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7152|回复: 42

[城建规划] 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设计竞赛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0 14: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进行的人民日报新大楼设计竞赛经过多轮评审,最后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主持设计的方案获得第一并最终中标(图1)。


中标方案主要设计概念是以圆形造型表达“天圆地方”的寓意,通过电脑模拟从圆形开始逐渐演变成三维动态的双曲面造型,并且与长方形的基地形成呼应。最后在顶端形成的三角形的人字,与人民日报的主题关联,圆形的统摄地位同时满足了该项目作为区域中心的定位要求(图2)。


建筑从三个“角”上以外凸浑圆的巨大钢柱沿弧线直接交汇到楼顶,三面的玻璃幕墙则是内凹的曲面,整个造型简洁,并且十分节约造价(图3)。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凭借此方案赢得了与其它4家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院、中冶设计院)之间的竞争,这也是该校建筑学科近五十年来首次在北京获得国家级机构的设计项目。

人民日报社新大楼将落成于北京东三环,处在北京市CBD(中央商务区)东扩的核心位置,与新近落成的中央电视台(CCTV)大楼遥相呼应(图4-1 图4-2)。总体建设规模达到十多万平方米,由国际会议中心,图书馆,报业大厦等一系列建筑所组成。其中塔楼的建筑高度超过了150米。这是人民日报社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建设项目,将会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南大学官网的消息

2009年8月18日第1452期
                                   发布时间:2009-08-18     
      
                                   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设计项目

       日前,在《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设计竞赛中,由我校建筑学院周琦教授主持设计的方案获得第一名并最终中标。这是我校建筑学科近五十年来在北京首次获得国家级机构的设计项目。
       据悉,《人民日报》社新大楼项目位于北京市东三环的CBD(中央商务区)东扩核心位置,与新近落成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遥相呼应。《人民日报》社新大楼是该社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建设项目,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项目设计公开招标后,吸引了国内十数家设计院来投标,经过激烈竞争最后共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设计院、中冶设计院和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5家单位入选。
       周琦教授中标方案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运用仿生学原理,用电脑模拟从圆形开始逐渐演变成三维动态的双曲面造型,并且与长方形的基地形成呼应,最后形成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人字,与《人民日报》主题相关连。三个“角”上,都是外凸的、浑圆的巨大钢柱直接到楼顶交汇,简约及节约。而三面的玻璃墙却是内凹的弧型,整个建筑的线条都是圆弧型,取“天圆地方”的古老寓意,而圆形在其中还更具统摄地位。(建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5: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审资料里面用到的一些资料。

本设计方案以“人文”与“和谐”为主题,凭借象征的手法,充满动感的形式,表达出建筑的标志性与现代感,同时通过对北京城市的历史环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吸收,最终利用现代建筑的语言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总体构思
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设计构思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以人字形的平面切合人民日报社的主题,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关系,自然柔和的曲线造型,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对自然环境进行最小的干预,保留基地良好的植被条件,对道路作出退让的处理,使高层建筑形体在视觉上弱化,减小对周边建筑的压迫感。
对时代精神积极回应 以独特的建筑造型理性表达结构的受力逻辑,外部结构以稳定的三角形进行布置,并在其中寻求视觉上的动态感,利用曲线营造奔腾的动势反映出发展与进步的观念。
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设计方案的生成以整个北京的历史文化环境为背景。北京城市的轴线依南北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在南北方向,以故宫为中心,展现的是北京深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在东西方向,以长安街为主线,遍布着建国以来的许多重要建筑,是北京与时俱进,向前发展的有力证明。因此,“传承历史,走向未来”也是设计构思的重要出发点之一。通过对现有条件的分析,基地的区位,交通,周边建筑,空间关系以及场地肌理等多重条件在设计中得到综合的考虑。



位于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地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建设用地,周边建筑现状以多层为主,位于西南方向的以方形为基本几何形式来源的CCTV大楼是目前该地块的最重要的建筑,建成后的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以圆形为基础变化而成。相对于方形来说,圆形在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中,处于更主要的统摄地位,同时易于形成视觉和心理上的中心感。因此,人民日报社报刊业务综合楼建成以后,将会成为新的区域中心,作为地标建筑,与远处的CCTV大楼遥相呼应,共同成为该地段的标志,塑造起城市的天际线。

规划设计
建设用地位于人民日报社西入口,被现有道路分为南北两块,总面积19594平方米。报刊业务综合楼布置在马路的南侧,图书馆及学术交流中心布置在马路的北侧。场地规划中,在人民日报社的入口处设置集散广场,在人车分流的基础上通过集散广场对原有的空间关系进行整合。报刊业务综合楼设置内外两个出入口,其中对外出口利用地层架空形成前广场,在主楼东侧形成对内的后广场。曲线建筑造型同时形成富有变化的界面,沿道路推进的轴线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了开阖收放的效果。一层平面的门厅部分通过局部挑高的处理与前广场进行对接,360度的玻璃幕墙获得了开敞通透的视觉效果。设计对场地原有的绿化和树木进行保留,在一层大厅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室外的绿色,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整体气氛。



报刊业务综合楼
人民日报社主楼以150米的高度拔地而起,以流线造型突出向上的动势,楼板以双曲面的方式渐变,在基于几何完形的基础上塑造出特色鲜明的视觉效果。
建筑造型以圆形为母题,根据场地固有条件变形生成。根据狭长的用地条件在水平方向拉伸,因为交通压力和使用要求在三个方向进行退让,形成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字形平面,同时在升起的过程中,沿道路方向向后退让,弱化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最终得出了曲线状的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与结构相统一,三片弧形墙体形成的空间结构,通过刚性楼板与核心筒紧密结合,同时抵抗垂直重力与侧向推力,独特的框筒结构形成的是高度稳定的整体结构。结合建筑造型,主塔楼也可采用角部巨构加中部剪力墙筒体结构,巨构和外围框架均采用钢结构,由此可给建筑内部空间组织提供极大便利。




在垂直方向上根据面积的变化可以实现使用功能的灵活布置,底层为入口大厅,在中间部分布置办公,会议,采编等综合报务功能,顶层根据面积需要布置360度全视野的办公用房,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基于圆形生成的平面形式不但在视觉上取得完整纯净的效果,同时最有效的利用了南、北、东三个朝向,取得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并为灵活分割使用空间提供了条件。





图书馆与学术交流中心
图书馆与学术交流厅的曲面造型是对高层部分做出回应,同时整个地块的建筑造型在水平和竖直两个维度呈现出流动的态势,形成和谐统一的建筑形体。
图书馆与学术交流中心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使用功能,通过曲面屋盖相连,以常规的梁板柱体系塑造出富有动感的现代建筑形式。图书馆与学术交流中心东侧邻近基地中原有的住宅,因此高度被严格控制在12米以下,而在西侧向上高起,表现出升腾的动势。同时在建筑内部形成采光天井,在部分镂空的区域,自然光可以直接射入,另外可结合使用需要设置漫射太阳光的LOW-E玻璃天窗,获得充足的自然光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16: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建筑,连人民日报社都玩前卫了,社会真的进步了。这份资料真详细,比新北京上的要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17: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停机坪啊 有点夸张了吧  人民日报这么有钱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凤凰卫视、人民日报社,这几个媒体的大楼都很前卫。。。
人民日报社是在CBD东扩区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17: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好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昂贵又丑陋。。。。。。。。怪不得我国的大工程要外国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抄袭迪拜的七星级酒店又弄成这么低俗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1: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 钢结构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amatt 于 2009-8-20 20:44 发表
昂贵又丑陋。。。。。。。。怪不得我国的大工程要外国设计

国内设计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2: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是在延续那个“玩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个玩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23: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ifen520 于 2009-8-20 21:36 发表
这是 钢结构的吗?

框筒结构,或是剪力墙筒体结构,巨构和外围框架采用钢结构。估计铝板外墙,成品玻璃幕分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0 23: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  非常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10:09 , Processed in 0.08613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