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5685|回复: 207

[城建规划] 北京坊:如何改造成“中国式生活方式体验区”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5 15:5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有生命力的现代商业在于感受和体验,历史风貌建筑无疑凝结了千百年来,在风雪冰霜的雕刻下而形成的神韵。于是,随着城市核心地段土地的日渐稀缺,这些历史风貌建筑逐渐成为了新商业项目建设的“基石”。

一座座经历过风霜洗礼的历史建筑,究竟如何“改头换面”成为现代人释放购物激情的商业场所,改造后的商业项目又对当地消费市场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北京坊西起煤市街、东至珠宝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条,整体呈现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总体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该项目位于天安门西南800米处,毗邻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著名文化场所,同时区域内也拥有多处历史文化建筑,其中不乏劝业场、谦祥益、盐业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建筑。

因此,自北京坊规划之初,如何在挖掘历史积淀、传承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现这一距天安门最近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同时打造“中国式生活体验区”,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项目的首要和基础课题。


深厚的历史传承,不可复制的文化底蕴,是北京坊的底气,同时也是巨大挑战。自2016年开业一年有余后,随着星巴克臻选北京坊旗舰店、MUJI HOTEL和WEWORK的相继开业,北京坊以“中国式体验街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既得年轻潮流人喜欢,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气息,完成了城市的更新和升级,也让大栅栏商业区重回聚光灯中心。

作为一个历史建筑,北京坊是如何“改头换面”成为现代人释放购物激情的商业场所,让大栅栏片区的商业生态重新苏醒,成为了北京文化新地标?



建筑特色:

整体建筑风格延续了中华民国时期建筑特色,保留了中式建筑的神韵和精髓。建筑外观还原了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风格,色彩上大面积的灰色,形成北方特有雄厚、宏大的气势。



改造方式:

北京坊的改造模式和大多数传统旧城改造的规划方式不同,不是对该地区进行整体拆迁和全面商业化。规划者用一种新的“节点改造”模式进行保护与更新,这种模式和大多数传统旧城改造“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推倒重来刚性模式最大的差异在于,“它是一个软性的生长方式,不是硬性规划在某个时间点要达到什么目标或者状态,而是要和它自身的生长结合在一起。”北京坊更重视保护社区原住民的生态,对生活场景的还原。



业态布局:

北京坊一期的业态主要由主题餐饮、艺术文化、体验互动和精品生活四部分组成,各自分别占比25%。在空间上,形成文化艺术展演空间、文化生活空间、国际生活空间、慢享空间四个板块。



运营模式:

北京坊由“广安控股”旗下的北京大栅栏永兴置业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北京坊在运营内容上坚持引领性与参与性,注重在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引领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商品世俗化、旅游脸谱化,以至最终呈现出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项目内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5 16:1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abolik 于 2020-10-17 03:51 编辑




“北京坊”经验启示   


保护和重塑地块历史原貌,引入“和而不同”的集群设计概念

北京坊保留并延续了大栅栏过去廊房头条、廊房二条、门框胡同、三富胡同等重要地脉肌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重塑本地块的历史原貌。这里的每幢建筑都不只是视觉的表现,而更像是“文化地景”的一部分。

吴良镛院士将书法中“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原则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说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设计的新模式,也铸成了北京坊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的样本与标杆。

建筑设计采用了“集群设计”的概念,由7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物保护等方面颇有造诣的著名建筑师参与了北京坊沿街八栋单体建筑的设计。首创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集群设计之先河,或将为“中国式建筑集群”重新定义。八栋仿建虽整体风格共通,但每栋建筑所处的位置、面对的街道,又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历史。

通过集群式设计,北京坊呈现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最终形成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与此同时,设计团队遵循“保留岁月的痕迹”的原则,北京坊整体建筑的完整性也很高,保持了胡同肌理和坡屋顶设计,并采取空中连廊设计,从而使一座座单体建筑联系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

·

整体规划既尊重场地历史又符合现代人高效的生活方式

北京坊在街巷尺度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重新在这个片区内复兴了一种新的空间秩序。街道最宽处有25米左右,最窄处3-5米。既结合了以前胡同的格局,补足了前门大街的宽阔有余,变化不足的缺点,又在几条主街上沿袭前门大街宽阔的街道尺度,错落有致、有开有合,广场与主街形成了空间的变化,这样的街区关系,营造了一种生活氛围。

除了沿街八栋单体建筑外,北京坊由很多小建筑组合而成,围绕劝业场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一层室外街道与前门大街煤市口大街相连,纵横交错就如过去的胡同。南侧是一条直胡同,可以从前门大街一眼望到煤市口街。地上二层到四层有回廊相连,一层临街及4层有露台和窗户能看到正阳门。

建筑的三层设计有独特的空中漫步体系,多处空中连廊,将建筑连成一体,犹如架起一条空中胡同。人们可在空中观景漫步、胡同屋顶露台用餐,一览京城之美。在建筑群间,扶梯、直梯以及步行楼梯的组合使用,同时地下四层除了一定的商业设施外,还建设了大容量的车库,拥有521个车位,形成了便利的立体交通体系。漫步在其中的“文化人儿”能够形成一条生活式的消费动线,从单点消费、顺便消费转向多点消费、主线消费。使这里成为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居所”,满足一切高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



北京坊形成的独特气质在于明确的定位与业态筛选

北京坊作为北京文化新地标,为实现文化的活态保护与更新,北京坊在功能业态的选择上设立门槛,对进驻商家进行严格筛选。一方面挖掘大栅栏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的文化生活型态,如文化展馆、家传体验中心等。另一方面,引入现代生活的文娱功能,如MUJI酒店、PageOne书店等。复合的功能适应不同人群对历史文化的体验诉求。

在品牌引进上,北京坊很少引进品牌连锁店,有意弱化零售品牌所占比例,更为注重品牌重新定义北京的“新生活方式”潜力,把握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同时注重品牌的导流作用,如引进了:全球首家24小时的Page One书店、保利文化入驻的保利国际影城北京坊店、体验英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英园、o2o模式跨境电商天竺综合保税区德国商品展示店、每一件产品都是艺术品为设计使命的Pinvita、定制带有家族温度和记忆的“传家宝”的家传文化体验中心等。这些品牌品牌也在诠释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英国的精致生活、日本的极简之道……

潮流热点是在不断进行变化和更新的,北京坊能保持着长久的热度与潮流感,就是在于北京坊在“选商”时对于多元文化、多元品牌的包容性,中国式而不是中国的,这些理解构成了北京坊的独特气质。



举办多样活动,吸引年轻一批消费者

北京坊很好的在项目运营中“留白艺术”,留下一些地方做文化交流、论坛、展览、沙龙。北京坊至今共办了500多场各类文化交流、国际交往、艺术生活、科技创新等主题活动,文化活动月月不断档。露天音乐会、FUN市集、社区邻里节、国际设计周、新春文化坊会……无印良品酒店、英园等由商家自己举办的论坛、画展、文化体验活动也不在少数。

北京坊的出现改变了前门地区消费客群的年龄层和状态,对原有消费客群做了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坊本地化的消费人群占了85%,年轻群体25岁到39岁的占了63%左右,女性占了62%。

在北京坊实地消费的客群中,38%的群体有超过一种业态的消费行为,大部分仍以单品类消费为主,其中更以餐饮、观影消费居多。并且,这样的人群大多是本地学历较高的年轻人。另外,根据北京坊官方移动端数据显示,每天在北京坊停留的人有2-3万人。随着北京坊内店铺开店数量的增加,普通消费者数量上升,实际平均消费金额也以200-500元这个区间为主。



重视夜经济,延长消费时间

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现城市风貌,也可以映射出一个城市的商业水平与消费习惯,相比其他一线城市而言,北京却总是被吐槽没有“夜生活”。

2019年以来,北京对“夜经济”的发展愈发重视,拟制定相关措施,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推出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特色精品夜市,鼓励企业夜间延时经营。

目前北京坊已经成为探索”夜经济“的排头兵,推出了共有8家餐厅的北京坊“深夜食堂“,其中有两家新开餐厅,分别为旺顺阁新开的京菜餐厅、深圳酒吧品牌,而原有的龙井料亭、北平花园、滋色菇娘鱼、Ms.Na、蒸汽犀牛·精酿啤酒餐吧、MUJI Diner则是将营业时间做了一定的延长。北京坊深夜食堂的每家餐厅都有酒和露台,可一览到天安门及前门附近的夜景,很适合文艺的小资吃货们,有网友形容称为洋气文艺版深夜食堂。

北京坊不仅仅只靠餐饮发力“夜经济”,也在一直激活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如很早就引进了24小时的Page One书店、保利国际影城,而一些文化推广活动,如新年音乐会也会尽量在12点左右,来打造情感消费区域的无差别时区。



服务周边居民,形成“邻里共生”的有序状态

北京坊不仅是给来消费的市民服务的,也是给周围居民服务的。北京坊地下有650个停车位,其中有大约120个车位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了杨梅竹斜街和西河沿街的居民使用,形成了停车位共享。也正因为有共享车位,这两条老街实现了机动车有序管理,告别了以往人车混杂的状况。

同时,北京坊也为大栅栏街道举办社区活动提供了平台。大栅栏街道仅1.26平方公里,地面上寸土寸金,能拿出来供居民活动的大块活动空间凤毛麟角。北京坊落成后,街道近两年举办胡同“微马”、大栅栏生活节等文体活动有了去处。此外,西城区体育局、统计局、司法局、规划国土部门等,也经常在北京坊举办特色展览,服务周边居民。

未来,北京坊将加大对在地社区的服务和辐射作用,在接下来的二期项目中,将会考虑引入和周围居民需求匹配度更高的业态,例如生活性服务业,让老街坊们在老城有机更新中,生活更便利、舒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5 17: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坊二期什么时候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5 17: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5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北京坊的卫生间真心是难找,导视信息也不明显和明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5 1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少人气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5 1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的时候,大栅栏煤市街以东部分也是规划为前门大街那样全拆平了盖新的。后来改成仅拆出C、H两个地块来。在这个意义上说,C地块的北京坊当然算是“节点改造”。但仅就地块尺度来看,它仍然是彻头彻尾的推平头式再开发,属于前门大街模式的升级版,终究还是难以探索出所谓“中国式生活方式”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0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坊品牌更新比较慢,我觉得这里可以发展成上海新天地那样,再引进两间小众酒店,增加小资情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09: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人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老居民拆走了,自然没有人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10: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门大街与北京坊分属东西两城这事也挺奇葩的。东城的前门大街与鲜鱼口明显没有西城的北京坊与大栅栏经营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10:2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好消息——


地铁8号线三期成功下穿2号线 前门站出入口融入周边建筑



  2018年年底,连接着珠市口与瀛海的地铁8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从北京地铁的运营线路图上看,8号线这条北京的“地下中轴线”,仅剩下珠市口到中国美术馆之间的4.4公里没有开通。
  如今,为了连上这段地铁路网里的“断头路”,轨道交通建设者们奋战在一线。记者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8号线三期工程已顺利下穿地铁2号线和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预计年内王府井到前门区间就可实现隧道贯通。
  成功下穿两个特级风险源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地铁8号线前门站的施工现场。在距离地面40余米的地下,施工人员正在盾构机内安装隧道管片。
  “其实我们早在2013年年底就已经进场,不过由于受到周边拆迁难度的影响,前门站的设计一改再改,直到2017年,车站的设计方案才最终敲定,实现动工。”市轨道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汪国锋介绍,去年6月,以正阳门命名的“正阳一号”盾构机顺利从前门站始发,驶向王府井站,标志着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工程王府井-前门区间正式开始掘进。
  目前“正阳一号”盾构机已经完成下穿2号线和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在地下已行进了约930米。“由于前门站周边重大活动较多,渣土运输困难,因此施工的进度相对缓慢。”汪国锋介绍。
  8号线王府井站-前门站区间为标准的双洞双线隧道,区间单线长度约1650米,采用盾构法施工。前门站位于正阳门箭楼东南侧,盾构机自前门站始发,沿前门东大街东行至台基厂大街北转,并沿台基厂大街北行至长安街南侧的盾构接收井接收。盾构区间依次下穿铁路直径线、地铁2号线两个特级风险源,升旗宾馆、铁道博物馆、规划展览馆、首都大酒店B座、天主教堂、法国使馆旧址、法国兵营旧址等8个一级风险源。
  “8号线的隧道距离地下直径线挨得非常近,只有3.6米的距离,地下直径线又是个直径12米的大盾构,所以就要求我们拿出绣花的功夫。”中铁十四局8号线三期03标段项目部常务经理王兆民介绍,根据要求,穿越既有隧道时,沉降应不超过3毫米,而8号线的施工则把沉降控制在了1毫米之内。
  前门站出入口融入周边建筑
  为了配合“中轴线”申遗,8号线前门站地面出入口的设计方案仍在讨论之中。今后8号线前门站的出入口将尽量减少对老北京中轴线风貌的影响。根据初步设计,西南出入口将与周边商业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西北出入口将直接连接到既有的地下通道内,负责站内通风的风亭也将与周边建筑结合,“消隐于无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1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人气来说,前门大街和大栅栏的人流,稍微引导就能人满为患。但北京坊好像故意设置阻碍,怕无效人流涌入。 还是想打造本地人的生活消费圈子。这个位置,人气应该不需要担心,运营需要更精细一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15: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坊这周边街区格格不入,文章里提到的“对在地社区的服务和辐射作用”更是为零,连个卖水果的都没有,怎么服务周边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23: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前门玩的人多是冲着那条细长的步行街和大栅栏去的,一趟走下来累个半死,哪还有心思逛什么北京坊,外地来玩的未必能找到,周围一片市井生活区,哪会有人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0 10:27 , Processed in 0.07848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