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641|回复: 4

[榕城资讯] 地产20年 福州城市嬗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22:08:51 | |阅读模式
  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房地产开发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城市的景象、规模和格局;同时,城市景象、规模和格局的改变又都引导和决定着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格局。对福州这座城市来说,不论城市格局还是房地产开发的格局,都是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破题和书写的。这两个方面或平行或错落地铺展而开,便拉开了变革福州城市格局的大银幕,上演了一出精彩大戏。

  影响1    旧城改造告别“纸裱福州”时代

  “纸裱福州”是人们对老福州的一种形象称呼,因为,在老福州的中心城区,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木结构棚屋,让人感觉福州就是一个木屋子遍布的城市,以至于在那个时候,福州遍地可见另一样东西,就是用来储水灭火的大水缸。

  福州的旧城改造,正是针对这种状况铺展而开的。历经近20年的大规模旧城改造,让福州这个城市几乎彻底改变了木屋遍布的“纸裱”形象,取而代之的是林立、整洁的高楼。截至目前,福州市已经改造了苍霞、上渡、菖蒲、安平等几大棚木屋片区,累计搬迁了12050户、84.5万平方米。在这个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江苍霞新城改造工程。

  2000年的7月,占地218亩、历经300多年风雨的苍霞棚屋区正式拆迁改建。次年8月,41幢住宅楼和1幢写字楼组成的总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苍霞新城全面落成,3400多户居民顺利回迁。3400多户居民,13000多人口,众多原来居住在棚屋的当地老百姓终于告别了怕风、怕雨、怕太阳、怕火灾的无奈生活,住上了崭新、整洁的高楼。

  除了木屋子遍布的“纸裱福州”特征之外,老福州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心城区面积小,几乎只有东街口、五一路之间的一个极小范围,就像一个巨人蜷缩成了一小团。

  因此,在大规模进行“纸裱福州”的旧城改造工程的同时,福州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市区“拓城运动”。有关业内人士表示,经过不下三波的市区“拓城运动”,福州市区的概念,已经从福州城市千百年来以东街口、南门为内核的城市,延展到以三环线为内核的大城市。今天,随着扮演“拓城运动”先锋角色的房地产发展,南台岛纳入城之间,与乌龙江为邻。

造还是旧城拓展,都只是发生在福州老城区的变化,而使得福州城市整体格局彻底改变的,却是城市新区的开发。其中,东扩南移是这种新区开发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

  2000年,福州市政府发出了实施城市东扩南移的号召,并为此做了许多实质性的配套工作。金山新区和鼓山新区的开发就此如火如荼地打开了局面,此后,五四北和洪山桥以西的城西也都开始了开发。

  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的新区建设上,南部的金山建设显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是因为金山的改变最彻底,开发前它完全处于荒芜的农村状态,而现在它已经是一座占地约36平方公里,光生活区总面积就达2.41万亩、可容纳30万人的现代新城;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市政府在金山花了最多心思,为它的开发做了最多的完善配套的工作;最后一方面是因为,福州东、西、北三面均背山,只有南面临水能走出去,金山的开发实际上打开了福州铺展更大蓝图的一扇门。事实上,它也刚好成为后来福州跨江面海城市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因为,跨江面海的大福州城市战略,其整体思路就是往南拓展。

  2006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的提出,福州被定位为这一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为了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福州市又提出了建设跨江面海大福州的新城市战略。在这一战略中,福州的城区版图全面突破了包括金山在内的南台岛,延伸到了闽侯、马尾、长乐,甚至福清、连江和罗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22:12:28 |
影响3   地产开发完善城市公共配套

  20年福州地产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城市拓展史,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旧城改造,到90年代末掀起的新区建设,城市的路网、水电、桥梁、公园、广场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1999年福州福利分房末班车的终结,当时政府与媒体联袂相继演绎了“到东区去”“开发大金山”的地产开发热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为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政绩。

  2000年以来,金山、鼓山、新店等新区已成为城市拓展的新热点。配合这种地产开发步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步伐。如主干道五一路、五四路的改造,及连接新店与省体生活圈的琴亭高架桥、利嘉路的修建;横跨闽江的金山大桥、尤溪洲大桥的修建;闽江北岸防洪堤修建,闽江大道、乌龙江大道、上渡路、南台大道、化工路、福光路等修建,都极大地改善了整个大福州地产开发的局面。

  与路网铺设、桥梁横架相继而行的是城市景观广场、生态公园的出现,如金鸡山金牛山城市福道、南江滨公园、牛岗山公园、占地33公顷的花海公园、农大沙滩公园,53公顷的乌龙江湿地公园和58公顷的飞凤山公园等一批现代休闲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86平方米。

  政府通过城市公共配套,将财富的触角伸向城市的边沿,然后通过地产开发,招商引资,聚集人气,边沿也逐渐成为城市的又一中心。城市的拓展与地产的开发就是如此紧密结合,共同见证着人居的革新与城市的日新月异。两条对福州城市拓展起标向性的二环路、三环路可以说是“规划就是财富”的经济理论最好证明:开发一段,带动一片,而且周期越来越短,进程越来越快。

  影响4  地产发展带来政府职能细化

影响4  地产发展带来政府职能细化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些政府主管部门也发生了变化,原隶属福州市建设委员会(简称福州建委)的房管处、园林处、规划处,先后从福州建委剥离出来,改处级单位为局级单位。福州建委自身也改为福州市建设局。房管、规划、园林的重要性由此为房地产主管部门认识。

  2002年起,房地产行业迎来发展高潮,福州行政主管部门也开始了机构改革。2002年4月,从房管处直接剥离出来房地产交易管理所、房地产产权监理处,合并成立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直接隶属政府管辖。随后,国有房产管理中心、住宅发展中心也相继成立。此后,房管处成为宏观层面的房地产政策解释单位。

  在城市房管部门的变迁中,有一部法规不得不提,那就是1994年出台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这部法规出台后,正碰上全国房地产低谷期,其真正实施还是到了2000年之后。在这部法规中,出现了一些强制性的条文,如6层以上必须有电梯;新建小区必须有绿地与停车位。这些强制规定,带来了房地产管理部门更为深刻的变化。

  如2000年前,一个地产项目的开发、建成、投入使用需要几十个“婆婆”“签字画押”,如建设、规划、环保、人防、园林、房管局、交警、自来水公司、电力局、电信等。而2000年施行的这部法规,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住宅开发的设计规范,使房地产开发的审批程序得以简化,现在基本上只要通过建设、规划、消防、气象四大部门,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审批程序就完成了。

 
发表于 2017-10-30 22:30:14 |
好大的福州城,福建最大
发表于 2017-10-31 14:00:13 |
有用吗 发表于 2017-10-30 22:30
好大的福州城,福建最大

这还大呀   福州算是很小的省会城市了
发表于 2017-11-8 22:50:08 |
2000 年拆迁 次年就盖好了,听说筑路机械厂 2014年拆迁的,现在还没开始盖。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6 22:14 , Processed in 0.07393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