形,长宽都是2里,四面挖有护场河,河宽3到4丈,跑道方向头东尾西。机场有条专用公路(即现在的花园路)直通溧武公路(即现在的常金公路)化机庙(现在花园公交中心站位置)处。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机场连房子都没来得及造一座便草草完工投入使用。
当时战事吃紧,机场南面各村都驻扎着部队。曾经有架受伤的国军飞机在机场加油后再次奔赴前线,但在向西起飞时碰到了树梢,结果坠毁在平岗店里村,飞行员牺牲。1937年11月29日常州被日军占领,西郊机场也落入敌手,成了航空学校的训练基地。
日军在西郊机场只驻扎了2,3年,后换成伪军——国府航空总署直属警卫营守卫。不得不说新四军的策反工作非常厉害,那警卫营长顾正英在1942年5月28日带领部下287人,携四挺机枪起义。该部在茅山与新四军四十七团一个营组建成新四军十六旅独立三团,顾任团长,人员编制都被拆散。
1944年,日军再次进驻西郊机场,并开始扩建机场规模,修造飞机洞库,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海塘乡被圈用土地修机场的受害者请愿发还土地,国民政府最终同意。
解放后,西郊机场为常州市接管
新闸机场
新闸机场所知者极少。1929年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决定在沪宁间建备用机场,以供飞机发生故障或迫降时做停机用。当时备选地点有两处,一是怀北乡(首镇新闸)蒋沟村的平田400亩,二是政成乡(戚墅堰)段家圩的平田1000亩。为了节约土地,最终择定使用怀安乡(新闸镇西南)民田88亩8分。【猜想位置在吕墅连江桥北面的蒋沟村附近,但不知在德胜河东还是西】
新闸机场“东西长842尺,南北宽700尺,中心标志(即停机场)作圆形,直径100尺,圈边宽5尺,中间绘”二”表示第二备用机场,并绘一箭,头北尾南,以示方向”。
此机场非常简易,从5月勘察选址到12月17日竣工才用了半年时间。其地处荒郊野外,连道围墙篱笆都没有,而且无人日夜看守。只是由武进县政府发个布告,严禁损坏场地。
悠悠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新闸机场已经厂房林立,西郊机场也是高楼群起。那段尘封于历史典籍中的沧桑岁月其实是我们民族苦难的一帧缩影
合上书,闭上眼,耳际似乎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由远而近,渐渐清晰。。。。。。
(本文转载自中吴论坛,望海潮闲话常州)谢谢。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