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133|回复: 17

对厦门公交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10: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illing 于 2013-6-8 11:55 编辑

做为一个长期生活在深圳,估计以后会成为厦门人的人,长期关注厦门发展。
这次BRT事故,只是点燃了厦门公交发展问题的一个导火索。
建议厦门公交集团派人到深圳取取经。 三四年前的深圳,公交也是挤的一塌糊涂,近两年改善了很多很多。有了地铁只是一个方面,线路的规划才是重中之重。

1.不要想着用常规线路覆盖全岛,应该要分干线公交和支线公交,细节的覆盖是支线公交的事情,需要用换乘来解决。我坐厦门公交的感觉就是有些线路太绕,明显物理距离很近的两个地方,坐公交要绕上大半圈才到目的地。

2.多开通岛外到岛内的快线(不是指BRT). 岛外可以规划每个站点停靠,但是到了岛内,只走主干道,而且只停一些大站,不是逢站必停。因为岛内的公交覆盖比较完善了,有乘客到岛内的一些地方,用换乘来解决。主要解决岛外进岛时间长的问题,时间短了,距离就不觉得远了。说实话,厦门很多岛外物理距离并不遥远,但心理感受距离更远。

3.对一些热点地方,比如软件园,轮渡等,开通点对点的高峰快线。如果平时因人流稀少问题,可只在早7:00~9:30, 晚17:30~19:00开通,比如在早晚高峰期,开通海沧,集美直接到软二的直达高峰快线,中间不停站,即便是岛内某些单向人流大的站点,也可这要做。

4.对一些易拥堵路段,开通公交专用道,早晚高峰期此道只允许走公交。看到厦门已经在搞公交专用道了,不知实际情况是如何的。比如深圳吧,以前梅林关外在早高峰进关内是很拥堵的,但是现在,公交专用道在早7:00-9:00只允许公交车通行,可以这样说,如果在早8:00-9:00从梅林关到华强北,绝对是坐公交快过开私家车。

因为到厦门的时间总共加起来也很少,公交,BRT也只是坐过几回,对厦门公交也只是初步的有些体会,以上说的也许还不全面或片面,希望大家补充更正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Z好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1: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建议很可行,科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1: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我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 科学可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2: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些大家都知道,就是当局不远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2: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可行很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2: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brt上经常民工跳着担子坐车的,到处的brt沥青路面损坏,坑坑洼洼的,都没有人维护,前埔终点站那里就一个大大的坑,二三十公分深将近一平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人反感的是每次从坐车从嘉庚体育馆到集美大桥南站的时候,听到“集美大桥南站到了,前往同安的乘客前换乘快2路公交车”脑袋有坑的人才会这样来回折腾,一个来回将近10公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来看,加大公交车的投入,增加发车密度,拥挤程度也会大大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3: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2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厦门公交发展也是这个思路,至少10年前就提到过,但是干线受制于现有条件很难成型,地铁他妈的一直不批,才出现了空中brt这种怪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0: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  {: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0 14: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lengyu724


    你不能保证有人坐个一两站去换成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6 01:35 , Processed in 0.04942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