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7724|回复: 75

[城建杂谈] ■柳州—中国最美的工业城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5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a777 于 2018-4-9 14:12 编辑



柳州是中国西南最著名的工业城市之一。这里拥有 “柳工”牌装载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片、花红药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工业产品。工业是柳州的灵魂,是柳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难得的是,工业柳州还因为其优美的山水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环境质量,被来自五湖四海客人称为中国最美的工业城市,一座正在演绎现代传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中国广西中部。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其中市区人口约150万。
   柳州一直以来是广西的工业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以 汽车、机械、冶金三大产业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柳州汽车产量位居中国城市第五位,中国四大汽车集团在柳州都设有汽车企业。柳钢钢产能达到1000万吨,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集团。2008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909.85亿元,增长14.0%;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增长25.9%;工业化水平为56.19%,城镇化率为48.82%。
   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南方人类的早期代表“柳江人”的发祥地。柳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抗日战争时期,桂林和柳州成为中国的文化陪都,也大大促进了柳州文化事业的发展。早年风靡一时的中国电影《刘三姐》就是在柳州彩调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近年来,柳州所编演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白莲》、《八桂大歌》,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声誉。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柳州与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相邻,都拥有令人迷恋的山水风光。除此之外,柳州的少数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这里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被称为少数民族风情“四绝”。柳州境内的程阳八寨风雨桥是人类木建筑艺术的精品,2008年被美国广播公司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此外,柳州还被誉为“中华石都”,  “柳州奇石甲天下”已成
为海内外赏石界的共识。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柳州是沟通中国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是中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水路和航空也十分便利。
   柳州是一座生态城市。上个世纪,柳州曾被列为中国的“酸雨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现在柳州已经变成了一个环境保护的典型城市,已经被中国国家环保部列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来培养。2008年,柳州市区空气优良率达到98.4%;F1世界摩托艇锦标赛举办场地柳江河绕柳州市区流过,河水的质量是全广西最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柳州视察时,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把柳江河称为“广西最大的品牌”。
   2008年柳州被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列为10个年度最佳案例城市之一;在《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柳州的“政府推销能力、城市环境适度、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三项城市竞争力名列全国前10名。
   2009年上半年,柳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13亿元,增长14.4%:全部工业总产值964.22亿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281.1 5亿元,增长53.2%;财政收入73.55亿元,增长3.2%。尤为可喜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应对得当,
柳州没有一家企业关门倒闭,没有出现企业大规模减员,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前,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

[ 本帖最后由 h740945605 于 2009-11-25 12:3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州发展的新战略:二次创业推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


2008年7月1 5日,柳州市召开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柳州市新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
   “三个同步”,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三个同步”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柳州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科学发展观在柳州的创造性实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柳州的具体体现。
   “二次创业”,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在现有基础上,不满足于曾经取得的进步,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起跑,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两个率先”  (在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在全广西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建设‘‘四个名城’’(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中期目标;通过八年左右的时间,继续促进经济向更高层次升级、城市向更深层次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升级”,就是要通过“二次创业”,坚持高端战略取向,瞄准先进的产业结构,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柳州国民经济的规模、结构、层级、质量和效益有一个质的飞跃,用三年左右的日寸间,实现经济全面升级目标。工业经济要走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新为主导,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升级,推动T业产业、企业、产品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升级,开创工业既强又优的新局面: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以大力推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和传统商贸服务业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升级为切入点,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现代服务业升级。在此基础上,实现柳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升级。
   “城市转型”,就是要针对当前区域城市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用三年左右和更长的时间,重塑柳州形象,再振柳州雄风,实现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由第二产业主导型城市向第二与第三产业共同主导型城市转型,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区域核心城市转型,由单一经济城市向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相协调的和谐城市转型,把柳州建设成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城乡统筹更加协调、文化支撑更加强劲、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城市。
   2009年8月26日,中共柳州市委正式审定《(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方案》。《方案》提出,未来三年,柳州市工业发展总目标是:重点推进工业项目投资600亿元,工业总投资1 000亿元;三年新增工业产值2000亿元:201 O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201 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00亿元,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争取三年再翻一番。
   历来以龙马精神著称的柳州市正全力建设一个和谐宜居的生态工业城市,要到201 5年,把柳州建设成为市区常住人口达200万、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面向桂中和桂北的核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古代时期:21 00多年不问断的日积月累
  两千多年前(公元前1 1 1年),柳州就以一个城市的形象载入中华史册,西汉王朝在柳江南岸驾鹤山下设置的潭中县是她的曾用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政府驻地移至柳江北岸的“U”型半岛内,因临柳江而正式得名柳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称龙城郡,因此又名“龙城”。
   柳宗元到达柳州时就已经形成了“三日为圩,日中为市”的规模。从柳宗元在柳州教人打井、植柑种柳开始,柳州就开始在政府主导下有意识地开展城市建设。
   明代时期,柳州城已经发展到足够的规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地。现存柳州东门城楼城墙的一段就是六百年前的明城实物。因古人有诗“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记载。柳州又别称“壶城”。近现代时期:60年城区面积增长30多



   近现代时期:60年城区面积增长30多倍

   191 6年,柳州有了路灯和自来水,修筑了柳州历史上的第一条三合土马路一一文惠路,铺设了浮桥,修建了铁路、铁桥。

   1 928/:V--,桂系军阀拟将广西省会迁至柳州,于是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但是直到解放前,柳州城区面积也只有3.42平方公里,人口11万,市区道路33条,总长1 2.7公里。
   自1 956~1986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先后5次组织修编了《柳州城市总体规划》。

   1968年1 2月26日,柳江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柳州市没有跨江公路大桥的历史,拉开了柳州市跨江公路桥梁建设的序幕。
   1989年4月,柳州工贸大厦建成,楼高1 07米,被誉为80年代“八桂第一楼”。
   2002年,是柳州市委确定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年”,柳州城建进入快速发展期。2001年至2009年上半年,柳州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约327亿元,竣工项目200多个。至目前,柳州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1 1 2 5平方公里,相当于解放前的33个柳州城;仅柳州市区户籍人口就有102万,常住人口在1 50万以上,已步入百万人以上特大城市。
   柳州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以打造内外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新区开发、推进旧城改造、加强环境治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抓好景观建设,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等为主攻方向,陆续建成跨江大桥六座,使现有跨江城市桥梁达到14座,立交桥7座,铁路大桥1座,另有3座跨江大桥正在施工,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柳州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同时,以桥梁为结点,竣工了29条城市道路,使43 7公里的“田”字型内环路及中心主骨架道路全线贯通;此外,城市6条总长68公里的进出口道路建成通车,快速畅通的城市交通路网日渐凸显。极大地改善和促进了商贸、物流,加强了各个工业片区的联系以及市民的出行,拓展了城市空间,形成了横贯柳东新区东西、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架起了连接新旧城区的纽带,特大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柳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生活便宜度大幅提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互相映衬,古今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市容市貌整洁清雅,彰显出了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洞奇石美的山水工业城市风貌。
   目前,柳州正在积极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城市和节水型城市,柳州进入了打造现代宜居城市的快车道。
  

   发展宏图:构建一个200平方公里的特大工业城市
   今后,柳州将加快构建形成以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为“绿心”,新老两城协同发展的“一心两城”和以中心城市为轴心,扩大到鹿寨、柳江,形成“一轴两翼”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把握“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的城市发展方向,加快构建200万人口、200平方公里规模的特大城市。包括阳和、官塘、古亭山片区及雒容镇在内约1 35平方公里的柳东新区正在开发中。
   柳州市未来市域的发展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具有集中发展的强大趋势,将通过“一心两城”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中心城现代化CBD(中央商务区),具有过渡性的河东区和新理念规划的柳东新区。中心城区将通过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整合为一个产业和人口的高度集聚区,成为向外辐射的核心;
   第二个层次是近郊柳江、柳城、鹿寨三县,每个县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有特色、环保生态的重点工业集中区,作为中心城拓展延伸和吸引人口的区域,将其与中心城统筹考虑,紧密联动,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
   第三个层次是远郊融安、三江县、融水三县,远郊三县地域广大,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很大,是柳州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
   柳州城市化发展方针就是: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加快发展近郊三县,择优发展远郊重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柳州,园林城市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柳州就确立了“山水园林在城中,城在山水园林中”的城市建设主题。近年来,又提出了打造“T业城市中山水景观最美,山水城市中T业实力最强”的城市总定位。在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的生态环境,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园26个,游园(广场)49+,街旁绿地29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 1%、绿地率32 O%、人均公共绿地1 0.31平方米。2007~6g起,全市所有公园免费开放,让广大市民都享受了园林建设的
成果。
   市区内的古树名木都建档、挂牌,在柳江边建有全国最长的人工瀑布,建成区生产绿地325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96 7%。加强了石山绿化和山体景观保护T作,实施“灰山变绿’’工程,建设了一批石山公园。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均衡规划各城区绿地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效益,以人为本、生物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山水骨架和城市空间骨架,以“山、水、城”三环为依托,显山露水,充分利用发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丰富园林绿化内涵,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特色面貌,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健全、树种丰富、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柳江水面宽阔,两岸绿柳翠竹、群峰倒影、水波涟漪、鸟语花香,初步实现了防洪可安、临水可亲、岸绿可闲、美景可赏的规划目标。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有效保护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公园设计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建成后的这些公园,景区定位准确、规模适宜、指标到位、设施齐全、功能分区合理、构思新颖、乔灌草花相结合,以植物造园为主、充分挖掘和体现园林的个性与特色,充分利用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合理,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突出了绿化的实效性与观赏性。
   如今,漫步在柳州的大街小巷,幽雅别致的花园、绿树掩映的小区、宽阔整洁的街道、层次丰富的绿化带、造型奇特的奇石、寓意深刻的雕塑…·这样优美的景观几乎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桂中商铺”的前世今生


崛起桂中,服务黔桂的区域性商埠
  柳州自古便有“桂中商埠”之称。唐朝贞观年间,开辟了从黔中道(贵州境)东经柳州到桂州(桂林)和邕州(南宁)的马路,使得柳州与桂西北和黔东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北宋中期,柳江上游的龙江和融江地区设置了土州,土州境内的王口寨(今三江县老堡乡)开设了便于“汉蓄互市”的商业贸易场所博买务,促进了桂西北和柳州之间的商品交流。罗城、宜山等地至今流传的一首民歌:“一条扁担颤悠悠,挑担白米下柳州”就生动地说明了柳州在这一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王口寨博买务以销售板木为大宗,大量山区产品特别是优质木材运到柳州集散,来自融江两岸质地坚实的棺木闻名于世,以至有“生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的谚语。
   到了清末民初,柳州工商百业发展迅速,为了便于交易,行业相应集中,如经营布匹、洋杂百货的有苏杭街(小南路):米谷集市的有米行街(柳江路西段)、谷埠街;食盐集散的有盐埠街《曙光东路东端)、盐;中口(三中路市委大院近河一带);木材加工的有寿板街(长青路)、木行街(柳江路西段);牲畜贸易的有牛圩坪(鱼蜂路西段)等。当时的柳州码头众多,货物吞吐量大,进出的货物品种繁多,进一步奠定了其作为“桂中商埠”的历史地位。
  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商贸中心和物流基地
  如今的柳州刚好位于华南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的交汇带,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中转基地,商贸活动频繁,市场体系逐步发育成熟。随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召开,柳州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加工能力强的优势更加凸显,成为国内其他地区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双向交流的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
   目前,柳州市正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桂中新商埠”的战略思路,全力将柳州打造成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通过改造提升河北半岛商圈、扶持培育河南商圈、建设和完善河东新商圈,不断增强中心商圈的消费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广西食糖物流基地、柳州钢铁深加工产业物流园为代表的6个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的扩建和改造工作,把6大市场建成广西最大最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兴建粮农产品、家居建材、机电等3个新型市场,弥补柳州市场建设的空白,引领和带动其他大市场集聚发展;重点建设柳州市钢铁物流园、广西机动车交易集散中心、广西食糖物流基地、柳州市农产品批发物流中心、中国一东盟小商品加工配送中心等5个重大物流项目,推动柳州市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工程”建设,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特色化的商业街区,重点打造科技数码、历史文化、民族旅游、机电产品、医药保健、小商品、休闲娱乐、服装精品、美食精品、奇石精品等1 0条具有柳州特色的商业街;推进半岛商业高档化、专业化、精品化建设,形成展现龙城商业魅力的柳州市“曼哈顿中心”,提高柳州市的知名度和商贸影响力,最终再造一个繁荣昌盛的“桂中商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州市市情及特点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直辖市,辖六县四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和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和柳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0万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广西的侨乡之一,是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球世界冠军谢赛克、奥运会冠军陆永、江钰源、著名文学家王拯和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近年来,柳州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6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柳州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北部,地处北纬23°54′—26°03′,东经108°32′—110°28′。东与桂林市的龙胜、永福和荔浦为邻,西接河池市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和宜州市,南界新设立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北部和西北部分别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相毗邻。

  柳州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温丰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6℃,而北部山区则在16.5℃之间。

  柳州有土地资源53万公顷,森林5.3万公顷,林木有杉、松、樟、枫、荷木、香椿等数十种,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锰、铝、钨、镁、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属近30种。柳州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

  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工业名城。全市4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5家企业上市。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化工、制糖、造纸、制药、建材、日化等产业并存的工业体系。“柳工”牌装载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鱼峰”牌水泥和“两面针”牌牙膏等柳州工业产品驰名中外。柳州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今年全市的汽车产销量将有望突破100万辆。柳州钢铁产能达到1000万吨,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

  柳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南方人的祖先――“柳江人”的发祥地。柳州正式建制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王朝,公元634年始称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早年风靡一时的中国电影《刘三姐》就是在柳州彩调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近年来,柳州所编演的大型民族音乐剧《白莲》、《八桂大歌》,在中国享有极高的声誉。柳州籍体操王子李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点燃开幕式圣火,陆永、江钰源夺得两枚金牌。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风姿。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林茂、 草丰”,“壮歌、瑶舞、苗节、侗楼”,简约地概括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的风情魅力所在。柳宗元诗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徐霞客笔下“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便是柳州城市风貌最为形象的写照。柳州的北部地区和毗邻的桂林市,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大桂林旅游风景区。 “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誉为“中华石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山歌文化源远流长。三江程阳八寨风雨桥是人类木建筑艺术的精品,2008年被美国广播公司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柳州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柳州白莲机场达到国家4D级标准,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柳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半小时车程。目前柳州已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于一体的立体化现代交通网络。

  柳州是一座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和商贸中心。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周边省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目前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建材、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大型批发市场。柳州食糖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食糖实物交易市场,柳州食糖价是全国食糖行业的指导价。

  柳州是一座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生态城市。近年来,柳州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已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来建设。2008年柳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柳江河绕柳州市区流过,河水水质是全广西最好的。2006年温家宝总理到柳州视察时,称赞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把柳江河称为“广西最大的品牌”。

  柳江河不仅水质很好,而且形状也奇特,象英文的字母“U”字,把柳州城市环绕起来,“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这句口号简洁生动地概括了柳州市特有的城市景观,如果您站在马鞍山顶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江碧水蜿蜒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天然大盆景。温家宝总理来柳州考察时曾赞扬柳州“山清水秀地干净”,这样的景观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

  柳州市正在打造“百里柳江”景观,将把沿江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作为城市旅游功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重新展示江水环绕的壶城特色。景观带将充分利用沿江两岸城市景观和田园风光,利用柳州红花河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宽阔江面和稳定水位,建设开发出一条集现代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水上休闲、生态环境为一体的百里柳江观光景观带。 景观带将分为4个主题来打造开发:以东门城楼为中心,沿柳江向两边延伸到鹞鹰洲和萝卜洲的古城风貌景观带;从萝卜洲头到河东大桥沿江的现代都市景观带;从环江村到三门江林场,再到洛维园艺场的都市农业和生态景观带;从柳城凤山到鹞鹰洲柳江两岸的都市外围田园风光带。柳江截流蓄水后,从红花电站坝址到新圩上游总共长108公里的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平缓的水面,柳江水面豁然开朗,堤下一泓碧流,北岸的柳荫呈水天一色,南岸的“外滩”更加惟妙惟肖,龙城呈现出一派“柳江出平湖”的妖娆景色!柳州老八景中的“东台返照”、“龙壁回澜”将在平缓江面的映衬下更为突出。乘坐游船沿江而下,4个景观带将会象电影胶片一般徐徐呈现,连绵百里,气势磅礴,好似一部精美的大型风光系列片。

  柳江河长年水量丰沛,已成为开展水上运动的最佳水域,2009年,在美丽的柳江河上举行了F1摩托艇世锦赛和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百里画廊说柳江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元和十年(815年),一代文学宗师柳宗元来到柳州,把他人生的最后四年,留在柳江河畔的这座古城。初来乍到,他便对柳江一往情深,并在岸边种柳植柑,兴之所至,还赋诗一首《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柳大人于诗中过谦了,据古《县志》曰:“柳候以身示教,柳人知学自此始。”其教化之功,真是善莫大焉,故柳人敬称之为“柳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代先哲虽未如此提倡,但柳宗元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却是始终如一的。柳宗元是经由桂林来到柳州的,不知是心情不好或有别的原因,他对漓江着墨不多,仅有“漓水斗石麻兰高”(《寄韦衍》)和“崩云下漓水”(《答刘连州邦字》)等寥寥数语。及至登上柳州城楼,临江远眺,看到柳江山环水复,岭树绵延,想到自己远离京师,落拓羁绊,前程渺茫,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著名诗句。此诗一出,人们争相吟咏,本是怨怅山水阻隔怀念友人之语,久而久之,竟嬗变为对柳江的礼赞,成为千古名句!真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歪打正着矣。柳大人若在天有灵亦当不觉一哂。而他真心赞誉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虽文名不及他的《永州八记》,却不失为一部最早的柳州旅游指南,其中涉及柳江之景多处。

  水乃生命之源。作为母亲河的柳江,在那蛮荒漫长的史前时期就是孕育出在人类学上与“北京人”同等著名的“柳江人”,它是有灵性的。清澈碧绿的柳江上溯触、龙二江而接湘南、黔东,下合郁、浔二水而衔接粤港,自古就是贯通桂西北百越民族和桂东南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河流全长逾千里,其中环绕柳州市区(露塘至洛维)就长达74公里,恰如一条碧绿的玉带缠绕龙城,成为柳州一道独特而亮丽的山水风景线。沿江两岸,青山环立,竹柳千行,风光旖旎。河床之中又卵石夹沙,白石齿齿。水体清澈如漓江但比之更深广,江面浩荡似邕江又比之更悠长。一步三回首,好似一个辞家远嫁的新娘,别情依依。

  在柳州的古八景中,多数景观与柳江有缘,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江上眺望,有南潭鱼跃、鹅山、飞瀑、天马腾空、灯台返照等诸景。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又见“龙璧回澜”。至于沿江两岸的其他景点更是星罗棋布,如龙须崖、凤凰嘴、叠书岩、牛蹄岩等等。故这一段又有“百里画廊”之美誉,不为过也。你看那龙须崖形肖,凤凰嘴形美,牛蹄岩和叠书岩则形奇……般行景异,一个个奇妙的景点于你眼帘中纷至沓来,应接不暇。有的形态秀美,如诗如画;有的危岩耸壁,如同天书。或象形,或状物,无不形态万千,意趣翻飞。更有那翠竹绵延,绿柳千行,将一脉碧水点染得丹青般美妙。难怪清人蒋鹏在《柳江舟行》诗中有云:“岸隐芦花新月小,云笼疏树远山徽。崖猿唤子含烟断,沙鸟惊人踏水飞。”好一幅意境空灵而优美的舟图!只是今天吟咏此诗虽令人神往,却又蓦然勾起“今月曾照古人不见今月”的沧桑意味,睹江而思,进而发思古之幽情,不胜唏嘘而感喟。古人于江边常见的猿猴唤子和沙鸟惊人的生态景象虽已逝去不可追寻,但柳江山河依旧,流水不腐。当代柳州人大可不必因此而抑郁感伤,而应将此种情感转化为爱我柳江之行动,保护沿江环境,植树种柳,进而绿化之美化之开发之,使之万古长青,容颜不老。    

  柳江之美的维护与开发,在于水体,在于山石,在于绿化,更在于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以我劝之,“柳江百里画廊”之最美者,滨江公园也。亦即所谓“柳州外滩”。该园沿河而建,长千余米,东西相望,但却随形造物,颇具章法,深得园林意趣之妙。园内景点错落有致,充分利用九曲柳江的山水景观和城市风貌,采用因借、屏障、对比、框架和夹景等造园手法,将公园内外融为一体,使之既曲径通幽,又纵横开合,让广大游客都能在不同的方位、角度和高程,领略到不同的园林山水风光。颇有苏子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韵味。此外,还有当代柳州新八景中的“玉带垂虹”和“柳堤环翠”等人文景观,无不在为柳江增色,使之变得更娇娆、更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闻名于世的三江程阳桥


郭沫若先生曾题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传说

  程阳风雨桥,这种不费一钉一铆的建筑,凝聚了侗族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也凝结着恩爱夫妻被花龙救护的动人传说。

  每一座桥,都在讲述它的过去与未来;每一阵流水或蝉鸣声都能让你深切地沉浸于凄离绝美之中。

  程阳,山清水秀的侗乡,流传着花龙急救年轻夫妇的传说: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恩爱年轻夫妇过桥,河底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把女的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那女子而作怪。丈夫急得在河边大哭,差点想投河陪妻子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的一条花龙,他深深为男子的痴情感动,于是飞天而出,施法将螃蟹精击杀,救出了女子。

  恩爱夫妻终于重聚。而后人为纪念花龙,就将河上唯一那座小木桥改建成画廊式的风雨桥,还在柱上刻了花龙的形象,称它为回龙桥。由于它能让人躲避风雨,人们又改称它为风雨桥。

  后来,风雨桥成了情侣们幽会密语的好去处。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并肩坐在桥畔,是侗族青年男女们一种由远已久又别样的浪漫。

  奇特精巧的风雨桥,高大雄伟的鼓楼,别具风格的民居,映着青山绿水,组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俗画卷。程阳不仅以风雨桥而闻名中外,程阳八寨的风景是浓缩了侗族文化的精华。在程阳桥旁的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架架巨大的水车的慢慢转动,车水之声不绝于耳;不远处的侗家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连成一片,层层而上,难怪懂得人文旅游真谛的老外来到程阳,往往一住就是三五几天,甚至十天个把月,慢慢观察体会侗家人的生活习俗,探究侗族民间文化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柳州发展又一座里程碑


昨天下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总装车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下午3时18分,当总装车间现场负责人通过大屏幕报告,“柳州2009年第100万辆汽车已经顺利进入最后的装配阶段,现在大家看到生产线上的这辆五菱鸿途就是今年柳州市生产的第100万辆汽车,马上就要装配完毕,准备下线。请领导指示!”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阳,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道然,中国一汽柳州特种汽车厂党委书记何为,共同启动了下线装置。在一片欢呼声中,郭声琨宣布:“柳州2009年产汽车第100万辆下线!”这时,第100万辆汽车从检测线缓缓开出车间,驶上举行庆典仪式的展台。
   我市汽车第100万辆的下线,使柳州成为中国各个城市中第一个宣布年产汽车过100万辆的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市区人均生产汽车一辆的城市,也是中国人均城市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我市汽车工业这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重要时刻的到来,是柳州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标志着柳州开始向着国际汽车城迈进。
   “这是柳州人民务实创新、锐意进取的成果,充分彰显了‘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柳州精神!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向柳州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作了热情洋溢的祝贺,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到欢欣鼓舞。杨道喜指出,当下是广西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和最好阶段,既具备了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面临着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重要发展机遇,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柳州作为广西汽车产业的领衔军团,更应勇挑重担,争当表率。希望柳州以年产突破百万辆为新的起点,不断壮大整车生产规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从1969年我市制造出第一辆“柳江牌”汽车以来,发展到如今百万辆的规模,成长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柳州工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拉动力量、引领广西汽车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展示柳州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40年的光阴,换来了今天的辉煌时刻,凝聚了自治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辉煌时刻,腾飞起点。从今天起,我市汽车工业又站在一个更高更新的起点上,新的目标、新的征程正在等待着我们!”陈刚致词说,“十二五”期,我市汽车工业将按照“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工程的部署,以创新为主导,以创业为动力,大力发展轿车,引进客车、皮卡等整车产品,积极发展本地零部件配套产业链,着力打造知名自主品牌,不断提升我市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把柳州建设成为广西汽车工业产业集群中心和国际汽车城。
   庆典仪式由市长郑俊康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高雄、梁胜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一同向为年产100万辆汽车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代表表示祝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中国一汽柳州特种汽车厂、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的代表接受了领导们敬献的鲜花。
   自治区领导郭声琨、余远辉、杨道喜、高雄、梁胜利,市领导陈刚等为第100万辆汽车签字留念。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梁裕宁、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陈雷卿、章崇任、市领导席胡锦朝、周卓新、苏海棠,以及自治区、我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时刻。
   下午3时48分,高雄宣布彩车游行开始。第100万辆汽车披挂着大红花,徐徐从庆典活动展台上驶下。在它的带领下,100辆“柳州制造”的各类汽车环绕市区游行,接受全市人民的检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娱在柳州


和所有的现代大都市一样,柳州的现代娱乐业非常发达。KTV歌厅、迪吧、演艺吧、酒吧等娱乐场所比比皆是,而且还有柳州话版的本地娱乐节目,随便找个地方一呆,保准你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但是如果你是真正的驴友,跋山涉水的来到柳州想体验一下真正的柳州特色的话,建议你走出去,来一点与众不同的柳州风情娱乐。

比如你可以在傍晚去鱼峰山公园、江滨公园听“刘三姐”对歌,如果你是山歌高手的话还可以一展歌喉,同“刘三姐”对上几句。你也可以去柳州众多的奇石市场,淘几块真正的“宝石”。你还可以去五星街,就在街边的咖啡厅找个靠窗的位子,看街上来来往往的柳州美女,另一样的风景哦。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建议你去大苗山融水,去参加苗族同胞各种热闹非凡的民族节日,去当一回山寨“苗王”,去参加抢花炮,去背新娘,甚至去看那精彩的斗马比赛。

再走远一点,你还可以参加侗族精彩热烈的各种民俗活动,和侗家姑娘手拉手的跳一曲多耶舞,去看侗民的斗乌比赛,和侗家小伙一起去姑娘家里行歌坐妹,做一颗特别亮特别有意思的“电灯泡”。

如果不小心走错了方向,进入大瑶山金秀,那就恭喜你了。瑶族同胞丰富多彩的舞蹈足以让你乐而忘返。跳累了还可以泡一个中药裕,大瑶山里那些珍贵的中草药将透过你肌肤上的每一个毛孔进入你血液,驱散你所有的疲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5: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爱家乡不能爱到自恋的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的!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柳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18: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热爱我们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5 2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中国经济比较好的城市基本是高楼林立了,柳州要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建设,城市的高楼要合理布局,结合柳州特有的山水园林风光,打造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风光是柳州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19:16 , Processed in 0.07512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