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甘丹

[建设纪实] ★ 冀南新区※滏阳城※高新区 ★ 城建群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 15: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粱梦里人 发表于 2022-11-1 13:05
这几张图上的河流走向是参考什么资料绘制的。我对邯郸地区古代的历史地理比较有兴趣,希望可以交流。

古代没有地图,只有文字,文字就是地图。后来的地图,都是按照文字“翻译”过来的
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大北城不是一个一圈城墙,内部什么都没有。大北城城墙内,还有一圈城墙(内城)深蓝色区域,内城城墙外的叫做“罗城”,天蓝色区域。这才是罗城来源。古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大北城西南那个缺角,有一个很小的内城,后人称为“插箭岭小城”。插箭岭小城是大北城城内最高的地方,这就说明大北城实际意义上,不是一个平面城,而是一个立体城。
大北城城墙东半部分一直没有找到,有两种可能:
一、根本就没有东城墙。因为东城有很大一片沼泽地,根本就没有建设城墙必要
二、东城外地势很低,城墙早就被洪水毁坏殆尽,或者是埋在地下太深,还没有挖掘出来。
这就是,不管是战国时期大北城,还是两汉时期的“新城”,都无法考证他们的东半部分,至今为止,仍然还是一个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 16: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粱梦里人 发表于 2022-11-1 13:05
这几张图上的河流走向是参考什么资料绘制的。我对邯郸地区古代的历史地理比较有兴趣,希望可以交流。

还有一种可能,大北城东城墙,压根就没有挖出来,大北城佳苑那个很有可能是,大北城“内城”的内城墙。真正的城墙在沼泽地以东。这样才符合“中轴线”原则。随着考古深入,房地产开发,“东城墙”迟早会浮出水面,给世界展现一个正确的“大北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2 2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滏阳之声 于 2022-11-2 21:35 编辑

冀南新区发展纪实(下)
https://mp.weixin.qq.com/s/HxGwxlHUoHtOmo6rdY_Ik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1 1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e39967 发表于 2022-11-2 16:33
还有一种可能,大北城东城墙,压根就没有挖出来,大北城佳苑那个很有可能是,大北城“内城”的内城墙。真 ...

东墙有痕迹。(下附参考文章)

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新发现与研究
  赵邯郸故城是1961 年由gwy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由品字形赵王城(即宫城)和位于其东北部的“大北城”(即通常所认为的郭城)组成。赵王城遗址现保存较好,残存大部分地面城垣及城内夯土基址,而“大北城”则整体被叠压掩埋于现代市区之下。尽管如此,邯郸市文物部门自20 世纪50 年代至今,在配合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散点式的文物考古工作,对大北城的调查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于市区2~10 米深的地下大致摸清了大北城各段城垣的分布及走向。
  目前对“大北城”的认识是在邯郸市城区之下存在着两座交错套叠的地下城址,其一为战国时期修建,并西汉修整沿用的旧城,其分别以庞村、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院内)、联防路纺织医院住宅楼、灵山为四个城角而成的南北向长方形。另一座位于旧城东部,大部分与旧城重叠,其东垣较旧城东垣向东约350 米,与旧城东垣大致呈平行之势,可能是旧城遭到破坏,后期另筑的新城。

  2012年3月,为配合位于邯郸市滏河南大街与渚河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新东方城市广场及天悦名苑项目工程建设,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依法对工程占地范围内作了文物勘探工作,在天悦名苑小区东侧两个楼槽内发现战汉时期南北向夯土墙一段,探明长度90 米并做了解剖断面。墙底距地表11 米,残高1~2 米,残存宽度13~20 米。剖面显示夯土墙有三次夯筑过程,中段墙体夯筑质量最高,且夯层清晰,厚0.05~0.15 米,夯窝明显。
  由于发现的此段墙体在史料中未曾有记载可考,且与以往所探明的战汉时期“大北城”的位置相距较远,为了搞清它的具体布局、走向和与“大北城”的关系,2015 年6月至7 月,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织勘探队伍,对墙体南延段做了调查勘探工作。尽管勘探在闹市区进行,地面全部硬化,只能选择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便道和墙角等地方打铲,还得避开空中电线、树枝、地下各类线缆、管道等,勘探难度大,时间紧,却依旧取得重要收获。

  发现南北向夯土墙自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南延伸过渚河路,经邯郸大学行政楼至北方汽贸城内。在邯郸大学行政楼前的渚河路南侧便道上探得残存墙体高度4.4 米,墙顶距现地表5.6 米,墙底宽36 米,夯筑结实、夯层明显。又在渚河路以南、滏河南大街以东、北方汽贸城西侧的驾校练车场内发现一段东西向夯土墙体,墙体最高处距现地面3.8 米,残高约6 米,墙底部宽约36米,墙体夯筑结实,向东延伸至北方汽贸城内,与自北穿邯郸大学行政楼下南延而来的夯土墙相交;向西追探,过滏河南大街直到罗城头村内滏阳河水闸以南约15 米处。罗城头村内墙体质量稍差,推测与邻近滏阳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有关。在北方汽贸城以东及以南的邯郸大学校园内均没有发现夯土迹象。
  至此,一个新的地下夯土城角形成,即南北向墙体自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南过渚河路,经邯郸大学行政楼至北方汽贸城内,长度约270 米,为东墙;东墙在此转而向西,出北方汽贸城,过驾校练车场,穿滏河南大街,经罗城头村至村内滏阳河水闸南侧约15 米处,长度约640 米,为南墙;向西未探。从夯土墙的深度及地层情况,可以推测其为战汉时期,应基本无疑。
  以往所探明并认定的大北城南垣为自庞村曲折向东过浴新大街后转而折向东北,穿陵西大街(规划中)、干河沟村后又东折,经贺庄至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与东墙相交。如今新发现的城角南墙恰与以往所探明的大北城南城墙西段方向一致,且基本处于同一直线上。新城角较以往所探明位于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的东南城角向东扩了约950 余米。
  2011年12月市文物部门在干河沟村南侧,即水厂路以北、陵西大街以东的上都名苑建设工地勘探时,于5 米深的基槽内发现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墙基址,探得全长342 米,南北宽约30 米,顶部距地表2.2米,残存最大高度4.3 米,并于夯土墙上或紧靠城墙内侧发现东汉墓葬5 座、唐墓2 座。此段城墙正好处于北方汽贸城内新发现城角南墙与原先探明的“大北城”南墙西段的连线上。从墙体上部发现有东汉时期墓葬可以确定,至迟于东汉早期,此段城墙已经废弃。
  2012年4月,在配合渚河路以南,浴新大街以西、邯磁公路以东、水厂路以北城区改造时,于赵都新城S3 地块15 号住宅楼基槽东南部发现一段东西向城墙基址,与过去探明的庞村转角沿渚河路以南向东延伸的“大北城”南垣处在一条直线上,且走向、宽度基本一致,当为大北城南垣之一段。从解剖断面上观察分析,“该城墙与位于其东侧的上都名苑内发现的夯土墙为同一道墙体”。
  综上,大北城南城墙自庞村向东经赵都新城3 号地15 号楼,过浴新大街经五仓区后分为两道,一道为之前探明并认定的在陵西大街以西折向东北,穿干河沟村后又东折,经贺庄至维多利亚港(原啤酒厂院内)东南城角;另一道则径直向东,经上都名苑、罗城头村,过滏河南大街至北方汽贸城新城角(上都名苑至罗城头水闸段为直接连线,实际未探)。至于新发现城角东墙于天悦名苑住宅楼下向北走向如何,延伸至何处,暂无法得知,只能寄期望于以后的考古工作。
  这两道墙体之间的早晚关系由于目前缺乏足够的调查及发掘资料而无法确定,不过依据在赵都新城S3 地块15 号楼下发现的夯土墙与“上都名苑内的夯土墙为同一墙体”,且与新发现的一段墙体在宽度及走向上相一致的情况大胆推测,最早的邯郸“大北城”应是以新发现的位于北方汽贸城内的转角为东南城角,而自干河沟村折向东北至贺庄到维多利亚港一线城墙为最早的大北城南墙东段遭到破坏后接南墙西段重新缩小修建而成,且修建宽度及规模远不及破坏前的城墙,当囿于初经战乱,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之原因。

  历史上邯郸作为战国至汉代的都城所在地,鉴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繁荣的经济发展状况,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战国诸侯争霸、秦赵之战、秦末农民割据之乱再到汉初的“七国之乱”,可谓战火不断,史**载发生于邯郸城并对其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战争就有三次,其余小型的争夺战更是不胜枚举。每一次战争都对邯郸城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损毁,这是造成所发现的大北城城垣均有多次修补加固现象的主要原因。战争的破坏,不仅限于对城市主体本身,更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状况,大量的劳动力被征为兵卒,战死疆场,百姓流离失所,农田荒废。在一次又一次战火的冲击下,邯郸城市经济每况愈下,人口数量越来越少,无论是从各方面能力还是从实际需求来看,都造就了每一次因旧城损毁而营建的新城在规模及质量上要远逊于旧城的状况。(作者单位: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7年11月3日6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1 2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粱梦里人 发表于 2022-11-11 16:25
东墙有痕迹。(下附参考文章)

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新发现与研究

邯郸城被毁数次,秦攻打赵国时候毁坏的是赵王城,大北城没有怎么毁坏。章邯攻打的是大北城的西北小城外城墙,西汉之后的邯郸城舍弃大北城外城,保留加固了内城城墙,也就是两汉新城。
邯郸大北城没有削平山头,城墙依地势而起,西北城墙比东南城墙高出来二十几米,这就是为啥现在东南城墙被埋在土下十米深(旺角故城遗址和邯郸大学校园内行政楼下),而西北城墙还在地表裸露的原因(王郎城、插箭岭小城遗址等)
大家经常说的邯郸老城是明清故城,其实邯郸城经历了很多个阶段。
邯郸古城按照时间顺序:殷商别宫-春秋卫国邯郸邑-战国赵王城-秦大北城-西汉邯郸新城-东汉邯郸新城-唐朝邯郸驿-明清邯郸故城。
也就是说,邯郸作为都城之间就已经存在了大北城,邯郸作为都城时候,因为那时候赵王就听说邯郸城经常城墙坍塌修复不断,才开始着手在大北城西南角,兴建一座新的王城。赵王城在大北城后面建设。秦攻打赵国时候,把王城放火烧光了城基上所有建筑,保留了大北城。后来汉朝又舍弃大北城外围城墙,加固了大北城内城城墙,内城城墙的东墙推倒,又在老城墙平行向东几百米,重新起来了新的东城墙。这就是两汉新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1 2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粱梦里人 发表于 2022-11-11 16:25
东墙有痕迹。(下附参考文章)

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新发现与研究

你以为大北城就是,一圈城墙,然后城内啥也没有?只有密密麻麻的排列整齐划一的小木屋?
外城墙一圈内,还有横七竖八的“内城墙”,大梁、临淄、纪南城、邺城都有,你看看汉长安城的内城墙就知道了,一个时代的产物都规制差不多,你不能因为他们埋在地下了,就盖棺定论说没有。那按照这种:首先一圈城墙圈起来一大堆小木屋,然后就是几十年后的汉长安城的亭台楼榭,也是匪夷所思。所以,真正的事实,邯郸城也有亭台楼榭,也有大北城分成一块一块的内城,只是埋在地下看不见了。
你知道“丛台”为什么叫做丛台不?
连接非一,故名丛台。
那横七竖八的内城墙上面,还修建了亭台楼榭,就是你经常看古代电视剧,也就有画面感了!况且汉朝有文人记载过邯郸城的详细面貌,按照他的描述,邯郸也确实是有内城墙的。
水经注也好,赵都赋也好,邯郸市区建在了邯郸故城之上,反正看不见了,城摞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0: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粱梦里人 发表于 2022-11-11 16:25
东墙有痕迹。(下附参考文章)

赵邯郸故城“大北城”的新发现与研究

大北城东城墙,之所以不好找,那是因为东郊是一大片沼泽地,东城墙常年被水泡着,早就坍塌了。
这可不是我瞎猜,好多古文献都记载着,“滏流东渐”说的就是城内大小河流流出东城墙,在东郊外堆积成一片滩涂地。这种情况,一直到北宋,人工从这个“东渐”最北端,引水渠到北边的输元河,(就是现在的北湖)
所以,现在的滏阳河,在古代分三段:
南湖-贺庄段、原来就有,叫做“拘涧水”。拘涧水有很多支流,最长的发源于武始县的堵zhǔ山。这段河流现在是平原,战国时期河流两边是一个一个的“石头山丘”,经过两千年现在仍然还是那个流向,只是石头山被河流泥沙埋在两米深地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当地挖,肯定能挖到石头!
贺庄-苏曹段、在战国两汉时期,是一片滩涂地,唐朝变成失去水的盐碱地,宋朝直接疏通了沼泽地退化后的弯曲河道,是人工改造的河道。
苏曹-苏里段、这段北宋之前没有。北宋为了排洪,把东郊湿地水排到北边输元河里,因为输元河比邯郸大北城地势低。这段说白了,是一段运河。
改造成之后,北宋就把白渠水(当时马头上流断流,出邯郸也断流)、古滏水(流向图上有标注)连起来,再接上上边的一段段河流,汇入原来输元河。然后统称为滏阳河(滏水)。这就一直沿用至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0:4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ine39967 于 2022-11-12 20:51 编辑


鼮нá
Щ
νòЩ古代书籍记载,拘涧水、牛首水、白渠水支流众多,攻打邯郸城,一般都是用“水攻”,囤积三河水数月,再放闸,大北城就淹没了。
现在虽然这些众多支流不见了,但是由于西部多丘陵,河床现在依然可以找到,(卫星云图也可以仔细看出来古代河床)我把他们还原了,看图说话,“引水淹城”,不难理解吧
邯郸城为何建在这里?一个是河流交汇处,一个是交通优势,一个是物产丰富。从这个“复原图”,为啥物产丰富,应该不难理解吧?如果现在这些支流都有水,那放在现代也是妥妥的“江北水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0:5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首水为什么叫做牛首水,古代祖先起名字很有智慧,因为站在赵王城上看,上游众多支流就像牛角,户村那片战国也是一片大湖,就像牛脸;然后直接流入王城的小北城(赵王后宫)。整体看就像一个“牛首”,所以叫做“牛首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1:0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拘涧水上游中游,都是悬崖峭壁,河流还有很多从山里面流出来的,(没错,南城、陆开、二十里铺在战国时期都是石头山,悬崖峭壁,风景优美)一面是悬崖,悬崖下是清泉石上流,所以叫做“涧”,拘涧水又称为“涧水”,就是这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1:0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渠水,其实上游并不“白”,其实就是浑浊的意思,不过发源地钦口山(峰峰王看,药王谷、龙凤山一带)应该有高岭土?当地人指正一下吧,导致下游还没有流到邯郸,河流就浑浊,呈现灰白色。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汉朝之后的断流。没有白渠水的断流,就没有以后唐宋对其改道,就没有现在的“滏阳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2 2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为止,探得到的城墙包括外城墙的西垣,外城墙南垣西半部分到干河沟、内城城墙东南角和东城垣部分、外城墙东南角。其他没有勘测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3 09: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滏阳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滏阳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滏阳河是一条人工运河
滏阳河(南湖-北湖苏里段、磁县到马头段曲周县以北段),都是宋元时期,分多次开凿的新的“人工运河”。至少在北宋之前,邯郸根本就没有滏阳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3 10: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这网上搜的图,很明显就是错误的嘛。牛首水怎么能穿过丛台嘛,丛台东有少阳山,就是现在也能看出来,土山街是南北向的山,河流还能先上山,再下山?
人家古籍里描述,是绕着丛台走向,说的很清楚。其实就是贴着明清故城的东城墙走嘛,1976年卫星地图还能看到邯郸明清故城的城墙,还有围绕一圈的护城河。
还有一个渚河,穿城贴城南城墙走,其实是先在外城墙外,再进入城墙,做的是南罗城的护城河了。南罗城,他和赵王城的小北城一样,是一个后花园,里面有花有鸟有湖有山,所以才引入水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3 1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67年卫星地图,邯郸明清故城清晰可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7 20:30 , Processed in 0.08360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