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9 1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A4-1-3 二公子出奔
里克连弑二君,又杀掉了骊姬,逼得荀息无路可走,只能自裁以报君恩。而君位的空缺,又使得晋国上下的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原本有着共同目标团结一致的贵族们,自然而然地分野为两个阵营:以里克、丕郑为首的一派选择支持公子重耳,郤称、吕甥则另立山头,选择支持公子夷吾。两派之间剑拔弩张,争先恐后地派出信使前往两公子驻地进行联络,以期自己所支持的公子能够尽快回国夺位。
关于重耳和他的弟弟夷吾这几年的下落,我们还需要把视线再拉回到五年前——也即公元前656年——的那场宴会。彼时骊姬假意让太子申生祭祀齐姜,随后又在他带回的祭品中动了手脚,从而成功嫁祸申生,迫使其奔守曲沃,并于当年冬天悬梁自尽。申生的死讯迅速传遍了晋国的大小城邑,人们对于这件事情丝毫都不感到意外,而是静静地盯着公宫的动静,等待着另一只靴子的落地。
这只靴子倒是也没有悬多久,就在申生出奔曲沃后,在宴会上亲眼目睹了事变全过程的二公子——重耳和夷吾——也像受到蛊惑一般,纷纷逃到了他们所驻守的边邑。二公子的出逃倒是帮了骊姬的大忙,不久后,她便再次向献公进言说:“申生下毒之事暴露,两位公子不告而别,显然是与申生合谋,一定要把他们抓回来审问。”
献公本来就对申生下毒一事抱有疑虑,对重耳和夷吾与之合谋的说法自然也很难说就深信不疑。无论他有多么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管他有多么不顾念亲情,也断然不会忍心因为骊姬的几句话,就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杀掉三个儿子。
可问题是,身处历史漩涡中的个人,最难逃脱的莫过于“不得已”三个字,哪怕是手握宝器的国君也概莫能外。人人都爱惜羽毛,没有人会情愿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可到了情非得已的地步,总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让你无力反抗、无法自主。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对于晋献公来说,已经不是他想不想、愿不愿的事了,而是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尤其是当重耳、夷吾出逃以后,父子之间的敌对关系已经形成,战乱一触即发,由不得他有半点犹豫。于是新年刚过(公元前655年,假道伐虢之年),晋献公就借着这个理由发兵蒲、屈,去攻打自己的两个儿子。
伐蒲城的是一个叫寺人披(又称阉楚、勃鞮、履鞮)的宦官。寺人披得了国君的命令,兵贵神速,不日就抵达了蒲城之下,重耳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就被打了个猝不及防。寺人披攻入蒲城,想捉拿重耳回绛都问话,可重耳担心自己也步了申生的后尘坚决不从,于是与对方刀兵相见,结果竟然敌不过寺人披,只得在对方的追逐下越墙逃跑。寺人披武功可真真了得,他一直追到了城墙边上,手起刀落就砍掉了重耳的一只袖子——要不是寺人披当时手持的是青铜短剑,后来雄霸天下的晋文公同志恐怕早就成了断臂的杨过了。
这件事情让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感到十分尴尬,在回忆起这段逃亡生涯时,他并不承认是自己的失策,而是辩解说,当时还念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原则,不愿意违抗父亲的命令,因此特别下令众人都不许抵抗,谁要敢反抗谁就是自己的敌人。这种说辞尽管可以维护其伟光正的形象,却并不怎么经得起推敲。否则的话,当申生事发之时,他就不应该不告而别;当寺人披抵达蒲城之时,也应该束手就擒接受君父处置才是,为何又屡屡逃避责难呢?
可不管怎么说,重耳还是摆脱了寺人披的追杀,仓皇间跑到了黄河南岸的柏谷(河南灵宝西南朱阳镇)才停下来。过了许久,他的部众也都陆陆续续赶到,这其中就包括所谓晋文公的“五贤士”——狐偃、赵衰、胥臣、贾佗、魏犨——以及诸如介子推、竖头须等忠臣良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