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9 19: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A4-2-3 泛舟之役
晋惠公夷吾以口头许诺割让河外列城五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回国夺取了君位,可屁股还没坐稳就赖掉了与秦国达成的协议,这让秦穆公大为恼火。但看到晋惠公短短数月就以雷霆之势消灭了国内的反对势力,将晋国原先的分裂局面恢复稳定,又不免讶异于其高明的政治手腕,再也不敢轻视自己这个小舅子了。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先放下成见,与晋惠公在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下,共同携手走向了中原,从而维持了两国数年的和睦局面。
恰在此时,中原的王室发生了一场叛乱。这场叛乱的起因颇有些俗套,就是因为后妈不喜欢嫡长子,想废长立幼造成的——考虑到女人经常被用来做背锅侠的可能,这一点还需要谨慎对待。如果要严格追溯起来,这件事虽是天子家事,却与称霸中原的齐桓公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通常意义上春秋时代的首位霸主,齐桓公从王室手中接过了征讨不臣的大旗,带领诸侯南征北讨、屡兴盟会,这在周王室看来,很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因而是大有怨言的。尽管在管仲的约束下,齐桓公的行为举止对天子颇多恭敬,但其内心却已然膨胀起来,对天子并不怎么恭敬。
公元前655年,也即晋国灭虢、申生自尽的同一年,齐桓公在首止举行会盟。会盟期间,当时还是太子的周襄王因感受到了危机,害怕自己会像晋太子那样落个凄惨的下场,便跑去向齐桓公求助。作为天子的属臣,哪怕是地位再尊崇,也不该过问天家大事,可齐桓公偏偏就答应了太子的请求,还将其安置在会盟地的一处行宫里,让诸侯以天子之礼遇之。
周惠王——也即襄王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平时我惯着你、让你耀武扬威也就罢了,可你也不能欺凌到我的头上、擅自干预我的家事啊?”他倒是不敢直接去挑战齐桓公的武力,便只好在背后耍耍手段,破坏齐桓公所统领的诸侯联盟。不久之后,原本还对霸主恭敬有加的郑文公就在天子的唆使下,连声招呼都不打就从会盟现场给溜掉了。
此事激化了天子与霸主之间的矛盾,更让天子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起来。但不管怎么说,周襄王还是顺利继承了王位,原本被惠后寄予厚望的王子带,则因为没能如愿,一直都对自己的哥哥心存不满。几年后,王子带召集了盘踞在扬、拒、泉、皋四邑的戎族和伊、洛之戎一同反叛,大军攻入王城,将王城的东门烧毁。
叛乱发生在晋惠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即公元前649年的夏天。为了展现秦晋两国坚不可摧的友谊,晋惠公和秦穆公这两位貌合神离的君主,手拉着手进入中原,共同出兵讨伐戎族,介入王室的纷争。到了这年秋天,在晋惠公的主持下,周王室和戎族讲和,但或许是戎族反复,调停未能取得成功,倒是让晋惠公跟戎狄也翻了脸。
这件事到了次年(公元前648年),处于霸业末期的齐桓公也参与了进来。他一方面调停周襄王和王子带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劝和以晋国为主的秦晋联盟与戎狄的冲突。晋惠公因为初入中原,还没有齐桓公的号召力,同时国内发生了连年的饥荒自顾不暇,只能服从齐桓公的调停,并退出周王室的乱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