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0765|回复: 98

[江城资讯] 2021年2月20日武汉新闻汇总(周六)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0 10:48:50 | |阅读模式
记者试乘自动驾驶出租车
途经立交隧道可精准定位

    自动驾驶出租车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

    长江日报记者肖僖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超然)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如何?车上有没有司机?会不会迷失方向?2月19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提前试乘近6公里,实际体验安全稳定。

    当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该科技园看到,园内停放有数十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文远知行工程师郜宇飞介绍,车辆通过配备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法实现360°全方位感知,实时扫描周边信息、精准定位,实现自动驾驶。

    记者坐上自动驾驶出租车,通过出租车后排位置上的小型显示器,可以同步看到车辆系统所计算出的周围环境的三维数字模型及红绿灯状态。经过高架桥时,郜宇飞介绍,武汉有很多立交桥和隧道等复杂路况,是自动驾驶的一大挑战,但通过出租车搭载的高精度定位模块可以实现精准定位,保证车辆准确行驶,不至于迷失方向。

    自动驾驶出租车里没有司机,而是安全员,这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而诞生的新职业。郜宇飞介绍,基于安全及法规方面的考虑,配备安全员能在紧急情况下接管车辆。正常情况下安全员不会触碰方向盘及油门、刹车踏板,遇到紧急情况,车辆会自动避让或紧急制动,但安全员也要专注于车辆的运行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切换为人工驾驶状态,保证行车安全。

    成为安全员的基础是长时间的驾龄,此外还要再经过一系列的系统培训。朱啟翔是文远知行于去年11月招募的一名安全员,他表示,行车时安全员要保持高度专注,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除了车辆本身,还有外部因素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也要考虑,所以乘客在乘车时不要与安全员交谈使其分心。

    据了解,这批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将对市民开放,免费试乘体验。郜宇飞介绍,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行后,市民可通过手机下订单,通过后台分配,车辆可自动运行至乘车人身边,完成自动接单。后续会根据试乘用户体验评价信息,对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行服务及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用户试乘满意度。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49:10 |
全球首个水稻“种”白蛋白生产线在汉开建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屡创全球第一
    19日,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生产线,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在水稻中“种”出人血清白蛋白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白蛋白可作为血浆容量扩充剂,是我国临床用药的短缺药品,须大量依赖进口。2005年,在美国生活工作了6年的杨代常回到母校武汉大学,展开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的研究,2006年创立禾元生物。杨代常与团队埋头创新,2008年在武汉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我国一直匮乏的血液血浆有可能从植物中“种植”和提取。随后其决定展开成果转化,研发生物新药,禾元生物成为光谷生物城入驻的第一批企业。

    杨代常与团队在水稻中“种”出了人血清白蛋白——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一种特殊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能合成人体血清白蛋白,保存在米粒中。稻米成熟后提取白蛋白过滤纯化,经过特殊的工序,可以提取出纯度高达99%以上的人血清白蛋白。禾元生物可以实现1公斤稻米产出约10克血清白蛋白的世界最高产量水平。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原始创新十五载

    “作为一个科学家,要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要敢于做原始创新。”杨代常回顾年过半百依然投身原始创新的过程时说。

    15年的坚持,不是没有退缩。杨代常坦言,科技发明从实验室技术到进行工业化生产,再进入市场是一条漫长的路,当初成立公司时他也曾犹豫过,做出选择后也曾面临着诸多质疑。一方面,业内专家难以接受这一创新技术;另一方面,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生物产业难以获得风险投资。

    2017年,禾元生物所研发的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准进入人体临床研究。这是全球第一个用水稻生产的I类创新药。目前,注射液在美国完成了临床I期研究,首次在全球证明了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生物I类新药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验证了全新思路的产品取代血浆来源人血清白蛋白的可行性。

    全球首创生产线动建,最快2024年产品进入市场

    据悉,该注射液预计最快2024年前后可进入市场,在国家“863”计划、“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试点等支持的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工程项目”支持下,禾元生物瞄准实现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目标,在光谷选址研发生产基地,开始筹建生产线。

    2月19日开工的该项目占地67亩,一期投资5.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拟建成一个集行政研发中心、中试生产以及年产10吨/100万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cGMP生产线于一体的全智能化工厂项目。

    “路在脚下,闯劲不能退!”66岁的杨代常介绍,禾元生物独立自主开发的全球首个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OsrHSA)注射液,其生产线建设,仍是全球首创,“要建立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这一全球首创生物大分子新药的产业化生产探路。”

    以十年为刻度原创,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屡创全球第一

    “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禾元生物已成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表达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领先企业,具有一系列独立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高新区自主培育的‘小而美’企业代表。”19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十四五”光谷生物城第一个开工项目,瞄准下一个十年。

    “做创新药,投入大、周期长,没熬住的,资金链一旦断掉,企业就有可能夭折。”光谷生物医药产业界相关人士介绍,做医药,十年只是一个起点。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最早入驻生物城的企业之一,禾元生物是以十年为“刻度”的武汉生物医药企业代表,他们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胆原创,稻米里“种”白蛋白、用新材料做血管、机器人钻肚做胃镜……伴随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十年蜕变,也是近年才现成果,如去年,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联合武汉杨森生物全球首创的聚氨酯人工血管,在手术中替换病人的病变血管。

    光谷“店小二”也是“护林员”,不放弃每个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为企业找市场、找钱、找人,直到企业长成参天大树。禾元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路上,经光谷牵线,越来越多社会资本进入,各种要素汇聚,蹄疾步稳,才有了牛年初这一奋蹄。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田瑶林 李雪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51:06 |

一天开建14个重大项目
硚口健康企业总部项目拿地55天即开工

    硚口区中心医院项目开工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万凌 通讯员李放军 詹鸥)发扬“三牛”精神,起步就冲锋,开局即决战。19日,硚口区2021年第一季度1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518.9亿元,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的武汉速度。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天开工的14个重大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其中硚口健康企业总部(地质大学片)项目和万人宿舍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总投资额均超过160亿元。

    硚口健康企业总部项目位于宝丰街,总建筑面积58.7万平方米,将建成健康产业楼宇、高品质住宅和配套商业。去年12月,地质大学地块经过287手竞拍,由华发集团以94.3亿元摘得。宝丰街道积极服务项目,企业拿地55天后项目即顺利开工。

    万人宿舍城市综合体项目位于硚口区古田街,总建筑面积67.9万平方米,将建成写字楼、创客酒店、高品质住宅、配建中小学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为硚口区城市更新的重大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开工建设的硚口区中心医院为区级三甲综合性医院,有望提升区域医疗水平。汉江湾生态谷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集城市公园与社区公园功能于一体,将建成景观生态带和智慧园林。韩家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于明年底实现提档升级,长丰小学和六角亭小学有望于2023年底搬迁新址。

    硚口区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将陆续开工建设4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年度总投资额达1141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17个,为武汉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核心支点。

    “十四五”期间,硚口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健康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大力引进一批龙头型、支柱性项目,加大补链、强链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力度,打造中心城区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高地。同时,硚口区将全面落实落地项目领办制、服务项目专员制、在建项目承诺制,主动服务、强化执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51:38 |
经济部门闻令而动加快打造“五个中心”
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即将集中开工
    新年第一会,武汉吹响了全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动员令、集结号。2月19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改委、经信局、科技局、金融工作局等部门,这些经济部门闻令而动,围绕高质量打造“五个中心”。

    市发改委:

    确保全年新开工60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早上8时多,记者走进市发改委投资处办公室,只见工作人员都在定计划、谋划重大项目开工,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有的在聚精会神制作重大项目推进表,有的在撰写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方案,有的在联系重大项目单位做好开工前准备。

    该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00个,目前,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各区、各部门正在开足马力加大调度力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重大项目应开尽开。

    开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据了解,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即将拉开序幕,全年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冲锋号已经奏响。“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ZF的要求,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重大项目的目标任务。”这位负责人说。

    市经信局:

    全力抓好光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

    市经信局认为,加快“五个中心”建设,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定位,与国家甚至国际最高水平对标,体现了新时代英雄城市勇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担当。

    市经信局表示,将按照市委市ZF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国经济中心建设,坚定使命责任,明确目标路径,“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抓好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强链补链延链”,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打造“灯塔企业”“黑灯工厂”“智慧车间”,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全力激活做大市场主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纾困帮扶,引导市场主体“专精特新”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力实施“573”工程,推进数字经济突破性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市科技局:

    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

    走进市科技局,记者在发展规划处等处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忙得热火朝天。为了筹办、准备市科技创新大会以及科技创新日常事宜,市科技局从年前就开始自发加班谋划、实施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省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市科技局坚持做好落地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建设“五个中心”,争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市科技局表示,目前,武汉正在打造“一中心三高地”,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加速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打造世界一流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快培育高能级企业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真正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武汉市科技局负责人说,将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全力以赴。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加快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生态

    在市金融局,也是一派繁忙景象。8时多,市金融局负责上市的同志和银行、证券公司的员工一道前往意向企业,现场办公,倾听企业呼声。“汉融通”平台上,银行员工7×24小时“待机”,尽快解决企业融资需求。22时多,市金融局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一边查阅数据及历史资料,一边在电脑上记录,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列出责任清单。

    奋力做大金融业总量,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加快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金融生态“四大体系”。打造金融机构集聚亮点区块,增强区域金融集聚能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优做大做强,提升区域金融辐射功能。

    完善上市协作机制,做实沪、深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中部基地。发展要素交易市场,积极争取设立全国性交易场所,支持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争取“四板”创新试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建立私募投资基金集聚区,壮大私募基金规模。

    完善金融业发展支持政策,为打造“五个中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建设全国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立科技信贷投放、科技企业上市、私募基金发展激励机制以及科技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支持金融科技研发应用,大力推广“301”贷款等创新模式。加大国家级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建设力度。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52:14 |
开新店 上新款 2021年一起向前“犇”

江城商圈舞狮贺春喜迎复市

商户递红包讨吉利


汉正街醒狮迎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通讯员 余鲁西 刘春 孙健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永胜

“正月初八,开市大吉!恭喜发财,2021赚多点!”昨日上午,随着声声吉祥话和锣鼓声,八头醒狮在汉正街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门口开启巡游。商铺纷纷开门纳客,期望新的一年生意大旺。

每年正月初八,给开业的商户舞狮贺喜迎春,是江城不少商圈的传统。昨日,不仅是汉正街,汉口北、凯德广场等多个商业体均举办了开工仪式,喜迎复市。

开新店上新款迎新年

瑞狮登高采青,寓意瑞气临门、步步高升。

昨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汉正街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门口看到,几头前来助兴的狮子,逐间商铺入室环绕一周,整个卖场欢笑声不断。有商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从狮子口递进去送给舞狮队员。

“红包里钱不多,就是图个喜庆。我们每年都是大年初八开张,做生意就讲讨个好兆头,‘八’和‘发’谐音,图个吉利,讨个‘发’财,寓意四季发财,生意兴隆。”在汉正街做了12年生意的80后老板刘丽丽表示。

刘丽丽是孝感人,往年每年春节都会和家人一起回孝感老家走亲访友。今年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并未回老家,“原地过年,家里人也都理解,大家约好待春暖花开之时再相聚。”

趁着过年休息,刘丽丽仔细盘算了一下新一年的计划。“去年因为疫情,商户们或多或少有受一些影响,我们也是一样,不过武汉的复苏速度之快,也出乎我们的意料。”她介绍,去年下半年,生意逐渐好了起来,差不多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也给了我们信心,说明武汉的市场是积极向好的。”为此,她准备今年在汉正街再开一家店,把生意规模扩大当前的至少一倍多。

昨日开业时,刘丽丽的女装店里,还大部分是去年年底的款式。这周末,她就准备去广州看新款了,“平均每周要去一次广州进货,保证店里每天都有新款到货,紧跟潮流才能迎合市场。”

韩国老板留在中国过年

韩国有个东大门,汉正街有个韩国馆。生意人追着旺铺跑,在韩国馆开店的都是生意老手,大都从东大门转过来。他们说,东大门西大门,比不过门庭若市顾客盈门。

韩国馆负责人权忠谦,就是地地道道的韩国人。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在中国做了20年的服装生意,辗转中国多个城市后,看准了武汉这块风水宝地,到汉正街开了店。2019年,他回韩国“振臂一呼”,邀来了数十位做服装的朋友,一起来汉发展。

“韩国那边新款一出来,两天后就会在汉正街上架。”权忠谦说,武汉地处中国地理中心,物流非常方便,“这也保证了我们两边服装上新的同步。”

汉正街上的韩国老板们,盘着货点着钱,抬头就到了牛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号召,25位韩国老板决定留在中国过年。

吴晟旭就是其中之一。去年经历疫情,他是汉正街第一位返汉的韩籍商户。尽管中文说得并不娴熟,但也能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他告诉记者,去年武汉“解封”后,他想尽各种办法从韩国来到武汉。“到武汉已经快6月了,本来以为受疫情影响,店子可能开不下去了,做好了关店的准备,没想到一下车,看到汉正街的烟火气,一下子信心就回来了。”他决定坚持下去,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市场回暖速度,让包括他在内的众多韩国老板惊叹。

“武汉战胜了疫情,武汉人民非常了不起。我相信武汉是最安全的城市。”吴晟旭说。

这个春节,留在武汉过年的韩国老板们,逛江汉路、游汉街,泡白菜、烤牛肉,“有家乡美食,有异国美景,感觉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年。”

商家们准备大展拳脚

不仅是汉正街,昨日,汉口北、凯德广场等商业体也舞狮贺喜,举行了开工仪式。

记者了解到,开市前期,汉口北各大市场公共区域已提前做好通风、消杀工作,保障安全经营、采购环境。昨日,商户们携带健康码等相关证明,经过排队、消毒、测温、扫码、登记等一系列流程后次第进场,陆续完成店面清洁、货架整理工作后,将春季新品一一陈列上架。

在汉口北直播选品大厅内,带货主播们也开工了。手机、电脑、镜子、球形灯,休息了一个春节,这里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布置,主播们热情不减。

面对着直播镜头,主播贝贝口若悬河,不时换着新款春装,讲解着每件衣服,与粉丝互动……一场直播就是三五个小时。“卖得很好,可能是大家春节‘养精蓄锐’好了,买东西的劲头很足。”贝贝告诉记者,昨日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平峰时期的两倍,“我直播的同时,同事们就已经在打包发货了。”

开门红,也让他们对今年的服装市场更有信心了。

这个春节假期,很多留在武汉过年的市民发现,餐厅门口排队等位的顾客很多。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等位现象也得到了缓解。

汉口武胜路凯德广场翠小小啫啫煲品牌负责人祝正威介绍,春节期间餐饮生意的火爆,是他们远未预料到的。“就拿我们武胜路店来说,尽管对就餐顾客进行了限流,服务员也只有平时的1/3,但营业额差不多达到了平日水平。”

“截至正月初八,店内八成以上的员工都返岗了,我们的营业也恢复了正常。”祝正威说,春节生意的兴隆,也给了商家们信心,“大展拳脚正当时。”
 楼主| 发表于 2021-2-20 10:52:46 |
继周黑鸭后,研卤堂有望成为武汉新一代卤味小吃名片
美食拾遗录发布时间:02-1916:48

相比频频登上卤味热搜榜的周黑鸭,武汉另一家卤味小吃--研卤堂香糯热卤略显得低调,但作为香糯热卤的头部品牌之一,在短短1年多时间就发展出90多家门店,其中直营店近20家,遍布全国众多省份,其背后的故事也堪称精彩。


在去年七月发布的《中国潮经济·2020网红城市百强榜单》中,武汉以80.75的“网红指数”排名第11,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武汉的走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里的餐饮美食。作为餐饮业态较为创新、繁华的城市,武汉的茶饮、小龙虾、卤味等品类都发展得很旺盛,诸多餐饮大IP在全国大放异彩。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另一个武汉新晋人气IP——研卤堂香糯热卤。作为热卤界的头部品牌之一,研卤堂香糯热卤在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家喻户晓,在我国华南和华东也已经小有名气。


卤味小吃属于大众品类,其选择丰富、物美价廉、市场广阔。但人们熟知的是社区熟食店和周黑鸭这样的冷卤小吃,研卤堂在经过深度调研后,决定将卤味从正式餐桌上解放出来,成为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想吃就吃的休闲小吃。就这样,热卤赛道的黑马--研卤堂香糯热卤横空出世!


立足中国传统小吃,主打“鲜卤现拌”的新兴模式,融入“国潮”元素,打造一家专研“香糯热卤”的潮范小吃品牌。为年轻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场景就餐的热卤小吃,解决他们“馋饿闲”时的餐饮需求。研卤堂的成功,不但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洞察,踩对了点,也与创始人对时代潮流的把握息息相关。


热卤小吃品类的客群大部分是19-39岁年龄段,整体客群偏向年轻化,因此研卤堂也在持续不断地升级创新。研卤堂对于消费群体的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年轻人。所以在门店装修、菜品设计等方面都针对年轻群体量身打造。


首创虎皮糯爪爪,坚持品质为王。热卤万物可卤、选品丰富,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这时候,研卤堂香糯热卤以一款全国首创的“虎皮糯爪爪”突围而出,叫好又叫座。


从武汉走向全国,靠“铺天盖地”打出一片天。截至目前,研卤堂已经从蜗居武汉,发展到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江浙沪等多个省份,一年时间建店近百家,成功打出了知名度。如今梦想发芽生长,有越来越多喜爱热卤的伙伴们,加入到了研卤堂。
发表于 2021-2-20 11:16:29 |
曾晟、何建文调研黄陂区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情况


2月19日上午,黄陂区委SJ曾晟、区长何建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国良、区ZXZX陈世刚率队调研黄陂区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情况。调研组强调,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是保障黄陂经济社会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关键,全区各街乡和有关部门要提高站位,主动服务,靠前调度,解决难题,确保各重大项目早建成、早见效,为黄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盘龙一路、腾龙大道扩改项目建设现场、华夏幸福现代产业园、川龙大道改扩建项目施工建设现场、中环线解放互通至新十线段建设现场、平战结合医院建设现场实地查看重点项目节后复工开工情况。




在中环线解放互通至新十线段建设现场,调研组详细了解该项目进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及下步安排,指出中环线对提升前川地区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区域区位价值,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街道和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合理调度,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调研组在实地查看黄陂平战结合三甲综合医院项目复工情况后,要求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把平战医院打造成黄陂人民满意的健康幸福保障工程。



调研组强调,面向“十四五”,立足全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在发展新格局中找准位置,勇担使命,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项目服务,加强协同合作,跟踪项目进展,解决项目难题;要狠抓完善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供更加便利的配套条件;要狠抓安全生产,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效推进,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产见效,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区领导杨耀启、柳育青、陈春晖、汪利珍参加调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21:14 |
锚定目标 突出重点 江岸区吹响加快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现代化强区冲锋号


2月19日,江岸区召开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动员全区上下深入贯彻19届5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13届10次全会和王忠林SJ在市人代会江岸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ZF相关工作部署,着眼在“主城做优”上走前列、当示范,锚定现代化强区目标,吹响打造“三中心一基地”、优化营商环境冲锋号,推动各项工作破题开篇、成势见效,确保“十四五” 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江岸区委SJ马泽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SJ、区长余志成主持会议。区四大家领导,区FY院长、区JC院JC长参加会议。


大会是表彰,也是誓师。会议宣读了《江岸区委关于全区2020年度综合考评、党建考评结果和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江岸楷模”的通报》,对立功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会议通报了“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方案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会后4家牵头单位代表签订责任状。劳动街道、后湖街道、区发改局、区地方金融工作局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

面向“十四五”,江岸区提出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现代化强区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落实市委市ZF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决策部署的江岸担当,是发挥城区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江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区委、区ZF决策部署上来,集中精力,主动作为,全力推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


会议围绕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分别作出部署:

建设文化强区,全力打造汉口历史文化中心。要突出扩大城区文化影响力,结合辖区资源禀赋,打造一批知名文化IP。突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培育和引进更多龙头、特色文化企业和中小型创新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突出抓好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打造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武汉样板”。

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武汉现代商贸中心。
要推动“线上与线下协同”,加速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商圈、街区升级。推动“销售与流通协同”,加快引进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推动“内贸与外贸协同”,扩大外贸规模,积极引进设立市内免税店。推动“商贸与商务协同”,增强现代商务服务能力,深化服务贸易创新,打造更多亿元、十亿元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头部企业招引行动。

提升城区服务能级,全力打造中部金融保险中心。
要加快集聚金融企业,打造总部金融机构和头部金融企业集聚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着力提升辖区金融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城区更新改造,以及服务保障社会民生的能力。鼓励支持金融创新,积极支持辖区金融企业开展业态创新、组织机构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精心培育上市企业后备集群,促进辖区企业在各级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

厚植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要用辩证思维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对待创新要保持长远眼光和定力。用系统思维做优“生态”,推进岱家山科创城、黄浦创立方、工科院孵化器等既有平台功能升级,着力建设一批“四不像”研发机构和平台型众创空间,全方位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系统。用市场思维壮大“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梯次培育一批科创中小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创新标杆企业。


会议要求

要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确保“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加强项目支撑,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加大定向招引力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三中心一基地”相关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建设、快速发挥效益。强化政策保障,强化政策针对性、系统性、可及性,让企业获得实惠。压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结合职责、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同时,要强化争先意识和协调调度,强化考核督办和作风建设,拼搏赶超、争先进位。


会议强调

要保持恒心、久久为功,着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瞄准堵点、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聚焦短板,提质增效,在优流程、强服务、严监督上持续加力,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主动破解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对标对表,答好考卷,坚持以全国一流为标杆拿出硬核举措,优化提升辖区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提供重要保障。


会议号召

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JP同志为核心的DZY周围,在市委市ZF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伟大抗疫精神,斗罢艰险再出发,始终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努力为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现代化强区而不懈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建D100周年献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21:44 |
yangyiping2053 发表于 2021-2-20 10:52
继周黑鸭后,研卤堂有望成为武汉新一代卤味小吃名片
美食拾遗录发布时间:02-1916:48

这家和海鲜见面是一个老板,还算有追求
发表于 2021-2-20 11:27:41 |
找准新定位, 勇担新使命! 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黄陂起步就冲刺


黄陂作为武汉临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主体区,作为武汉铁水公空综合交通走廊、武汉北部生态屏障、武汉北部产业强区,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首个GDP千亿县市区、武汉首个GDP千亿新城区,有责任有条件在全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勇担使命、奋发有为,展现黄陂担当、体现黄陂作为、作出黄陂贡献。





黄陂服务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十四五”围绕高水平建设武汉空港新城、城市生态花园、北部产业强区总体定位,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进制造聚集区、全域旅游引领区、都市乡村样板区,打造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珠宝时尚、现代服务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临空现代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前川新城现代产业园三大千亿先进制造园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十四五”集中精力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


一是高水平建设港产城一体武汉天河航空城。





“十四五”在全力服务天河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进天河航空城建设,突出航空枢纽保障、临空会展商务、临空先进制造、临空生命健康,形成临空产业集聚、空港功能提升,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综合保税区。

“十四五”末临空现代产业园产值达到1000亿元。2023年天河国际会展中心、空港国际体育中心建成投用。今年机场B保物流中心获批开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获批。





二是高水平建设商贸旅一体武汉国际贸易城。





推进汉口北按照“中国最大、世界领先”国际商贸之都定位,加快补强商务会展、智能交易、供应链金融、时尚体验、创业孵化、生活服务等功能配套。“十四五”总投资365亿元24个功能及基础配套提升项目全面建成投用。



三是高水平建设产居城一体前川新城




集中布局打造千亿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千亿前川新城现代产业园以及甘露山文旅城世界级文旅综合体。

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今年落户入驻、落地开工项目40个以上,“十四五”完成产业投资400亿元以上,“十四五”末产值达到700亿元,形成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工程建设装备及建设运营服务产业集群。

前川新城现代产业园,“十四五”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引进高端制造配套企业30家以上;“十四五”末形成产值300亿元。

甘露山文旅城今年完成投资70亿元,今年水镇乐园投入营运、冰雪综合体全面进入外部施工;“十四五”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2023年冰雪水镇主题度假区整体建成投运。





四是高品质推进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提档升级。

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转型升级,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生态全面提升。“十四五”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形成全国乃至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带动乡村美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富起来。


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推动武汉“五个中心”建设在黄陂落实落地首先需要一流营商环境保障。黄陂区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突破口,聚焦企业发展难点、项目建设堵点、群众服务痛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持续推进“五减五通”,用心用情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让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成为常态,让民呼我应、即呼即应成为常态,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际行动保障黄陂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市“五个中心”及现代化大武汉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35:09 |
我市“春风行动”新年首场招聘会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举行


2月19日上午,我市“春风行动”新年首场招聘会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举行,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人员送去就业春风。此次招聘会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人力资源局主办,以“就业暖民心,服务送真情”为主题,组织10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招聘岗位信息1万多个,并现场提供就业服务和政策咨询。



市人社局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吴刚深入招聘会现场指导工作,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规定,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做好服务保障,确保招聘活动顺利进行。节后,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将充分发挥“春风行动”积极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切实有效解决春节后就业供需对接的实际问题,助力经济发展“开门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42:53 |
《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之从“两规合一”到“多规合一”,武汉探索书写规划样本





从1979年武汉市规划管理部门成立至今,40年时间倏忽而过,城市在生长在蜕变,规划探索的脚步也与城市发展同步,一直没有停止。

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市大胆创新,坚持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合署办公,并利用机制优势,开始了“两规合一”的研究与实践。在随后多年实际工作中,又进一步融合各类专项规划,从“两规合一”向“多规合一”延伸,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武汉模式。

19大后,在国家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规划部门又从工作组织、技术路线、实施计划等多个方面,不断扩展深化“多规合一”改革。

为什么要“两(多)规合一”?“两规合一”与历轮城市总规如何同步发展的?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对规划人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在《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一书中,我们采访了赵宝江、眭录明、盛洪涛等多位局长及规划工作者,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将深入了解武汉市逐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的历程。




规土融合走在全国前列,迈出“武汉模式”的第一步


时任武汉SZ的赵宝江将他当时坚持土地、规划不分家作为一件值得骄傲的经历。他谈到这段历史,“1986年国家下达指令要武汉成立土地局,但运行一年多后,我们就将土地局和规划局合并起来: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为什么要这样?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也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当时发现,单独成立土地局以后,办事程序增加了很多。规划局看完现场,土地局再去看;规划局验了线,土地局再去验;规划局批了,土地局再批。两个声音、两种调子的情况下,很难管好土地、执行规划。他将自己的坚持得益于:“我当过规划局局长,有一个目标就是规划局一定要为人民、为ZF办实事,要提高办事效率,不能平白增加一道程序。”


眭录明局长介绍,武汉市1979年成立规划局,1986年成立土地局。放眼全国,当时只有武汉和天津是这种体制。实际上,这种改变也遭到了很多非议和不理解。有个形象的说法,“规划局和土地局合并,不就是把鱼交给猫子看?”但是实践证明,两家合并后,改变了“政出多门”的状况,将全市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赵宝江提到当时面对的压力,“当时的市人大、国家土地局都来调查,问为什么要撤销土地局?我把这样做的道理进行了陈述,后来上级也被说服并表示同意。”现在国家层面也合并起来了,证明当时的做法还是对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土地、规划机构合署办公后,武汉第一次将中心城区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集中统一。

武汉市规划设计院总规所所长林建伟介绍,随后制定的1996版总规,实现了城规和土规的“合二为一”。同时,1996版总规又与“九五计划”完美衔接。城市的发展目标、结构布局,不仅在规土部门实现统一,更与发改委达成一致,形成了政策合力。

“城规、土规的‘合二为一’,为此后‘多规合一’打下良好的基础。”林建伟说,虽然已走在全国前列,武汉并没有停滞不前,依旧保持全速前行,深化改革,继续探索着“多规合一”的改革道路。



“一张图”为多规合一搭建平台,助推武汉聚力发展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总体规划所所长林建伟采访


武汉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勾画“多规合一”的构想。以城规、土规“两规”深度合一为基础,逐步衔接纳入发改、经信、环保、园林等部门发展规划,实现规划目标、指标、布局的深度统一。

规划部门还积极构建“共同规划”的组织方式,突出“全市规划全市做”的思想,广泛邀请全市各区、各部门等利益主体深层次、全过程参与,形成“共同规划”机制。



林建伟介绍,“多规合一”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每个部门把诉求摆出来,经统筹协商后,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他形象地解释道,“这相当于把问题前置,在图纸上提前消化矛盾。”

在此理念下,2010版总规有了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国土规划综合一张图,即把所有规划的信息叠加到“一张图”上,实现了“全市一盘棋”。

“从前有多个规划平台,经过整理后,现在只需查阅‘一张图’,就能把城市所有用地规划,看得明明白白。”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副总工程师吴志华说,在这“一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一区域不同阶段、不同机构编制的各类规划信息,规划编制更有针对性。

同时,各区、各局在实际工作中,都会以“一张图”作为唯一准绳,依规办事,保障整座城市依照规划,高效而有序地朝着美好生活迈进。

吴志华介绍,武汉“一张图”在全国率先提出,理念非常先进,也吸引了很多城市来汉学习“多规合一”的经验。

这张图也为武汉斩获很多荣誉。截至2018年底,国土规划综合一张图及延伸成果,累计斩获近20项省部级一等奖、金奖,成为彰显武汉规划实力的亮点。

目前,武汉已形成由规划部门统筹,全市各单位衔接、共同编制规划的模式,实现了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有效衔接。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规划人面对更多挑战、更高要求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着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国土空间规划中将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各项空间规划。“与武汉市摸索多年的“多规合一”思路不谋而合。”林建伟说。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是简单换一个名称,也不是形式上的拼凑,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以及更可持续。”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盛洪涛介绍,与之前的总规相比,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多规合一”突出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思路转变。例如强调市域城乡空间全覆盖,山、水、林、田、湖、草、城全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全关注。

此外,规划部门在管理中,不仅要管好“量”,管好“质”,还要强调统筹联动的概念。”比如水污染问题,看到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岸上的布局就要统一规划。现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行,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多规合一”探索的不断深入,对于规划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建伟说,这种变化促使规划人不断成长进步。

“之前做规划,理念和技术先进更加重要,更多的是规划人单打独斗,编规划、审规划、管规划,现在行不通了。”他介绍,如今要与园林、水务、建设等部门反复电话沟通,了解各方诉求,然后找到最合理的规划方案。“协调统筹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求规划工作者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政策、项目工程开工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用的规划。

展望未来,盛洪涛局长谈到,武汉将继续加大规划体系创新探索力度,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47:27 |
延续抗疫精神,创新规划理念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升级


2020年3月,ZSJ在武汉考察新冠疫情时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同年7月,GWY办公厅发布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意见,要求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老旧社区改造作为基层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是建立“社区全周期治理”的重要具体落实。老旧社区改造提升规划是确保实现国家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的重要环节。



一、延续抗疫精神,交通院下沉党员积极承担社区改造规划任务

1、对口帮扶,让我们注意到这里

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统筹安排下,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对口帮扶汉阳区江汉二桥街知音东苑、玫瑰西园两个社区。出于职业本能,下沉社区的党员注意到这里老龄化人群居多,导致社区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不佳、社区精神淡薄、管理力量和技术方法跟不上。



2、响应号召,让我们决心改造这里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改善老旧社区居民生活实际,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延续抗疫成果,本着打造示范片区,带动区域更新的思想,市交通院联合市规划设计公司开展了《武汉市汉阳区知音东苑社区品质提升实施方案(2020-2021年)》(后简称方案)的编制,目标就是在规划层面有效推进社区品质提升,让社区管理者和居民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3、新年重聚,让我们共同展望这里

转眼一年过去,往事点滴记忆犹新,在传统佳节来临之际,2021年1月28日上午,市交通院规划团队来到汉阳区知音东苑社区送上规划成果与新春祝福。规划团队结合国际优秀旧城改造案例和自身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就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宣讲,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切交流中,共同回忆抗疫故事,一起展望社区发展蓝图。







二、以居民幸福感为核心,品质提升方案描绘社区发展美好蓝图

交通院规划团队的品质提升方案通过改善物质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优化交通设施与组织管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优化社区整体风貌与景观体系,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带动社区空间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1、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居民的需要才是高质量规划的根本。

方案编制前期进行了广泛的社区各层面意愿征集,针对老旧社区的现实困难与居民需求,充分考虑有限改造预算前提下如何通过微改造等“小工程,大民生”举措打造一个兼具“全龄、共享、便捷、绿色、人文”的社区公共活动网络空间,带动社区空间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身边的显著变化。




集中访谈与面对面大规模问卷调研相结合


2、打造优质公共空间,助力活力健康社区生活。

方案明确提出社区物质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的提升重点在于社区内部无效围墙的破除和楼宇之间大量空地的有效利用,围绕重点问题打造老少皆宜、动静结合的公共活力空间,以“全龄全民”共享为主要思路、布置均质而层次分明的公共空间体系,围绕社区文化站打造1个中心公园、重构2个社区广场、3个组团游园和1条漫步环岛,整体打造健康活力知音。


3、破解停车困局,实现功能回归、还路于人。

利用楼宇闲置空地合理布设停车空间全面解决社区停车难、停车乱顽疾,还路于民。同步构建优质慢性体系,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同步在实现主要道路零停车的基础上,打造风车状路网的“全天候”生活流线,针对每条道路现状情况,重构道路功能,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主要道路空间。


4、建立全天候社区管理体系,实现社区自身造血可持续发展。

方案强调培养社区自身造血能力,老旧社区的改造提升除了依靠ZF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外,集合社区、物业和住户一体的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建立,以确保社区改造提升成果能够长期可持续发挥作用,社区自身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实现改造维护经费自给自足,为此,方案提出了“停车先行介入,环境氛围改造,商业支撑活力”三步走社区管理全面提升策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2-20 11:56:09 |
春运动态简报


●2月11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斌和副局长郭万水分别率队检查“三站一场”的春运疫情防控、运输组织及安全生产工作,督导公交、地铁、出租车对航空铁路的接驳工作,并慰问奋战在站(场)区一线的干部职工。局领导要求,要毫不放松抓好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堵住交通站场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窟窿和漏洞,并对坚守岗位的交通系统工作人员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

●2月10日16时至2月11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3205人(61车次,9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2人,已按规定交相关区处置。2月10日,境外到达125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1日5时40分,编组45辆、满载50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衣服鞋帽、防疫物资等的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辞旧迎新的跨年之旅。



●2月12日,市交通运输局水路执法支队巡查汉江舵落口港区下游水域水上交通现状,检查汉江50T溢油库趸船、江汉七桥涉水设施,航道安全等情况。水路执法支队和各区港航海事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34人次,检查汉江航行船舶1艘,乡渡6处,汽渡1家,轮渡1家,港口企业10家,未发现安全和疫情防控类问题。

●2月11日16时至2月12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2319人(56车次,1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0人。2月11日,境外到达68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春运期间,武昌站不断优化调整服务举措,根据老年旅客不会用智能设备的重点需求,在进站验证口设立绿色通道,并在上下车时提供帮扶,做好安全提示,把服务延伸到车上、站外,让旅客出行全程无忧。



●2月13日,市交通运输局水路执法支队和各区港航海事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检查汉江航行船舶3艘,乡渡2处,汽渡1家,汉江锚地1处,港口企业12家,查看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车辆消毒记录,未发现安全和疫情防控类问题。

●2月12日16时至2月13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2565人(54车次,1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0人。2月12日,境外到达53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武汉公交292路是由汉口火车站开往黄陂钓台道客运站,农历小年以后,该线路就采取科学调配运力,缩短高峰发车时间、开通削峰直达车等办法,防止乘客扎堆。春节期间,武汉公交储备了应急转运车,仅292路就储备了20辆应急车辆,以防客流过大时,能及时运送乘客。



●2月14日市物流局副局长蔡文波带队检查G347及新河大桥、G318黄陂段安全运营,并赴汉口北客运中心督导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局建设处、客运处、公路中心、黄陂区交通局负责人参加。蔡局长要求公路中心抓紧修补新河大桥路面坑洞,确保桥梁通行安全,并要求车站运营单位落实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2月13日16时至2月14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3183人(55车次,4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0人。2月13日,境外到达45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3日正月初二,编组45辆、满载67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防疫物资等的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



●2月15日上午,派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峤带队督导检查武昌火车站及周边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情况。杨组长要求,交通部门在紧抓疫情不放松的同时,还要针对春节期间客流特点,合理安排运力,在确保基本服务标准不降低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全力保障市民节日出行。

●2月14日晚7点,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佑湘到天河机场专班现场组检查值班情况并慰问机场一线工作人员。陈局长表示,国际航班的保障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各保障单位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慎终如始做好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并感谢各位同志的默默奉献,祝大家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2月14日16时至2月15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4018人(58车次,9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4人,已按规定交相关区处置。2月14日,境外到达27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5日,市交通运输局水路执法支队和各区港航海事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检查乡渡3处,汽渡1家,港口企业9家。因气候条件不佳,责令黄陂区周家畈渡口和木兰湖汽渡停航。阳逻港区当日外贸集装箱作业378TEU,未发现安全和疫情防控类问题。

●2月15日16时至2月16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4740人(58车次,9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17人,已按规定交相关区处置。2月15日,境外到达37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6日05时55分,巴基斯坦来汉(南航CZ8140)航班共载190人入境。截止16日09时02分,全体入境人员按照《2月15日巴基斯坦入境人员机场转运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经海关检疫流调采样后,分别由东湖高新区转接160人,东西湖区转接30人,无异常转诊旅客,正常通关。机组25人,由南航管控。



●2月17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贺敏检查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交通枢纽的疫情防控、运输接驳工作。贺局长强调,客流返程高峰容易造成人员聚集,要快速疏散、精准防控,确保旅客平安、武汉安全。

●2月17日,市交通运输局二级巡视员孙江到环城大队高速一支队(岱黄)、四支队(机场二通道)、汉口火车站进行检查。孙江对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春节期间执法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要求地铁、公交、出租和长途客运都要做好应对返程客流的准备,做到运营组织和防疫工作两不误。

●2月16日16时至2月17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6246人(60车次,14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13人,已按规定交相关区处置。2月16日,境外到达269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1日至16日,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支队共出动执法队员186人次,检查企业28家,对新洲区G437改扩建工程安全隐患下达督办整改书1份。



●为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全市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2月18日,副SZ刘子清带队赴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围绕打造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和2021年交通运输工作开展调研。他强调,在工作中要学会“弹钢琴”,善于统筹谋划,善于抓重点。要全面厘清2021年和“十四五”发展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2021年重点工作并落实交通安全各项要求。

●2月18日上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佑湘带领客运处,以"四不二直"方式赴武昌火车站综合体、宏基客运站,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陈局长要求严格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乘坐地铁“逢包必检”规定。

●2月17日16时至2月18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9594人(62车次,17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3人,已按规定交相关区处置。2月17日,境外到达104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9日下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贺敏带队赴武汉火车站就春运运力组织和疫情防控开展检查。贺局长表示,现在是返程高峰,既要做好运力的应急准备,又要一如既往做好服务,更要严格落实省市各项疫情防输入措施,应对好逐渐加大的客流压力。

●2月18日16时至2月19日16时,“四站一场”接收排查国内重点地区来汉旅客8481人(61车次,14航班),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汉旅客申报登记0人。2月18日,境外到达115人,都已按照标准交相关区进行处置。

●2月19日上午,武汉站综管办副主任王继红带队对酒店、餐饮等复工复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提醒,要求做好节后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等工作。

●今年春运中,武汉公交一公司开始尝试“定制专车”服务。“定制专车”,即采用“提出需求-规划线路-时间预约-集中乘坐”的流程,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人群的出行需求。定制专车采取就近安排车辆,优先使用纯电动车辆原则,节能环保,乘坐舒适。该服务旨在提升武汉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公交运营效率,优化公交服务。

●2月18日,新加坡来汉(酷航TR120)航班共载59人入境。截止18日12时56分,全体入境人员按照《2月18日新加坡入境人员机场转运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经海关检疫流调采样后,由新洲区全部转运隔离,无异常转诊旅客,正常通关,机组人员未入境。
发表于 2021-2-20 11:57:13 |
武汉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于本月底面向大众开放试乘体验


让“聪明”的车,开上“智慧”的路。近日,自动驾驶项目“东风领航”技术人员对车辆开始了上线前最后阶段的调试,项目计划2月25日面向大众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试乘体验。届时,市民可通过手机APP免费预约,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进行体验。

日前,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二路,多辆东风风神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测试。据了解,这些测试车辆配备了第二代改良版本机顶盒,装设了3个激光雷达、8个摄像头和一套时间同步处理器,具备先进的感知和AI决策系统。摄像头采用内嵌式安装,可降低天气对车辆环境感知系统的影响,提高环境感知精准度。

据了解,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由武汉经开区和东风公司共同投资6亿元,联合元戎启行、文远知行、AutoX、驭势科技、智行者、国汽智联等国内6家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滑铁卢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生态圈伙伴,共同组建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队。

Robotaxi采用东风风神纯电动车,搭载先进的“5G+北斗”定位、动态规划决策、“人车路网云”协同技术,实现了车辆云端监控、远程订单下发、人车交互等功能,可为乘客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出行体验。

东风同步开发的云控平台,将实现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和常态化示范运行的监控、运营管理以及车辆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同时,该平台也会根据试乘用户体验评价信息,对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行服务及技术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用户试乘满意度。

Robotaxi车辆目前已投放42辆,在武汉经开区的6个主要停靠点、15条开放测试路段进行试运营。下步,初步计划加大投放试运营车辆至50余辆,并在后期随项目进展持续增加。

武汉经开区正加快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构建智能网联生态圈,目前已签约智能网联项目超30个,自动驾驶场景已覆盖出租车、公交、环卫、景区接驳、无人配送、代客泊车等多个场景,实现示范运行车辆超过84台。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9 04:21 , Processed in 0.08375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