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米汤987

[城建规划] 长春新区与吉林大学就北湖新校区建设事宜达成共识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4 19:45:23 |
zxf1976 发表于 2017-8-14 09:43
不用讨论了,基本搁置了

谢谢!!!
发表于 2017-8-14 22:33:03 |
你怎么知道的?
发表于 2017-8-15 08:50:17 |
昨天在吉大南校附近吃饭,听几邻桌个吉大老师讨论好像这事就是北湖政府单方面放出的消息,吉大这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动作。
发表于 2017-8-15 20:20:04 |
eraser 发表于 2017-8-15 08:50
昨天在吉大南校附近吃饭,听几邻桌个吉大老师讨论好像这事就是北湖政府单方面放出的消息,吉大这边根本就没 ...

吉大还是有主见的
发表于 2017-8-15 21:01:24 |
我从吉大老师那听到的消息是远期把南校也搬过去,所有校区合在一起,期限是20年还是40年忘了,以官方消息为准吧,不为消息的真实性负责。
发表于 2017-8-15 22:22:55 |
如果真的,那是有远见的。
发表于 2017-8-16 08:57:03 |
eraser 发表于 2017-8-15 08:50
昨天在吉大南校附近吃饭,听几邻桌个吉大老师讨论好像这事就是北湖政府单方面放出的消息,吉大这边根本就没 ...

本来就是,吉大南校才搬家没多久,怎么可能又往北湖搬迁。而这搬迁还得教育部啥的批准,频繁搬迁问责起来谁能负得起责任?北湖地方政府成了魔怔了,吸引不来企业就总想让大学/研究所搬家到它那边去。早知这样,当初吉大就不应该合并,否则现在肯定有好几个学校可以搬迁的了!
发表于 2017-8-16 13:15:31 |
纵观国内排得上号的综合类大学,还有几个没有整合的!搬是新的趋势!
发表于 2017-8-16 20:27:06 |
其实从长远看,合并搬迁到一起是很好的想法或规划。大家可以估算探讨下:
1.如果占地1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有多少呢,以此估算下建设资金需要多少?
2.被置换的校区评估总价多少呢?
3.如果,置换校区评估价-建设资金需求>0,这样情况是比较理想的。
4.按理想规划,置换评估完成后,下一步开始进行置换校区的开发出售的招商工作。
5.被置换校区为及早出让,开始建设新校区,并分批搬迁。
大概以上几个问题或步骤,还有啊,新校区是块空地,需要真金白银来建设,施工队的人工费,物料费由新区财政支付么?新区的财政已经打破土地财政的束缚了么,因为这12平方公里没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啊,是置换啊。国家教育部会拨款么?等等。
不知大家估算结果如何?
发表于 2017-8-16 22:17:23 |
浙大、中山、厦大,对本省的招生人数都超过三分之一,吉大可以向他们学习,扩大对吉省的招生人数,以换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至少十二平方公里的单体校园无偿划拨。
发表于 2017-8-17 00:16:30 |
刚搬南湖没多长时间,准备废弃啊还是咋的。
发表于 2017-8-17 06:51:20 |
本帖最后由 wolf88 于 2017-8-28 16:30 编辑

可以保留三个校区:
南区(永春镇附近一万八千亩单体校园)
中区(现中心校区),
北区(文化广场周边千米以内),
其它卖掉。
发表于 2017-8-17 13:29:00 |
吉大现在太分散了,整个长春到处都是吉大,如果再不进行整合,真的,用不了多少年,吉大排名就被甩到后面去了,去过好多南方大学,参观之后,真的内心很崩溃,吉林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单就拿硬件来说,和南方大学没得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无论是从科技武装程度,还是发展理念!咱们还是要迅速转变思维,开拓发展,顺应时代!人不能总活在历史里~!没有好的硬件设施,也就没有承载力,哪里的才子们会选择长春呢?
发表于 2017-8-18 07:51:27 |
要建就建单体校园,面对北湖湿地,南边沿大学城路,东西宽四公里,南北长三公里,十二平方公里内不会有任何市政道路通过。
发表于 2017-8-18 16:33:21 |
本帖最后由 justlightenu 于 2017-8-18 16:34 编辑

吉林省政府:推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吉林省政府下发通知,印发《吉林省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总目标,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化学、材料科学等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方案总目标确定,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化学、材料科学等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一批高校和学科专业进入国内高水平行列。各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功能充分发挥,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到2020年,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取得显著成效。20所左右省属高校进入国内同类高水平大学行列。高水平建设150个优势特色学科、50个新兴交叉学科和200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20个左右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5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际权威机构排名前列或进入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的前20%。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各省排名前10位左右,实现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目标。
      到2030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更多高校、学科专业进入高水平行列,建成一大批创新型高校,为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到本世纪中叶,形成全省高校竞相发展、整体发展、持续发展的格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支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支持两校进入国家 “双一流 ”建设项目。推动两校省部共建,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主要采取项目加绩效的方式给予支持,并在科技创新、高教强省、人才开发、产学研引导等专项资金使用上给予倾斜。支持两校对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支持两校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在高端人才培育引进、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支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重点支持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创新体制机制,汇聚优势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实施“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重点支持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改善基础条件,打造创新团队,加快产出高端成果,建成一批具有竞争世界一流潜力的学科。
      根据长春新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支持新迁建高校在长春新区建设新校区,培育一批服务地方的“落地型”高校。支持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等地建设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的职教园区,形成一批与产业园区相融合的专业集群。在每个地区重点办好一所应用型高校或高职院校,发挥区域发展支撑功能。
      扩大来我省高校留学规模,打造“留学吉林”品牌。鼓励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落实振兴吉林急需人才海外培养项目。支持高校引进国际公认、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到我省任教或开展科研合作。鼓励高校参与 “一带一路 ”战略项目、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支持高校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校和国外院校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发挥高校在推动地方国际合作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4:03 , Processed in 0.08226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