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269|回复: 41

[鸠兹古韵] 在雨耕山遇到内思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1 09: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芜湖,素来有半城山半城水的风韵,其中,雨耕山因其异域风情而具有独特魅力。1876年,芜湖开埠通商,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纷纷进入芜湖,设租界、建官邸、造教堂、开学校,建造了一批西洋风格的建筑,客观上对芜湖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雨耕山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两幢西洋建筑:英驻芜领事官邸和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

       本期建筑可阅读带领大家走进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看芜湖工业教育百年发展历程,感受这幢老建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崭新的文化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合璧 独具匠心

       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旧址由芜湖天主教堂出资建造,西班牙籍传教士蒲庐设计监造,1934年10月28日奠基,1935年12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占地面积4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83平方米,总面阔约94米,总进深约64米,是当时芜湖最大的私立教会学校。根据市文物局调查:“如此规模,且由异国人士设计、监造的近代西洋建筑,在我国城市中尚属罕见。”

   “这栋建筑很有特点,与芜湖早期西洋建筑所采用的哥特式或折衷主义风格不同,它的建筑风格更偏向于中西合璧的中国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一直致力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芜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原总工程师葛立三如是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从西欧向世界各地迅速传播。该风格主张抛弃繁重的装饰,注重建筑的实用性与经济性。内思楼正是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注重与自然环境和中式建筑风格融合。

       内思楼整体布局呈“日”字形,依山而建,顺应山势随高就低,山下建五层,山上建两层,阶梯状分布。南入口为建筑主入口,通过台阶登上平台,便可进入教学楼第二层的主门厅。北入口为次入口,地势高于南入口近8米,通过台阶可直接到达三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形体的变化,在当时的西洋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葛立三说,整栋楼设计紧密结合地形,巧妙布置出入口,合理组织水平和垂直交通,独具匠心。

         对于建筑细节的设计手法,内思楼摒弃了古典欧式建筑中复杂的雕刻部分,墙面突出简洁的垂直线条,屋面采用双坡顶红色机制瓦,同时,兼顾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取向和表现形式,在简易徽派马头墙的造型中搭配有欧式建筑的符号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设计风格,作为一所学校,内思楼更加注重建筑结构的科学性。”葛立三介绍,楼体局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梁柱为骨架,以砖墙承重为主,力学原理运用十分到位,同时,所用木材均是从西班牙进口的红松,防虫防蚀,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内思楼在大礼堂的设计中,采用大空间、大跨度,观众厅不仅设有楼座,还设有回廊,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

        在内部空间布局方面,内思楼采用了集中布置的规划手法,将教室、实验室、实习车间、大礼堂、办公室等用房进行合理规划,既节约用地,又使用方便。例如建筑北面主体楼西半部设为内廊式教学楼,东半部设为实验室;南面主体楼设为封闭外廊式教学楼;东北角两层楼设置为实习车间;东南角四层楼设置为礼堂与图书馆。葛立三告诉记者,整个建筑的功能分区合理,动静分设,交通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与内思  

       共同见证芜湖工业教育史


       今年90岁高龄的徐礼荣在内思楼里度过了46个年头,15岁入校读书,22岁留校任教,60岁退休离校。老人把青春和记忆都留在了这幢建筑中。在他看来,矗立在雨耕山顶的这幢西洋建筑,默默俯瞰着芜湖城市的变迁,也见证着芜湖工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1935年,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是芜湖最早的工业学校之一。最初,学校只设有电机和机械两科,共8个班,学生350人,教职工24人。

       1938年,侵华日军占领芜湖,许多机关学校开始内迁,内思工校改为普通中学,定名为安徽私立内思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学校恢复成芜湖市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分高职部和初职部。第二年,15岁的徐礼荣进入学校初职部就读,从此,开启了他在内思楼里长达46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涯。“我是随父亲从镇江来芜湖上学的,第一次看到内思楼时,心中充满了震撼,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气派的建筑。”老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刚进校时看到内思楼时的激动心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的主权管理,并大力发展教育,振兴经济。1951年,学校与教会分离,由府收回自办。

       1952年9月,安徽省政府将私立内思工业职业学校、芜湖市中级工业技术学校和安庆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合并,建立安徽省芜湖工业学校。此时的徐礼荣已经是芜湖工业学校高中部学生。“高中的学科增多了,电工学、电机学、发配电、电力网、机电保护等。当时尽管学的是中专,但学校所用教材,绝大部分是大学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0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4年,徐礼荣毕业留校担任助教,随后进入原山东工学院进修,直至1956年,回到学校任教。此前,芜湖工业学校已更名为芜湖电力学校。

    1958年,为了响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电力学校将实习车间改成实习与生产的校办工厂,徐礼荣被任命为副厂长。校办工厂就位于内思楼东北角。

     在此后的20年间,学校的隶属关系和校名又经历了数次变更,但校址一直以内思楼为主体,徐礼荣也一直从事教学和生产工作。“我们生产的混凝土平板式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程都是用我们的产品。”徐礼荣自豪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9 14:27 , Processed in 0.07260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