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kyfan

[城建规划] 亚泰大街南四环立交桥及南溪湿地公园建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7:11:41 |
亚泰南四环立交桥![2016.7.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07:16:16 |
亚泰南四环立交桥[2016.7.20]OVER
发表于 2016-7-21 08:23:32 |
感觉能提前通车,
发表于 2016-7-21 09:59:21 |
大部分匝道都没完成,就跟快速路一样,主线完工,互通的功能根本发挥不了
发表于 2016-7-22 08:58:18 |
南溪湿地公园霸气~~~希望保质保量完成,建成东北最高水平的城市湿地公园!成为长春市特别是南部新城的标杆!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7:17:52 |
南溪湿地公园设计效果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8:53:12 |
还是这个设计中的桥最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6:00:34 |
长春市新一轮伊通河城区综合治理工程成果显著
发布时间:2015-11-19 9:32:56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伊通河,长春的母亲河,这个曾经邋遢的“城市后院”正逐渐变身为漂亮的、长春市民引以为自豪的“城市客厅”,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春这片土地上正展现着新的希望。
  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落下帷幕,“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已经公布,生态文明建设将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五中全会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目标,既关系民生福祉又关系可持续发展,既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干净粮的热切期待,又描绘出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轨迹。
  将生态文明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见国家决策层之重视。其实,早在党的十八大,中央就已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之后,一项项“硬举措”接踵而至,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科学的制度安排。
  当前,正是新一轮吉林振兴和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期,站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长春市将目光锁定在绿色人文智慧生态城建设上,借势发力,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完成伊通河城区综合治理工程。
  自今年6月,长春伊通河城区段新一轮综合治理暨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工程开启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
  蒋超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巴音朝鲁书记,在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仪式上强调,这既是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水利、城建工程,更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意义重大。要抓好组织实施,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搞好衔接,加强生态补水,改善伊通河整体水质,打造精品工程,在全省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长春市将以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为标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生态优先、水城同治、文化为本,让伊通河这条长春市的“母亲河”成为绿色宜居的“生态轴”、成为经济增长的“生机带”、成为崭新城市精神的“生命源”,努力把这一工程打造成让全市人民满意的民心工程,造福子孙后代的精品工程。
  作为长春的“母亲河”,长春百姓对伊通河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历届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伊通河治理工作。
  如何打好长春城市建设的这一重大战役,把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成高质量、高规格的工程,以及建成后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一直是建设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而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建设与管理结合,保护与开发并重,只有构建一种长效机制,才能推动伊通河项目工程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长春市完成了伊通河综合整治的组织机制、规划设计和部分工程建设工作,在排涝防洪、景观建设、跨河交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今年年初,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伊通河综合治理暨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实施,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五大重点项目之一,高位统筹、强力推进。本次治理,结合申报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变“工程治河”为“生态治河”,变独立作战为合力攻坚,重点解决水质污染、水源补充问题。
  特别是年初以来,由长春市建委牵头,按照国家环保督查和审计部门要求,合理安排项目资金计划、优化施工组织、着力强化协调调度,2015年截污治污各项工程已按序时进度全部启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解决点源、面源、内源污染,改善伊通河水质,通过建设污水厂及管网,治理雨水吐口,实施河内管道拆除及清淤,实现城区段应截尽截,应治尽治,进一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打造保障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的生命线,打造对外开放和城市形象展示的景观带,打造提高城市环境和宜居水平的生态轴,打造促进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最终把伊通河流域打造成为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绿色生态新地标,和谐人居新典范,城市建设管理新样板。
  如今,伊通河正以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安静和谐的形象展现在长春人民的面前,这无疑是把原本美丽的伊通河又交还给了长春人民,这是一件功在当代、荫泽子孙的大好事,将在长春市的城市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截污+治污 河水将越来越清
  近年来,为把伊通河打造成长春的生命线、生态轴、景观带,长春市启动实施了大规模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10月30日,记者从长春市建委了解到,2015年截污治污各项工程已按序时进度全部启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串湖与北郊污水处理厂完工通水
  目前,长春市主城区共规划污水处理厂16座———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8座;新建、扩建及提标改造的有4座(北郊、串湖、英俊及兴隆),其中北郊污水处理厂为扩建并提标改造。结合此次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为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提高中水利用率、实现生态补水的目标,拟将东南、天嘉、西部3座污水处理厂扩建并提标改造。
  按环保部要求,串湖污水处理厂及北郊污水处理厂应分别于8月末和9月末实现达标排放。串湖污水处理厂,已于8月30日实现一级A达标排放,通过了市环保局监测验收;北郊污水处理厂已于8月1日开始一级B通水调试,8月31日完成了66KV高压线迁改,9月1日老厂区停产改造,污水转入新厂区处理,9月20日恢复老厂区生产,于9月30日实现通水达一级A标准,通过了环保部验收。
  英俊污水处理厂工程已于5月份进场施工,正在进行办公楼、加药间、综合池等基础施工,计划年底前完成办公楼、一体化综合池主体工程,2016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21个排污吐口治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伊通河两岸共有环保要求整改的雨水吐口22个。经过治理,截至10月底,除鲶鱼沟吐口外,伊通河21个排放污水的吐口已全部完成治理。鲶鱼沟吐口正在进行摸底调查,计划年底前稳定方案,2016年年底前完成治理,确保在枯水期实现污水应截尽截。
  在治理过程中,由于需要整改的管线都分布在城市主干路下,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我们需要整治的管线内有大量污水,施工时需要带水作业,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东莱明沟和杨家暗渠污水截流管线全部采用人工清淤,工程量非常大。”长春市建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施工难度大的是临河街污水管线清淤。临河街道路下有4条市政管线,其中3条是污水管线,1条是雨水管线。由于白天临河街车流量大,只能夜间施工,这样就造成施工时间比较紧张。因污水量大,正常情况下无法进行导流,施工单位专程请来潜水员下到检查井内,先用气囊将上下游管道封堵,然后再将污水管线内的污水抽到雨水管线内,确保污水管线内没有污水后,再用人工在污水管道内清淤。
  同时,伊通河景观河道清淤及旧管道拆除工作已于9月10日完成支线封堵,清淤及拆除工程正在进行招标,计划冬季枯水期实施,2016年3月31日前完工。届时,伊通河主河道城区段的点源和内源污染问题可得到基本解决。
  据介绍,当前阶段,长春南部新城区域原有污水管网覆盖不足。在南部新城东部区域,南部新城污水二线,管线总长2820米,新建污水检查井25座,目前已完成19座,管线1246米,计划于明年“五一”前完成全部施工,工程完工后将把南部新城人民大街以西的污水引入东南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完善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南部新城污水三号线,沿芳草街、显达路、飞跃路建设,主线全长11.2公里,新建检查井186座,目前已完成5.6公里,检查井115座,计划明年年末完成主线贯通,可实现南部新城西部区域污水接入南部污水处理厂。届时,困扰南部新城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可得到彻底解决。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整个综合治理工程中,永春河综合治理、雷家沟污水干管截流、东新开河污水截流、串湖污水截流及富裕河污水干管连接工程,正在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全力推进征拆工作,保证明年顺利施工。

  湿地+公园景色将越来越美
  南溪湿地作为“城市之肾”,项目位于长春市南部新城核心区域,是长春市海绵城市申报试点区域,占地面积310公顷,计划将把文化、生态和游憩有机结合,建设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教育展示、防洪减灾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湿地公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4.5亿元。
  按照工程计划,2015年主要实施土方调配和部分防洪工程。南溪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于6月份正式开工,重点开展了理顺前期、推进征拆、筹集资金等工作。目前,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正在办理。根据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任务安排,南溪湿地公园、南部新城金腰带和截污、治污、景观、道路交通建设工作将在2017年年末完成。

  防洪工程7个标段已全部开工
  南溪湿地公园南起南绕城(京哈)高速公路桥,北至南三环路桥,西起伊通河东岸规划滨河路,东至伊通河东岸规划堤防路,南北距离约3公里,规划占地面积约3.1平方公里。该工程依托河道建湿地,将创造一个模拟自然生态湿地的人造湿地系统,能够有效降解水体污染,净化空气,是城市生态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建成后,它也将成为长春市的一个新地标。
  “目前,伊通河城区南段防洪工程7个标段已全部开工。”据长春市建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以来,水利工程实施主体多次发生变化。年初以来,长春市建委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调整法人主体、理顺合同关系,破解前期障碍。目前,防洪工程已完成清理河道内土方15.5万立方米,填筑堤防1132.5米。
  同时,由于2011年以来,南溪湿地现场新增弃土510余立方米,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困难。“按正常施工程序,应先实施防洪工程,并就近取土筑堤,因为防洪工程对筑堤土质有特殊要求,土方调配需要保留防洪工程的取土场和弃土场。”工作人员表示,为减少水利工程变更,长春市建委先期实施了土方工程,平整至水利工程原地貌,目前正在优化设计,减少外运土方量。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6:01:05 |
  专项打击抢栽抢建抢种问题
  南溪湿地公园项目涉及征收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其中80%为集体土地,共需征收1000余户住宅房屋、多家工企单位,现场还有大面积鱼塘、林地、温室大棚等,抢栽抢建抢种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施工。由于施工现场抢栽、抢建、抢种问题突出,违法占地现象严重,部分被拆迁人无理索要高额补偿,征收工作困难重重。
  在南关区政府、征收办等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全力配合、有力推动下,针对2011年以来伊通河综合整治拟征地通知书发布后出现的抢栽、抢建、抢种问题,现场调查,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解决了急于进场施工的作业面22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征拆投资10亿元,征收房屋620户,清理施工作业面59万平方米,防洪工程7个标段已全部开工,清运土方49万立方米。在征拆如期完成的前提下,年底可完成土方调配工程量的50%。
  “这几年伊通河变化太快了”
  “以前河岸旁边都是沙土地,还长着一堆一堆的芦苇荡,一年四季的风景都不错。”在伊通河畔住了几十年的长春市民李大爷回忆着曾经在风中飘曳的芦苇,“两边都是小平房,很少见到高楼大厦,空气也是十分清新,现在伊通河旁的新鲜空气却是闻不到了。”李大爷摇摇头。
  曾几何时,在伊通河最貌美的时候“林木如篦,游鱼如梭”,却阻挡不了人口猛增,在河道处乱挖、乱建、乱扔垃圾;河道渐窄,泄洪能力下降,往日迷人风光不再。伊通河资源不断匮乏,牵动着长春市民的怜爱之心。
  “我家就住在伊通河旁边,每天都会晨跑。”自由大路处的伊通河畔树木林立,草坪一侧石砖铺地,一侧柏油路面,经常在这里晨跑的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很少有人在这里晨跑,岸边的保护措施不是很完善,路面不平,而且夏季的时候河里散发着臭味,风一刮都不敢呼吸了。”随着梁先生的跑步路线望去,记者看到如今的伊通河畔已不再是这样,绿树成行,绿荫如伞,形状各异的河心岛散发着清新浓郁,河畔景点各具特色,一步一处园林小品。
  “这几年伊通河变化太快了,听说政府每年都要治理伊通河,效果也很明显嘛!”散步的孙阿姨告诉记者,“虽然有时还会有臭味,我们也都理解治理应该一步一步来。”未来的伊通河,健身娱乐器材随处可见,夜晚散步河畔,神清气爽;伊通河,会像玉带飘落在长春东部。
  异味淡了
  景色美了
  微风徐来,水波不兴。
  如今,到伊通河两岸散步休憩已经成为了市民最普遍的休闲方式。作为城市的母亲河,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又重新焕发光彩,为城市新增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家住滨河家园小区的李同学,每天晚上都会来到伊通河岸堤散步,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春人,他亲眼见证了伊通河治理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李同学回忆说,以前伊通河污染严重,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河水异味也很大。现在则不同了,河水越来越清,异味越来越淡,河岸两边景色也越来越好。走在河边,看着优美的景色,心情也随之愉悦了。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伊通河作为城市的母亲河,是城市生态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她的综合治理关乎到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长春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森林宜居城市,而伊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就是让母亲河成为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轴、风景线,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典范,相信未来伊通河将会成为城市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标志性景观带。(新文化报- 新文化网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追踪项目建设进展:
长春市串湖污水处理工程:http://plan.dowater.com/info/3380.asp
长春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http://plan.dowater.com/info/3359.asp
长春英俊污水处理工程:http://plan.dowater.com/info/4193.asp
伊通河城区段百里综合整治项目之南溪湿地工程:http://plan.dowater.com/info/12893.asp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06:04:01 |
http://www.sdpc.gov.cn/fzgggz/hj ... 0160630_809668.html
首页 > 发展改革工作 > 环境与资源 > 环境保护
长春市加快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
2016-06-30  来源:地区经济司子站

  为确保伊通河综合整治工程保质高效推进,长春市强化“三项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伊通河水环境。一是坚持高位统筹。成立伊通河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项目调度机制,项目实施启动后每月召开一次项目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全面落实责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资源、统一回报,按照工程整体进度和年度计划,层层抓好落实。三是强化考核问责。各级各部门强化跟踪督察、考核问责,确保项目按既定时限推进,注重廉政风险防范,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打造阳光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07:42:24 |
【吉网观察】伊通河中段景观设计深化方案出炉
2016-07-27 19:13:56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伊通河中段的景观提升与改造,是这一轮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点内容。负责这一内容前期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经过反复考查、研究和多轮汇报,并通过专家审查、多部门讨论后,拿出了此次伊通河中段景观设计深化方案。
目前这份设计方案,包含300多页内容,涉及N多方面。那么这里面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我们的母亲河将会被改造建设成什么样呢?跟着中国吉林网一起详细了解一下。

伊春河水缓中流   两岸流绿一城春
此次伊通河中段景观提升与改造,设计范围从南三环路到四化闸,贯穿长春市主城区,绿地总面积达600多公顷。

在总体结构上,该方案将伊通河沿线定位为:
三大分区
【伊通河中段深化设计方案——三大分区示意图】

十大游园
【伊通河中段设计方案——十大游园示意图】

五座河心岛
【伊通河中段设计方案——五座河心岛示意图】

总之,目前这一方案的设计主题暂定为“伊春河水缓中流,两岸流绿一城春”,预期形成舒朗、大气、宁静、典雅的整体城市意象。

三区 十园 五岛
伊通河打造全新滨水景观带
往事如影分区
往事如影分区,在南三环桥与自由大路之间,共设计分布了四座公园。其具体位置及设计构想如下:
工业轨迹公园
该分区位于南三环至繁荣路桥西岸,占地面积53公顷。这里将以工业、铁路元素为核心,通过多元的景观要素来体现科技与工业感的主题氛围。

渔航文化公园
该分区位于南三环至繁荣路桥东岸,占地面积75公顷。将对植物生长状况不佳的区域进行提升和改造,联通园路,新建突出渔航文化的主题绿地,打造核心游赏区域。

治河纪念公园
该分区位于繁荣路桥至南湖大路两岸,占地面积46公顷。运用景墙、纪念塔营造浓郁的纪念和展示氛围,结合水文科普、湿地实践等内容,构筑亲和与庄严并具的文化场所。

影像民俗公园
该分区位于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两岸,占地面积42公顷。它将以长春的影视底蕴为背景,沿绿道排列多样的主题空间和活动空间,为市民活动提供舞台。

月光如弦分区
月光如弦分区,在自由大路与东大桥之间,设计有两座公园。其具体位置及设计构想如下:

月荷文化公园
该分区位于自由大路至长春大桥两岸,占地面积77公顷。计划保留荷香园,改造月亮岛中心场地建筑与景观,新建月亮道内湾荷韵湾,以及新建玉壶生态景观桥串联园区南北两侧地块。

松涛诗话公园
该分区位于长春大桥至永宁桥南侧,占地面积57公顷,将保留松涛园,改造沿河两侧地块,运用雕刻诗词景墙、文字地刻、滨河特色景观灯打造滨河长街,丰富园区景观参性与美观性。

乐活如歌分区
乐活如歌分区,在东大桥到四化闸之间,设计有四座公园。其具体位置及设计构想如下:
欢乐节庆公园
分区位于永宁桥南侧至东荣大桥,伊通河西岸,占地面积31.7公顷。计划根据不同年龄段,打造儿童主题游乐园、青年拓展营地、太极健身园等;另外,将原兴华岛改造成包含婚纱摄影、花艺展览、草坪风车等景观的温馨浪漫空间。

休闲体育公园
该分区位于永宁桥南侧至东荣大桥,伊通河东岸,占地面积44.35公顷。计划增加体育公园面积,设置多功能的综合球场区域,场地集中在公园边界,便于人群到达。

农耕生态公园
该分区位于东荣大桥至四化闸,伊通河西岸,占地面积69公顷。计划改造南部场地,形成节气园、农作园、水车园、采撷园、耕读园,同时在场地北端新建以蓄水池为核心的垂钓园,并以绿道串联,形成链式景观。

湿地拓展公园
该分区位于东荣大桥至四化闸,伊通河东岸,占地面积115.8公顷。设置苗圃园、森林园、拓展园和水塘园四个园区,尤其是充分利用现状鱼塘,架设栈桥、服务建筑等打造的水塘园,充满野趣与活力。

律动的绿道  步移景异
此次伊通河综合治理,计划在伊通河中段打造绿道系统,贯穿伊通河南北两岸。目前的设计方案中,它本身具有丰富的断面形式和铺装形式,形成一条律动的绿道。同时,它还串联起多个沿岸景点,游人行走其中,步移景异。

结合绿道系统,伊通河沿岸将建设多级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停留的空间。

此外,一套完备的标识系统、服务设施,都在这一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雕塑与公共艺术的融入与设置上,目前的方案也进行了细致考虑和安排。

中国吉林网记者 王小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9:42:48 |
亚泰大街南四环立交桥-南溪湿地公园[2016.7.3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9:46:35 |
亚泰大街南四环立交桥-南溪湿地公园[2016.7.3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9:50:31 |
亚泰大街南四环立交桥-南溪湿地公园[2016.7.3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8-18 20:00:21 |
skyfan 发表于 2016-8-18 19:50
亚泰大街南四环立交桥-南溪湿地公园[2016.7.30]

南溪湿地在施工吗?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5:25 , Processed in 0.07807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