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UFD

[规划建设] 国务 院批复同意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5 17: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FDNU 发表于 2022-7-5 15:54
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华南植物园规划目标:建设4个世界一流专类园
2022-07-05 08:21 来源:大洋网
        ...

未开放的地方就是岑村那边,好大一片地未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5 20: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国 家植物园来了!华南国 家植物园今天揭牌成立
新华网 2022-07-11 09:26
       今天上午,华南国 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成立。这是继北京国 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 家植物园
       华南国 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展示区与科研区总面积达333公顷,主要立足华南,进行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等工作。
       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华南国 家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植物超过17000种。在园内成功迁地保育的植物中,包括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 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337种。
       目前,华南国 家植物园已经成功实现了杜鹃红山茶、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未来3到5年还将建立华南国 家植物迁地保护中心,使华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95%得到有效保护
       (总台央视记者 施韶宇 罗平章 梁启鹏 黄东旭 赵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594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8: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19: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在白云区流溪河流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1 20:0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猪头丙19880628 发表于 2022-7-11 19:05
不会在白云区流溪河流域吧

你不知道华南植物园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5: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国家植物园,为什么在广东?
2022-07-11 12:51 来源:南方plus 卞德龙
  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是继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当天,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市民游客熟悉的“华南植物园”已经换上了崭新的招牌。从“植物园”到“国家植物园”,两字之差的背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升级之后,华南植物园将迎来哪些重大变化?作为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的4A级旅游景区,华南植物园的更名将给公众带来哪些新期待?
  什么是国家植物园?
  今年5月30日,国务 院批复同意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 府合作共建。
  此前的4月18日,我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成立,国务 院的这一批复,意味着我国第二个,也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落地。
  事实上,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部署,早在去年便已对外宣布。
  2021年10月12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 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我国为何要启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看来,这一部署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迁地保护国家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的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机构。”任海说。
  作为我国植物保护与生态学研究的知名专家,任海曾深入调研世界各国国家植物园建设的现状。他介绍,目前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100余个国家植物园,其中欧洲约50个,非洲21个,亚洲14个,北美洲10个,大洋洲8个。“南非和法国是国家植物园最多的两个国家,分别有10个和11个,其中前者建立国家植物园的历史更是超过百年。”
  “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国家植物园都是一个体系,不只是一个植物园。”他说,各国国家植物园的共性,是能代表国家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
  这一共性,在国 务院对北京和广州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中均有所体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
  坚持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
  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
  坚持将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
  批复中明确的这几个“坚持”,确立了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目标与定位。
  任海则将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功能总结提炼为“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资源开发和利用和公众游憩”。
  以“迁地保护”为例,任海介绍,这一概念与“就地保护”相对应,是指将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目前,我国正建设“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就地保护体系,已实现了我国约85%的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可与就地保护体系互补,在同一部门管理下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将推动我国迁地保护形成体系,相当于对保护区以外的物种做了‘备份’,上了一道‘保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说。
  为何选择华南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后,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初步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
  在北京,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其中,前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后者则是集科普、科研、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两者整合而成国家植物园,可谓“强强联合”。
  华南植物园同样是我国设立最早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在90余年的发展史上,这一机构几度易名、迁址,但始终坚持开展植物科学研究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1954年研究所改隶中国科学院,易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建立华南植物园和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从广州东山石马岗到石牌、从康乐村到五山大坑岗,再到天河区科兴路,华南植物园的所址也几经变迁。
  任海介绍,近一个世纪以来,华南植物园一代代科学家致力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取得一批领先成果。
  去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上,华南植物园育成的兜兰新品种“中科COP15”兜兰亮相,该品种曾获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奖和广东省兰展金奖,成为华南植物园在兜兰属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
  “兜兰是世界高档花卉,但由于生态破坏及过度采挖,现已成为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同时,其产业化过程也受到优良新品种缺乏等因素制约。”华南植物园研究员曾宋君长期从事兜兰属植物研究,在兜兰的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另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由华南植物园专家于2012年在广东省内某村庄的一处喀斯特溶洞内被发现,后因环境变化影响,到2021年仅剩下几株存活,野外几乎灭绝。
  华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高级工程师宁祖林介绍,科研人员将发现的样本带回温室培育研究,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培育了5万株报春苣苔幼苗,回归野外存活了5000多株,是成功实现迁地保护的典型案例。
  任海介绍,华南植物园已实现报春苣苔、杜鹃红山茶、虎颜花、龙州金花茶、猪血木、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
  “将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又一个重要定位。
  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介绍,园内的龙洞琪林景观将椰风葵林的热带风情、落羽杉四季分明的温带景象与岭南园林文化相融合,1986年入选为“羊城八景”,是华南植物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而在科普教育方面,王瑛说,华南植物园常年开设“琪林科学讲坛”以及“博物四季”“自然课堂”等六大系列自然教育课程,是市民游客开展自然科普与研学的热门选择。
  “2019年国际评估认为,华南植物园在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排名居世界前列;同年,华南植物园被评为‘中国最佳植物园’。”任海说,这些都表明,建设国家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华南国家植物园怎么建?
  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对广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不久前,广东省委常 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 近 平 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部署《国务 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的落实工作。会议要求,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明确了全面提升迁地保护能力、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等要求。
  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展示区及周边市政设施纳入规划范围,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他用“六个升级”来展望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后将带来的变化:
  迁地保护能力升级:建设华南种质资源库,参与和主持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两万种以上目标,跻身世界前列,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物种种类的95%得到有效迁地保育,为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
  科研水平升级:通过建设科研平台,吸引国际人才和青年才俊,进一步巩固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研究,研究水平继续在全球植物园中居于前列。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升级:实施“3E植物2-20-200-2000-20000计划”。即对珍稀濒危植物(Endangered plant)、经济植物(Economic plant)、特有植物(Endemic plant)大规模利用2种,野外回归20种,系统研究200种,经济评价2000种,迁地保育20000种。任海透露,拟推动2种大规模利用的特有植物均为功能水果,分别为鲜吃枸杞和三叶木通。“前者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是为年轻人培育;后者则有助于提升老年人身体机能,或可降低常见病发病率。”
  科普教育能力升级:统筹优化科研区与展示区布局,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使年游客数从2021年的160多万人次上升至300万人次以上。以目前正在推动的智慧园区建设为例,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介绍,目前园方正开展115万余份馆藏标本的数字化工作,除为科研提供便利以外,未来普通公众也有望通过手机客户端查阅标本信息,实现更精准的拍照识别植物等功能。
  园容园貌升级:将现有38个专类园中的4个建设为世界一流,4个建设为国内一流,同时整体提升植物园园容园貌和基础设施水平。
  管理运行机制升级: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运营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为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服务。
  此外,从空间布局看,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分为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
  “科研区以科学研究和资源研发为主;专类展示区以收集保护、园林文化和园艺技术展示、科普教育为主,蕴含‘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突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特色;技术推广平台以筛选经济植物推广应用为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任海说。
  投身植物学研究近30年,任海对植物尤其是华南地区本土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设立更是让他和植物园所有科研与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努力实现‘国际一流植物园’和‘最高最好最优’的目标,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任海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5: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园“国家队”有了新成员
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亮相,将带来哪些新期待?
2022-07-12 08:07 来源:南方日报 卞德龙
  7月11日,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许多市民熟悉的华南植物园换上了崭新的招牌。当天,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这是继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从“植物园”到“国家植物园”,两字之差的背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至此,我国已在一北、一南率先设立并揭牌运行两个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后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在北京和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布局国家植物园,背后有哪些考虑?升级后的华南植物园将迎来哪些重大变化?作为年接待游客超过百万人次的4A级旅游景区,华南植物园的更名能给公众带来哪些新期待?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国家植物园
  “成熟一个、设立一个”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部署,我国早在去年便已对外宣布。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 席习 近 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我国为何要启动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看来,这一部署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植物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迁地保护国家植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实施国际植物园标准规范的生物多样性整合保护机构。”任海说。
  作为我国植物保护与生态学研究的专家,任海曾深入调研世界各国国家植物园建设的现状。他介绍,目前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建有100余个国家植物园。各国国家植物园的共性,是能代表国家科学研究水准、物种保护基础、科普教育能力、资源利用技术和园林园艺水平,是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之一。
  这一共性,在国务 院对北京和广州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中均有所体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坚持将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批复中明确的几个“坚持”,确立了国家植物园的建设目标与定位。
  任海将国家植物园的核心功能总结提炼为“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资源开发利用和公众游憩”。
  以“迁地保护”为例,任海介绍,这一概念与“就地保护”相对应,指将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目前,我国正建设“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级就地保护体系。“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可与就地保护体系互补,在同一部门管理下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将推动我国迁地保护形成体系,相当于对保护区以外的物种做了‘备份’,上了一道‘保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说,未来在更高层次的植物园平台上,把优异的种质保护起来,建立种子基地和基因库,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绿色名片
  彰显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率先落地的两大植物园“国家队”成员,为何选择北京和广州?
  不难发现,在两地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均有中科院研究力量的参与,这意味着科研实力是建设国家植物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北京,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前者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华南植物园同样是我国设立最早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在90余年的发展史上,这一机构几度易名、迁址,但始终坚持开展植物科学研究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任海介绍,华南植物园已实现报春苣苔、杜鹃红山茶、虎颜花、龙州金花茶、猪血木、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
  在培育经济植物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华南植物园立足华南,屡次作出重要贡献。例如,在热带经济作物三叶橡胶树北移种植的科研攻关中,华南植物园承担了抗寒生理研究等课题,该项目荣获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将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又一个重要定位。
  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介绍,园内的龙洞琪林景观将椰风葵林的热带风情、落羽杉四季分明的温带景象与岭南园林文化相融合,1986年入选为“羊城八景”,是华南植物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
  而在科普教育方面,王瑛说,华南植物园常年开设“琪林科学讲坛”以及“博物四季”“自然课堂”等六大系列自然教育课程,是市民游客开展自然科普与研学的热门选择。
  “2019年国际评估认为,华南植物园在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排名居世界前列;同年,华南植物园被评为年度‘中国最佳植物园’。”任海说,这些都表明,建设国家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园区升级
  对公众开放面积更大
  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对广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不久前,广东省委常 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 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部署《国 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的落实工作。会议要求,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明确了全面提升迁地保护能力、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等要求。
  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展示区及周边市政设施纳入规划范围,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在空间布局上分为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划分更加科学合理。
  谈及未来发展,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努力在迁地保护能力、科研水平、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科普教育能力、园容园貌和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实现“六个升级”。
  其中,在迁地保护能力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华南种质资源库,参与和主持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现植物保育两万种以上目标,为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
  而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任海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实施“3E植物2—20—200—2000—20000计划”,即对珍稀濒危植物(Endangered plant)、经济植物(Economic plant)、特有植物(Endemic plant)大规模利用两种、野外回归20种、系统研究200种、经济评价2000种、迁地保育2万种。
  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的消息引发公众的高度关注,对于普通游客而言,今后前往华南国家植物园参观游玩将有哪些新变化、新体验,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王瑛介绍,最明显的变化是基础设施的提升和开放面积更大。“未来不仅将开展园内和周边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还会对部分尚未开放的区域进行开发、开放,整体提升园容园貌和基础设施水平。”
  在专类展示区,收集保护、园林文化和园艺技术展示、科普教育是主要功能。王瑛透露,建设升级后,专类展示区将更具“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底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特色将更加突出。
  建设智慧植物园是目前世界各国植物园发展的趋势。华南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罗世孝介绍,目前园方正开展115万余份馆藏标本的数字化工作,除为科研提供便利以外,未来普通公众也有望通过手机客户端查阅标本信息,实现更精准的拍照识别植物等功能。
  统筹:吴少敏 伍青
  华南国家植物园“六大升级”
   ●迁地保护能力升级
  实现植物保育20000种以上目标,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物种种类的95%得到有效迁地保育。
  ●科研水平升级
  建设科研平台,吸引国际人才和青年才俊,研究水平继续在全球植物园中居于前列。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升级
  实施“3E植物2-20-200-2000-20000计划”,对珍稀濒危(Endangered)、经济(Economic)、特有(Endemic)植物大规模利用两种,野外回归20种,系统研究200种,经济评价2000种,迁地保育20000种。
  ●科普教育能力升级
  统筹优化科研区与展示区布局,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年游客数升至300万人次。
  ●园容园貌升级
  38个专类园中4个建设为世界一流,4个建设为国内一流,整体提升植物园园容园貌和基础设施水平。
  ●管理运行机制升级
  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运营方式,服务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5: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国家植物园昨揭牌,未来3-5年还将建立迁地保护中心,使华南95%濒危植物得到保护
杜鹃红山茶、广东含笑、绣球茜 36种珍稀濒危植物实现野外回归
2022-07-12 09: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盎然广东,全国第二个国家级植物园来了!
  7月11日9时许,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这是继北京国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该如何建?据介绍,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成功实现了杜鹃红山茶、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未来3到5年还将建立华南国家植物迁地保护中心,使华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95%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透露,华南国家植物园将统筹优化科研区、专类展示区和技术推广平台,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两万种以上。
  如何建
  国家植物园+保护
  北回归线地区唯一绿洲,全球植物均可入园保护

  国务 院在批复中提出,华南国家植物园要坚持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其中,迁地保护是国家植物园与国家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广东省内,建成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与建设中的南岭国家公园一道,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落实下去。
  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
  近年来,广东着力建设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建成1361个各级自然保护地,数量全国居首,对珍稀动植物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充分的场所;而根据《批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将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统筹发挥多种功能作用。
  华南植物园建成后,不仅可以与北京国家植物园遥相呼应,更能成为北回归线地区植物共同的庇护所。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俊清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地图上看,北回归线附近大多是荒漠,只有在我国华南地区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个范围内亚热带的典型植物,都可以迁移到建成后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得到保护。
  在欧洲环保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龙迪(Dimitri de Boer)看来,建设国家植物园对植物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并不是自然环境严重退化后的不得已之策。全球的实践已经表明,以植物园建设为代表的迁地保护,可为科研和教育带来诸多便利。
  目前有迁地保护植物17168个分类群
  目前,该园迁地保护植物17168个分类群,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在“3E(Endemic本土特有、Endangered濒危、Economic经济)植物的20000-2000-20-2综合保护计划”中,计划未来3~5年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物种数达20000种,筛选2000个具经济价值的种类向地方政府推荐使用,选取200种开展基于植物园的研究,选取20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或特色物种开展野外回归和开发利用,评价出2种进行大规模经济利用,为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模式,同时为中国部分地区的植物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示范。
  【名词解释】 迁地保护并不是简单地把植物挖过来栽在植物园里,而是指以人工途径,将生存受威胁物种、区域特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从原产地迁往其他地域的专业机构(如植物园、树木园等)予以保护,也包括建立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组织、器官等。
  国家植物园+科研
  建一座植物资源“银行”供科研机构存取

  “植物园就像一座植物‘银行’,当需要特定的植物资源时,科学家不需要再到原生地重新采集,而可以在植物园就地取材,避免人为活动再次干扰野生生境。”龙迪解释道。记者了解到,自北京、广州之后,武汉也已向国家林草局提出申请,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基础上建设华中国家植物园,也同样有方便科学研究的考虑。
  广东记录分布有6658种高等植物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广东记录分布有6658种高等植物,不少植物对环境要求苛刻。比如,丹霞梧桐生于绝壁,球果假沙晶兰长于幽谷,进行实地生态调研需要跋山涉水。有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科研团队开展实地调研,进山一两个月不出来是常态。与国家公园以万平方公里计的广袤面积相比,国家植物园的“小”就是重要的科研优势,这一优势在广东尤为明显。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华南植物园面积为4000余亩,保护的植物品种达1.7万种,超过了广东记录分布的高等植物种类,不少非广东原产的植物也能在华南植物园找到,这也为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广东作为重要生态庇护所,有非常多濒危植物、孑遗植物,其分布范围极窄,比如广东含笑、杜鹃红山茶等珍稀植物,仅在一个县,甚至一座林场中有野生分布,任何人为干扰都有可能给物种带去极大风险。“尤其是观赏花卉,我们进行野外调查时会分外注意,完全不留任何痕迹,万一有蛛丝马迹被盗采者发现,珍稀植物可能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一位兰科植物研究者告诉记者。
  华南植物园每年发表130个科研成果
  此时,植物“银行”将为科研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在对植物进行保护时,科学家可能尚不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若植物灭绝,许多揭示地球活动的重要线索即永久丧失。比如极小种群植物报春苣苔,其于1883年在清远被发现,此后约100年时间里,报春苣苔再无野外发现记录。直到2000年,这种植物再度在野外被发现,并被转移至华南植物园保护,研究人员得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
  记者查询公开数据库,发现以华南植物园为作者单位发表的中文科研成果年均超过130个,覆盖近20个学科。同样因为“小”场地中高度集中的植物资源,使华南植物园也成为科普教育的绝佳场所。
  自2008年获评国家4A景区以来,华南植物园开发了一系列面向幼儿、中小学生、亲子家庭及成人的自然教育课程,有“博物四季”“自然课堂”“押花艺术”“自然观察”“植物科学”等六大主题自然教育科普课程,“夏日野趣”夏令营、“自然撒野”国庆营、“自然科学探索营”等多个特色营期。
  国家植物园+教育
  植物知识融合岭南文化,生态产品供给将更丰富

  在龙迪看来,华南植物园的“升级”由国家政策推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将有效保证植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开展,使之不必如海外的一些私营植物园,时常要面临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困难。”龙迪说。但是,相比于热闹的动物园,安静的植物园吸引力似乎差一些,这是全球从业者面临的共同情况。
  让珍稀植物与人“互动”起来
  为此,龙迪建议国家植物园在建设时,既要着力保护珍稀品种,也要格外注意景观和公共设施的提供,使珍稀植物景观本身成为生态产品,并让珍稀植物与人“互动”起来。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在利用收集植物吸引游客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全球知名植物园的做法风格各异,大致有三种:其一是以英国基尤皇家植物园为代表的综合型植物园,其收藏的超5万种植物来自全球;其二是以“娱乐性植物收集”为目标的植物园,如阿联酋迪拜的“奇迹花园”;其三是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展示和保护的植物园,如挪威特罗姆瑟北极高山植物园、美国菲尼克斯沙漠植物园等。
  建成国际一流科普教育营地
  《批复》指出,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要坚持将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实践中,自2019年以来,广东省常态化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阵地超过300个,举办各类自然教育活动2万余场。
  今年以来,广东还先后印发了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规划和首个省级自然教育工作要点,将率先建设首批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公布一批广东省自然教育径,正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及广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强省提供支撑。
  广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主任王瑛介绍,园区拥有着第一批国家青少年教育科普基地、第一批高端科研成果的科普基地等头衔,在科普基地行业上走在前列,“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把园区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际一流的科普教育营地,主要服务于广州市的中小学生以及亲子家庭。同时也将考虑中老年游客的需求,面向全年龄段进行科普教育和自然教育。”
  知多D
  核心功能区规划319公顷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展示区与科研区总面积达333公顷,主要立足华南,进行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保育、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等工作。
  “中国南方绿宝石”
  华南植物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也是游客日常休闲与科普研学的热门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超百万人次。
  其中,广州园区包括植物迁地保护及对外开放园区(又称展示区),占地4237亩,建有展览温室群景区、龙洞琪林景区、珍稀植物保育中心,以及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17168种(含种下分类单元)。
  园内的科学研究园区,还有馆藏标本115万份的植物标本馆,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三个研究中心。
  为何“花落”广州
  生态“家底”丰厚
  “花城”广州为国家级植物园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植物园为何“花落”广州?全因广州这座“花城”有着丰厚的生态家底。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州现有林地面积428万亩,森林覆盖率41.6%,森林蓄积量1955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3平方米,综合公园38个、专类公园47个、社区公园112个、游园(口袋公园)888个,建成728多公里生态景观林带、30万亩碳汇林、3800公里城市绿道。
  各类自然保护地89处
  自然保护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基础,建立自然保护地是最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截至目前,广州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89处,总面积约11万公顷,占广州陆域国土面积的14.83%,含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等5种类型,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系统性保护,提升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生态安全。
  做过两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广州市还是我国唯一做过两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城市。据最新一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显示,广州市记录到维管植物231科1366属3516种。随着调查力度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种类较第一次本底调查明显增多,丰富度也随之提升。117种植物在广州市有新分布,其中包括1个新纪录科——霉草科(大柱霉草)以及石灰岩地区的1个新种——连平报春苣苔。同时,消失近60年的飞瀑草在从化地区也重新被发现。这些丰厚的生态家底,为广州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保森林面积24.98万公顷
  在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广州不断完善资源监测评估、安全保护与信息化管理,持续提升生态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全市在保森林面积24.98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100%参保在2018年全国林业信息化率测评中排名第一。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森林城市,广州率先编制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在广州倡导下成立后,通过加强大湾区各城市间生态绿化建设合作与交流,联合举办区域性园林园艺博览会、国际花展,共同开展森林防火、外来有害生物防控、自然灾害抵御等,有力推进大湾区生态建设共建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7-12 16: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评 |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建设华南国 家植物园
2022-07-11 20:20 来源:南方plus 丁建庭
  7月11日,华南国 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成立。这是继北京国 家植物园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二个国 家植物园,标志着国 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向前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 家植物园体系,是以习 近 平 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 央站在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继建立以国 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之后,党中 央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 家植物园,充分体现了总 书 记、党中 央对广东的亲切关怀和厚望重托,对广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国 家植物园代表了一个国 家植物迁地保护和研究的最高水平,是重要的国 家名片。建设华南国 家植物园是贯彻落实习 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相关建设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充分彰显中 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为推动构建国 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揭牌只是拉开了华南国 家植物园建设的序幕,更繁重、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只有抓住机遇、合力攻坚、蹄疾步稳,才能完成好总 书  记、党中 央赋予广东的重大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7-13 12: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国 家植物园来了!园内保育兜兰等珍稀濒危植物643种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759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19:11 , Processed in 0.10489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