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iabolik

[城建规划]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场馆「巡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5:5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两个结束区集中应用迭台形式之外,索道A、B线路各设置有中间站,A线路中站海拔标高1041m,是延庆冬奥村到集散广场之间转角站(图32),B线路中站(即中间平台,同时也设有C线路下站,在此由B换乘C至山顶出发区)海拔高度1554m,是集散广场到竞技结束区的转角站(图33)。设计将中间站视作集散广场的“延伸”,形式选择上也将其整合到上述策略中去。

32  A索道中站实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5:5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3 B索道中站、C索道下站(中间平台)实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区域建筑沿山体错迭布局,利用屋面形成挑廊及室外活动平台,平台之间采用均匀分布的竖向交通系统进行交通联系,极大地化解了山地建筑对无障碍需求人群使用的不便。平台赛时满足临时设施布置及功能扩展需求,赛后可转换为室外活动场地。平台下部结构采用网格状钢框架结构,为赛后功能扩充预留可能性。设计合理配置永久建筑、临时设施和使用场地数量和规模,贯彻场馆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可逆式”发展。

出发区的设计策略则需要更多地引入关于奥运的文化主旨去回应承办国家特色的宏大命题。协调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山顶出发区建筑内部容纳索道站并提供运动员休息空间。根据索道安全运行的场地水平长度需求,进行了适量土方开挖,形成半覆土建筑,设计控制建筑体量,最高点不高于小海坨峰顶的海拔高度,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图34、35)。山顶出发区拥有独特的景观视野,外立面从外到内考虑深远挑檐、廊道露台、遮阳景窗等空间化设计方式,综合解决了功能、节能和美观的多方面需求。建筑以坡屋面回应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渊源,以朴实的木瓦作为屋面材料体现地域及场所特征,表明本届冬奥会承办国家的文化特质,同时坡屋面造型经过了几何化操作,又赋予其一定的独特性和当代性(图36)。顶部设置的观山廊和“长卷”景窗提供了可以远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和山地新闻中心的平远景致,一幅胜景映现于观者的眼前(图37),错综的赛道拟合于海坨山脉,正如雏燕之形,暨场馆“雪飞燕”命名的由来。

34 山顶出发区(含天气雷达站)模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山顶出发区(含天气雷达站)轴测分解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山顶出发区实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7  从山顶出发区观山廊俯瞰赛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3  技术措施

山地气候条件复杂严苛,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土石山体的地质条件给建设实施带来极大难度。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对应上述设计策略分别展开结构选型、构造处理、材料品类及技术参数等设计控制工作。

场馆主体结构选型贯彻山地施工条件下优先选用装配化的设计思路,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梁柱支撑、钢筋桁架组合楼板体系(图38),钢材选用低温耐候钢,全螺栓连接(图39)。针对山顶特殊的风环境气候条件,结构构件按足尺(1:1)加工构件,取最不利荷载设计值,进行静力加载实验。桁架楼板室内采用免拆底模板材,保证施工进度;室外挑檐部分选用可拆底模板材,以实现建筑效果。

38 山地条件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过程

39 装配式钢结构建成实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台对应摆渡车、转播车、压雪车等工作车辆停放,集装箱、板房、临时看台等临时设施设置以及消防车救援等分别控制平台均布荷载。上人及堆载平台采用预制混凝土砖架空屋面构造,为承载临时设施的支座预留了空间(图40、41)。同时架空层的空间高度也为赛时在平台上设置覆雪连接道路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性。平台栏杆等室外工程项全部采用工厂单元预制、现场螺栓连接方式,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和火灾隐患。出发区木瓦屋面按照深化设计内容在风洞实验室制作木瓦全构造层次样板段,通过了专项的抗风测试,满足“万无一失”的工程建设要求。

40 集散广场室外平台承载临时设施工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5: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1 压雪车库过车平台压雪车工作工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设施化的建筑语言反映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低调而消隐”(Low-pitched and Hidden) [2]的设计态度。对材料品类的筛选提炼也是对山地建筑完成度的控制策略;考虑山地运输及安装条件,预先做了小尺度的板块划分,板材多采用开缝处理,减少施工工序;山地环境类别和严寒气候分区要求设计对材料耐候性、耐久性、抗冻性、吸水率等相关技术参数严格控制;扶梯、电梯相应采取桁架内及井道内设置加热设备来应对高山环境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对停车及压雪车过车平台混凝土面层材料的抗盐冻性要求进行了专家论证,采用F50抗冻混凝土配筋面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6:0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  设计组织

工程以设计联合体的方式展开场馆设施项目的规划建筑设计工作以及岩土支护、市政配套、生态修复等作为支撑场馆设计的分项工作。设计联合体以多专业的构成方式应对复杂多面的系统性建设需求,强调专业间的职责分工与合作,形成设计“闭环”,提高工作效率。在建设方的统一组织下,联合体还要与造雪引水、索道系统、高填方抗滑移、防洪地灾治理、绿化及场地修复等专项设计单位进行对接。总体上,受制于复杂山地条件下场地容量限制的客观因素,建筑设计需要更多地与市政设施、雪道设施结合,需要处理索道设施与建筑的衔接关系等协调事项。工程分项设计、专项设计及深化设计等工作的界面划分和对设计文件深度控制都影响着设计工作的展开和工程最终呈现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7 16: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更新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8: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wgprl 发表于 2021-10-17 16:19
好长,更新辛苦了

感谢回贴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8: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冬奥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实战”演绎速度与激情!

https://mp.weixin.qq.com/s/mYULb89EuucNFgPsLfuwx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8:1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圆地方
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19:20 , Processed in 0.0808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