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158|回复: 6

[规划设计] 沈城六百岁“通天街”将重见天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9 07:18:01 |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7:23:36 |
  西南北顺城街路所构架的1.93平方公里的方城地区内将重新布局。张氏帅府往北一条北通天街将直通故宫。昨天,沈阳市建委共提出了5套方城区域改造设计方案,市政府邀请来的各界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

  昨天的论证会上,来自城市规划、清史研究以及文物保护界的专家们对方城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方城的中轴线骨架——故宫与张氏帅府以及打通这一通道的通天街将成为这一地区最先动工的地段。

  记者看到,一号方案将北通天街打造成为一条步行街,人们可以从张氏帅府通过这条路直达故宫门前。同时,张氏帅府西侧也改为步行区域,同时将部分现有城市支路改造为步行街道,结合地下通道,形成连续、便捷的立体化复合步行系统。在这套设计方案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步行区域的下面全是地下商业区。商业区东西两侧计划修建9座地下停车场,为方便车辆出入,在适当街路上增加18个地下停车场出入口。

  四问方城改造

  由于这一地段身处中街繁华区域,又有着密布的历史建筑,因此,对于方城的规划设计,专家们可谓慎之又慎。而对于这一区域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等优势,也有着空间狭小等劣势。因此,对于方城的设计,专家们的观点也形成了碰撞。

  打不打造地下方城?

  方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对有限空间尽力拓展成为方城设计者们最精心设计的一部分。有专家建议向方城地下要空间。譬如,在地下打造时尚购物广场,建造地下停车场,将中心广场也“移居”到地下,成为下浮式广场等。

  但也有专家担忧,这里是历史文化区域,地下可能有一些未发掘出来的文物留存,如果在地下大兴土木,一不留神可能会破坏这些地下文物。

  周围建筑限高3层?

  如今,走入故宫的人们,抬头向四周望去,会看见高楼林立,显然会破坏在故宫中体会到的历史感。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一位专家提出,为了保持故宫及周边地区的风貌,可以将方城内的建筑物限高,包括居民楼在内,不允许超过3层。

  也有专家提出,在故宫周边多栽一些大树,这些参天树木可以有效地形成“屏蔽”效果,从故宫内向外望去,看到的是浓密的树木,自然不会影响视觉效果。

  中心广场有多大?

  对于方城区域,很多沈城百姓都期望有一个中心广场可以举办大型活动,或者供市民娱乐。不过,对于这个中心广场的设计,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见解。

  这个中心广场究竟该占多大面积?最早的广场设计宽度达到了100米,由于考虑到与故宫的协调性,设计方案中,这一宽度缩至不到60米。不过,也有专家提出,这里不同于一座城市,必须有一个大型的中心广场作为集会中心,所以,方城中心广场的设计应该符合这里的原有格局和定位。所以,宽度还可以再小些,不必搞得规模庞大。有的专家甚至建议干脆不搞中心广场,让这里保持原有风貌。

  拆迁量有多大?

  有关部门曾预计,方城地区如果实行大规模拆迁改造的话,拆迁的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

  对此,不少专家建议,不要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尤其是对于住宅区,不要轻易进行拆迁,地块内现状居民人口密度较大,动迁幅度和成本较高,不如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商业布局的改变来改变整个方城地区的整体氛围。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7:25:01 |
沈河区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丰富的古老建筑和历史文物。在对城市的规划中,如何避免现代文明一点点地对文物资源造成不应有的破坏?为此,考古专家呼吁,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名城的历史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保护历史资源、弘扬名城的历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北通天街位于沈河方城——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中间,4月14日,记者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沈阳历史名城保护中心已经设计出三套方案,计划对通天街下的历史资源加以保护。

    1、历史:通天街已经600多岁了

    通天街,据史料记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在这样一条古老的街道下面,有着怎样的谜题等待人们揭开?会不会有历史文物亟待发掘?2010年,为了充分挖掘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的旅游资源,有关部门已经规划打通连接两大建筑的通天街,并建成“千步大道”,街边还计划建一系列雕像和特色建筑。

    沈阳考古专家姜念思告诉记者,通天街的历史距今已经有600余年了,是沈阳出现的最早的一条街道,位于沈河区中部,分为北通天街和南通天街。

    姜念思说,通天街的前身是明代沈阳中卫城十字大街的南北向大街。明代在沈阳设立沈阳中卫,属明辽东都司二十五卫之一。当时,在元代沈阳路的基础上重建沈阳城,是一座由夯土围成的方城,此后,在沈阳土城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沈阳砖城。城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城门,东曰永宁、南曰保定、西曰永昌、北曰安定。城内的街路呈十字形大街,直通四个城门。

    其中,南门因通向辽阳都司所在地辽阳城,比其他门更为重要,因此南北向大街也是城内的主要街道,察院行台、备御公署、沈阳中卫等衙署都在这条大街两侧。而这条街保持着贯穿南北的姿态,成为沈阳城内主要干道而存在。

    史料中记载,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老罕王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即着手增拓沈阳城,至皇太极天聪五年(1631年)基本完成。改原有的四门为八门,十字街为井子街,明时的南北大街被命名为通天街。

    2、猜想:地下文物资源几何?

    作为清朝肇兴之地,沈阳地区还埋葬着一批清朝开国功臣。据介绍,沈阳解放60周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的考古工作者们,先后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一些清代墓葬,保护了不少墓碑,为研究清史提供了翔实而难得的文物资料。

    谈起连接着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的通天街,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焕民告诉记者,通天街的地上很“辉煌”,地下也同样是“宝藏”!早在1971年和1975年的考古挖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了战国至清代的大型遗址,从下往上依次叠压了辽金、元明清时期的文化层。

    刘焕民主任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沈阳城历尽了沧桑,几次被战火摧毁,又几次重建。由一个边塞小城到县城,由县城到州城、路城、卫城,最后发展为清朝的都城。沈阳老城区的文化层非常深厚。因为,历朝历代都把城池建在了这块地域上。于是,一代压一代,一层压一层,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城就这样堆积了起来。

    几年间,对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考古工作者也发现了辽金、明清及民国等不同时期的遗存。

    时间来到2009年,沈河区方城地区即将进行大规模改造,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方城改造前期拆迁过程中,对北通天地区进行了局部考古勘探和试掘调查,再次有了很大的发现。

    勘探结果显示,这里的地层堆积厚达6米,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遗迹并存,有建筑基础、灰坑、淤泥沟等;提取的文物标本有汉代的绳纹泥质灰陶片,辽金时期的白瓷片、酱釉瓷片和绳纹瓦,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等。

    3、现状: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

    刘主任说,通过小面积的探沟试掘进一步得到证实,古遗迹埋藏丰富。有青砖建筑的房屋遗址、明清时代的灰坑、灶址等,特别是还发现了一段土筑路面,据分析应是明代的南北大街。

    清理出可复原瓷碗、瓷碟、瓷塑玩具、铜钱等遗物30余件,基本囊括了辽金至明清时期各个历史时期。

    根据目前的考古工作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正在进行中的通天街改造区域,是方城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很多尚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在这里将能得到破解。

    如今,通天街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了,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北通天街被打通后,从沈阳故宫到张氏帅府只需约5分钟路程。

    在此次改造工程中,北通天街打通后全长将达到500米,宽度为18米,街边还将建设一系列雕像和特色建筑。

    此外,今年沈阳故宫还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和修缮。将从古建筑修缮、陈列展览、皇家礼仪表演等方面进行改造。

    借此机会,考古部门是否会对通天街进一步发掘?通天街的地下还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考古学界认为,就目前考古勘探和试掘的情况看,考古研究所已基本掌握了该区域地层堆积,确认了该处存在辽金至近代的遗址,新发现了一批珍贵的遗迹、遗物,其中辽代文化层堆积较厚,遗物比较丰富,说明这里与辽沈州城应有密切的关系。

    夯土路面的发现,其位置刚好与今通天街重合,应与明代南北向十字街和清代通天街有密切的关系。

    鉴于通天街地区地下文物的珍贵及对沈阳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非常有必要在今后的改造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考古以及保护展示工作。

    4、展示:玻璃罩下科技含量高

    一个城市的文物、古迹是一种标志。对通天街下的历史遗存进行发掘和保护对研究城市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在方城内很好地展示沈阳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沈阳的历史。

    如果单纯地对文物古迹进行重建、迁移,或多或少都会对原物造成破坏。如何做好历史遗址的保护工作?沈阳市考古研究所、沈阳历史名城保护中心对沈阳“瓮城”遗址的成功保护与展示,可以证明原址保护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此次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也预备对通天街地下文物进行保护展示的方案,如能顺利发掘出地下代表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后,将对其进行原址保护,再以玻璃罩罩在原址上,向市民进行展示。

    沈阳历史名城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对“瓮城”遗址保护展示中应用的通风设备、防雨水侵蚀等科技手段也在通天街的保护展示中参考、借鉴。

    目前,随着沈河方城街路的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也将一步步展开。文物考古部门希通过考古发现,让深藏地下的文物真正成为展现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另一个窗口。

    方城整体改造完成后,再度漫步通天街上,在地上人们可以看到沈阳故宫、东三省总督府、张氏帅府,作为历史的见证,它们将按着时间的顺序陈列着;在地下,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层会向人们展示沈阳城更久远的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07:26:42 |
  通天街位于沈河区中部,现在分为北通天街和南通天街。北通天街北起盛京路南至南顺城路,南通天街北起乐郊路,南至文艺路。老人介绍:“通天街是明朝时建的,1388年,当时的指挥史闵忠在元代沈阳土城基址上建造新城,才有了通天街。”

  那时的通天街是土路,是城里和南门外的南北向主街,全长大约2200米,宽6米多。后来,通天街被截为南北两段,人们开始把南段称为通天街,老人解释:“就是通往天子居住地的街道。”1631年,皇太极改建沈阳城,这条通天街再次被截成两段。老人说:“在通天街附近,曾经有著名的药王庙、驸马府、张氏帅府等等,这是咱们沈阳的老街道。”

  如果将明代沈阳城的地图无限扩大,通天街便会瞬间彰显无余,那一条贯穿了城市南北的大道,便是如今通天街的前身。

  提及老城区,这“通天”二字的意味便有了些模糊的概念,天子所在,道路通天。有人说,通天街的尽头,直通天子的所在,今日的故宫仍可印证此说法;也有人说,这一条街之所以名曰“通天”街,是因为它直通西天,故去之人,在此上路。“通天”二字,颇有震撼意味。或许绝大多数居住在这一座城里的人们都曾听闻过这个响亮得无法掩盖的名字,但对于通天街的具体所在以及样貌,很多人脑海中还是模糊的。

  这条街为何命名为通天街,而通天之路究竟通往何处?翻滚的历史,曾在通天街上,演绎过怎样的往事?

  一条通天街 贯通沈阳城

  通天街位于沈河区中部,该街今分为北通天街和南通天街。北通天街北起盛京路(即清初的金银库胡同,又称军署街),南至南顺城路;南通天街北起乐郊路,南至文艺路。

  民俗学家齐守成介绍说,通天街早在元代就有了,那时是一条土路,如此,通天街可看成为沈阳市最古老的一条街。明代早期,沈阳老城成了夯土围成的一座方城,在城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城门,城内的街路也呈十字形,直通四个城门。而贯穿南北的那一条便是如今的通天街。等到了明代洪武二十一年的时候,在沈阳土城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沈阳砖城,而这一条通天街仍保持着贯穿南北的姿态,作为沈阳城内一座主要干道而存在。

  沈阳砖城建立之后,因十字街的格局并未改变,因此在十字街的交叉之处修建了一座中心庙,意在屏蔽四方,使南北、东西相对的四条街不能直视望穿。那时通天街为土路,北起北门(即安定门,明末改称镇边门,清代民间俗称“九门”),南经南门(保安门)抵南郊,全长约2200米,宽约7米。

  后金天命十年,老罕王努尔哈赤进占沈阳后,改城门辟新街,因拆除了北门之外的三门,所以原两门之间的南、北通天街只剩下城内部分。待到修建皇宫之际,文德坊、武功坊占用了这条街的中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这条街被正式命名为通天街。

  后金天聪五年,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改原有的四门为八门,此时,因通天街所处的位置,其中段又被圈入禁地,如此,通天街被截成两段,加之皇太极封死了北门,如此,通天街变成了无法通天的丁字街。

  通天之路究竟通往何处

  通天街为何被称为通天街?这说法虽然已时过百年,但如今生活于此地的百姓们,仍旧对此念念不忘,通天街究竟通往何处,路边的老人捻着花白的胡须娓娓道来。“这通天街之所以被称作通天街,是因为它直通皇宫,而皇宫正是皇帝的住所。在过去,皇帝被称为天子,意为‘受命于天’。因此,直接通往天子所在地的这一条街便被称作通天街。 ”一位老人说。

  然而关于通天街的由来并非仅此一种说法,另一位老人说:“在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小庙,过去如果谁家有人死了就抬到那里停灵,当时老百姓说,在那里走可以让死者的亡灵升天,这通天街是这么由来的。 ”

  关于通天街名字由来的说法并不统一,通天街究竟通往何处?民俗学家齐守成介绍说,通天二字实际上取意为通往天子所在:“努尔哈赤刚进沈阳城的时候,那会儿并没有故宫,但是作为罕王不能没有住处,彼时的沈阳城还是过去的十字形街路,通往四座城门。综合诸多因素,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宫殿选址在北门旁边,也就是后来的九门,一方面因为九门作为军事要塞可以大量屯兵,另一方面,这是位于城市中央南北走向的中轴线。 ”

  当年努尔哈赤匆匆迁都于沈阳,在沈阳城内居住了短暂的十八个月后便匆匆告别了人世。这期间,他的住所既不见清朝官方文献有明确记载,又少闻于野史传说。据史籍《奉天通志》推测,努尔哈赤入沈阳后,居住在沈阳故宫,其理由是:“必沈阳宫殿已先修筑,始议迁都。”如此猜想沿用了许多年。直到《盛京城阙图》的发现,才解开了这一谜底。在《盛京城阙图》内,首次一清二楚地标明“清太祖居住之宫”并非位于沈阳故宫之中,而是坐落于沈阳城的最北端,背靠着北面城墙“九门”而面南,这里才是努尔哈赤在沈阳新都的住处所在。

  当时所谓的宫殿,不过是一处简陋的平房,因为正处战乱年间,所以并无过多人力、物力来大修宫殿,这样,努尔哈赤就住在这一处简陋的平房当中,至于简陋的程度,也不过是座二进四合院而已。因为那时通天街直通九门,也就是说直通太祖居住之宫,因此被百姓们称为通天街。

  另一方面,在沈阳故宫建立以后,通天街直通故宫,其中一部分还曾被圈入禁区范围内,而如今的故宫也正是当年皇帝居住的场所,人们便将这一条直通皇宫的街称为通天街。

  齐守成说,当然这两种说法也仅限于民间的传说,而关于通天街的真正由来,至今仍是无从考证。

  通天街将成历史链

  如今,通天街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洗礼,愈积愈沉,随着沈城街路不断增多,通天街变得愈发平庸无奇,如果不是拨开其上附着的尘埃,则少有人会将目光的落点停留于此地,尽管它所处的位置,默默昭示着它曾有过的不凡。

  按照齐守成的指点,在狭窄的盛京路上,自东向西,过了东三省总督府已然破烂不堪的遗迹,一条平凡得足以忽略的丁字路口呈现于眼前,如此,通天街便是这样在盛京路上凿出了一个缺口,并窄窄地延伸下去。通天街的路牌在四周林立的高楼之下显得更加单薄,这种单薄甚至让人无法相信这曾经是沈阳城内南北走向的那一条要路,难以相信,它作为通天之路直通向努尔哈赤抑或是皇太极的住所。

  “我刚搬来的时候,这条街比现在宽一些,往北一直通向故宫,往南到了城墙就断开了,这是北段,南段延伸到城墙外面。”路边的老人回忆说,“看到那条马路了吧? ”“过去那里就是城墙,北通天街到此为止,要是想去南通天街,从城门绕过去吧……”他指着南顺城路的方向说。

  齐守成介绍说,通天街将要于今年被打通,从而形成一条历史链。“现在的北通天街到了盛京路就被堵死了,再往北就是楼群,无法直通故宫,也就失去了通天之意。将通天街打通之后,从故宫将可以直达帅府,无需绕路。 ”

  随着街路的改造,通天街将再度恢复往日的雄风,并荣升为历史链的引导者,故宫、东三省总督府、张氏帅府,历史沿着时间的顺序,静静地在通天街上陈列下来,于通天街而言,这种陈列并不仅仅意味着陈列,更多的则是一种见证。
发表于 2011-5-9 10:38:26 |
希望改造能够成功。
发表于 2011-6-5 09:59:52 |
一点不成功,,就弄个地1大道在大帅俯的西墙那开始挖.白天不咋干活.后半夜可给力了超级重的大卡车一个挨一个的...弄的附近居民半夜都睡不好觉..把我们的大帅俯给挖踏了就好了.也不用瞎折腾....了..规划的不合理
发表于 2011-6-5 17:38:23 |
希望能改造成功!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2 20:09 , Processed in 0.0619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