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0145|回复: 163

[大江南北] 芜湖城市雕塑大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9 08: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芜湖是皖南门户,因此受徽文化影响很大,雕塑这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其中,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类作品,散布于芜湖各个角落。同时,宗教艺术中的雕塑也在芜湖雕塑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陆续出现了不少城市雕塑。年代较久的,有位于赭山公园内的毛主席全身像雕塑、工农兵群像雕塑。上世纪80年代,在五一广场、镜湖公园等处,陆续出现了《风帆》《牧羊女》《荷花女》等城市雕塑。
  进入新世纪后,在鸠兹广场、中山路步行街、滨江公园、赭山公园等处,出现了大批城市雕塑。这里有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孙中山、王稼祥、戴安澜、王莹、张孝祥、萧尺木等塑像,也有以芜湖历史事件和传统风情为题材的各类浮雕。由韩美林完成的高33米重95吨的青铜雕塑《鸠顶泽瑞》,在体量和制作上都是目前芜湖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城市雕塑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它融艺术和技术于一体,对于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深意识到城市雕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一直寻找契机推动芜湖城市雕塑这项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谋划,市政府最终牵手中国雕塑学会和中国美术学院,在芜湖举办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全国有这么多城市,为何这些高规格的专业性学术机构愿意和芜湖合作,将国际雕塑大展办在芜湖?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说,芜湖是一个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古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作为雕塑艺术的自然载体,芜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这里所营造的和谐的城市空间、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使得该雕塑展落户芜湖成为必然。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9 08:20 编辑

广场定名“鸠兹”,曾经过反复论证。有人建言叫作芜湖中心广场、镜湖广场、21世纪广场以及现代广场,但芜湖的文史学者却坚持称其为“鸠兹广场”。他们的理由有三:芜湖的前身叫作鸠兹,早在公元前570年就出现在先秦史籍上,定名鸠兹,象征着这座现代城市拥有的悠久历史。其次,鸠兹的“兹”与“滋”字同音通假,意指“众鸠滋生繁衍”。芜湖原非聚落,而是鸠兹邑附近一个古代湖泊的名称,现在的荆山、神山、赤铸山、赭山等丘陵岗阜好似小岛浮于水面,整个鸠兹地区就是一块美丽的湿地。定名鸠兹,具有追求环保的意味。再者,鸠是“五鸠之总名”(《说文解字段注》),在芜湖这块土地上起码有6种鸠飞翔过:睢鸠象征忠贞和诚信,斑鸠象征安祥和长寿,爽鸠象征雄健和腾飞,蒙鸠象征精巧和细致,尸鸠(布谷鸟)象征着对希望的呼唤,鹁鸠象征着防患于未然。最终表决的结果,采纳了姚永森等学者的考证意见。

    当年,韩美林为设计鸠兹广场的主题雕塑而住进了附近的铁山宾馆,当他听取了姚永森关于“鸠滋”的表述并读过他的文章后,连呼“灵感来了,灵感来了!”于是设计出这尊高达33米、重达950吨的青铜主题雕塑“鸠顶泽瑞”。九只姿态各异的鸠兹鸟振翅欲飞,托起一只金球,仿佛是托起芜湖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9 08:22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9 08:23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街心花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园湖景酒店外装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8: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蛟矶烟浪


    雕塑真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lz有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9 09:25 编辑

米市繁华


    滨江公园青弋江口附近,有一组关于芜湖米市的园林小品。

    近代以来,芜湖成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独特的地理、经济条件,使东南米商云集于此,米市中心遂由镇江迁来芜湖,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经芜湖输出之米粮数五六百万石至一千万石”,“堆则如山,销则如江”。而米市的启动点和发祥地便是今日的马塘区。  

    马塘区因地处青弋江注入长江的南岸,俗称河南。沿岸人烟稠密,贸易繁荣,管辖皖南地区的"徽宁池太广道"也设在这里。1948年芜湖《江广米行重建会所纪念碑》载:"逊清光绪八年,李文忠公(李鸿章)请准,将粮食市场由镇江七浩口移到此地。"当年的芜湖关道张荫桓制订并落实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亲到镇江,采取有效的公关措施,向各地米商许以利益,果然引动广潮米帮纷然至芜投资开设米号,接踵而来的是宁、烟帮共20多家,促成了芜湖米市的兴起。场面盛大的米市沿长河两岸铺展开来,粮仓林立形成了一条街,库子街之名即由此而来。位于江口北岸横街的"米业公所",则是以客籍四大米帮为主干的米商组织。米市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巨额利润,也拉动了砻坊、粮仓、钱庄、汇兑等相关行业的勃兴。




门楣砖雕上的米市繁荣场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9 09:28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0 07:22 , Processed in 0.068877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