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KIMI

【巅峰对决】2010年1~10月主要经济指标:上海PK北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10:21:21 |
你说的“重化工工业污染”指的是什么?
讨论

重化工业污染 还是什么?
水印MM 发表于 2010-11-23 10:47
发表于 2010-11-28 10:25:19 |
上海100多年来就是中国最大工业基地,亚洲第一的金融中心,这点你敢不承认?!
只是因为1949年后众所周知的原因,金融中心的地位才被东京和香港超过。
上海全靠今年的世博拉动数据了
长远来说上海根本竞争不过北京
其实上海还是应该走回老路,老老实实做正工 ...
touch 发表于 2010-11-23 23:06
发表于 2010-11-28 10:35:12 |
1900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
  50年到76年,国民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生产量占四分之一,缝纫机三分之二,手表十分之九。
  59年到78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15.4%,财政支出只占1.65%,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50年到80年的三十年里,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而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仅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
  现在,上海以百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零点零六的土地,贡献全国1/12的总产值、1/6的港口货运吞吐量、1/4的总出口和1/8的财政收入。
  
  上海著名的国家党政报纸《解放日报》头版的一篇文章震动了人们的心灵。署名作者沈峻坡的文章《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对上海的经济状况发出了紧急呼告。
  
  文中提出,30年来,上海的工业产值平均以11.3%的速度增长。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近几年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30年中,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约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而其中的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国家的1.23%!
  
  上海在解放后数十年内承担着向全国输血的重担,看看九十年代初上海的市政,马路坑坑洼洼,自来水管居然还是1920年的,大多数市民只能居住在狭小的石库门房子里。有些人只看到近几年中央对上海的投入,殊不知比起上海对全国的贡献来说,这点连利息都不够!!
  (不要说绝对数,二十年前的1亿和现在的1亿是一个概念吗?)
  
  
上海30年上缴了国家25倍全上海的固定资产总值,几乎一年上缴一个上海。 1990年上海的财政上交是120亿,而广东全省不到10亿,要知道那时广东已经很富裕了!所以后来中央实行分税制时上海是举双手赞同的,而广东却阻挠再三。


逢劝某些人若还有些廉耻心就不要跟帖吧!
发表于 2010-11-28 14:22:51 |
广东人就是喜欢吹,,,一会儿要申办世博会一会要申办奥运会....干脆一起办算了.......
发表于 2010-11-28 17:32:04 |
按理说有世博今年上海三产和消费应该会猛增的啊,毕竟7000万游客(除掉上海本地至少也有4000到5000万外来游客吧),保守按人均消费2000元算(住3到5天加门票和其它支出),这笔钱有1000亿啊····怎么没反应到增量上的?
发表于 2010-11-28 18:10:23 |
其中又有多少是-大中小学生和老年人协会-组织的参观活动,消费是很有限的..

我这贴除外!事不过3...
水印MM 发表于 2010-11-28 17:44



    还好吧,我去的时候感觉大部分都是外地人,至于消费··我这个穷大学生都花了2000了···还没怎么瞎逛买东西···世博期间住宿太贵了··
发表于 2010-11-28 18:42:58 |
京沪两个城市中国杰出城市的代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中国最富有的,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上最先驱的城市。
两个城市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不具有可比性
发表于 2010-11-28 20:48:44 |
1900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
  50年到76年,国民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生产量占四分之一,缝纫机三分之二,手表十分之九。
  59年到78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15.4%,财政支出只占1.65%,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50年到80年的三十年里,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而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仅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
  现在,上海以百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零点零六的土地,贡献全国1/12的总产值、1/6的港口货运吞吐量、1/4的总出口和1/8的财政收入。
  
  上海著名的国家党政报纸《解放日报》头版的一篇文章震动了人们的心灵。署名作者沈峻坡的文章《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对上海的经济状况发出了紧急呼告。
  
  文中提出,30年来,上海的工业产值平均以11.3%的速度增长。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近几年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30年中,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约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而其中的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国家的1.23%!
  
  上海在解放后数十年内承担着向全国输血的重担,看看九十年代初上海的市政,马路坑坑洼洼,自来水管居然还是1920年的,大多数市民只能居住在狭小的石库门房子里。有些人只看到近几年中央对上海的投入,殊不知比起上海对全国的贡献来说,这点连利息都不够!!
  (不要说绝对数,二十年前的1亿和现在的1亿是一个概念吗?)
  

  
上海30年上缴了国家25倍全上海的固定资产总值,几乎一年上缴一个上海。 1990年上海的财政上交是120亿,而广东全省不到10亿,要知道那时广东已经很富裕了!所以后来中央实行分税制时上海是举双手赞同的,而广东却阻挠再三。
发表于 2010-11-28 21:03:14 |
北京还是比不了上海
发表于 2010-11-28 21:05:59 |
两座中国最强的城市,都要加油
发表于 2010-11-30 16:11:44 |
上海30年上缴了国家25倍全上海的固定资产总值,几乎一年上缴一个上海。 1990年上海的财政上交是120亿,而广 ...
水印MM 发表于 2010-11-30 15:56


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等等在1990年代就数次报道过。
您信与不信,以为我们很在意么?
发表于 2010-11-30 20:45:46 |
给个连接
水印MM 发表于 2010-11-30 16:12

《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
作者:沈峻坡 发布时间:80/10/01
原载于《解放日报》1980年10月3日头版

最近,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讲话中,讲了制订长远规划的问题。他说:制订长远规划是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要前提。近几个月来,本市有些部门也在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这个总题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讨论上海的发展方向,酝酿制订长期规划。我觉得,要探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首先必须弄清上海的现状。

据我了解,上海在经济上至少有十个全国“第一”:

一、工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八分之一强,产值之大,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二、出口总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其中本市产品占60%,创汇之多,居全国第一位;

三、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一,上缴之多,居全国第一位;

四、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79年为30,013元,高于全国各省市平均数1.5倍以上,居全国第一位;

五、工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的利润,1979年全市平均63.73元,为全国平均数的四倍,居全国第一位;

六、工业资金周转率为69.5天,周转之快,为全国大城市的第一位;

七、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每年国民生产总值,1979年为1,590美元,生产水平之高,居全国第一位;

八、能源有效利用率,1979年为33%,高于全国平均28%的水平,居全国第一位;

九、商品调拨量,上海商业部门调往各地的日用工业品占全国调拨量的45%,居全国第一位;

十、输送技术力量,解放以来上海迁往内地的工厂300多家,并通过其他各种途径,输送技术人员、技术工人100万人,居全国首位。

上海也有全国“倒数第一”的,其中主要有这五项:

一、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万人,城市人口密度之大,为全国之“最”;

二、建筑密度高达56%,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拥有道路仅1.57平方米,绿化面积仅0.47平方米(像一张《解放日报》那么大)。建筑之密,厂房之挤,道路之狭,绿化之少,均为我国大城市之“最”;

三、上海市区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居住面积为4.3平方米(包括棚户、简屋、阁楼在内),4平方米以下的缺房户有918,000多户(其中困难户、结婚户、特困户、外地调沪无房户共69,000多户),占全市户数50%左右,缺房户比重之大,为全国大城市之“最”;

四、上海平均每万辆车一年死亡人数为42.5人,车辆事故为全国大城市之“最”;

五、由于三废污染严重,上海市区癌症发病率之高为全国城市之“最”。

十个全国第一和五个全国倒数第一,在上海同时并存,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上海在取得重大进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出现了不少矛盾。主要是综合平衡遭到了破坏,比例失调相当突出。由于长时期来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上海在经济上的发展极不正常,已形成“畸形状态”。具体表现在:

    重生产,轻消费。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重视和抓好生产,对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三十年来,上海在工业生产方面,总是一马当先,名列前茅;而在城市建设方面,却是“老牛拖车”,一直落后,从而形成“骨头”和“肉”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其所以会这样,同过去片面理解“将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有关。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总认为只要抓生产这一头,不管消费那一头,城市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变成生产的城市,城市也就改造好了。这是歪曲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显然是错误的。错误之一是,把消费的积极作用轻易否定了。生产决定消费,反过来消费又影响生产。“消费创造新的生产需要”。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那种认为积累、生产是积极因素,消费、生活是消极因素;抓生产天经地义,抓消费可有可无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左倾思想在经济上的反映。错误之二是,把消费的概念任意扩大了。如把教育、科技这些发展新的生产力的部门,看成是“消费”;把商业服务业这些担当社会主义流通任务的第三产业,也当作是“消费”;至于明明都是属于生产范畴的城市建设,像交通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劳动保护设施等等,因为要花钱,也被划为“消费”这一档。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松“消费”,去建设“纯粹”的生产城市,务必造成今天的城市拥挤,住房紧张,三废严重,交通阻塞等等,对人民生活欠账累累,使生产发展增加重重困难。这些都是离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生产而生产”的产物。

    重挖潜,轻改造。上海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充分挖掘潜力,是完全应当的。三十年来,上海工业生产增长25倍,基本上就在市区这141平方公里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主要依靠95%以上的老企业、老厂房、老设备挖潜力。长时期来,许多老企业一直用简单再生产的“本钱”,一再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于是只好大挖潜力,硬挖潜力。事物的发展都有个限度,超越了这个界限,就会走向反面。以工业生产来说,生产一再发展,就发展到马路上去了(马路仓库、马路工厂);厂房不断扩建,就扩充到居民当中去了;设备尽量利用,不少已“超负荷运转”、“带病运转”,达到了硬拼硬上的程度;场地充分挖掘,把托儿所、食堂、厕所也挖掉了。群众反映:“真是挖到骨子里了。”像这样不给补偿地一味“充分利用”,挖潜不已,结果只能使这个老基地“操劳过度”,“消耗殆尽”,一个先进的城市就可能向后进转化。

    重速度,轻效果。三十年来,上海工业平均每年以11.3%的增长速度前进,超过了全国的水平。像这样一个基数比较大、新建扩建企业比较少的老基地,始终保持高速前进,是很不容易的。但单纯追求速度,容易丢掉综合平衡,结果实效并不好。上海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来说,生产发展速度不低,效果也不差;然而从全市来看,各行各业一齐上马,全面发展,虽然产值搞上去了,速度搞上去了,但能源越来越紧张,原材料不足的困难越来越大,城市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全面的经济效果并不好,整个的社会效果也不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三十年来发展生产的速度很快,改善人民生活的步子很慢,这种速度同效果的脱节,手段和目的的分离,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重积累,轻补偿。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一定要有全局观念,要向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三十年来,上海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近几年来,几乎是一年上交一个上海。这是上海一千万人民的光荣,今后还应继续发扬这种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神。但是,由于过去国家财政统收统支,越是生产先进、积累较多的地方,往往是国家给的投资越少,补偿也不足。三十年中,国家给上海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上缴的7.38%,数量甚少,弥补不了生产消耗。在基本建设投资中,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的1.23%。城市欠债越来越多,上海一直在老化。在贯彻八字方针中,就国家来说,有个调整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问题;就上海来说,也有个调整上缴和补偿的比例关系,以及留有一定地方财政,解决上海地方上最紧迫需要的问题。
发表于 2010-11-30 21:48:35 |
三十年来,上海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近几年来,几乎是一年上交一个上海。这是上海一千万人民的光荣,今后还应继续发扬这种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精神。但是,由于过去国家财政统收统支,越是生产先进、积累较多的地方,往往是国家给的投资越少,补偿也不足。三十年中,国家给上海的基本建设投资约占上缴的7.38%,数量甚少,弥补不了生产消耗。在基本建设投资中,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的1.23%。城市欠债越来越多,上海一直在老化
发表于 2010-12-1 10:45:40 |
本帖最后由 容克 于 2010-12-1 12:41 编辑

很报歉,1980年中国的实际主政者还是华国锋???也这都拎不请,难为情哟!
真的开始看不起你们。
给个连接
水印MM 发表于 2010-11-30 16:12
发表于 2010-12-1 10:48:49 |
估计你要到图书馆的故纸堆里翻出这份报纸再去作个公正,某些   才会信。
《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
作者:沈峻坡 发布时间:80/10/01
原载于《解放日报》1980年 ...
xxyyjj 发表于 2010-11-30 20:45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1 14:06 , Processed in 0.0614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