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076|回复: 22

[泉城风貌] 中国史学会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在中国济南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4 15: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童力 通讯员赵晓阳)8月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上,国际历史学会主席Jose Luis Peset教授庄重宣布,2015年8月将在中国山东济南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无论对中国史学会,还是国际历史学会,大会2015年在中国召开都具有跨时代意义。

  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地区、第二次在非欧美地区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届时,将有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历史学家与会,这是实施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提高中国在世界社会科学领域话语权和国际形象的一次重大实践,也是国际历史学会追求全球性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本次会议由中国史学会提出申办。中国史学会正式成立于1951年7月,是中国历史学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现任会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担任。中国史学会于1982年正式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曾出席1980年以来的历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即16—21届大会。

  为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多年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今年8月22日,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王建朗在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史学会正式提出申办要求。8月24日,中国史学会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招待会,张海鹏会长发表演讲,陶文钊理事代表中国史学会回答了各国代表的提问。在8月26日举行的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中,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闭幕式上,新任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向全体与会者宣布,2015年8月将在中国济南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据悉,具有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山东大学将为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提供高质量的会议服务和接待。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于1896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国际学术性团体,1948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会自成立以来,每五年举行一次全球性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五年期间举行三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童力 通讯员:赵晓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经过大会陈述、执行委员会投票等程序,最终以36票支持、8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山东大学举行的议案。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21届(世界大战期间未能举行);每届参会的各国历史学家都在1500—2000人之间,是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此次在荷兰举行的第21届大会,参会国家100多个,正式注册代表近1600人,另有部分自由参会人员,总人数超过了2000 人。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举办过。20世纪30年代,胡适等人曾以个人身份出席过大会。20世纪80年代,在胡乔木同志的提议下,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国史学会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报告。此后,中国史学会组团参加了1985年的第16届(团长刘大年,成员有季羡林等18人)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支持,中国史学会代表团曾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2000年在北京举办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这一申办议案没有被通过。
     2009年初,中国史学会分析讨论后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恢复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更是鼓舞着全世界。中国的发展显然为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造了充足的条件,因而,中国史学会应在2010年召开的第21届大会上,正式申办2015年的第22届大会。
     中国史学会在讨论有关申办设想时认为,第22届大会如能在中国举行,山东济南及山东大学应成为首选的举办地。山东是孔孟故乡、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发展也一直处在全国的最前列。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许多领域的研究居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前沿。请各国历史学家到山东来讨论历史文化问题,可以使他们通过山东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山东、宣传山东,为山东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过渡创造国际舆论。2009年2月6日,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的陪同下,专程拜会了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海鹏先生(现为中国史学会会长),双方座谈后议定:拟申办的 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大学举行。
     积极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届时,全世界的2000多名顶尖级史学家齐聚济南,也将是山东省的一大文化盛事,不仅将极大提升山东省和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齐鲁文化和孔孟儒学的影响力,同时,对开拓山东的旅游市场,推动山东经济走向世界,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以及山东省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姜大明省长亲笔签发了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执行局和执行主席的个人信函。
     近一年来,在中国史学会的领导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紧密合作,扎实推进申办的各项准备工作,先后完成了相关申办陈述文件编纂,相关宣传视频和宣传画册的制作等。今年7月12日,徐显明校长在北京与张海鹏先生等举行最后一次申办工作会议,就申办工作的各项具体事宜进行了周密安排。
     8月21日—28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共18人前往阿姆斯特丹,参加了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成功地完成了第22届大会的申办工作。山东大学王育济、姜生教授做为中国代表团的代表全程参与了大会的各项活动,并在8月24日中国代表团举行的招待酒会上,向各国代表团团长和国际史学会执行局各位执委,着重介绍了山东省济南市和山东大学的相关情况,回答了相关问题。在这次招待酒会上,山东大学设计制作的《山东•济南•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申办地》的大型画册,受到欢迎和好评,对8月26日的执委会投票产生了积极影响。会议期间,王育济、姜生教授还应邀出席了阿姆斯特丹市长的招待酒会,拜会了荷兰史学会会长布罗蒙教授。在8月28日中国代表团的总结大会上,张海鹏团长对山东大学在申办工作中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5年之后的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将在山东大学新建的体育馆中举行,大会的主会场和大部分分会场将设在山东大学的各个校区;届时,预计会有2000名以上的外国史学家参会,山东大学将有众多的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大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最近济南的城建会有质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闭幕式上,张海鹏团长与王育济(右一)、姜生教授合影,共祝申办成功



中国代表团与国际历史学会罗伯特秘书长进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2日至28日,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史学会正式提出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山东大学举行的申办要求,并获得通过。这是100多年以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暨亚洲国家举办,意义十分重大。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参与了此前全部申办过程,并作为中国史学会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这次大会,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上周四上午,在山东大学文史楼,从荷兰归来的王育济教授向记者介绍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落户山东大学的来龙去脉,并向记者讲述了此次大会的情况。

  2009年初,中国史学会决定正式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将山东济南以及山东大学作为首选的举办地;最终花落山东得益于山东大学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届时将有全球2000多名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它将极大提升齐鲁文化、孔孟儒学和山东省的国际影响力

  在100多年历史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亚洲国家举行过;为申办制作的视频,大量采用了《天下泉城》的画面;26日投票表决之前,与会的各国代表发生了激烈争论;外国学者对于孔子十分熟悉,但对于孔孟与山东的关系却缺乏了解,会议期间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山东在哪儿”

  泉城济南的若干历史文化元素,在此次申办中引起了世界各国代表的兴趣和关注;泉是济南8000年历史中一以贯之的文化标志;“水涌若轮”的泉水意象与神秘的“阴阳五行轮回”说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核心元素”发端于济南;在大的变故发生之际,济南每每承担起文化复兴或历史转型的责任

  本届大会上,阿姆斯特丹的城市标志启示多多,济南不缺乏自然与人文意象,应通过多种对外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熟知,我们应好好把握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大学举办的历史契机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主持,始办于1900年,每五年举办一届,是全世界历史学家的盛会。王育济介绍,上世纪30年代,胡适等人曾以个人身份出席过大会。1980年,在胡乔木同志的建议下,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历史学会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并应邀参加同年举行的第15 届大会。此后,中国史学会组团参加了1985年的第16届大会,团长为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成员有季羡林等18人。此后,中国史学会参加了历届大会。

  在2009年初,中国史学会决定在2010年举办的第21届大会上,正式提出申办第22届大会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中国恢复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更是鼓舞着全世界。中国的发展显然为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造了充足的条件。”而且,中国史学会认为,在中国举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就像在中国举办奥运会一样,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文化话语权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2月2日也就是正月初八,正在威海老家休假的王育济接到短信,短信是当时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发来的。“张海鹏先生是国内史学界德高望重的学者,平时跟他在学术上也常有联系。但当时短信并没有说明是什么事情,只是让我回个电话,并来北京一趟。”

  电话联系后,王育济才得知中国史学会在讨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办设想时,有意将山东大学作为首选之地。他马上将这个情况向徐显明校长做了汇报,王育济说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徐校长非常兴奋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样的大会在哪一个大学举行,在哪一个城市举行,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山东大学对于中国史学会的提议非常重视,徐显明校长认为:“如果申办成功,届时将有全世界2000多名顶尖的史学家齐聚济南,而请各国历史学家到山东来讨论历史文化问题,可以使他们通过山东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一步了解山东,宣传山东。同时,也将是山东省的一大文化盛事,它不仅将极大提升山东省和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齐鲁文化和孔孟儒学的影响力,另外对开拓山东的旅游市场,推动山东经济走向世界,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月6日,王育济陪同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专程赶往北京,在与中国史学会座谈后双方议定,拟申办的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大学举行。

  王育济后来得知,国内也有其他几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苏州对举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十分热切,但中国史学会在讨论时认为,山东是孔孟之乡、中华文化的发祥地,而孔子在国外已经成为中国的代表性文化符号。而且,近年来山东经济的发展也一直处在全国的最前列,完全有实力举办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盛会。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最终花落山东还得益于山东大学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季羡林、杨向奎等一批著名学者都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近60年来,中国历史学界的若干重大学术话题,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以及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社会状况问题”等都是由山东大学发起的。在山东大学举办历史方面的大会,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2009年省里“两会‘期间,徐显明校长曾就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事向姜大明省长做过口头汇报,并得到充分肯定和支持。2009年10月初,山东大学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正式批准,相关准备工作正式启动。近一年来,山东大学先后完成了相关申办陈述文件的编纂,相关宣传视频和宣传画册的制作等。省长姜大明对此事也非常重视,并亲笔签发了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和执行主席的个人信函,表明了山东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诚意和决心。信中以优美的笔触介绍了山东和济南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以及山东大学的情况。王育济介绍,这封信在最终的投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封信与一般的例行公文不同,而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对山东、对济南做了动人的描述。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秘书长罗伯特就告诉我,他被这封信深深地打动了。”

  8月21日至23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共18人前往阿姆斯特丹,参加了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王育济介绍,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从未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举行过,加之中国史学会1995年已经有过申办的经历,虽然那次申办最终在投票中败给了挪威的奥斯陆。但此后,中国史学会一直在为申办努力,因此他们一行人认为,申办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说去之前我们都是比较乐观的。”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采取了类似奥运会那样的申办方式,由申办国提出申请,各国代表投票决定。8月22日,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王建朗代表中国史学会正式提出申办要求,并做了陈述。“陈述完毕之后,当时掌声非常热烈,我们就觉得更有把握了。我当时就给我们学校的朱正昌书记、徐显明校长发了一条短信,也给济南市政府许强秘书长发了一条短信,告诉他们申办成功的大局已定。”24日中午,中国史学会举办招待会,招待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成员和各国代表。张海鹏会长在招待会上做了10分钟演讲,播放了我们专门为此次申办制作的一个20分钟视频,视频中大量采用了济南市委宣传部提供的《天下泉城》的画面。王育济和山东大学的另一名代表姜生教授,向与会学者着重介绍了山东省济南市和山东大学的相关情况,回答了相关问题。在这次招待酒会上,山东大学设计制作的《山东· 济南·山东大学: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申办地》的大型画册,受到欢迎和好评,“一切看起来都十分顺利。”

  后来的形势却让王中国代表团有些始料未及。在26日投票表决之前,各国代表对下一届大会的举办地还是有着很大争论。“这里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也有对中国,尤其是对山东、对济南太陌生的原因。此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一直都是在欧美国家举行,他们对中国、对山东,对千里迢迢之外的举办城市——— 济南都不了解。”

  会议期间,王育济面对最多的问题就是:“山东在哪儿?”王育济开始时也按照一般惯例,用“孔孟故乡”之类的话作答。外国人对于孔子十分熟悉,但对于孔孟与山东的关系却缺乏了解。一次,王育济还遭到一位英国代表的反问:“你知道莎士比亚的家乡在哪里吗?我们在荷兰开会,那你知道凡·高的家乡在荷兰的什么地方吗?”“这还真把我问住了。由此可见,我们在对外宣传上不能想当然。”还有很多代表担心交通问题,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就不厌其烦地介绍,济南离首都北京很近,坐动车的话三个半小时就能到达,随着2011年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的建成,这个时间将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经过多方宣传,在26日的投票表决中,最终以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济南举办的议案。8月28日,在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闭幕式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针对对济南、对山东的疑问,张海鹏团长要求增加2分钟的发言,总的回答了有关济南的历史文化及城市建设、交通等情况。后来张海鹏先生戏称,‘为济南加播了2分钟的广告’。”

  申办过程让与会代表初步了解了山东、济南和山东大学。其中的许多内容也引起了与会各国代表的兴趣和关注。

  这次大会的举办地是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被称为“北方威尼斯”,市内河道纵横,有大小100余条运河。在听闻济南别称“泉城” 时,有荷兰学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人工运河贯穿整个城市,都有档案记载,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水城’。济南的泉水有多长的历史记载,它更多的应是地质学意义上的,能否构成历史学意义上的‘泉城’?”

  王育济向他解释:“济南作为泉城首先当然是地质学的,是自然景观,但也是历史学意义和文化史意义上的‘泉城’。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8000 年前济南的居民就有明显的泉水胎记;在3500年前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趵突泉的记载,趵突泉今天还是中国最美的喷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在3000 年前的中国最早的诗歌中,就记载了济南泉水遍地的景象;2500年前中国最早的史书中,也同样记载过济南的泉水。总之,济南的泉水有8000年的考古学实证,有3500年的文字记载,有3000年的诗歌记载,有2500的历史档案记载,它当然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泉城。它不是简单的自然景观,而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阴阳五行轮回学说,是最具东方神秘色彩的理论,也是外国史学家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王育济介绍,创立“五行学说”的是济南人邹衍。而“五行学说”是中国元素的核心,影响中国达2000年之久。那么,“五行学说”为什么产生在济南?王育济表示,这应该与泉城济南的地理特征、自然状况有关,尤其是泉水喷涌时那种生生不息、水涌若轮的神秘意境,充满了外国学者常说的那种神奇的“迷思”,很容易衍生出“五行轮回”的理论。

  为了能做好陈述文件和宣传材料,从容面对外国学者的疑问,参加会议之前,王育济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济南的历史文化,为此次大会写了《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一文。在对济南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王育济还对济南的一些文化现象提出了崭新的观点。像“五行学说”与趵突泉“水涌若轮” 的内在关联这一观点,就是王育济的新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5: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一文中,王育济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人”与“仁”的观念、皇帝观念的产生、泰山与黄河意象、“荷柳配”、牛郎与织女、门神秦琼、最早的祠堂、扁鹊与针砭、白面书生来历、婉约与豪放词派等多个例证,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核心元素”发端于济南,或因济南而呈现出典范形态,其密集度之高,是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这次大会申办的过程中,这些研究也发挥了某些作用。“例如:我们提到中国医学的奠基人扁鹊2500年前在济南一带行医,并形成了通过人的脉搏、面相判断健康的中国医术。在一副古老的石刻画像中,扁鹊被刻画成‘鹊儿’的模样,长着一只尖尖的鸟嘴,而在济南的考古发掘中恰恰出土过像鸟嘴一样的‘砭石’,其实,这正是中国医术中针砭、针灸起源的隐喻。”

  黑陶文化、秦始皇焚书坑儒、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王育济说:“这些事件都与济南有着特别直接的关联。都成了外国历史学家认知济南的切入点。”“如历史上著名的‘伏生献书’,济南人伏生在秦始皇焚书令颁布之后,冒险将《尚书》保存下来,延续了中华文化传承;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黑陶,推翻了此前的‘中国文化外来说’,济南成为‘中华文化本土说’的伟大自证地;五四运动的发端———‘四·二○国民十万人请愿大会’就发生在济南等。”

  这些结论也让我们对于身边这座城市有了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每当大的历史变故发生之际,济南或以济南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每每会承担起文化复兴或历史转型的责任,这是济南历史文化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王育济举例,例如泰山学派与儒学的复兴和“宋明理学”的产生、严实的“东平府学”与“元曲”的繁荣、顾炎武定居章丘20年与“明清实学”、李开先《宝剑记》与明代传奇(戏剧)的重振、明清之际王士祯定居秋柳园与山左诗派的兴起、《醒世姻缘传》与市井小说等一系列史实,乃至到近代的山东大学堂的兴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济南文化至少在十几个重大历史关头,展示出承担天下的弘毅精神。

  在阿姆斯特丹虽然逗留了短短几天,但却给了王育济很多触动。“本届大会阿姆斯特丹的图标是滴落的水滴,水滴参差不齐的边缘则是阿姆斯特丹著名景点的剪影,水滴中央则是17世纪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时海面上千帆竞发的场面。”小小的标志,阿姆斯特丹的历史、文化、自然含义全部囊括其中,给人以深刻印象。阿姆斯特丹是一座旅游城市,它的城市标志是纵向排列的三个“×”。T恤、袜子、烟灰缸、钥匙链、杯子、本子……一位旅游者来到这里要买的所有纪念品上,你都能看到这个标志。“以后只要看到这个标志,你就会想到阿姆斯特丹,这种持续不断的宣传太成功了。”反观中国,很少有城市将对自己的宣传做到这种形象而深化的程度。


  此次大会,也让王育济深切意识到,山东或者济南的对外宣传还要继续加强。“济南有这样的城市标志吗?好像没有。以后在对外宣传时,是不是也能设计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城市标志?”王育济认为,阿姆斯特丹“文化标识”意识体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风车、郁金香、水城、帆船、木鞋、自行车运动等文化特色,都突出地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济南并不缺乏自然、人文意象,应当通过多种对外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熟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成功申办,并将于2015年在山东大学开幕,这不能不说是让世界再次认识济南、认识山东的绝佳机会,我们理应好好把握。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6: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好消息,值得庆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shaman


    那是绝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8: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好消息会接踵而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07: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人看啊。。这么好的消息,大家怎么不兴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06: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济南的兄弟姐妹们啊,没有好消息的时候,到处找,有好消息的时候,反而没什么热情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9: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顶啊。。。没人顶自己顶,顶到大家关注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4: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8:59 , Processed in 0.07412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