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3 18: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猪八 于 2011-5-13 18:39 编辑
设施凸显“友好”理念高科技景观很抢眼
星海生活广场的地面标识是南北两个对称的“贝壳”,从高空俯瞰,又像一对晶莹可爱的小翅膀。“双贝设计”因极富想象力施工也极富难度,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对在设计人员眼里“因为不合理所以很特别”的独特标识已完成钢结构的基础工程,待玻璃幕墙装配完毕,“双贝”标识必将成为广场景观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在星海生活广场,这样的独特设计几乎随处可见。广场设有多处高科技精彩景观,比如华东地区最长的“立体绿墙”、我市首个比特瀑布等。据了解,比特瀑布可通过多个同步电磁阀,将水流转变为水滴,形成点阵显示屏幕,屏幕上可显示水滴打出的字幕或图画,堪称神奇;此外,在广场还有波光跳泉,这是一款会和游人“捉迷藏”的喷泉;星幕墙因其强大的互动效果,必将受到小朋友的喜爱。“我们正是要通过这些极具亲和力的休闲元素,让星海生活广场成为都市人向往留恋的好去处。 ”该公司设计人员这样说。
据介绍,在设计理念上,星海生活广场尤为注重“设施的友好性”,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该广场的地下车库设置了人行通道,这在全市还是首例;此外,该广场车库管理还率先采用了先进的车位引导系统,停车时,市民可通过系统的电子显示器,清楚地看到空车位所在位置和到达路线;在广场室内紧急消防通道中,人们还可以看到用稀土自发光材料制作的疏散标识,保障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
首次将3D技术融入机电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很科学
星海生活广场作为新一代长三角地下综合体,创造了诸多“第一”:苏州市CBD核心区域35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开发第一站;苏州市第一个借助轨道交通的“线”构成地面及地下一体化的“面”规划新模式;苏州市第一个与轨道交通无缝连接、基坑工程方案同步实施的地下空间;苏州市第一个在CBD核心地区设置大型下沉式中心广场;苏州市第一张地下空间土地权证;苏州第一个在大型广场石材铺装中采用六面防护的工程;苏州第一个在地下车库中采用滤水板工程;苏州市第一个集餐饮、购物、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地下商业空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星海生活广场建设中处处闪耀着高科技的光辉。据了解,该广场是我市第一个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开展机电三维设计的地下空间项目。在传统设计方式中,工程师是将自己想象中的3D建筑设计用二维图纸表达出来,而施工人员则通过想象又将二维图纸还原为3D的建筑实体。因传统设计过程中的不可见性,常常会因设计差错导致返工,甚至埋下安全隐患。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通过3D技术虚拟合成建筑物,并以此作为工程师的共同工作平台,该技术“所见即所得”的优势不仅有效避免了设计错误,还能自动生成检测报告,让工程师轻松精确掌控设计中碰撞点,实现“零碰撞”,同时也为后期维护提供了便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