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支持真定

对石家庄的历史发展写了一篇介绍短文,大家看合适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12: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3-1-22 13:10 编辑

本文进行了完善,增加了: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的李杲,作为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东垣
李东垣李杲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用药法象》等。
李东垣 - 人物简介
李东垣也叫李杲,字明之,号称东垣老人,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定(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终年71岁。他家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汉初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富甲一方。曾从张洁古学医。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脾胃受伤、正气衰弱,从而引发多种病变。对于发热的疾病,应分辨“外感”或“内伤”,对邪正的辨证施治应有明确的区别。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于内伤脾胃的理论和治法均有贡献。所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流传较广。

李东垣 - 立誓求学
他曾从师于当时的名儒翰林学士王若虚、冯叔献学习《论语》、《孟子》和《春秋》。此后不久,李杲的母亲王氏患重病,请了家乡好多医生,诊断治法众说不一,几乎吃遍各种方药,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加剧,最终还是死去。李杲因自己不懂医学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被疾病折磨而丧生,感到十分悲痛。他发誓说,如果遇到良医,我一定拜其为师,以补我的缺憾。

当时易水(今河北易县)张元素为燕赵名医,李杲求医心切,不惜远离家乡四百余里,挟千金拜其为师。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法”,基本掌握了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遂辞别元素返回故里。凡经李杲诊治的病人,尽管皆为疑难杂证,但多获奇效。

李东垣 - 自重自爱
东垣老人,被尊称为李君,他姓李,名 杲;字,明之。祖辈家居在河北真定,是有钱财的大户。在金大定初年(世宗),核查真定、河间地区户籍时,李家的财富,是居这两个地区的首位。李君在年幼时,就与一般的小孩子不一样;等到他长大之后,为人忠诚守信,并且待人非常有礼貌,他对交友也很谨慎,在同人们的往来接触之中,他从不开玩笑去戏耍他人。对于被人们公认的娱乐场所,楼台戏院,他 也都没有踏入过。也许他的天性就是这样。朋友们都很怪疑他这点,暗地里,商量好了,准备一桌酒席,指使妓女对他调情而行诱惑。有个妓女拉他的衣服,他便生气大骂,并脱下衣服,把它给烧掉了。当时由乡里豪绅们,接待南宋派来的使臣。真定府府尹,听说他青春年少,而且又有操守,便暗中唆使妓女,硬劝他喝酒,他不便推辞。稍稍饮了一口之后,就立即大口吐出去了,才离去。可见自重自爱到了如此地步。他跟翰林王从之学习《论语》 、 《孟子》 ,从翰林冯叔献处,受教过《春秋》 。他在住宅中空地里,修建了一座书院,接待读书人。如果遇到生活困难用度不足的人,他总是尽力的去周济他们。金,章宗 ,泰和年间,遇到饥荒,老百姓大多流落逃亡它乡,李君极力救济这些灾民,得到他保全活命的人很多。
李东垣 - 学有所成
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大约在30多岁时,李杲按照金朝的制度向官府交钱买了个官位,做了临原(今河南境内)的税务官。在此期间,流行一种俗称“大头天行”的疾病,即一种以头面红肿、咽喉不利为主症的传染病。当时的医生查遍医书也找不到古人对此病的论述,多用泻剂治疗但均不获效,而一泻再泻往往使病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尽管这样,医生并不认为是误治之过,病人家属对此也无异议。唯有李杲觉得病人死得冤枉,于是他废寝忘食地研究本病,从症状到病因反复探讨,他废寝忘餐,像顺着河水,去找水源一样,探求病变的现象与根源,终于制定出方剂,给病人服食后,见到了收效。就特意的把它刻在了木板上,悬挂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而采用了这种方药的人,没有不见效的。当时百姓以为此方为仙人所传,把它刻于石碑之上。
此后不久,李杲为躲避元军侵扰弃官迁居汴梁(今开封)。居汴梁期间,他常为公卿大夫诊治疾病,疗效非常显著,名声为之大振。从中原北返后,寄居鲁北东平、聊城一带,以医为业达六年。1244年,64岁的李杲回到家乡真定,临床之余,将多年经验体会著述立说,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为主体的理论体系。

李杲留给后人的医学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用药法象》等。

他精通医术,但并不行医。而每次为人治病,疗效甚佳,常给亲朋看病开方,对于治疗十分有心得,尤其对中焦脾土在治疗中的意义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老师,易水学派的张元素就很重视脾胃。他的学说就充分地继承了这一点。李杲是富家子弟,平时交往的多是一些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的贵人,他们养尊处优,膏粱厚味,易伤脾胃,所患疾病多属此类。另外,当时适值元兵南下,战乱频繁,人民在饥饿、惊慌、忧愁中生活,大多起居饮食没有规律,也很易伤脾胃。鉴于此,他认为只读古方是不够的,必须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分析病人的特点来研究方药,这些也是他建立脾胃学说的社会条件。

李东垣 - 传播医术
最初他不是凭借行医出名,人们也不了解他对于医术精通。东垣君,为躲避战乱才到了汴梁,才以行医的身份和公卿们交往。又把所经历的治验,都记录在别的书里。就在壬辰那年,为躲避兵乱,李君逃出大梁,往北渡过了黄河,又寄住在山东省东平县境内,到了甲辰年才回乡。有一天,对友人周都运德的父亲说:“我老了,想把这医道传给后人,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又该怎么办呢?”周都、运德的父亲说:“廉台有个叫罗天益,字谦甫的,他的秉性与行为均敦厚朴实。他曾经为他自己所从事的医术不精,而感到遗憾,在学医上很有志向,您要传授医道,这个人也许可以。”

有一天,周运德的父亲领着罗谦甫,拜访了李君,李先生见面就问他:“你是来学赚钱的医生呢,还是学继承发扬医学遗产的医生呢?”罗谦甫回答说:“是为了继承发扬这医学遗产而已。”于是谦甫就跟随李君学医,日常生活费用,全靠李君提供。学了三年,李君为他长期学习不知疲倦,奖励给他二十两白银,说:“我知道你家庭生活很困难,怕你半途改变主意,不能坚持到底,你可以用这些钱去供养妻子儿女。”谦甫竭力辞谢不肯接受。李君说:“我在大的事情上都不吝惜(医术),怎么会在小事上(钱财)去吝涩哪。你就不要推辞了。”从这里便可知道李君对罗谦甫所寄于的希望,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临终时,把平日所著的书,清检校勘,整理成册,分类依次排列,陈列在几案前,嘱咐谦甫说:“这些书交给你,不是为李明之、罗谦甫,而是为天下的后来人,谨慎传世,不要将它埋没了,要推广应用它。”李君,享年七十三岁,时在辛亥年(公元1251年)二月二十五日故去。李君去世,到现在十七年了,谦甫仍觉得老师的话,仍然还在耳边回荡,想起这些话,更觉得它越发的鲜活,就越觉到深刻。

李东垣 - 医学理论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刺激。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但他绝对不主张使用温热峻补的药物,而是提倡按四时的规律,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还十分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样就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善,并与张子和攻中求补,攻中兼补的方法不谋而合了。
他的理论学说诞生后,得到其弟子王好古、罗天益等人的继承发展。王好古一方面大量吸收东垣的药物学理论,重视其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受东垣深入阐发内伤脾胃病机理论的启发,创立了“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了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了东垣的脾胃学说。他的学说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温补学派影响很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为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派,李杲为易水学派的中流砥柱,他学医于张元素但对后世的影响可谓在元素之上。朱丹溪虽为河间学派的三传弟子,但其学说在某些方面也受李杲学说某些启示。明代以后,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医家都曾对李杲的学说景仰、研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成一家。此外,龚廷贤、龚居中、张志聪等均受李杲学说很大影响。尽管李氏学说的继承者们已经明确,??学史上仍不失为划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他将永远名垂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支持真定 于 2023-1-29 11:36 编辑

看了别的城市版面介绍,越是大城市介绍越简练,感觉我们的版面介绍可以再简练些。本人建议版面介绍是否可再精炼为:

石家庄市简称石,河北省会。商文化源头,滹沱河和秦皇古驿道的交汇处,2500年前就形成了中心城市—东垣(真定)、真定(正定),从秦汉起,作为县、郡、州、国、路、府治所,一直传承延续到近代石家庄的诞生。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的石家庄被誉为“开国第一城”,“新中国的摇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9 13:2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主城区内有没有一座遗址?有没有一座古建?没有就不要说,要不就是辖区内,或者具体的县、市。新城市就是新城市,历史短也是客观的,客观的就不要主观去涂抹。对一个城市而言,历史短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吗?为啥非要千方百计的牵拉别的地方的历史呢?在你二环三环以内的你就说,不在的离得再近也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9 13: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g123 发表于 2023-1-29 13:22
你在主城区内有没有一座遗址?有没有一座古建?没有就不要说,要不就是辖区内,或者具体的县、市。新城市就 ...

你有你的看法,别人有别人的观点。你可以反对,别人也可以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9 14: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vey97LB 于 2023-1-29 14:42 编辑
liong123 发表于 2023-1-29 13:22
你在主城区内有没有一座遗址?有没有一座古建?没有就不要说,要不就是辖区内,或者具体的县、市。新城市就 ...


二环内有石邑城(今桥西区振头)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城,曾做恒州的州治。现存遗迹:振头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14年))
三环内有东垣城(今长安区东古城)东垣作为城邑,其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后属于中山国,东垣城就是在这一时期由中山国建造的,东垣为恒山郡的治所,真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东垣城(刘邦钦命将东垣更名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现存遗迹:东垣古城遗址(国保单位)
按你这样说,不在主城区就不算历史,举个例子,那么晋阳就被你剥离出了太原的历史,广平就被你剥离出了邯郸的历史,清苑也不再属于保定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9 16: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g123 发表于 2023-1-29 13:22
你在主城区内有没有一座遗址?有没有一座古建?没有就不要说,要不就是辖区内,或者具体的县、市。新城市就 ...

说道石家庄为什么非得限定在二环三环内 如果外地的就别逼逼,本地的就好好反思下自己的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9 16: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岳飞早年从军经历


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宣和四年(1122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官员刘韐于真定府(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岳飞请命前去除害。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

同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岳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17]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前往河东路平定军(山西平定县)投戎,充当骑兵效用士,不久被擢为偏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30 12: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定府 发表于 2023-1-29 16:43
岳飞早年从军经历

安阳一带包括汤阴等地唐朝属河北道,宋朝金朝属河北西路(河北西路驻真定府),元属中书省直辖,明清才属河南行省管辖。当时的岳飞其实是河北(西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1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世风华开元寺 塔楼辉映越千年

可以说,石家庄正定古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厚重的历史,给人以记忆,给城以韵味。坐落于十字街以南路西的开元寺,就是一座千年古刹。在悠长的时光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塔楼对峙,国内仅此一例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诏令天下凡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都要建一座大寺,以年号为名,用以超度在水陆战争中死亡的将士,寺名“开元”。

古城正定,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正如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言:“(正定府)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慑……盖其地表带山河,控压雄远。”正定与保定、幽州(北京),合称“三雄”,自古就有“据三雄,拥天下”之说。所以,当年唐玄宗一道圣旨,正定开元寺应运而生。在此期间,南北各地内兴建的开元寺多达几十座。河北正定、邢台、定州三地各有一座开元寺,而且都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存。更为难得的是,现存数十座开元寺(或寺院残留的主要建筑),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只有四座,其中正定开元寺(钟楼及塔,第三批“国保”)位列其中。

唐代广建开元寺风潮中,既有新建的寺庙,也有利用旧寺更名的,正定开元寺便属于后者。其始建年代为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名净观寺,隋开皇十年(591年)改名解慧寺。步入寺门,仿佛走进一片尘封已久的时空之中。曾经的开元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原有建筑前为天王殿,后是山门楼,之后为毗卢殿,殿的两侧左为伽兰殿,右为给孤堂;再后左为钟楼,右为砖塔,呈平行对峙;最后是法船正殿。清代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与其他寺院对称的布局不同,开元寺内须弥塔与钟楼并列而立。这种“塔楼对峙”的平面布局,国内仅此一例,反映了佛教寺院建筑从早期以塔为中心向晚期以殿为中心的过渡情况,是研究佛教寺院平面布局演变的重要实例。

须弥塔,清秀挺拔的“正定雁塔”

很多人说,开元寺须弥塔看上去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非常像。其实,须弥塔很早就有“正定雁塔”之称。与西安雁塔一样,开元寺须弥塔也是逐层收缩成直直的斜线,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塔的体量,介于西安大雁塔与小雁塔之间,既不似大雁塔那样雄浑,又不像小雁塔那般纤细。

须弥塔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每层砖砌叠涩檐,四角悬挂风铎,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塔身正南面有一石券门洞,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楣浮雕二龙戏珠。门洞正上刻有“须弥峭立”四字,此塔应得名于此。“须弥”是梵文音译须弥山之略,汉语为“妙高”“妙光”“善高”之意。在佛国世界里,须弥山是世界中心。据说,旧时的开元寺须弥塔建在四面环水的海岛中的。如今,当地高龄的老人还记得古塔三面环水的景象,颇有些以须弥山为中心“小千世界”的意境。塔基四个拐角,各有一对石刻力士。八个大力士或肩扛,或手托,个个肌肉雄健栩栩如生。

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来正定开元寺考察时曾表示:“就形制讲来,(须弥塔)是正定四塔中之最古者,而实在的年纪,则明嘉靖四十一年修,怕是四塔中之最稚者。”意指此塔是明朝按照唐代风格重修的。关于开元寺须弥塔的建造时代,地方史志记载不详。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须弥塔可能始建于636年(唐贞观十年),898年(唐乾宁五年)重建。后来虽经历代维修,依然保持了唐代建筑特点。

钟楼,“半座”唐构的绝世风华

唐代是发展的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是,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寥若晨星。若问国内现存唐代木结构建筑有多少?一种广泛的说法是“四座半”,四座完整的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以及芮城广仁王庙、平顺天台庵;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因后世重修时上层改变了原貌,所以只算“半座”。

不过,即使“半座”,也属难能可贵了。这座钟楼,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钟楼,仅存的唐代钟楼,也是中国仅存的几座早期殿阁式楼阁建筑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它应是梁思成先生发现的第一座唐代木构。

1933年,梁思成先生一行到正定考察。从其《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看,他们此行考察的重点是隆兴寺及正定四塔。所以,开元寺钟楼给了他们意外惊喜,那种按捺不住的兴奋跃然纸上:“开元寺除塔而外,尚存一殿一钟楼,而后者却是我们意外的收获。钟楼的上层外檐已非原貌,但是下檐的斗拱和内部的构架,赫然是宋初(或更古)遗物。钟《志》称唐物,但是钟上的字已完全磨去,无以为证。钟楼三间正方形,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当时,距梁思成先生发现并确认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唐构还有四年。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证据不足,梁思成先生并未断定钟楼下层为唐代建筑,只是根据其内外结构作出推测。

后来,根据正定开元寺相关文献及钟楼现存建筑结构特征,祁英涛、罗哲文等古建筑专家断定,开元寺钟楼下层应为晚唐建筑。

在开元寺内,与须弥塔相对而立的钟楼,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层歇山顶式二层楼阁。高14米,砖木结构,一层四周为砖墙,门向西开。进得门来,屋内正中有圆井,与二楼悬挂的钟口相对,大概起共鸣作用。顺北墙有楼梯直通二楼。二楼为木结构,四面各有门与四周木栏环台相通,楼上通风透光,遮阳避雨,保证了铜钟不锈、木架不朽。铜钟悬挂于楼中心的粗大木架上,身无铭文,造型古朴,端庄大方。据说,钟楼的钟与楼一体,重心在钟上,钟坠则楼毁。

1952年春,为了解开当地流传的“钟坠楼毁”之谜,当代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偕两名外国数学家专程来正定察看钟楼。历时八天,他们试图从几何力学角度计算出楼的受力结构与钟的挂法之间的关系,可惜未能如愿。华罗庚先生感慨地说:“这个钟再重一点也不行,再轻一点也不行;这个楼的木质结构、长短粗细、辐射方向再差一点也不行。这样建起来,这样挂上去,恰巧钟的重量就一点也没有了,但它结实得好像打上一个非常奇妙的钉子”——直到现在,有关楼与钟之间力学结构的数学题仍无人破解,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世界数学史上一道几何力学难题。

出于古建保护需要,现在钟楼内禁止登楼,游人只能通过仰观其结构展开想象: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钟口厚达15.5厘米的大铜钟,悬挂在一座并不高大的木结构钟楼上却千年不坠——确实够神奇的!

千年古刹,又添新景观

近年来,正定开元寺内又陆续增添了一些新景观。2008年,经过修复的12根三门楼石柱,重新立于开元寺。三门楼原为该寺山门,为唐如意元年(692年)高僧日宝所建,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重修,清道光年间仅存下层12根八角形石柱和一根横梁,清末民初大部分石柱仆倒。镌刻在石柱上的唐大历十二年《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不仅描述了三门楼的形制,即所谓“雕朱粉,镂文彩,基门,门上为楼”,还记载了开元寺的历史沿革、寺院形制,是了解开元寺的重要资料。

开元寺院内一隅,还陈列着一组巨大的赑屃和残碑,非常引人注目。2000年,正定城内搞基建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长8.2米、宽2.5米、高2.35米,重达107吨的庞然大物,其体量堪称已知同类文物的“中国之最”!与之同时出土的,还有几块碑身残件和碑额。根据碑文中残留的“(成)德军节度使安”“军节度使”“镇深等州观察处(置使)”和“进检校太傅”“进封武威郡开国侯”等内容,推断碑主应为五代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进而认为此碑即北宋史书《册府元龟》中所录之安重荣德政碑。而碑刻的毁坏和掩埋,也应当与后晋七年(941年)安重荣造反并最终被杀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 12: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g123 发表于 2023-1-29 13:22
你在主城区内有没有一座遗址?有没有一座古建?没有就不要说,要不就是辖区内,或者具体的县、市。新城市就 ...

保定是最怕石家庄有历史的。因为你们唯一的遮羞布也被扯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2 21: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真定楼主,宣传石家庄,改变人民对石家庄历史文化的固有认知,从我做起,

首先把这段"
石家庄市为商文化源头,母亲河滹沱河流域在全市范围发现商代遗址近百处,先商祖先从滹沱河流域由北向南,逐渐走向中原。3000年前就形成了中心城市—东垣(真定)、真定(正定),从秦汉起,作为县、郡、州、国、路、府治所,一直传承延续到近代,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起现代化中心城市石家庄"
加入百度百科中 对 石家庄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3 23:4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都是说常山真定的 1935年冀划全省为17行政督察专员区 获鹿县为第12专员区驻地 管辖正定等县和石门警察局 获鹿还是石家庄的母县 所以改叫获鹿或者鹿泉啥的也不是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4 01: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Harvey97LB 发表于 2023-1-29 14:22
二环内有石邑城(今桥西区振头)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城,曾做恒州的州治。现存遗迹:振头关帝 ...

石家庄主城区古代文物(不包括近现代文物)不完全列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东垣故城遗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振头关帝庙牌坊、金代铁狮子、白佛石佛、东良厢石佛、尖岭石佛、尖岭古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4 0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哈哈050313 发表于 2023-2-3 23:45
怎么都是说常山真定的 1935年冀划全省为17行政督察专员区 获鹿县为第12专员区驻地 管辖正定等县和石门警察 ...

几年的和两千年的 没有可比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4 09:47 , Processed in 0.06721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