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655|回复: 20

杭州都市圈构建现状与其他主要城市都市圈对比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10:41:32 | |阅读模式
随着官方的提倡,近年来都市圈的概念日渐盛行,俨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抓手。以下这篇文章提供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情况的参考标准。

2020年,各省纷纷画圈。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都在构建自己的都市圈,北京甚至已把河北廊坊“北三县”的规划权都拿到了自己手里。那么问题来了:从真实的人气指标上看,中国哪些都市圈比较成型,哪些差距仍然巨大?

本文试图从百度地图的“热力图”入手,来看一下几个大城市跟周边的人气联系。

百度热力图,是根据手机下载百度APP的用户分布情况来制作的。因此,这是一个比较准确的人气指标。我查阅了华为应用商店的下载数量,微信是累计77亿次安装,支付宝累计62亿次安装,而百度地图达到了累计37亿次,可见这一款APP的普及程度。

为了具有可比性,本文里所有热力图的比例尺是一样的

先来看长三角几个都市圈

1. 杭州和绍兴


上图是杭州和绍兴之间,两个城市的中心城区距离只有40公里左右,随着杭州的扩张,有融合的迹象。在杭州和绍兴之间,出现了都市圈的特征。

至于在杭州和湖州、杭州和嘉兴之间,都市圈的特征不明显


2. 南京及周边
南京我主要选了西南和东面两个方向,观察跟马鞍山和镇江的关系


可以看出,两个方向都没有“都市圈”的迹象


3. 苏锡常

上图是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热力图,从苏州中心城区跨过无锡中心城区,再到常州中心城区的距离大约是80公里,三个城市的距离还是非常近的,而且经济都比较发达,都市圈的感觉比较足。缺点是,三个城市平级,没有一个强中心。

苏州固然体量比较大,但市区的“量级”比无锡优势不明显,而且缺少机场。苏锡常虽然是一个都市圈,但却是一个没有中心的都市圈


4. 上海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都市,至少按照官方数据,是城镇人口最多的城市。我们从两个角度观察一下上海跟周边城市的关系

上图是上海跟苏州的昆山、太仓之间的热力图,昆山的人口密度显然比太仓大很多,跟上海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一些。整体而言,苏州东部的昆山、太仓和上海之间已经初步形成了都市圈。

上图是上海跟嘉兴之间的热力图,嘉善、平湖、海盐等三个嘉兴下属的市县都出现在了截屏里。但它们显得跟上海的金山、松江距离比较远,人气不够旺,都市圈的感觉比较淡薄





原创 刘晓博
来源:雪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1-26 10:53:53 |
很确切,还可以分析一下广佛,成渝,京津冀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0:58:39 |
本帖最后由 elviswgc 于 2021-1-26 10:59 编辑

5. 北京及其周边

北京作为中国的另一座顶级城市,发展主方向是“向东”和“向南”,东面主要是通州副中心和廊坊的北三县(香河、三河、大厂)发生联系,南面主要是北京新机场和廊坊市区、固安县发生联系

上图是通州和北三县之间的热力图,三河和香河都出现了热力图上,跟北京通州显得“很遥远”;大厂也出现在了热力图上,但显得很弱小,一不留神就会忽略。北三县里地位稍低的燕郊镇(归三河管辖),反而显得很突出,堵在通州的东大门外。

看人气,燕郊一个镇的“热力”足以相当于三河、香河、大厂三个县(县级市)的中心城区加起来。所以,在北三县投资还是要首选燕郊。

至于北京向东构建都市圈,看起来仍然非常遥远,因为北三县整体人气是不够的。

再看一下北京的南面:


廊坊市区、固安和永清的县城都出现了热力图上,但北京向南的“热力”很少突破南六环,因此形成了面积广大的“空白区”。所以,北京向南构建都市圈,也还比较遥远


6. 武汉与鄂州
武汉是中部第一大城市,有着“九省通衢”的巨大地理优势,跟武汉关系最密切的周边地级市,就是鄂州。从发展态势看,鄂州并入武汉只是时间问题

但上图是武汉和鄂州之间的热力图,两者的热力是完全独立的,连接存在较大的真空地带,都市圈的特征不明显,未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原创:刘晓博
来源:雪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1-26 11:02:55 |
从热力图上广佛、深莞是基本连片的,也是珠三角城市面积小、无耕地红线城市可尽情扩张、人口体量巨大的结果
发表于 2021-1-26 11:10:45 |
这不是昨天刘晓博发的文章嘛,哈哈,总结算下来就珠三角都市圈基本成型,杭州和苏锡常有都市圈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1:12:37 |
最后来看一下改革开放先行者、城市密度最高的大湾区的广深两市的都市圈构建情况

7. 深圳、东莞、惠州
深圳这几年的楼市红火,进而将大量资金漫溢到临深城市(如东莞与惠州)

上图是深圳和东莞西部的热力图,可以看出来,基本上融为一体了。中间缺少人气的地方,都是山地或者湖泊

上图是深圳、东莞中部的热力图,塘厦、凤岗、清溪等东莞南部三镇也跟深圳融为一体,两个城市的边界很难分开

上图是深圳和惠州之间的热力图,惠阳、大亚湾已经跟深圳完全连接,惠州市区、仲恺等片区跟深圳的联系也建立之中,至少沿着主要公路已经几乎没有断点了。

所以,深莞惠都市圈已经不是规划中,而是基本实现了


8. 广州及周边

上图是广州跟佛山一带的热力图,广佛已经没有“之间”,而是完全融合了。至于中山、江门的市区,也通过顺德跟广佛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上图是广州和东莞之间的热力图,虽然联系不如深莞、广佛密切,但也已经非常紧密,完全是一副都市圈的样子


结论:

通过热力图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级城市,其城市结构、资源配置带有“内敛性”,向外溢出的量能不足。尤其是上海最近提出重点发展5大新城,把5大新城定位为“现代化大城市”、“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长三角的增长极”,这意味着未来10年上海的资源外溢不增反减。也就是说,“北京都市圈”其实是不存在的,北京仍然是在跟自己玩。上海都市圈也仅仅是上海跟昆山的“小圈子”而已。

至于南京、武汉等城市,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圈还比较遥远。

中国最成熟、关系最紧密的都市圈,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中国三大都市圈里,虽然大湾区规模最小,但人财物的密度最大,内部关系最为紧密。

此外,杭州跟绍兴之间,苏锡常之间,都比较有条件构建都市圈。




原创 刘晓博
来源:雪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1:15:37 |
本帖最后由 elviswgc 于 2021-1-26 11:23 编辑
vincentfanger 发表于 2021-1-26 10:53
很确切,还可以分析一下广佛,成渝,京津冀


成渝原创作者他没写,我打算晚上晚高峰的时候看下那边的热力图贴一下
发表于 2021-1-26 11:36:23 |
本帖最后由 战斗123 于 2021-1-26 12:37 编辑
elviswgc 发表于 2021-1-26 11:12
最后来看一下改革开放先行者、城市密度最高的大湾区的广深两市的都市圈构建情况

7. 深圳、东莞、惠州


仅从都市圈建成区的紧密度恐怕不能就此断言“上海外溢不增反减”吧,上海的外溢主要在于作为外资的窗口,促进外资在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嘉兴、南通等城市开疆拓土。商业上cosco的优先布局等也算是一种外溢吧。
长三角坐落于大平原,城市中心距离较大,大部分城市历史悠久;缺乏像珠三角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平地起高楼,一县之地形成大城市的例子,城市面积普遍较大;耕地红线面积大,制约城市在行政区内的扩张(例如深圳、东莞就几乎全域平原都成了建成区),自然更难与行政区之外的城市建成区相交、深度融合、纳入同一个通勤区。
长三角本身缺乏像珠三角一样深度融合的条件,也达不到珠三角建成区几乎不分彼此的程度。(原来是说未来十年,看错了)
发表于 2021-1-26 12:31:50 来自手机 |
上海仍处于吸血阶段,你让上海放弃吸血那就切了他的手足一样难受,杭州湾大桥通车这么多年前,宁波一厢情愿的上海外溢基本泡汤,一如既往的被单向吸血
发表于 2021-1-26 12:45:00 |
jjtc1234 发表于 2021-1-26 12:31
上海仍处于吸血阶段,你让上海放弃吸血那就切了他的手足一样难受,杭州湾大桥通车这么多年前,宁波一厢情愿 ...

改开后,上海经济和资金占比在长三角不断减少,哪来的吸血?
发表于 2021-1-26 13:31:59 |
为了防止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未来优秀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应该有着良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补,合作共赢,但又禁止城市贴边连片发展,无序扩张,都市间应该留有足够的生态空间,确保都市圈宜业宜居,可持续发展。目前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就禁止城市之间贴边连片发展,北京未来将加强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严控人口规模和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贴边连片发展。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就挺好,有山有水,有着天然的生态屏障,城市虽然不能像有些平原城市那样摊大饼式连片发展,热力图和灯光图也不会特别集中璀璨,但生态环境好,宜业宜居,这才是最好的人居之城。
发表于 2021-1-26 13:58:07 来自手机 |
zyxq999 发表于 2021-1-26 13:31
为了防止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未来优秀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应该有着良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补, ...

资源的重要性胜过宜居。


 楼主| 发表于 2021-1-26 14:59:08 |
zyxq999 发表于 2021-1-26 13:31
为了防止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未来优秀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应该有着良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补, ...

内循环时代,很难再打宜居小而美的策略了,不做大做强,蛋糕就这么大,一旦丧失竞争力,请参照东北几大城市
发表于 2021-1-26 14:59:40 |
哎,没办法的,浙江也想建成区占比例像珠三角那么高,可是问题的浙江全省的可建设用地比例是很低的,根本就没有连片发展的土地指标
发表于 2021-1-26 15:04:44 |
zyxq999 发表于 2021-1-26 13:31
为了防止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未来优秀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应该有着良好的互联互通,产业互补, ...

这个禁止贴边连片发展是给北京的孤立策略站台的吗?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1 18:24 , Processed in 0.08603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