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65|回复: 2

[经济论道] 中三角3城增长动力与产业落差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8 0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飞行的坚果 于 2015-4-18 01:04 编辑

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应成唯一中心

 长江中游,深孚众望。

  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国家给予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大定位,即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近几年全国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唯独中部一枝独秀。中国长期以来更多依靠投资和外贸立国的模式已显现出弊端,在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已经没有任何外部市场能够容纳中国的产业张力,唯有向内发展,仿效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在建立统一的大陆市场基础上,推行“大陆战略”,方才是中国二次腾飞的最大希望。

  在此时势之下,得中部者,得天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中国中部的核心区域,其未来发展关乎中国国运。

  长江中游城市群2014年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元,位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最近几年,国家推出了五大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出最晚,但增长潜力巨大--2015年其经济总量将超过珠三角,2020年将超过京津冀,仅次于长三角,成为中国第二大经济极。

  成为中国未来第二,甚至有望成为第一大经济极,其领袖性城市自然要吸引更多眼光。

  虽然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通过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个国家战略绑在一起,但各个省都有自己的雄心,都希望在这一战略中占据主动地位。此前,湖北虽拥有武汉,但其经济总量屈居湖南之后,故武汉虽在中部最大,但难以辐射和镇服湖南。最近几年,湖北发展迅速,去年经济总量略超湖南,遂形成双雄争霸局面。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动力最大的自然是湖北。而国家为了平衡各方,确立了武汉、长沙、南昌三大核心,并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三大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在各省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均在60%以上,是带动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这一战略简称“三极三圈三核”。

  确立三大核心,主要出于聚拢湖南和江西的考虑。湖南与珠三角的经济来往更为密切,而江西则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均关系密切。这两省与湖北的经济来往反而不多。

  但笔者认为,并立中心模式,亦有明显弊端。京津冀和厦漳泉即是前车之鉴。此前,北京和天津拟成为功能不同的中心,但正因为彼此都不服气,都是直辖市,京津冀是一个十几年都无法突破的国家战略,直到今年国家终于明确北京为唯一的中心,方才理顺。而厦漳泉亦以厦门与泉州的争雄而难以完成彻底的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也将遇到同样的挑战。三足难鼎立。鉴于此,应该明确武汉为长江中游城市唯一中心城市的地位。武汉作为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城市,此前地位被严重低估。

  相反,若中心分散,则难以聚焦,难以形成强劲的整体竞争力。在几大经济圈中,长三角最为有序,上海对于长三角诸城市的引领和协调作用无可取代。纵使杭州、宁波、苏州作为经济重镇本身亦举足轻重,但上海仍是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

  武汉地处中国天元之位,高铁时代以降,其是中国大陆河运、公路、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的交通中心,其人才储备冠绝内地,高校生总数甚至冠绝全球。其经济体量,当下亦远远领先,且仍处于高速发展中。这是长沙和南昌难以企及的先天优势。善用和善待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根基。

  而当下,武汉亟需率先建立产业优势。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城市之间,形成产业梯度,产业差异,才能更好实现产业互补。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最大的空间,在于产业互补。

  中部三省均处于工业化中期,都需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同类相争,更为残酷激烈。在具体产业方面,湘鄂赣三省均以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为主要产业,产业相似度超过了90%,尤其在汽车产业领域,更有直接竞争。武汉、长沙未来均计划成为中部车都。武汉的东风、神龙、本田为扛鼎品牌,是中国五大车都之一,而长沙则是北汽福田、广汽、大众等在中部的重要基地,未来亦将晋身中国车都之一,两地汽车产业,均已过千亿。南昌的江铃汽车产值也逼近千亿。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本身就存在结构松散的弊端。湖南的战略重点,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其龙头是长株潭城市圈。目前,长株潭城市圈已经崛起为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圈相抗衡的中部三大城市圈之一,与武汉存在重大竞争。江西的战略重点,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乃至福建的产业转移,其龙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在部分产业领域,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武汉如何建立向心力?

  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破局,在于武汉能否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形成对于其它中部城市的产业落差,并最后形成产业互补,错位竞争。


  武汉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基础雄厚,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强大,工业倍增计划效果超过预期,成为中部的高端制造业中心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武汉的智力资源雄厚,大学生在校生人数全球第一,在高新产业领域可实现更多突破,应成为中国最富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城市之一,与北京、深圳比肩。

  一旦武汉抢先完成产业升级,则可避免与中部其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成为中部无可争议的龙头,起到类似上海在长三角、重庆在长江上游的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亦可形成有序竞争,打造各自优势,最终形成强大合力,龙奋中游,强势崛起为中国经济第二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0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加油{: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0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19:22 , Processed in 0.07027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