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276|回复: 12

[龙城轶事] 《常州古园林》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8 1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浩


中国园林,源远流长,独具风格,千姿百态,精彩纷呈,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园林,则是中国园林中最具人文精神的精华。挖掘、研究、继承和发扬江南古典园林文化,是我们园林人长期以来的文化追求和重要职责。

  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两朝,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园林的兴盛和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在这段漫长的千年时间里,江南的园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园林湮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后人已经无法看到。其实,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江南园林,只是庞大的江南园林群的一小部分,然而,就是这一小部分,已足以让我们惊叹、感叹和赞叹!

  常州,史称“中吴”,典型的江南文化古城,历史上,就曾是一座江南园林的“百园之城”,有着灿烂的园林建造史和文化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能在这座城市看到的江南古典园林已经不多了。这座城市以前那些闻名遐迩的园林究竟是什么样子?何时建造?何人所建?何时、何因消失?长期以来,基本是一片空白。也许,许多蛛丝马迹,散落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我们始终没有能够了解全部的真相。换句话说,这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一直没能真实了解和继承发扬。

  确实,过去我们谈到中国园林史,谈到江南园林,举的例子往往是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很少提及常州园林。对常州园林的历史不甚了解,或者不太知道,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邵志强和邵璐这父女两代人,为常州填补了这个空白。

  看着邵志强先生传来的《常州古园林》的书稿,我感慨万分。佩服之余,更多的是感动。书中写到的一些园林,我闻所未闻,但确实存在,而且意义重大。这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程,那些散落四方的资料的查阅、搜集、鉴别、整理、断句(文言文)、翻译、判断、思辨、行文等工作,不是一般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然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常州,从此有了一部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园林史。同时,为整个江南园林增添了许多宝贵而又翔实的内容。

  邵志强先生到园林系统工作后,因为专业和工作的原因,我们相识。十多年了,多次交流,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邵先生是位学者型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善于吸纳;巧于思考,长于运用,曾在园林系统提出“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的园林建设理念,深得同行赞许。邵璐,目前是我校的在职研究生,园林专业。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为父亲作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编辑工作,也实属不易。

  这是一部颇有价值的著作,完全可以预见,它将为常州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

  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氣憤 不過要是能夠選擇若干進行復建 那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氣憤 不過要是能夠選擇若干進行復建 那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5_109:}回复 1# ccf


    曾是一座江南园林的“百园之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这宝典 那就复原它几座{:5_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遗迹也只能书中找了,要感谢著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8: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有的不被破坏就不错了,也不指望复建了。其实扬州只是山寨版的江南。很多人说常州的历史不如扬州。
其实常州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之正宗,只是被淹没太多的东西了,哎。
九州里的那个扬州跟本不是指现在的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也不一定是指的如今的扬州。扬州名字占了光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8 1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现在的   开创新未来吧   这书也就给大家个纪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曾经拥有一条中国最长的牌坊街,可能大家都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0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牌坊自脱离坊巷独立出来,作为“个人纪念碑”,就不甘居于陋巷偏僻之处,而愿“于通途广陌中为往来之观”,所以都纷纷建到最热闹的大街上去,于是明清以来出现了不少这样的牌坊街。牌坊最多的街可能要算常州府前大街了,在光绪五年(1879)重修武进《阳湖县志》中附有余文钺绘的武进阳湖县治图中可以看到,从常州府大门前的“中吴要辅”牌坊起,至天禧桥头的甲戌牌坊止,糖葫芦似地共串了24座牌坊,真可谓密集如林的牌坊街了。常州府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甲戌等11座以年份命名的牌坊,都是科举高中者,再加上尚书等高官牌坊,说明能将牌坊立到这大街上都是最有身份的,贞女烈妇们的牌坊,一座也挤不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12: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江南大道


    嗯嗯 是的 扬州是指南京及周边 顶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太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追新却也不断逝去旧物。历史的鉴证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0 1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被破坏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5:13 , Processed in 0.0451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