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hilisansz

[经济资讯] 2024年5月比亚迪汽车产量超34.4万辆,1-4月累计产量130万辆暴涨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4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刚刚过去的5月第三周(13日-19日),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2%,正式超过燃油车。至此,买油车的人成了少数派。也将马上带来两个影响。
第一,新能源击溃燃油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2020年,我国制定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是到2035年达成,结果提前11年完成。这还不算最震撼的,新能源渗透率突破1%,用了10年,2005年-2015年,突破5%,就干到了3年,然后从2020年-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直接突破50%。这数据现在看都不敢相信,世间罕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4 18: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4-5-24 16:03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刚刚过去的5月第三周(13日-19日),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0.2%,正式 ...


BYD  居功至伟!  

有了深圳,什么奇迹都能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汽车全球产销量连续三个月下滑,中国及日本本土表现不佳

界面新闻

原创
2024-5-3019:24上海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听全文
约4分钟
15人听过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泽然

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销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

5月30日,丰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球销量下降了4.5%,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下降27%,日本市场也下降了14%。这两大关键市场的销量下滑,抵消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相对乐观的销量成绩,后者在4月分别录得16%和20%的销量增长。

在产量方面,丰田汽车4月份全球产量同比减少4.0%,在中国的产量骤减25.9%,日本本土的产量也减少了7.9%。

早在今年2月,丰田及其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全球产量同比下降12.1%,达到78.91万辆;全球销量为75.36万辆,同比下降12.0%。

3月,这一趋势仍未改变,全球产量下降幅度达到15.9%,至88.61万辆,全球销量为94.12万辆,同比下降7.4%。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两大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下滑7.2%和31.9%。

这种下降趋势表明丰田在中国的销售策略面临重大挑战。价格战的持续使得丰田即便对关键车型如凯美瑞进行换代仍难以维持吸引力。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倾向选择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车也对丰田维持销量造成了困难,该公司在上述细分领域布局车型较少,竞争力也较为一般。

在日本国内,丰田的销售同样面临挑战。普锐斯车型因在筑波工厂进行质量检查而暂停生产,Noah和Voxy小型面包车的部分生产线停产,进一步加剧了生产的不稳定性。

此外,作为重要销量支柱的子公司大发汽车,因去年曝出的测试假丑闻而销量暴跌。至4月,大发销量同比再降54%。丑闻不仅影响了丰田集团的整体销量,也损害了其品牌形象。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正处于关键的技术转型阶段。近期,该公司展示了其多元技术发展路径,包括与马自达和斯巴鲁合作开发的适用于混合动力和生物燃料汽车的下一代发动机。

在中国市场,丰田此前4月同中国五矿和清华大学进行了合作签署,旨在加速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进程。此外,尽管丰田否认了有关采用DM-i混合动力系统的传言,但该公司与比亚迪这样的本土强势企业在电动车领域合作仍在持续。

丰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保持着销量领先地位,但中国市场的销量急剧下降和关键地区的生产缩减令投资者保持谨慎态度。

有外界观点认为,丰田对混合动力车的持续投资不仅是其战略转变的体现,也是其满足市场从传统汽车向全电动车过渡的需求的一部分。

面对如此逆境,丰田的应对策略和恢复能力将是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在全球市场日益向绿色技术转型的背景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代DM上市了,以后小日子车在华好日子到头了!2字头的油耗却实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4-5-31 14:06
丰田汽车全球产销量连续三个月下滑,中国及日本本土表现不佳

界面新闻

不故意贬低也不故意抬高,日本车企的未来是暗淡的,起码在中国是很难再有竞争力,原因如下。
第一,日系车高价低配,配置配不上定价。
第二,未来是新能源的时代,新能源带来了智能化,而日本是排斥新能源车的,一分为二,新能源从电动车,以及氢和钠的新能源车看,电动车中国一骑绝尘,日本后尾灯都赶不上中国,氢日本一直虎视眈眈的在专利和宣传上很早就开始发力,但实际上氢利用的关键环节,比如安全性,价格这两个层面完全没有解决,只是停留在吆喝上,连日本国内都几乎看不到氢能源车更没有氢站补给设施。而中国其实在氢的利用上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在绿氢方面的生产应用上占据领先,这是环保领域。而日本则不具备绿氢的产能能力,所以日本是到处搞宣传实际的落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三,没有新能源车就不能实现智能化,日本排除电动车为首的新能源车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抱残守缺,为了维护汽油车庞大的就业人员的饭碗,因为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的原理和零部件以及集成跟传统油车绝然不同,这就需要把原来的员工或者辞退或者迅速的转变知识结构,而日本车企以丰田为首的是难有那样的壮士断腕的决心的,为了保住从业人员的工作,宁愿迟早被淘汰也不革新,属于硬扛。第二个原因是,日本早已经丧失了技术,创新,研发的动力和能力,冗长繁琐的各种条条框框只允许不出问题,不允许哪怕一点错误和失误,谁要是有一点错误失误就会被揪住不放,这其实不是严谨而是死脑筋,但实际上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更大更多的日企造假和隐瞒丑闻,因为造假隐瞒后只要鞠躬就结束了,而创新研发则要背上各种冷嘲热讽,允许造假丑闻频发却不允许创新氛围,奇怪吧,日本的年轻人也早就失去了激情,在按年龄升迁的公司体制内熬日子,全世界没有比这更落伍和奇葩的企业文化了。第三是,日本对中国有非常愚蠢的歧视,可以说是民族上的歧视,中国新能源车一骑绝尘了,日本人酸葡萄心理,宁愿自己落后也要咬牙切齿的丑化中国的新能源车,丰田老板就天天对中国胡言乱语气急败坏了,以此证明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有眼光更先进,实际上是作茧自缚。日本人这种对中国可耻的所谓歧视其实是对中国的一种自卑,因为日本的文字等文化其实大多数都是从中国学去的,日本的文字本身就是汉字。但日本为了不自卑所以处处跟中国比,处处针对中国,日本就每天这样拧巴扭曲的对华心态中过日子。但是技术和科技是不等人的,也不会因为你的愚蠢而对你特别眷顾,只会把你甩在后面。第四个原因是,日本注重硬件,而轻视软件,或者说没有软件人才。在人类走向人工智能的时代,一切都离不开软件,而日本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日本人就轻视或者说歧视软件,没有智能化的汽车以后是没有人买的,日本的车未来也只能是暗淡的。
最后,当中国以华为比亚迪为首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以后,应质量和技术赢得国人的认同,尤其年轻人是会优选国产车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
一个国家的衰败是综合方面的,包括文化基础,人才能力等等。日系车是日企的一个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毛 发表于 2024-5-31 23:30
第五代DM上市了,以后小日子车在华好日子到头了!2字头的油耗却实牛!!

日本是不报道这类事情的屏蔽的干干净净,因为日本要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对于中国的科技要拐弯抹角的抹黑或者是屏蔽的,然后自嗨自己是世界第一,用尽一切肮脏的言行丑化诽谤中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不管有没有或者是吹嘘的不实的技术或产品,在中国一定会被一群精日分子败类们拿来狂吹狂舔,实际上可信度极低,但是殖味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万辆】财联社6月2日电,比亚迪公告,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17辆,上年同期240,220辆。本年累计销量1,271,325辆,同比增长26.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界6月2日消息,比亚迪公司发布2024年5月产销快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达到344,008辆和331,817辆,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5%和26.80%。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2,679辆和330,488辆,同比增长26.49%和27.14%。2024年5月,比亚迪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14.159GWh,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56.454GWh。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4-6-2 16:48
【比亚迪: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万辆】财联社6月2日电,比亚迪公告,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1,817辆,上年同 ...

甚好,甚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dmi5.0

新一代DMI5.0的发布,销量只会会越来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21cn22 发表于 2024-6-3 09:56
dmi5.0

新一代DMI5.0的发布,销量只会会越来越高

秦L会将“马路三大妈”的销量至少打下来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军国际市场 加速汽车国际化进程 腾势Z9GT迎来大湾区首秀


2024-06-03 09:37
来源: 深圳商报



腾势Z9GT大湾区首秀。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3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刘育銮)6月2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第二天,比亚迪展馆依旧人头攒动,腾势、仰望、方程豹各展台人气爆棚。

记者看到,被称为“中国人自己造的世界级GT车型”——腾势Z9GT迎来了大湾区首秀,吸引了不少关注。2024款腾势D9、全新腾势N7同步亮相,腾势双枪超充、腾势高阶智驾体验舱等黑科技也悉数登场,更有帝瓦雷音响互动专区,带来沉浸式奢享音质体验,参与体验的市民排起了长队。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MPV、SUV、轿车全品类覆盖的新能源豪华汽车品牌,腾势汽车以其国际名称“DENZA”为产品序列命名, D、N、Z分别代表MPV、SUV、轿车系列。

腾势Z9GT为Z系列首款车型,定位为智能豪华旗舰轿车,外观由比亚迪集团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领衔倾力打造,并将首搭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平台易三方。据悉,腾势汽车将于6月份举办技术发布会,易三方技术细节揭晓在即,腾势Z9GT也将同步开启预售。

腾势汽车依托于比亚迪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带来新豪华全优出行体验。从品牌焕新后的首张订单到20万辆订单交付,仅仅用了2年时间,腾势成为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豪华汽车品牌,创下了行业最快交付纪录。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新质生产力聚集地,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汽车工业加速走出国门,以腾势汽车为代表的中国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世界舞台,让世界见识中国豪华汽车,见证中国汽车的新高度。

2023年以来,腾势汽车接连登陆泰国曼谷国际车展、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日本移动出行展、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香港国际汽车博览、印度尼西亚国际车展、日内瓦国际车展等大型国际车展,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香港首家腾势旗舰店预计于今年6月下旬正式开业,腾势Z9GT上市后也将进军国际市场,海外售价或超百万。

未来,腾势汽车仍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战略支点,加速从中国腾势迈向世界腾势,为打造世界级豪华品牌领势前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界新M7 Ultra昨日开启规模交付 预计6月交付量达20000台

2024-06-03 09:1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6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日前,问界新M7焕新升级为问界新M7 Ultra在深圳正式发布,昨日开启规模交付,预计6月交付量将达到20000台。

发布会现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公布了鸿蒙智行旗下产品最新数据:问界新M5上市1个月大定突破2万台;智界S7位列30万+纯电轿车4月交付量第三;问界M9上市5个月大定突破9万台;问界新M7上市8个月大定突破18万,根据汽车之家新车质量报告,问界已连续两年获得新能源品牌质量排名第一。

此次,问界新M7 Ultra共推出四款车型,带来四大升级,外观、性能、智驾和安全均更上一层楼。余承东称其“是智能汽车时代当之无愧的‘国民SUV’。”

问界新M7 Ultra提供了5种外观颜色、3种内饰配色。升级版的旗舰级192线激光雷达,是目前业界车规级量产最高线数激光雷达,拥有更强大的精准探测和快速响应能力,最远可探测距离达到250米,20赫兹扫描频率业界领先。

问界新M7 Ultra的全向防碰撞能力再进阶。2023年9月-2024年5月,问界新M7主动避免可能碰撞次数超80000次,有效降低了用户的事故风险。

问界新M7 Ultra搭载的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也在持续进化。截至2024年5月,城区NCA领航已覆盖全国超过40000个城乡镇,智驾总里程达2.2亿公里,云端学习训练算力提升至3.5E FLOPS,为用户带来真正“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高阶智驾体验。

续航方面,在满油满电CLTC工况下,问界新M7综合续航可以达到1300公里。

问界新M7 Ultra于6月2日开启规模交付。余承东说: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上量即海量,预计6月交付量将达到20000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4 10:29 , Processed in 0.07187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