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611|回复: 62

合肥新闻总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0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ephenlee 于 2010-7-6 00:42 编辑

本帖为关注合肥建设发展方面新闻,与经济方面无关,2010年年初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再建三条绿色长廊 总里程达149.5公里 2010年01月15日

1月13日,记者从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和合宁高铁绿色长廊建设正式启动。

  这3条绿色长廊总里程达149.5公里,造林绿化面积达2万亩。根据规划方案,在未来两年的工程建设中,合肥市将在合六叶高速、合淮阜高速、合宁高铁道路护栏以外建设以乔木树种为主的绿化带。此外,按照城市绿化标准,将对现有线路绿化升级提高,补植乔木和夹竹桃等灌木,实行乔灌结合,铺设地被植物,并逐步推进长廊沿线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绿化建设。

  据悉,10年来,合肥市累计完成绿色长廊建设3000多公里,全市境内林带纵横交错,分布合理,宽度普遍达到20米以上,初步构建了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结构合理、景观优美、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应对危机中部率先崛起 2010年01月20日

“2009年是合肥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年,也是我们经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考验,在逆境中奋力崛起的一年。”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形势最为复杂、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

  第一张成绩单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举措有力、成效显著

  得分点:车辆购置零增加免收行政性费用新开工项目3532个

  保增长合肥“亮出四招”:集中财力、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服务企业、强化银政企合作。

  2009年,我市大力压缩行政性经费,实现车辆购置零增加。加大财政资金奖补力度,实行窗口受理、预拨兑现,重点支持工业、外贸企业扩大产销,支持自主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免收开发园区、乡镇工业园2305家企业各种行政性费用3.59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金8.86亿元。

  2009年,全年新开工项目3532个,同比增加1390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3个,省“861”、市“1346”行动计划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65亿元、721亿元。进一步健全联系重点企业及大企业现场办公会等制度,再次选派120名市直机关干部驻企帮扶。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统筹调度,开展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服务。

  我市还积极推介优质企业,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促进银企互利双赢;支持商业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举办季度银企对接会,累计签约项目395个、贷款额175.4亿元;全年新增贷款924亿元,增长35%。

  第二张成绩单

  坚持创新驱动,工业立市不断取得新进展

  得分点:规上企业全设研发机构高新产业产值达GDP两成动漫产业发展快速

  创新,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引擎”。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研发机构,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1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00亿元,增长30%;实现增加值约42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21%。主导产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

  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启动动漫及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发展到60多家、产值1.5亿元以上;服务外包企业72家,接包合同签约1.9亿美元。

  旅游业发展有新突破。创建紫蓬山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第三张成绩单

  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得分点:三县GDP增速超全市近8万农民转市民17万人饮水问题得到解决

  县区合作开发取得新突破。长丰县与新站区共建平板显示产业基地,肥东龙岗开发区整体移交瑶海区,肥西县分别与高新区、经开区联合建设工业园区。三县实现GDP470亿元,增速高于全市约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达24%。

  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扩权强县、土地经营权流转、综合产权交易、“双置换”等改革稳步实施。万亩土地复垦、宅基地整理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成为全国样板,新增耕地4万亩。“十镇百村”工程市级示范点扩大到152个,缩并自然村1028个,近8万农民转为市民。。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县区工业园区及乡镇工业聚集区发展到41个,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个税收突破10亿元园区,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6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实施40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6.7亿元,全市行政村水泥(沥青)路通达率100%,行政村班车开通率98.3%。

  第四张成绩单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得分点:“水陆空”全面开花空气质量317天优良

  铁路大建设如火如荼,合肥火车站改造、宁西复线、合蚌、合福客运专线、南站迁建、铁路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开工建设,商杭客运专线、华东二通道电气化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派河熔安动力专用码头建成,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巢湖及裕溪复线船闸开工建设。合六路延伸段、疏港公路建成通车,城市出入口进一步通畅便捷。长江西路、裕溪路、南北一号线等三座高架桥及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全面开工。

  城市生态环境加速提升。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7天,比上年增加56天。

  第五张成绩单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再添新活力

  得分点:公务员转任立法《合肥日报》正式创刊世界500强落户5家

  围绕探索建立大部门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市积极稳妥实施市级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市直机关公务员转任立法,建立交流轮岗长效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与招商引资均取得新突破,《合肥日报》正式创刊,全市组建第六批招商小组391个,大力度开展与央企对接合作,达成在肥投资意向项目82个,总投资额2000多亿元。全年实现招商引资1040亿元,增长33%;实际到位外资13亿美元,增长8.3%,新落户世界500强外资企业5户。

  第六张成绩单

  坚持不懈惠民生,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得分点:新农合参合率超九成35万大学生有医保义务教育均衡全国先进

  民生之举促发展,民生工程暖民心。2009年,我市集中实施36项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32亿元,惠及城乡居民450余万人。

  我市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将1988年10月前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新农合参合率达97.54%,住院费用补偿提升至47%;35万在肥高校大学生全面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向城区2.8万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新建、续建廉租住房29万平方米,发放补贴1830万元,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全国先进城市。建成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7个农家书屋;数字电视整体转换43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100%。精神文明创建与社会治安均获“殊荣”:第四次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称号,连续四届获得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再次获得“长安杯”。

  ·王蔚蔚王弘毅整理·

  2009年数字点击成就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17%以上,省内经济首位度提升至20%以上。

  财政收入341.9亿元,增长13.5%,其中地方收入180.9亿元,增长1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8.4亿元,增长3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7亿元,增长19.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分别增长10.1%和13%。

  城镇登记失业率4.05%。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均在省控目标以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心协力把合肥建设与发展推向新高度 2010-1-14

昨天下午,市委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围绕修改和完善《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和建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熊建辉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董昭礼,市委常委、秘书长安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凌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进等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大家紧扣合肥建设与发展大势,畅所欲言。市民革主委李晓梅,市民盟主委张雪平,市民建主委王世清,市民进主委安岚,市农工党主委储昭平,市致公党主委程晓舫,市九三学社主委陈栋,市工商联主席陈先保,无党派人士代表陈卫等先后发言。大家对《报告》和《意见》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报告》和《意见》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合肥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充满了创新精神,体现着拼搏状态,文风朴实、催人奋进。大家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共合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势中奋进。大家一致表示,将继续为促进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献计出力,为推动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大家还就如何丰富、完善《报告》和《意见》,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与会同志的发言后,孙金龙说,在重大决策出台之前,举行这样的座谈会,对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非常必要的,也很有意义。大家围绕《报告》和《意见》,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很有见地,也很中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同志们对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市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大家的意见,将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收采纳,进一步把《报告》和《意见》修改完善好,使各项决策部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合乎民意。
    孙金龙指出,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经受住了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这些都表明,合肥正在步入加速崛起的快车道,同时也说明发展思路和举措是符合实际的。更重要的是,由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合肥人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在这几年的发展实践中,各级干部锻炼提高了抢抓机遇求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这是合肥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合肥的发展与进步,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他代表中共合肥市委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金龙进一步指出,2010年是“十一五”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这次市委全会将提出2010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还将针对“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初步勾画未来几年合肥发展的蓝图。总的就是,把握一个中心任务,即进一步加快跨越赶超步伐;做好两篇大文章,即全力加速合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经济发展再快一些,城市变化再大一些,人居环境再好一些,群众生活再高一些;进一步实现争先进位,即继续保持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希望同志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合肥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效益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各方面的共识和力量,齐心协力把合肥建设与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孙金龙强调,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合肥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很重要的就在于党建工作的坚强保证。特别是,我们立足现阶段合肥实际,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形成了围绕发展抓党建、围绕干部抓党建的特点。通过推进思想解放,引导党员干部破除“慢小旧”心态,进一步转变了观念,拓宽了视野;通过大力倡导“无功就是过、慢也是过”的理念,形成了紧张快干的风气,进一步锤炼了作风;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起用敢于负责、敢于突破的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大规模交流干部,优化干部资源配置,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活力;通过开展“效能革命”,确保政务服务“合法高效”,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家要围绕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继续为我们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将继续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和监督,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期望。
    熊建辉在主持会议时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多献科学发展之策,多谋跨越发展之计,多务和谐发展之实,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显成效 2010年01月21日

 中安在线讯:去年是合肥市政府实施《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好这项支农惠农政策,合肥市财政会同市直农口部门制定出台了《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操作规程,从而形成了“一个政策,一个实施细则,多个操作规程”的现代农业发展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县(区)申报、窗口受理、部门验收、财政审核、结果公示、按期兑现”的程序,规范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及时兑现“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9540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迈出可喜的步伐。由于政策好、资金足、天帮忙、人努力,贯彻“稳粮、扩菜、强畜、兴果(林)、重加工”战略,2009年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良好的态势:粮油生产连续6年实现增产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90万吨,增长3%;油料总产量31.6万吨,增长7.5%;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连续四年实现增长跨千元,增长17%以上;农业增加值达112亿元,增长7%以上。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有效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现代农业的发展。

  规模化经营初露端倪
  全市规模特色农业基地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其中新增农业园区100个,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新增露地蔬菜10万亩;肉蛋奶水产量突破70万吨,增长16.6%;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一个村子一个代表性农业产品)和特色村镇100个。

  产业化经营态势迅猛
  加快农业集群化、园区化、合作化发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43家,新增6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50家,全市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增长28%。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17家,新增230家,增长39%。新增“三品”(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业产品)认证数突破100个,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8万亩,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8个。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建设有序推进
  土地流转呈现出速度加快、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流转收益趋增、市场化趋势明显等特点,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集体经济带动型、种养能手带动型和社会资本带动型等流转典型。土地流转机制的市场化、形式的多样化、管理的规范化、政策的导向化等逐步显现。预计全市流转土地累计达72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23%,其中新增4万亩。

  招商引资成绩不小
  合肥市政府投入农业产业发展的财政奖补资金可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2亿元以上。马鞍山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宝石集团等一批牵动性强的大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20个,新增投资26.4亿元。据统计,全市新引进各类农业项目88个,投资60.65亿元。

  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效显著
  合肥市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预防和控制农民负担反弹体系,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等五大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据悉,全年农资直补、粮食直补、水稻油菜良种直补等政策性补贴达3.13亿元,农民人均补贴达116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建设中部大型石材基地 2010-1-20

中部地区最大的专业石材产业基地安徽同福(国际)石材城,将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入运营。

  据悉,该项目位于合肥桃花源工业区拓展区内,规划总面积5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将具备超大规模的石材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可涵盖石材产业链中从矿山开采到施工现场、石材安装验收等所有工艺流程,集石材展示、加工、雕刻、仓储、展销、批发、石材机械、物流配送、信息发布和石材检测等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对于整合合肥市现有石材产业资源将发挥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要做安徽“主力军、先遣队、火车头 2010年01月26日

  作为合肥人,说点“合肥话”

  “作为合肥人,说点‘合肥话’,我来谈点个人感受。”王金山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拉近了与合肥代表的距离。王金山说,近年来合肥发展的势头很好,虽然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依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说,合肥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合肥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经济首位度在全省突破20%,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大关;发展后劲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突破千亿元,开工了一批成长性很强的大项目;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滨湖大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作为合肥代表,讲点“合肥事”

  “作为一名合肥代表,我还想讲点合肥事。”王金山的第二段话,依然“合肥味”十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合肥的次数特别多。合肥对内是拉动全省发展的主引擎,对外是展示安徽形象的大窗口。”王金山真切地说,眼下,安徽与合肥正面临着国家多重利好政策叠加的难得机遇,如何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值得大家认真思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是“一核”;最近,我省被国家正式确定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肥已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王金山说,安徽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离不开合肥。“合肥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的作用,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为中部一流、全国上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省委书记的三个期待

  主力军、先遣队、火车头,是王金山对合肥发展提出的三个期待。

  首先,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的机遇,勇当加速安徽崛起的主力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国家级层面的战略规划,必将成为全省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王金山说,作为示范区“一核”的合肥,必须主动作为。

  王金山指出,合肥要着眼于十亿、一百亿甚至几百亿的产业和项目,引进一批种子企业,同时,瞄准核心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通过着力强化优势产业的转移,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地。

  其次,抓住安徽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省的机遇,勇当转变发展方式的先遣队。

  如何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王金山认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合肥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尽快形成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同时,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让更多的科学技术尽快转化。

  第三,抓住合肥经济圈建设契机,勇当拉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

  合肥经济圈的关键在合肥,合肥经济圈能不能“画得圆”,就要看合肥的带动力。王金山勉励合肥,要在经济圈建设中做大做强自己,瞄准长沙、郑州等周边的城市,提高经济首位度,要在全省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未来依然要解放思想

  “合肥这些年之所以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王金山敏锐地点出了合肥发展的关键所在。

  解放思想,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要这样。王金山强调,面临国家多重利好政策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合肥必须要解放思想,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对合肥的发展来说既是一个迫切的命题,也是一个光荣的任务。

  拥有潜力无限的发展空间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参与了昨天的分组讨论。

  “作为亲历者,我们亲眼目睹了安徽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孙金龙说。

  他表示,安徽今年的GDP历史性地突破了一万亿,成为全国第十四个万亿俱乐部成员,这意味着,安徽已经进入加速崛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孙金龙认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获批,为安徽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潜力无限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入围“浙商投资最佳城市 2010年01月26日

谁是浙商青睐的投资地?日前,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发布了“2010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的提名候选名单,合肥榜上有名。

  此次入围的61个候选城市包括省会及副省级城市11个,还有21个地级城市、29个县级城市(区)。其中,在11个省会城市中,合肥入围;在21个地级城市中,我省芜湖等4市入围;在29个县级城市(区)中,我省的宁国市等6市(县)入围。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副会长蔡骅表示,此次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首先在全世界2万多会员单位中进行网络投票初评,再通过促进会对各个城市招商引资政策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各个城市测评体系的筛选最终得出入围名单。在对各城市进行分析筛选时主要考虑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蔡骅介绍,最终获奖城市将在今年6月份公布。从目前的票选情况来看,合肥暂时名列第六名,不过西安与南京票数相当接近。合肥早在2006年就曾获得过“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称号,是当年省会一级城市中唯一上榜的城市;2007年,合肥再次获得“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市”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经济圈话题很热 2010年01月26日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蚌芜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合肥经济圈的建设中,省会合肥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次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很多政协委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合肥,积极为省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城市经济圈共生共荣

  省政协委员、合肥市政协主席董昭礼非常关注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建设问题,并通过大会发言和政协提案就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经济圈共生共荣、一体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合作、崛起的决定力量。作为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一极,建设合肥经济圈,对于我省加快赶超,实现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董昭礼指出,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合肥经济圈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对接、环境治理、科技合作、旅游交往、合淮同城化等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影响力和竞争力与邻近高速发展的武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要素投入水平不高;产业定位调整不明晰,体制机制突破不够;建设力度不够大,合作不够紧密;经济总量不高,整体实力不强等。

  董昭礼建议,更高起点、更广视野推动形成全省区域发展科学规划的“引领区”;更大体量、更高层面推动形成全省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的“核心区”;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动形成全省区域发展制度改革的“创新区”;更深层次、更强前瞻推动形成全省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示范区”。

  抱团发展可应对考验

  政协委员俞书宏也提交了《关于合肥经济圈战略取向的建议》的提案。

  俞书宏表示,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的提出无疑是抱团发展、应对周边都市圈强势挤压的战略抉择。他说,我省要实现在华中地区突起,必须从江淮之间率先突破,而合肥起着核心力作用。合肥在体制机制、人才技术、金融资本等方面,理应成为沿江、沿淮城市带快速发展的引擎,构成以合肥为中心,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淮南、蚌埠、巢湖、六安等大中城市南环北绕、东西合围的江淮城市群,承接外部辐射,提升内在功能,实现我省在华中地区的崛起。

  俞书宏建议,将“合肥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整合为江淮城市群(战略取向为“合肥都市圈”);重构行政格局;加快构建江淮城市群(“合肥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内各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江淮城市群(“合肥都市圈”)规划要打破圈与带的格局,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分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合肥来深招商签约额达110亿 2010年01月11日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安徽省合肥市组团于10日上午来深招商。在投资项目推介会上,该市的22个项目当场签约,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10多亿元。

  据了解,昨天签约的22个项目包括现代物流园区、五星级宾馆酒店、平板显示设备产业园、医疗器械研发合作、环保涂料生产以及苗木花卉的生产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航线增加 有望直飞日本新加坡 2010年01月09日

今年合肥市将积极争取开通至新加坡航线,并提前谋划合肥至日本东京的航线。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年该市将加快培育国际航线,新增部分国内航线。

  去年,合肥骆岗机场实现了国际航线的历史性突破,3月30日合肥至首尔航线开通,成为我省第一条定期国际航线。

  部分国内航线也分别开通、恢复或加密。9月4日,合肥至台北直航航线正式开通;合肥至香港航班加密,在原先每周一、周五2班的基础上,新增周四、周日2个航班。目前与合肥通航的城市已有35个,去年合肥骆岗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达320.3万人次。

  合肥市旅游局桑林兵局长介绍,合肥至新加坡航线将实现真正从合肥直接出关,开通我省面向东南亚地区第一条国际直飞定期航线,航线开通初期每周开通航班视市场情况决定。对于合肥至日本东京航线,相关部门也将提早谋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承接转移,合肥要带好头2010年01月27日

“迎接产业转移,合肥要带好头;平板基地要带好头!”昨天下午,合肥市市长吴存荣现场查看了合白路和东方大道的建设,并了解了京东方在肥项目的场地施工情况。

  吴存荣指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基础设施先行,并辅之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能力和较高的服务水平,才有可能顺利实现目标。

  在调研中,吴存荣特别指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尽快提前报批。同时,城中村改造也是合肥新站区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搞好前期的摸底和调查工作。

  吴存荣强调,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循环利用和土地利用率问题。他希望有关方面要注重长远发展的需要,尽量节约。

  据了解,去年4月份,我国大陆第一条液晶平板6代线合肥京东方项目开工建设。围绕着液晶平板显示产业链条,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来肥投资,给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改善合肥交通出行环境 2010年01月27日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车辆激增,交通拥挤,人们每天往返于单位与家庭之间所需的时间较长,造成不便。记者从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了解到,省政协委员闫萍建议,在合肥试行“朝九晚五”制度,以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朝九晚五”上下班制度,在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大连等城市相继实施,缓解交通拥堵效果明显。实行“朝九晚五”制度,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开支,有利于缓解主城区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也有利于刺激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合肥市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表现之一。

  对推行“朝九晚五”制度,闫萍建议,要开展深入调研,对“朝九晚五”制度的适用范围进行论证;继续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畅导“公交优先”,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公共交通投资力度,畅导“公交优先”,优化公交线网,降低公交票价,结合公共交通枢纽设施或换乘设施建设集出行、购物、办公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建筑,减少二次交通;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综合性城市新区,目前合肥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过大,每日上下班高峰进出城市中心交通非常拥挤,实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可以把城市交通高峰向前后适当推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日前在安徽合肥开通 2010年01月27日

1月23日下午,30辆纯电动客车投入到合肥市18路公交线运营,这标志着国内首条纯电动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这种由安凯汽车公司研制的电动公交车使用新型铁锂动力电池作为能源,以电机驱动作为车辆唯一的动力来源,具有尾气零排放,噪音小、行车稳、驾驶轻松等特点。



据了解,这款安凯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可使用3000到5000次,寿命在10年以上。晚上只需充电3至5个小时,白天运营时在开启空调的情况下,可行驶超过160公里;不开启空调时,可行驶250至300公里。每辆车每天可以来回跑个8、9趟,在实用性上已经不输于传统客车,而能源消耗仅为普通燃油客车的八分之一。电动公交车车厢采用低地板设计,地板防滑、防静电,车厢内装有32个橘红色仿真皮座椅,车厢中部是两个弹性可折叠座椅,旁边配备了保险带,这是为老弱病残孕群体服务的人性化设施。此外,车厢后门处安装了抽屉式坡道,可帮助残疾人轮椅进出车厢。

按每台车每年5万公里计算,30台电动汽车每年可以节约燃油约500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10吨,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约2吨,氮氢化合物排放量约1吨。在示范运营的基础上,合肥市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推进,力争到2012年推广2100台新能源汽车。届时,2100台电动汽车每年可以节约燃油约1.3万吨,减少一氧化碳排放量约220吨,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约32吨,氮氢化合物排放量约20吨。

虽然纯电动客车已经投入运营,但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表示,这仅仅是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第一步。下一步,江淮汽车集团旗下的自动化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将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成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电控和电电机这两个核心技术环节上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才能为今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要实现产业化,也只有电机、电控和电池在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在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商业化运营的基础上,产业化才能到来。

另据了解,作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属于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合肥工业大学一直从事电动汽车的研发,合肥市的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研发试制了多种新能源客车、小轿车,并批量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0: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五里飞虹将“四面开花” 2010年01月27日

长江西路两路段交通有望春节前放行




  “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项目部始终考虑着沿线居民的出行问题。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西高架项目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力争在春节前放行市委党校到玉兰大道、青阳路到国购广场段的路面交通,提前还路于民。届时,五里墩立交桥四个方向的匝道将全线通车。

  记者昨天在长江西路高架桥施工现场看到,部分路段的桥体已现雏形。据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西高架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本着“能早一天放行就早一天放行”的原则,项目部将克服重重压力,力争春节前放行市委党校到玉兰大道、青阳路到国购广场段的路面交通,提前还路于民。

  上述两段道路总长约1.6公里,虽不算长,但对于缓解西城区交通压力至关重要。尤其是青阳路至国购广场段路面一旦放行,则意味着已于1月11日修缮完毕的五里墩立交桥全面“复活”。此前,考虑到西高架施工需要,五里墩立交桥长江西路方向的匝道没有放行。伴随着青阳路至国购广场段路面放行,整个五里墩立交桥交通将“四面开花”。

  据介绍,如不出大的意外,长江西路市委党校到玉兰大道、青阳路到国购广场段路面的底层沥青摊铺将于春节前完成,届时路面可具备车辆通行条件。另外,西高架目前主要有两个受制节点:一是上跨合武铁路桥路面,工程进展快慢主要取决于与铁路部门的协调工作是否顺利,“春运对该工程快速推进影响巨大。”二是长江西路与西二环交口的四层互通式立交桥施工难度也非常大。据悉,长江西路与西二环交口南北方向交通拟于今年5月份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7 15:51 , Processed in 0.0829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