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686|回复: 20

[经济商业] 近5年,高档商场频见常州知名服装品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0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3-4-6 01:02 编辑



在过去的一周,广东服装品牌“例外”借着“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出访在整个服装行业掀起一阵旋风,也引发了国人对本土品牌的时尚热。

  回看常州,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共有纺织服装企业800余家,纺织服装在江苏省出口规模中一直稳居前两名。记者从常州多家百货和服装企业了解到,近5年来,常州服装自主品牌再度崛起,服装产业正从制造加工向自主设计、自主品牌发展。尽管像“例外”这样的“设计师品牌”还是少数,但品牌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服装业。

  上世纪80年代,“香港摊”闻名全国,除了“剥样”制作,前店后坊造就了初级阶段的“常州制造”

  业内人士说,常州的纺织服装历史就是从刘国钧的大成厂开始的。早在1980年代,轻纺名城常州就名满天下。


  1982年7月15日,惠民桥小商品市场正式更名为“常州市迎春综合市场”。从那一年起,常州人就将这个引领时尚、独一无二的“迎春市场”昵称为了“香港摊”,简称“港摊”。吃、穿、用商品和修理服务配套齐全,堪称“综合体前身”。

  在这个拥有16大类3000多种商品的“综合体”里,最大的亮点就是翻新快、上市早的服装。

  当时在“香港摊”做服装的印婉娣家里有18台缝纫机,款式都是从上海大商场买来的样衣“剥样”制作,“前店后坊的作坊式制衣在当时的港摊很普遍。”有资料显示,经过10年历练的迎春市场,1990年成交额达8482万元,1991年1.13亿元,1993年1.65亿元。

  在“香港摊”消失后,随后兴起的江南商场、青云坊、西瀛里服装店大多是从杭州、广州批发进货。

  1994年开始,长年在“港摊”上制作的“本土品牌大军”挺进了市内各家商场,成了当时著名的“杠子派”。如今鼎鼎大名的“蓝豹”早年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上世纪90年代,鼎盛期的常州服装,品牌有200多个,但准确地说,大多数只能算“有商标的服装”

  上世纪90年代,服装企业只要照样板做衣服就能赚到钱,在那个年代,常州几家商场几乎都是地产品牌的天下。

  资深百货人士杜玉华记得,“那个时候男女装加起来,常州服装的各类牌子得有200多个。商场的格局不像现在有中岛、边厅,高档些的品牌,比如潇翔、常武,都是挂在墙上陈列的,中低端的,全都吊在杠子上。”

  1990年时,刘娟萍注册了“倩云”女装,同年9月,“倩云”也挂上了常州百货公司的杠子。

  “生意太好做了,试穿不照镜子、买衣服不还价。”刘娟萍至今清楚地记得,有一款编织面料带装饰围巾的大衣,每天都能卖掉50多件,“一卖就是一个冬天啊,真正叫爆款。”倩云的女装在当时引领了常州城的时尚。“商场里是一个款卖得好,所有的品牌都迅速仿制。”

  从1998年起,真正的“品牌”开始入侵,本地服装品牌惨遭“洗牌”

  回想起从前的“好日子”,如今在浙江湖州做服装加工的闵茹至今仍感慨:“那时候,我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在西瀛里也有自己的店,赚钱太容易,做服装的企业也就自然缺乏自创品牌的意识和动力。”

  谈起那个时候的地产品牌,闵茹笑着说,“与其叫品牌,不如叫产品。”当时很多做服装的老板对“品牌”和“设计”的概念都不太重视,他们只关注这款服装能否卖钱,哪怕只是复制海外名牌的款式。而设计是服装的灵魂,这方面的缺失使常州服装品牌的崛起失去了支柱。

  然而与此同时,上海、杭州甚至福建的服装品牌因更加注重自主品牌的打造而纷纷后来者居上。同时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在产品并不稀缺的时候,消费者开始了对品牌的辨识与追逐。

  “大概就在1998年以后,商场涌入了大量的外地品牌。随后杠子全部取消,专厅随之而生。”杜玉华当时一眼就能分出哪些是外地品牌,凡是出样用没头模特的牌子,一定是外地的。本土牌子都用大量“有头有脑”的模特密密麻麻出样。“也就从那时开始,‘抄袭成风’的地产品牌首先被淘汰,留下来的地产品牌不会超过40个。”

  闵茹说,事后想想,其实做产品和做品牌,完全是两码事。但在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懂得品牌的设计、建立、维护、更新这套流程。在钱好赚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把钱砸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品牌”上。

  200多家本土服装品牌中的绝大多数,就是在那个期间开始“掉队”的。

  又走过一段代工的“潜伏”之路,近5年来,我市自主品牌开始再次走向全国

  “例外”的爆红,让常州人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闻名国内的“香港摊”

  也曾经,“常武”“潇翔”“瑞卡”等一批服装品牌,至少红遍全江苏

  近5年,高档商场频见常州知名服装品牌

  如今,在我市的17家商场里,能找到11个本土知名品牌

  蓝豹、倩云、ERQ、飞洋鱼、秦相汉府……你知道几个?

  “2003年POLO、雅各斯丹在常开柜,2004年迪奥进驻购物中心,标志着国际品牌正式进入常州市场。”就任过纺院老师、获得过江苏十佳设计师称号的卞嘉伟回忆说,“杠子派”中近百人分流做起了各种品牌代理商,其余的转行做加工,加入OEM(贴牌加工)行业。选择来自于当时各自的优势,资源丰富的做代理,生产上规模的做加工。

  说到OEM,便绕不过金坛,因为“每20个地球人就有一位穿‘金坛制造’的服装”。

  金坛服装界元老级人物王菊富曾经跟记者介绍过,“全球前300位的‘机缝类’服装品牌商中,有近200家跟金坛服装有过合作。”其中包括“GAP”、“圣诺朗”、“POLO”、“优衣库”、“G-STAR”。业内还流传过这么一句话:没和金坛合作过的国际品牌商,一定不是大牌。但生产利润与品牌利润之间的差距是惨不忍睹的。由金坛生产、在欧洲售价50欧元的服装,厂家只能赚到一两个欧元。长年依靠OEM获取“最低端的制造利润”让历经沉浮的“自主品牌”一词再次被广泛地提起。

  其实,近年来,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增长明显加速,正在向“常州设计”转型,品牌意识已经逐渐植根于常州服装业。

  2008年成为金坛服装的创牌大年。“秦相汉府”、“丝情诺漫”、“波仕曼”都在那些年开创出一片天地,“飞洋鱼”也为金坛服装摘回了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渐渐在国内做出点新气象的常州品牌,因为缺乏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如今再次面临“透明天花板”

  90年代的常州也诞生出了全国首批十佳设计师唐炜。卞嘉伟回忆这段往事时这样评价,“如果唐炜能坚持住,也许会成为今天的‘例外’。”刘娟萍也表达出相同的意思,“当年他设计的款是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纤细、飘逸的风格。他走得快,但可惜后程没有发力。”

  “出不了‘例外’,因为没有土壤。”   

  一路坚持的刘娟萍早在2000年就让“倩云”跨出了常州,“加上本周最新开出的溧阳店,倩云已经在江苏、浙江、安徽拥有了35家店铺。”一位资深百货业人士称“倩云可算得上目前销售最好的常州本土女装,但常州培育不出‘例外’,因为土壤有区别。”

  刘娟萍曾经给一个业内著名的女装设计师开过百万年薪,“她不愿来常州,说除了北上广、深圳、杭州,其他地方都不考虑。”刘娟萍的问题“飞洋鱼”的老总杨兆群也不陌生,“设计师来了常州也留不下。他们觉得这里没有创作氛围,找不到设计师圈。”

  “为一个品牌投入千万是起步价,”刘娟萍说,在理念与市场一对矛盾中,“大多数企业家会放弃理念转投市场的怀抱。”在“市场凯旋论”的指引下,“常州本土服饰品牌更多地走向了大众而不是小众。”

  如今,在市内的17家商场里,能看到这11个知名本土品牌

  如今,“蓝豹”、“倩云”“赫捷伦”,与“凤时”、“耶纳诺”、“耶尼尔”、“安莉芳”、“蕴尔芬”、“顶呱呱”、“ERQ”、“木子兰”一起,成为常州17家商场综合体中仅存的11个地产货。

  3月28日,常州市经信委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最新的自主品牌名单:王子甲休闲装、CF衬衫、百林克女装、维尼维希男装、秦相汉府丝绸服饰、丝情诺漫、Able休闲装、蓝豹、斯蒙羽绒服、ERQ牛仔、UZICALE、HAOAREU、SERENDIPITY休闲装、蕴尔芬内衣、安莉芳内衣、苹倩、裘天宝童装、波仕曼商务装、培托西裤、梵·瑞格曼、G&P、博力伊博、拉朗尼衬衫、潇翔西服、瑞卡西服、好特曼西服。


  这份名单里,已经没有了上世纪90年代人尽皆知的“常武”西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f 于 2013-4-6 01:01 编辑



ABLEJEANS的品牌路

  代工后的自建品牌

  说起常州艾贝服饰有限公司,你也许会不熟悉,可说起全球知名的休闲服装品牌G-STAR,估计大部分读者都熟悉,常州艾贝服饰有限公司就是与G-STAR合作代工的常州本土企业。

  常州艾贝服饰有限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初期主要为一些欧美客户代加工。而让该公司在常州制衣企业中“露脸”的,是2003年起争取到了与欧洲第二大休闲品牌G-STAR战略合作的机会。到2008年时,该公司为G-STAR生产的服装,已经占其全球采购量的50%以上。5年来,该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从6000万元上升到6亿元左右,位列全国服装企业盈利能力第8名。

  这样的状态并未让公司董事长刘泽明满足,做了多年的代工生意,刘泽明清楚,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最后的话语权:“你生产的服装再好看,质量再好,也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你永远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刘泽明希望能创立一个源自中国,源自常州的世界性牛仔品牌。

  2008年初,经由公司董事会讨论,正式决定创立自主品牌ABLE,并于2010年将主打品牌定为ABLE JEANS。

  自主品牌之路走得非常艰辛,和以往的代工不同,创立一个自主品牌,其市场定位、产品设计、销售渠道都需要从零开始,另外,还需要在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管理理念之间寻求共同的目标。刘泽明说,全公司上下正是靠着坚韧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才一步一步有了今天的成就。

  目前ABLE JEANS的年销售额达1.8亿,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都设置了专卖店、店铺,共计近百家。2012年,ABLE JEANS被国外权威设计网站评为大中华区最具潜力的十大新兴品牌之一。目前,ABLE JEANS的经营策略仍然是深耕中国市场,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时机启动外销。  

  木子兰的品牌路

  成熟终端支撑下的独立之路

  “你知道常州最著名的男装品牌蓝豹吗?我们就想做女装界的蓝豹。”3月29日,出产于武进高新区的女装品牌“木子兰”在新世纪开业。公司副总李国庆介绍说,“市民熟知的玖姿、e+、珂曼,都是我们代理的。‘木子兰’是我们第一个自主研发品牌。”木子兰也成为进驻本地商场的第11个常州服装品牌。

  “自主品牌不好做,有个知名品牌据说库存惊人,全国大面积关店千余家,劲霸老总则自称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李国庆说选择让“木子兰”在这样一个时期闯江湖,“是逼不得已也是顺势而为”,毕竟市场上“也出现了‘例外’”。

  创建于1995年的武进金宝公司在此之前已积累了八年的服装加工经验,公司成立后的十数年间,一直在做各种品牌的代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他们带入常州的。“代理时间越长越觉得压力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种种因素促使我们走向自主品牌。”这因素有劣势也有优势。

  “八年加工经验生产完全过关,十多年代理商,终端非常成熟,还培养了一支成熟的销售团队。”李国庆说仅对常州本土服装品牌的调研,就花了近两年的工夫。“常州本土没有高端女装,同时中高端消费的成长空间还很大。所以,就定位在了女装界的蓝豹。”

  2012年底,木子兰拿到注册商标。“到29日,我们已经在常州新世纪、湖塘福克斯、世家华庭以及在丹阳开了四家店。今年要在华东地区开出20家店铺。”李国庆说到2014年,全国的一二线城市都将看到常州木子兰品牌女装,“计划到2016年在全国开出100家店。公司下一步的‘五年计划’是将常州女装开到欧美。”

  婕米的品牌路

  从商场转战专卖店,一路坚守

  婕米这个地产品牌,徐美芳经营了将近15年,其中也经历了沉浮,可徐美芳却一直没有放弃。

  “这个品牌,是1998年创立的。”徐美芳说,当年自己有制衣工作室(子淳服饰工作室),妹妹又是专业的服装设计出身,商量之下,姐妹俩决定创立自己的品牌。婕米从创立之初,瞄准的就是中高端白领市场。“当时我们的成衣一上市,就吸引了很多人。”徐美芳回忆,10来年前,在常州穿莱斯姬拉、诗凡诗这些女装品牌的,大多是高端消费群,“来我们专卖店买衣服的,大多就是这样的高端消费群。”

  2000年前后,常州的各大综合商场都刮起了地产品牌风,“当年很多商场的经理都来招商,希望婕米能进驻他们商场。”徐美芳粗粗算了下,仅在常州与无锡两地,婕米就进驻了10多家大型综合商场。

  可徐美芳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决定,开启了婕米今后数年的“妥协之路”。“当时,几乎每个商场都划定了地产品牌区域,商场对地产品牌区有较为明确的定位,大多走的是大众化的套装路线。”徐美芳说,为了在商场的区域定位和婕米的品牌风格间取得平衡,婕米势必要牺牲部分个性化的设计。尽管那几年,婕米的年销售也将近千万元,可对徐美芳姐妹俩来说,却过得很纠结。

  2006年,婕米最终决定从各大型综合商场撤场。婕米究竟该何去何从?徐美芳姐妹俩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于是妹妹继续进修服装设计,徐美芳开始涉猎餐饮行业,只是对这个品牌,两人都没有放弃。

  近年来,随着常州的高端消费、奢侈品消费逐年增长,徐美芳决定再次开设婕米专卖店,继续走高端女装成衣路线。从设计到制作,都在子淳服饰工作室内完成。“以夏装为例,价格多维持在1500元/件左右;冬装的话,就要2500元/件左右了。” 婕米区域经理高妍介绍,目前婕米在常州有4家专卖店,仅鹏欣丽都店的月销售就将近25万元左右,“会员已经达到200多位了”。   

  阿弥八的品牌路

  “买手”加“原创”的阿弥八

  位于南大街的“阿弥八”服饰创牌于2008年,是家融“买手”和“原创”于一体的店,在常州文艺女青年中有口皆碑。

  600平米的店堂陈列着2000多款服饰,店堂设计也完全出自店主钱大伟之手,同时他也兼任着这个品牌的设计师,“3成的款都是自己设计的,其他的采购自韩国。”现在,常州和苏州两家店年销售数量近2万件。时尚、丰富是阿弥八给人的最深感受。

  钱大伟觉得“常州女人在江苏算得上顶时尚的,会穿、敢穿。”这样一个市场平台,却始终没有叫得响的设计师品牌,“是因为本地企业家对品牌和市场的理解都不够有想象力。”

  常常前往韩国采购的钱大伟介绍说:“韩国服装业的发展历史很值得我们借鉴。”政府出资鼓励优秀人才前往欧洲学设计,“回国后还能享受免费的政府平台,设计与销售完全分离,设计师完全没有销售的压力。于是,这个行业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打开了市场。”

  在他看来常州大多数原创品牌都跟随“老板理念”而不是“设计理念”成为绊住品牌发展的第一道坎,“做代工转行自创,会被原来的很多经验困住手脚,再加上创品牌投入巨大的现实,要想找准定位并不断坚持就显得异常困难”。

  年内,阿弥八将开出一间高端订定服饰沙龙,“慢慢来吧,打造一个品牌不是‘五年计划’能实现的,比如香奈尔、GUCCI,百年品牌都是要花时间打磨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00: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5_122:}不错,必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0: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潇翔西服,衬衫,蛮有名的。

现在只有“蓝豹”、“安莉芳”、“蕴尔芬”、“顶呱呱”、“ERQ”,听说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必须顶
lqj 发表于 2013-4-6 00:56



    还不睡觉{: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0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ccf


    在看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02: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呱呱记得03年还有央视的广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02: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卞嘉伟曾经是我的老师 他老婆也是我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1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MUJI,优衣库不少类别都是常州代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1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听过蓝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13: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ABLE J不错 质量很好 版型也不错
就是价格现在有点小贵 甚至比李维斯都贵点
不打折买不太合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1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只有蓝豹最大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6 2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大巴


    代工是指用这里的设计还是单纯的用生产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3: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巴


    代工是指用这里的设计还是单纯的用生产线?
端木雅念 发表于 2013-4-6 22:52


国内基本都是纯代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0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端木雅念


    生产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3 03:26 , Processed in 0.05620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