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6321|回复: 21

[经济] 长株潭可效仿和吸取济南和成都,尽快实现三市合并,才有希望升级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8 18:4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济南和莱芜合并后,2018年GDP将会突破万亿。成都吞并周边县市后,已成为西南第一大城市,继简阳并入成都后,大有将资阳和德阳吞并之势。南京也在蠢蠢欲动,计划将镇江并入自己的版图,以此来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长株潭同样也可效仿济南成都。长沙已有申请国家中心城市失败的前车之鉴,不论经济基础还是城市区位优势,都被武汉压一头。省内虽然推行长株潭一体化,但是实际情况确实推进缓慢,各怀心思,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中部地区除了老牌城市武汉(自古以来一直是牛×般的存在),郑州已然强势崛起,坐拥国家中心城市头衔,未来发展潜力不可限量。合肥自从吞并巢湖后,经济也是突飞猛进,发展潜力同样不可小觑。南昌虽为弱小,但知耻而后勇,未来昌九一体化同样又是新的增长极。长株潭再没有突破性的实质进展,那真的是又要眼睁睁看着被别人超越了。

长沙之所以不能晋级国家中心城市,就区域影响力和带动能力不够,一旦济南、南京因合并周边城市而成功晋级国家中心城市,那对长沙的影响必然是非常大的。这样长沙就可以学习和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株洲和湘潭合并成为长株潭市或大长沙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中部地区的影响力,使得武汉不敢再小觑和压制长株潭,三市真正合并后,长株潭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规划书上的蓝图,而是真正的中部超级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过11年的一体化发展,目前相互之间在交通、通讯以及社会保障及经济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同城化,为三市合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长株潭一旦合并,那么18年的GDP将达到1.6万多亿,成为中部的超级大城市。这样,长株潭的辐射影响能力不仅可以遍及湖南,而且还可以影响到东边江西的萍乡、宜春等市,从而成为横跨湘赣两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如此以来,长株潭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8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高铁枢纽都送给萍乡了,也不给株洲湘潭,这种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现在谈合并,你耍株洲湘潭好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22:0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的城市发展有一个现象:二三线城市尤其是省会的发展速度明显更快一些,原有的行政区划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城市一体化和大城市的扩张已是大势所趋,很多省会只有通过吞并近郊县或者近郊城市下辖的县市来达到扩容的目的,比如哈尔滨市吞并了曾经的松花江地区;成都吞并了曾经的温江地区;巢湖已经被合肥、马鞍山和芜湖瓜分。而吞并郊县为市辖区的城市就更多了,很多省份也提出了城市一体化概念,比如广佛一体化、西咸一体化、郑开一体化、乌昌一体化、长株潭一体化等等,这其实是城市合并的前兆,大城市吸纳周边城市,合并抱团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只有抱团才能将利益连在一起,那样株洲湘潭还能从政策层面得到支持和发展,要不然无休止的内部争斗下去将毫无意义,错失的是我们自己发展的大好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9 15: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理性对待,我不是很希望合并,长沙也不稀罕我们,有必要热脸贴冷屁股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员调整是唯一阻碍,必须有高层做好人事安排才有可能合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5:5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已经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珠三角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城市群最初的目的,是要解决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通过建立新型的区域协作机制,让城市之间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共同的问题。 而随着技术革新、要素流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已正由传统的省域经济与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从当下来看,城市群尤其是对标全球性城市群的部分城市群,其合作与竞争都更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城市群更好实现了产业发展资源更强的聚合效应,通过群中各个城市彼此间的资源互补,形成更具效率和价值的产业链条。目前,以参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竞争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已愈加明显,“产业升级+政策创新+全球性城市群”,城市间深化价值链合作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政策也正提供助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城市群发展效应显现的同时,大城市周边的都市圈渐序形成,作为核心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的价值也更趋大化。 这也意味着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中,城市群的组团竞争已渐成事实并逐渐激烈和扩大化,但城市间的个体竞争依然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因为对单个城市自身来说,需要在共促合作下竞争,提升自己自己的话语权,以及在未来城市格局中的权重。 城市个体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城市群内部、省域内部,在区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发展要素,经济体量等差距不大的不同省域城市间,更为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5 01:1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只有在发展完县域后才会来发展株洲湘潭,俞长夏不走株洲就是典型的例子,长沙发展自己的县靠谱得多,长沙只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来合并株洲湘潭就是为了更好的吸血,长沙株洲中间有绿心阻挡注定很难合并,不可能像武汉那样,再说株洲有产业优势,长沙吞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2 19: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zhl 于 2019-2-12 19:46 编辑

为楼主点赞!当前,三城合一,统筹发展,这是三地共赢乃至整个湖南能够赢得全国(较高地位的)一席之地的唯一出路。记得当年朱镕基总理说过:湖南的经济跟广东的差距至少已经在30年以上,长株潭融城以后,则可立即缩短10年的差距。言犹在耳,(最好的)时机却已流失。最大的障碍当然是行政上的。但基于某个或某块小房地产的利益而导出的(主张长沙单干、或鼓吹株洲发展往南、或宣扬所谓的株潭撇开长沙“两者合并”)杂音,也是影响长株潭各自为政的重要因素。一个渝厦高铁竟然成为某些“铁杆人士”耿耿于怀的反对融城理由,就是明证。却不知:一来优先发展省会是高铁时代的全国通行做法;二来渝厦高铁的走向很大程度上ZY是偏向江西的方案;三来长株潭融城了,地铁相连岂不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4 00:0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就是联合、融合、抱团的发展模式,区域或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达到1+1>2的效果。诸如以前的京津唐到后来的京津冀,再到现在的京津雄;从以前的广深到后来的广深港,再到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还有长三角经济带等等,无一不体现国家打造区域核心经济带的政策和决心。中国的城市发展轨迹大致如此:先打造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级别超一线大都市,再打造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直辖市,然后再规划几个可以辐射周边及带动局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中心城市,以此来达到城市快速发展,拉动内需和提升自我的富国目的。富国之后必定要走强国路线,今年**正式提出打造世界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再加上大长三角经济带和京津雄经济带,以后也必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城市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动能,即是宏伟蓝图,眼光必然放的长远,未来诸如长株潭城市群这样的区域一体化经济带将更多。就看哪些城市群更能把握发展先机,抓住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机遇。如果国内相近相邻的这些城市,大家都少一点互相猜忌,你争我夺,多一些勠力同心,携手向前,大家拧成一股绳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前进动力。俗语说的好: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6 2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lele601 发表于 2019-3-24 00:06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就是联合、融合、抱团的发展模式,区域或地区形成一体化发展,达到1+1>2的效果。诸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合并了才能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1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株潭,狗咬狗,湖南人擅长内斗,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还在吸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6 16: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建部早就说过了 唯有长株潭是出路 现在是腾笼换鸟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7 21: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靠自己 只可惜株洲现在的领导太l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5 07:31 , Processed in 0.04691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