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5291|回复: 170

[鸠兹古韵] 芜湖百年记忆-----古城的人文景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9 15: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25 08:30 编辑

古城概貌

“芜湖古城”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南部,位于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公元前109年,始设芜湖县,“芜湖古城”的雏形初显,直至明清时期,“芜湖古城”因战火又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芜湖古城”内保留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有行政、军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书院、商业等,建制十分完整,又体现了芜湖水陆交通和商贸的特色,虽然在明末和太平天国时期多次经历兵燹战火,但是始终保留着的完整的布局,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一应俱全。


古城现状

“芜湖古城”位于芜湖市东南部,地处镜湖区环城北路、环城东路、沿河路、九华中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30公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徽商文化为主、多种文化汇交,以及悠久的历史积淀,芜湖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青弋江文化,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这里,全国最古老的城隍庙现仍香火兴旺,建于宋朝的“县学学宫”—大成殿至今仍保存完好。通过调查摸底,“芜湖古城”内有53处历史建筑保存相对完好,近期又在上述基础上发掘了8处有着浓郁文化底蕴的名人故居(如张恨水故居遗址、钟家庆故居、汪道涵故居等)。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 “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保留着传统的商业风貌。

古城风格
芜湖古城有典型的徽派建筑,东迎吴越风韵、南接徽州筋脉,前店后宅、中开天井,青砖黑瓦马头墙,回廊照壁花魂香。芜湖古城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建制之城,古城内有吏(衙署前门、廉泉)、户(保赤局、南门钞关)、礼(城隍庙、夫子庙)、兵(点将台、明清城墙)、刑(地方审判检察所、井巷模范监狱)、工(老浮桥、)六部。
目录


一、儒林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25 07:39 编辑

芜湖古文化街----儒林街
     
    这是条充满徽文化韵味的古街。别看她如今蓬头垢面、容颜不整,可当初却是花容月貌、光彩照人。前清时代的锣鼓声、鞭炮声,夹杂充满阳刚之气的报喜声,夜半三更就从这儿的学宫发出,像潮水般地涌向县城各个角落的客栈,那些朝思梦想的举子,一夜无眠地在此倾听这改变一生命运的消息。那些立在街头巷尾的高门大户,也点燃对对玲珑的宫灯,好沾上一点吉祥的喜庆。
儒林街虽然十分逼仄,但鹅卵石铺就的路面光滑如镜,特别是阳春三月,刚刚中举的青年,身著崭新的长衫,骑在戴花的白马上,随着一帮吹鼓手,欢天喜地的在这条街上缓步漫游,引得家家门前人头攒动,鞭炮振天,欢呼声、鼓乐声此起彼落,真比过年还要热闹。
    既是文化街,当然是沾上夫子庙的光。从街头高高的大成坊,走过雕花的石拱桥,沿着清清流水的泮池,便到了巍峨壮丽的大成殿。千百年来,有着农耕思想的弟子,从娃娃学步开始,熟读儒学经典,在这不过百米的途中,也步也趋,走走停停,有的要走数十年,有的穷经皓首,一辈子也没走进敞开的大成殿。
夫子庙俗称文庙,每年除祭祀孔子之外,历史上众多文化名人曾漫步在这条热闹的街上。宋代“四大书法家”都曾从这里走过,那高门大户的拴马石上,还留着苏轼手拴马缰的印记;那高耸的大成坊上还隐约残留着黄庭坚书写的刻痕;那闪动智慧灵光的大殿内,至今还保留着米芾撰写的《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碑》……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晚年曾在这条街的“雅积楼”歌吟弹唱,写出许多吟咏芜湖风光的动人诗篇,已成了江城妇孺皆知的故事;就连清代小说家吴敬梓也曾在这条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街上流连忘返,并将他熟悉的芜湖乡土人物陶镛、朱卉、诸葛祚,作为范进、牛布衣和郭铁笔的原型,写进《儒林外史》中,为这条文化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代道光五年(1825)八月的一天,儒林街上十分热闹,毗邻雅集楼旁的一座尚书府正举行乔迁典礼。76岁的黄钺,刚从光禄大夫、户部尚书的高位致仕(退休),前日刚回到故乡芜湖,便忙着从后家巷“古桑书屋”搬过来。诸事方才料理完毕,便有地方官吏、本地士绅前来祝贺。他们走进这宽敞明亮的豪宅,穿过花木扶疏的天井,只见前厅悬挂着道光帝赏赐的“世泽堂”金匾,两旁一色楠木座椅。这是黄钺会客的厅堂。通过镶有花窗的隔墙,可见中进、后进的厢房。厢房之旁有木梯通向二楼,整洁雅致的书房置于其间。壁上悬挂祖上留传的“绾春楼”横匾,右墙悬一幅《书饯图》,是黄钺离京前所作的画,上有跋云:“昔者我为主,书为客;今者书为主,我为客矣。如谚所言,有书不读及不瞎而不读书者,引以为戒。”这幅画是提醒自己不要因事而忘了读书。

    原先他住在后家巷老宅,院中有株百年古桑,故题名为“古桑书屋。”与此楼相似,他在老宅楼上置一书房,窗临后院,几株高大的栀子树枝叶繁茂,几乎遮住了窗外的阳光。黄钺伸手将肥大的叶子摘下几片,好让阳光照进屋内,故称此楼为“半栀阁”。在他四十岁中进士之前,几乎都住在这里,并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其中有阐述绘画理论的《二十四画品》,还有叙述清初以来在芜湖的一些重要画家如萧云从、汤燕生,马千之、外籍画家巴慰祖等人轶事的《画友录》。在他未致仕前,先让其子将他在京的书籍、字画、古玩事先运回芜湖。这些都是道光的赏赐,他看这些赏赐品比自己生命还重要。根据清单,中有5397卷赐书,许多是价值连城的善本书;还有名画七幅,如宋徽宗真迹《白头双栖图》、唐伯虎《桐阴高士图》、王维《捕鱼图》和董其昌行书轴等名贵字画,其它文房四宝和宫中珍宝十六件,都存放在新居楼上的书房内。
    他也擅常书画,精通鉴赏古字画的技艺,因此深得嘉庆、道光的欢心。因他常年在宫中鉴宝,又曾亲自将宫中字画编入当时挡次最高的国家出版物《石渠宝籍》一书中。他还将芜湖画家萧云从的《离骚图》介绍给道光帝,使道光大为感慨地说:“恨朕不能与其同时代!”萧云从因此名声鹊起。由于黄钺善于丹青,曾前后跟随嘉庆、道光两帝出外巡视,留下许多胜迹图,如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猎食观围图》和道光元年(1821)的《长城岭图》。
    道光九年(1829),在黄钺致仕后四年,也是他八十大寿之时,道光亲自赐他匾额和楹联,匾曰“引年颐志”,寿联曰“玉澜图绘依光近,绿野襟怀养福长。”阴历八月五日这一天,儒林街上又响起惊天动地的炮竹声,前来祝寿的人群和车马,将整条街挤满了。不管是官员抑或市民,都来瞻仰这俭德高望重的老寿星。黄钺早有规定,来者不许携带礼物,带礼者概不接待。这天从早到晚,开流水席两百多席,连一些乞丐、流民都有赏赐。晚上在后院搭起彩楼,请芜湖著名的戏班前来演戏,街上挂满红灯,象过年似的,人来人往,异常热闹,一直闹到子夜,黄钺才将客人送走。


     雅积楼位于儒林街18号,该楼始建于明代,原是李永府第,李永,字怀永,号恒斋,原籍江西吉水。其祖父李泰生早年至芜湖开馆教授学生,李永随之来芜并定居于此。李永学识渊博,任过浙江诸暨县学训导,喜读书,时建雅积楼,占地面积约一亩有余,藏书万卷,楼阁悬挂“雅积”匾额,故名“雅积楼”。他的两个儿子李赞、李贡在明代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都考中进士,百姓遂在雅积楼附近的凤仪门建了一座“双进士”石牌坊以记其事。之后李赞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李贡担任过顺天巡抚、兵部右侍郎。受其父影响,他俩也酷爱藏书,退休后便在其父基础上继续藏书。

    此楼直至清嘉庆年间尚存。经过李氏四代人的不断收集,传至李承宪(孙辈),藏书约十万卷,这在皖南一带首屈一指。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雅积楼毀于战火之中。
儒林街48号,原是清代洋务大臣李鸿章的产业。后因其六弟李昭庆之女出嫁,他将其屋作为陪嫁之物赠给这个姪女。这座公馆似的建筑,是标准的三开三进之清代式样,进门是宽阔的回廊与天井,廊柱上雕着吉祥图案,前后廂房无不点缀着四季常青的植物。整体房屋全为砖木结构,朱红漆柱,粉墙黛瓦,一派徽式建筑风格。民国之后,国民党39军军长刘和鼎买下这幢房屋,改为个人私宅。解放后先后成为芜湖卫校、芜湖师范学校幼儿园、环城南路幼儿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

赶考的脚步回响儒林街
图:巍峨的大成殿)



     儒林街建于公元960年,是我市现存最古老的街巷之一。当年赴儒学赶考的学子们纷纷落脚于此,时间长了遂成一条街道,儒林街即由此得名。儒林街的东端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夫子庙,这座夫子庙对于儒林街而言,既是地理位置上的起点,也是历史坐标上的起点。而它的西端又是市声如潮的南门大街。书香与市俗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儒林街的一道独特景色,亦真亦幻,天生一幅江南市井图。汤显祖曾盘桓于此,而吴敬梓更将这条街写进了不朽的名著《儒林外史》里。儒林街并不长,但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却是芜湖任何一条老街都无法比肩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9 22:30 编辑

雅积楼

    提起儒林街,就不能不提雅积楼。雅积楼位于儒林街18号,该楼始建于明代,原是李永府第,李永,字怀永,号恒斋,原籍江西吉水。其祖父李泰生至芜湖开馆教授学生,李永随之来芜并定居于此。李永学识渊博,任过浙江诸暨旦县学训导,喜读书,当时建雅积楼,占地面积约一亩有余,阁藏书万卷,楼阁悬挂“雅积”匾额,此藏书楼故名“雅积楼”。他的两个儿子李赞、李贡在明代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两人都考中进士,百姓遂在雅积楼附近的凤仪门建了一座“双进士”石牌坊以记其事。李赞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李贡担任过顺天巡抚、兵部右侍郎。受其父影响,李赞、李贡两人也酷爱藏书,两人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后因受当朝权贵宦官刘瑾排挤,兄弟两人先后被勒令退休,只得返归故里———芜湖,他们在其父亲藏书的基础上,又广泛收藏书籍,又因李贡曾被追封南京工部尚书,所以雅积楼又被后人称作“尚书楼”。

    雅积楼二层二进,砖木结构,与当时芜湖县学相毗邻,对于雅积楼,历代《芜湖县志》均有记载。清康熙《芜湖县志》中记载:“世传汤临川(即汤显祖)过芜寓斯楼(即雅积楼)撰《还魂记》(即《牡丹亭》)。其中因名曰‘雅集’,盖讹‘积’为‘集’,而不知本李氏之旧名也。”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雅积楼最早的文字记载。当时李原道之子李承宠,以祖荫入监,任广东南雄府通判。当汤显祖被贬官去广东徐闻县途经南雄时,得以与这位江西老乡结识。后来,李承宠任满回芜,汤显祖晚年生活穷困,四处投友,找到了这位同乡并说明来意。李承宠热情接待,将汤显祖安置在雅积楼上居住,使其能专心致志地从事创作。如今我们虽然不能肯定汤显祖一定是在雅积楼上创作出了名著《牡丹亭》,但有一点即是可以确信的,当年汤显祖寓留于此时,其头脑中已经开始构思《牡丹亭》的有关情节了。

    直到嘉庆十二年刊印《芜湖县志》时,“雅积楼”尚存于世,“雅积楼在今学舍西……世传汤临川过芜,寓斯楼,撰《还魂记》。”经过李氏家族前后四代人的不断积累,雅积楼传到李承宠时,已颇具规模,藏书近十万卷。其后,经过李氏家族明清两代,四百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雅积楼终于发展成为芜湖藏书最多,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天国与清廷在芜湖激战,雅积楼毁于战火之中,所有藏书也均付之一炬。民国初期,芜湖人汤氏在遗址上依旧制又重建雅积楼,改称汤画锦堂,规模也比原先要小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1 20:46 编辑

小天朝

  位于儒林街48号的原环城南路幼儿园,隐藏在其背后的是一个显赫的历史,与它相连的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李鸿章,它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小天朝”。

  “小天朝”这座深宅大院是有“晚清裱糊匠”之称的李鸿章送给其最疼爱的一个侄女———六弟李昭庆(1835—1873)之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1 23:47 编辑

图:胡友成故居———“积善堂”)

     儒林街建于公元960年,是芜湖现存最古老的街巷之一。当年赴儒学赶考的学子纷纷落脚于此,时间长了遂成一条街道,儒林街由此得名。儒林街并不长,但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却是芜湖任何一条老街都无法比肩的。

    雅积楼———芜湖私家藏书第一楼

    抬头望去,大成殿的屋檐下一件件木雕精美绝仑。

    胡友成故居———“积善堂”

    李鸿章弟兄六人,这其中,他对于小自己十二、三岁的六弟李昭庆特别痛爱,加上李昭庆英年早逝,故李鸿章对李昭庆的几个子女一直关怀备至,视如己出。他将李昭庆长子李经方过继为自己的儿子,并立为长子,还将自己的爵位传给李经方,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当李昭庆的女儿出嫁时,李鸿章极尽奢华之能事,倾其所能,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谁也不知道“小天朝”到底是李鸿章送给李昭庆的哪个女儿的,但从出嫁时间、地点及相关文献推测,“小天朝”的男主人极可能是李鸿章的同乡兼世交,四川总督刘秉璋的大儿子、江苏候补道刘体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1 23:50 编辑

图:小天朝内景)

“小天朝”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房屋建筑属于标准的三开三进两层清代建筑,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一个很大的天井,四周是宽阔的回廊,支撑房屋的一根根粗大的立柱上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此外,“小天朝”的每一道大门上方都雕龙画凤,透着一股豪门的霸气,该建筑砖木结构,徽派建筑,三进二层,白墙灰瓦,朱红漆柱、气势不凡。“小天朝”之名,在清末那动荡的岁月里,恐怕也只有李家才能担当得起。

  民国以后,李氏家族逐渐衰落,国民党39军军长刘和鼎将“小天朝”收购下来,改为官邸,刘和鼎(1894—1969),字波鸣,15岁肄业于芜湖安徽公学,辛亥革命后进入北京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炮科,1938年武汉会战中,任国民党政府军第39军军长。还担任过第11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上将副总司令,并赴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抗战结束后,转而从事实业,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9年去台湾。建国后“小天朝”由其后人捐给国家,此后,“小天朝”先后成为芜湖卫校、师范学校附属幼儿班、工农兵幼儿园、环城南路幼儿园的校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7: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6-11 23:46 编辑

(图:陈亚山旧居)




儒林街可圈可点之处还有许多,有芜湖仅存的“泰山石敢当”石碑,有民国年间杂皮毛业公会会长、德胜记皮毛号老板胡友成的故居———“积善堂”,还有汪伪时的司法处长陈亚山旧居……如今它们都一一藏身于这条古老的街巷中,青砖灰瓦寂寞无语,氲氤的却是无边的皖风徽韵。       巍峨的大成殿是儒林街的起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门双进士,
雅积书香浓。
名楼非虚设,
儒韵越苍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知无富贵,
患难见真情。
雅积岂书香?
善举留清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8: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街风声远,
好事眼前近。
儒林街市奇,
俗俚道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8: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人无心事?
苦乐一肩挑。
丞相念亲情,
豪赠小天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8: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熟悉的场景,12中混过3年的飘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2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是何人所作?马千之明明是芜湖人,怎么成了外籍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2: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千之即马俊,芜湖人。他住在镜湖边的这座“镜湖画社”时,将母亲也接来同住,马千之画名颇甚,尤工设色花鸟画,家虽贫,颇好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23: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俺仔 于 2013-6-9 23:17 编辑

回复 14# 蛟矶烟浪
马千之儁是芜湖人,文中确称其为外籍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15:33 , Processed in 0.07903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