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193|回复: 4

[上谷档案] 清塘如鉴柳如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8 2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塘如鉴柳如烟
  大约在1958年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朋友程同学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新建的东关公园开放了,他知道一个秘密入口,可以不花钱进公园,还说要带我去。
  我早就想去这个公园了。保定原来只有一个南关公园,1955年开始建设这个新公园,之后总传出已经建好的消息,就是不见开放,这回“千呼万唤始出来”,我自然想一睹为快。
  这座公园建了东护城河两侧,为防止人们顺着河道进入公园,在河道内拉起了铁丝网。程同学所说的秘密入口,就是工农北桥附近铁丝网上一个被人扒开的小洞。之后这个秘密也被班里的其他同学知道,它就成了我们进入公园的方便门。
  虽经两年多的建设,可我感觉园里也没什么玩意儿,除了从外边就能看到的那条护城河,就是多了片儿人工湖,栽了点儿树。
  人工湖位于公园中部,呈“C”形。它的水面虽然比较开阔,但公园称其为“湖”还是有点言过其实,我看只能算是比较大的池塘吧。湖中部偏北的地方有座不高的小土山,我猜着它是用挖湖的土堆起来的。栽的树种类倒不少,沿河沿湖载的是柳树,其它地方则载的是松树、柏树、杨树、槐树、核桃树、柿子树、银杏树等。印象中园里还有个养金鱼的地方。
  虽然里边没有名胜古迹,但我和我的同学还是经常光顾,因为这里边另有乐趣。
  首先,这里边小动物资源丰富,是捕捉的乐园。在这方面程同学是行家里手,要捕捉我都和他一起去。
  东关公园有河有湖,自然有水生物,我们去那儿玩的时候,有时就会带上一个小摷网,以便捕捞。那儿的鱼虫很多,有红虫,也有红线虫,经常有人捞,但我俩都没有养鱼,所以不捞这种玩意儿。我们捞蛤蟆豆,捞水蝎子,捞小鱼儿。
  最好捞的是蛤蟆豆,它们都是一群一伙的,冲它们下摷网总能捕捉到几只。以前听大王子说过,蛤蟆豆也叫蝌蚪,长大能变成蛤蟆,我就用罐头瓶养了几只。有邻居说,喝活的蛤蟆豆能败火,可我当时并没有上火,也就没试。没想到没几天它们都死了,我也就不用试了。后来听说这个偏方不能用,喝了会拉稀的。
  我们还能捞到水蝎子,它长得有点儿像皮皮虾,但程同学说它是蜻蜓的幼虫,我也养了一只,作为写观察日记的材料,可没多久也死了。
  水里还有跟头虫,能上下地翻跟头。这个虫子我认识,搞“除四害运动”时老师讲过,它是蚊子的幼虫,叫孑孓。程同学说水蝎子专吃跟头虫,而蜻蜓又专吃蚊子,看来蜻蜓和蚊子还是生死冤家呢。
  水里也有跟大王子一起捞过的那种小鱼儿,可它们很贼,摷网一靠近就都跑了,不好捞。
  摷网不光能捞水里的蝌蚪,也能捕捉岸边的蝌蚪妈妈。公园河边的草丛中青蛙很多,不过它们很警觉,人一靠近,就三跳两跳地跳到河里去。所以捕捉青蛙要借助更多的工具,除了摷网还需要一根钓杆。这钓杆没必要像鱼杆那么讲究,用根竹杆绑根绳儿就可以了,不过绳子头上要拴个蚂蚱。你在河边轻手轻脚地巡视,发现青蛙之后就把拴在绳头上的蚂蚱挑到青蛙的眼前抖动。青蛙只吃活食,看到抖动的蚂蚱就会认为是飞过的小虫,毫不犹豫地跳起来捕食。它一旦咬住猎物就绝不松嘴,你就可以就势把它放到摷网里了。
  我们经常用这种方法捕捉青蛙,有一次运气好,一上午就捕捉了四五只。程同学提出回去做熏青蛙腿,还说街上卖的熏田鸡腿其实就是青蛙腿。于是我们就把几只可怜的青蛙拿到了我家。他负责剥皮,我负责烧水,很快就把青蛙腿煮熟了。可下一步那个“熏”的工序如何操作,他却有些说不清了,用锯末?用树叶?怎么笼烟?他也不甚了了。最多我们就省了这步,直接蘸酱油吃了。味道不错,就是太少,还没解馋就没了。
  河边还有一种个头较小的蛤蟆,跳不起来,跑得也不快,比较好捉。但样子比青蛙难看,有点儿很癞蛤蟆。程同学说它是气蛤蟆,你碰它,它就生气,会气得身体膨胀。我们也经常捉这种蛤蟆,捉了就把它肚皮朝天地放在地上,然后用小棍儿敲它的肚皮,欣赏它的肚子变大的过程,最后它的肚子会变得像气球一样鼓,像薄膜一样透,但始终不破。如果你不再理它,它的肚子还会慢慢复原。
  河边的洞里也有癞蛤蟆,不过我们从来不捉,那样子太吓人,不敢摸。
  我们最成功的一次捕捉是捉了条大鱼。一次下大雨,积水泡塌了公园北边的围墙,墙砖就倒在了旁边的小水沟里。程同学发现水沟里有动静,就和我过去观察,翻开砖一看,底下有鱼。我俩立即一人一头儿,小心地清掉沟里的砖,最终捉到了一条一斤多的鱼。这次还是拿回了我家,母亲看了说是黑鱼,还说有老病的人不能吃,否则会犯病。我俩都没有老病,就让母亲帮我们炖了。黑鱼的味道非常鲜美,我俩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干净净。
  东关公园里有好多树,树上自然也有小动物,它们也是捕捉对象,像爬在树枝上的蝉,躲在柳条上螳螂。公园里也有大人用气枪打鸟,那时有杆气枪可牛啦,可我们买不起,只好拿弹弓去。
  公园里鸟很多,麻雀自不必说,还有喜鹊、乌鸦、燕子、柳莺、山雀、黄雀、鹞子、黄鹂、啄木鸟、布谷鸟等。
  我俩打弹弓的技巧都不咋地,虽用黄泥捏了专用弹丸,但还是打不到鸟。不过能不能打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看到它们真切的身影。
  最好看的是黄鹂,黄身子,红嘴,黑眼圈,叫的也好听,那是百啭千声。可惜的是不多见。
  还经常能听到布谷鸟那“咕咕咕咕”的四声唱,一般是只闻其声,难见其影。布谷鸟其实就是杜鹃,古诗里常写到,只是农民伯伯没空儿读诗,见它总在播谷时节鸣叫,就叫它布谷鸟。布谷鸟其实挺坏的,它把自己的蛋下在别的鸟的巢里,让人家代孵,还把人家的一些鸟蛋推出巢去,以让它的孩子多得宠爱。有其母必有其子,它的孩子孵出后的第一任务,也是把养父母的亲儿子都统统推出巢去掉死,以便自己吃独食。
  偶尔也能看到黄雀。这种鸟我在城隍庙里近距离地观察过,是算卦的养的,它的职责也是算卦。有人从12张生肖卡片中选一张告诉算卦的,这只黄鸟就能从卡片中把它叼出来。听说这叫“黄鸟叼贴”。后来又听说,那鸟并不会算卦,是算卦的在卡片上做了记号,而又训练的黄雀只叼有记号的卡片,所以才显得那么灵验。
  另外,公园的河边湖畔,蓼蒲萋萋,颇具野趣,是写生的好去处,我和好朋友梁同学经常到这里画画。
  我们画画也是瞎画,没有拜过师,也没有上过少年宫的美术班,那时社会上没有培训班,就是有父母也不会出培训费。我俩所谓的画画,就是临摹一些自己搜集的画片。我们听说当画家必须经过“写生”这种训练,就猪鼻子插大葱,也跑到公园“装象”。
  我们没有画板,也不带小凳,就是往地上一坐,把图画本往膝盖上一搁,看到什么画什么,什么山啊,水啊,草啊,树啊,都是我们写生的对象。
  眼前的景色确实值得入画,枝头莺雀百啭,水边草茂花鲜,湖面波光粼粼,湖畔杨柳依依,真是清风徐来花弄影,碧水微漾柳蒙烟。
  蜻蜓、豆娘是水边的常客,它们落在水草上便成为我们写生的对象。可它们实在是不善解人意,往往是你画到半截,它就擅自跑了。于是我们就想捉到它们。
  一只蜻蜓款款飞来,转了几圈,最终落在岸边的蓼草上,我赶紧扔下画笔,弓下身子,悄悄地向它接近,屏住呼吸,慢慢伸出手去,可就在手指合拢的一瞬,它倏地飞走了。
  还有一种长的像黄蜂又像蜻蜓的飞虫,也是我们的写生对象。当时叫它麻郞狗,后来才知道它叫盗虻。
  要说东关公园有什么特色,还真不好说,勉强算是自然风光吧。不知是不是今古相通,保定八景中就有东关这一景,而且也是强调自然风光。
  保定八景古已有之,但不叫保定八景,而叫上谷八景,因为保定在秦代是上谷郡的属地,所以也称为上谷。
  保定八景到底始于何时,我没有考证。可普天之下都凑“八景”的风气,据说是盛行于明清。明代翰林院的文人雅士歌咏“燕京八景”,引得各地效仿,纷纷推出当地的八景,自然是五花八门。清代时各地编修方志都要记载当地的名胜古迹,于是便有了刻意遴选确认,便有了八景遍地开花之势。
  据说,清同治版的《清苑县志》中就载有“上谷八景”图,依次为市阁凌霄、奎楼应宿、横翠朝晖、莲漪夏艳、东皋春雨、西刹秋涛、鸡水环清、郞峰耸秀。
  其中“东皋春雨”基本就是东关公园这块地儿以前的景色了。以前这块地儿就是乡野,我小时候去东郊逮蛐蛐时除了东关小石桥附近有房屋,再往东走不远就是庄稼地了,当然现在已是高楼林立。据说此处春雨之后的景色最为迷人,所以就有了这一景。庄稼地里下雨也算景致,我怎么看也觉得有“凑”的味道。
  不过经文人一渲染,就美妙多了,清代诗人陈正的《东皋春雨》最为典型:细雨东郊润落花 , 田夫携手话桑麻。高原已足三春泽 , 鸡水新添两岸沙。嫩草如烟滋灌溉 , 长虹弄色隐云霞。载歌喜雨因谁赐 , 笑指飞凫入酒家。
  我和梁同学在公园画画时,也曾遇到过春雨,不过那时还不知道有陈正这么一首《东皋春雨》的诗,就是知道也会把它等同深奥的古文课文,见而厌之。
  咱虽没有诗人的眼光,倒也看出公园的雨景挺美。身边细雨如丝,若有若无;湖面水气蒸腾,雾霭氤氲;岸柳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大有身在水墨画中之意。所以我也觉得把雨境作为这片景区的特色,还是颇有见地的。
  东关公园的规模格局自建成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大概在1964年之后修建了一座游泳池。那时毛主席号召大家“到大江大海去锻炼”,保定市的领导考虑大家去“大江大海”有点儿实际困难,就安排修建了这座游泳池。我曾去那儿游过泳,池子浅,人多的赛过洗澡堂,我就不怎么去了。
  文化大革命中,公园管理松懈,我偷偷到人工湖里游泳。也不知道谁那么讨厌,往湖里倾倒了好多炉灰碴,而我从水面又看不出来,结果蹬水时膝盖划到水底,划掉一层皮,让我好多天下不了水。
  1967年在全国性更名热中,东关公园也改了个更革命的名字“东风公园”。
  文化大革命后(准确时间已记不得),原来放置在保定火车站广场的《劈山引水》雕塑移置到东关公园门口。
  这座雕塑是曾在保定工作过的当代雕塑家刘士铭的代表作。创作于1958年,极具时代精神。1959年代表中国参加在莫斯科市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并获奖。1960年从北京运到保定,放置于火车站。
  在70年代,东风公园增置过部分设施。
  2012年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改造,重新开放,已成为典型的城市园林。不知春雨来临,是否还能体会到当年的情趣。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乌拉盖河


    向老前辈敬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有图{:5_119:}不过写的不错{:5_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的大作又来了,加分为敬。
话说小时候也常去东风公园捉蝌蚪,印象深刻的还有那架战斗机,
文章勾起了不少童年的回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9 0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公园是我来保定去的第一个公园~
后来发现保定人都叫他东关公园。
东关公园感觉更好,承载历史的内涵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1 19:41 , Processed in 0.08043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