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9446|回复: 316

专栏 | 九江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1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江市**召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专题汇报会
谢一平出席并讲话
2019-10-29 22:11:09   作者:程静  编辑:余传建   来源:九江日报
http://jj.jxnews.com.cn/system/2019/10/29/018638554.shtml

  10月28日,九江市**召开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专题汇报会。市委副**、**谢一平指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市委、市**的一项重大决定,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与特色的有效举措,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职责,克难攻坚,持之以恒,扎实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项工作。

  为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进程,九江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九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经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征求专家及部门意见,现已形成送审稿。经过充分讨论,大家认为文本的整体架构完整,内容比较丰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大家建议要进一步梳理提炼九江历史文化名城特色,补充完善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亮点等。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谢一平对前期工作给予肯定。他说,九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就是真儒过化之地、文章节义之邦。九江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九江历史文脉,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的编制时间紧、任务重,各成员单位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抢抓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行动上要全力以赴,查漏补缺,找不足补短板,进一步梳理提炼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占比;责任上要落实到位,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按时按质完成既定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九江市申报名城首席专家顾问张广汉,副**李军、孙金淼,市**秘书长鲍成庚出席会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批前公示
http://www.sohu.com/a/331588846_73259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7 10: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规划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公布中心城区首批63处历史建筑名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in100 于 2019-11-17 11:15 编辑

【一天一往事】消失的钟亭:地标建筑 见证历史

原创: 听语人间  听语人间  5月14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一往事】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九江老工业基地的时代新唱
https://v.qq.com/x/page/n087457ih7x.html
( 九江新闻记者 杨罗钧 扈影 )为助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我市决定对九江动力机厂进行提升改造,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历史文化街区,续写九江老工业基地的新辉煌。

  【记者 扈影】:说起九江动力机厂,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九江动力机厂的原址,虽然说这里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草一木、还有所有的厂区都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厚重历史。

【九江动力机厂原设备能源科科长 胡艺岚】:我们这个厂是一个有着60多年的老厂,它是目前九江市最大的机械加工企业。我们厂最兴旺的时候,在册职工1900多人。当初我们九江动力机厂因为庐山牌S195柴油机获得全国银质奖章,而且质量非常好,全国各地的客户也非常地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发展工业的热潮中,九江兴建了一批厂矿。动力机厂就是其中之一。技术领先,价格合理的“庐山牌”发动机,名闻遐迩。然而,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技术等因素,老企业、厂矿纷纷倒闭破产。时至今日,这些厂矿都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唯有九江动力机厂保存完好,留下了一个九江老工业基地时代的记忆。

  【记者 扈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片原本已经荒凉的厂区即将重获新生,这里将要被打造成为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


【市文旅集团项目部负责人 李林鹏】:目前,咱们动力机厂已经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市委市**的要求,计划将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一个集旅游景区、现代化园区、现代化社区和现代化街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四区合一”的理念,将它打造成为一个九江市城区知名的工业文化旅游地标。

目前,九江动力机厂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获得市发改委立项批复,并完成了规划方案招标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7月份可完成规划设计,今年年底即可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2年。

【市文旅集团项目部负责人李林鹏】:我这里有一个咱们历史文化街区未来意向性的打造图片,未来咱们会在这边建成一个反映九江市工业历史文化的一个历史博物馆,以及在园区范围内重点引进一批文化创意类的企业在咱们园区创业,将还会引进一些餐饮、运动健身、酒店等旅游配套性的行业入住园区,将园区打造成一个新时代的网红打卡基地。
      听说工厂将重获新生,厂里的老职工们也十分高兴,并充满期待。

  【九江动力机厂退休职工王冀】:变成(历史)文化街区以后,对我们居民来说都是个好事。
  
  【九江动力机厂退休职工胡柱全】:历史文化街区建成以后,我希望比以前动力机厂更好,更有生机,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in100 于 2019-11-17 11:39 编辑

【一天一往事】清末的江西九江是这样的,那时的九江还蛮现代化的

九江位于江西省最北部,是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省交界处,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与“天下眉目之地”,有“江西北大门”之称。九江是“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

图为清末江西九江的码头,在靠近岸边停靠着很多小船,边上的那些西式建筑是不是让你误以为这是在异国他乡。

图为清末江西九江,边上的那些都是当时洋人占据修建的西式建筑。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被迫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九江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图为清末江西九江。1861年3月,英国钦差大臣右参赞巴夏礼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一条之规定,与清**江西布政使张集馨订立《九江租地约》,划定张官巷以西(港务局办公楼)。龙开河以东滨江地带为英国租界,面积约150亩。九江英租界是近代中国7个在华英租界之一,也是九江唯一的租界。

图为清末在江西九江码头边上等活的清朝百姓。确定租地范围后,1862年,英国人强行拆除居民的房屋,填塞贯通长江与甘棠湖的湓浦港,做起一幢幢西式楼房,正式设立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英国巡捕房、法庭、工部房、法国天主堂及天主堂医院等。

图为清末一艘在长江中的轮船,边上是当时外国人占据修建的房屋。船上的两个清朝人感觉与边上的事物不在一个时代,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

图为清末位于江西九江的南伟烈大学。九江开埠和开辟英租界后,外国文化开始进入。在1867年,美国卫理公会在九江设立同文书院,1906年改为南伟烈大学。1896年,英国传教士在九江开办福德医院。这些促进了九江近代化的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7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住文化底蕴,“浔”根文化。保护城市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一往事】一桥一镇一城 勾勒清末民初进取的九江人

  这一段时间,整理了不少关于九江历史的稿子和大家交流。然而从大家的留言中,发现一部分人不仅不了解九江的近代,而且每当我对九江人赞扬时,部分网友嗤之以鼻。此文是我在查询资料时发现的美文,非原创,与大家分享。多次搜索均为找到原作者资料,如有侵权请告知。

      无论现在的九江发展的怎么样、九江人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但是在近代,九江人真的很了不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被强行唤醒,进入新的时代,此时的九江人顺势而上,商海弄潮;不屈不挠,多次抗争。在动荡的年代,九江人有智慧、有血性,无论那个领头的是不是九江本地人,但呼应、支持的人是九江人。或先知先觉,或后知后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历史,不仅是一个人的历史,更是一座城池的记忆。

浔阳自古以来商贸经济兴盛

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自古便是长江流域货物集散之地。近代以来,九江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港口经济的发达带动了商贸经济的繁华,海纳百川的港口文化衍生出传统商业道德和近代商业精神相结合的商贸文化。

人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传统的浸润力又塑造了人的品格,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群体则进一步推动经济生产的发展。这似乎是一条“黄金律”。

一座木桥

龙开河将九江城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原称放马场,河上架有一座宽阔的木桥,可通车马,全长80米,建于1915年。建桥者姓张名谋智,字学舟,取“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本是做木材生意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西城外方圆150亩地被划为英租界。外商看中九江这块风水宝地,蜂拥而至,建码头、创公司、办银行,开九江近代商贸之先河。为了往来船只停靠方便,英国人决定修建从龙开河口到九华门的驳岸。

一个偶然机会,张谋智结识了工程主持者哈门德,瞅准商机,承接了驳岸工程,大概是九江历史上第一代包工头,由此打捞了第一桶金。此后洋人在九江修建教堂、学校、医院等,建筑工程全由张谋智承包,家财越滚越厚,一跃而为九江首富。九江人称其“发洋财”。

1910年地方**修筑九莲公路,张谋智捐巨资,取得运输经营权。通车后,购买8辆福特轿车,成立江西省第一家汽车客运公司,往返于九江至莲花洞,接送上下庐山的游客。当时山上的别墅只有400余栋,这条公路的通车,加快了别墅的建筑速度,使庐山成为举世闻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馆。

这座木桥本以张谋智的字命名为“学舟桥”,刻碑时误写为“学洲桥”,张谋智觉得更有意味,便也将错就错。有了桥梁的沟通,便有了后来一、二、三马路,偏僻的河西成了闹市。两年后,映庐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久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落户河西,成为九江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1928年,九江商人集资建起龙开河铁桥,曾经为九江城区的扩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洲桥才退居次位。


一座市镇
九江东去20里,有一座小渔村姑塘。因地锁鄱阳湖入江的咽喉,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在此设立钞关。道光年间姑塘关税收入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外贸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1901年,英国强求清**将姑塘钞关划为九江海关管辖,修建了海关大楼,把持了姑塘海关的行政大权,滚滚白银被当作“庚子赔款”流入英人的腰包。

姑塘就此喧闹起来,舟楫拥塞,商贾云集。码头、驿站、酒肆、茶楼,乃至歌寮、妓院、烟馆、赌场,一应俱全,接待过往商客与船家。九江商人没有放过商机,著名大商行几乎都在此设立分号,并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形成了“上海帮”、“安徽帮”和“广东帮”,主要从事大米、茶叶、瓷器、夏布等出口物资的交易。一个新的商贸中心在姑塘落成,全盛时期商号达数百家,生意兴隆,通达四海。姑塘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闹市,灯红酒绿,珠光宝气,时人称之为“小上海”,人口最多时达三万多人,超过城内的人口。1930年出版的庐山导游图,赫然标上“姑塘市”。


一种新型近代服务行业在姑塘兴起,过往货船缴纳关税,手续麻烦,还不时遭到海关人员的刁难和地痞流氓的敲诈。繁忙季节,船只往往停靠二三天才能办完手续,堵塞码头,海关当局也颇为头痛。九江米商王建斌兄弟三人急公好义,经常为客商打抱不平,颇有威望,客商也送些钱财以示感激。渐渐王家米行成了一家“中介公司”,代理客商办理转运报关手续。当时的中介有一个听起来挺负面的称呼:掮客。掮客的介入,客商方便,海关当局满意,地痞流氓慑于王家兄弟的威望,也大为收敛。这样的“中介公司”后来在姑塘有上十家,混乱的码头竟变得井然有序。

一座商城

1907年,曾出使日本、比利时等国的九江籍京官李盛铎,率江西籍京官111人奏请“自行筹款修筑本省境内铁路”获准。这班雄心勃勃的京官,立即着手筹资,创立江西铁路公司,企图打通乾隆年间的大庾岭贸易通道,重振江西经济。1916年,九江至南昌的铁路贯通。此时,清**已经倒台5年,热心的京官们亦作猢狲散,再也无力继续当初的雄心,筹划中的江西大铁路便定格在“南浔铁路”上。一条长江,一条铁路,九江成了T字形的交汇点。九江港与江西腹地的连接,有了更快捷的通道,奠定了近代九江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九江商行大多是批发和零售兼营,内销与出口并举,从事大米茶叶、轻纺百货、五金颜料、烟酒精盐、煤炭煤油、食品干货、文具纸张、瓷器土特产等贸易,天下出产几乎一网打尽。说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当时九江城的外贸商号竟有1100多家。一条大中路,集中了800多家店铺,是长江中游人气最旺的商埠大街。四海宾客,语音杂陈,以致九江话被作为地方“国语”通行,彻底从赣语系中分离出来。大街之上,常见观光洋人背着照相机东张西望的好奇目光;寻常巷陌,可见金发老外笨拙地挑起长长面条吸溜溜的狼狈相,成了九江的街头一景。中西文化的沟通有了更多的机会,连洋车夫、小商贩、老妈子,也能讲几句“爷死僧可忧”的洋泾浜英语。民国元老于右任路过九江,顺着大中路信步走到龙开河边,看到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樯桅林立,叹曰:好一幅现代“清明上河图”。


第三产业同时在九江兴起。早在1885年,九江便设立电报局、长途电话局。从光绪年间开始兴起的钱庄,后来发展为银行、保险、信用等近代金融业,较有规模的银行在九江有8家之多。其中有民资、外资、国资以及**合资,形成四分天下的格局,九江又成为金融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港口经济牵动了商贸经济,带动了工业、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的发展,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九江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成为融合中西文明的近代工商、港口城市。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人地位低下,形象委琐。旧时商人赚了钱,便购置田产,回乡当个土财主,商业资金始终形成不了商业资本。直至近代,洋务运动兴起后,经济被当作治国之术受到重视,商品经济这才有了生发的契机。九江商人积累的资本,进入多元投资渠道,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活动中争得了话语权,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架桥铺路,捐赠慈善事业,不再龟缩在自己的土围子里。武昌起义,九江首先发动兵变呼应;二次革命,九江最早举起讨袁大旗。九江商人竭尽其力,筹集军饷资助革命,为历史的进步推波助澜。社会精英再也不完全是通过“十年寒窗苦读经书”步入仕途的官僚集团,九江城的莘莘学子再也用不着在“读书做官”的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延绵数千年之久的“官本位”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商贸的力量,对历史的演进竟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令人惊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1: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一往事】 消失的城外天主堂

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路上,屹立着一座哥特式建筑——城外天主堂(当时的九江城之外的范围,本人之前的文章里对九江老城也有介绍)。教堂立于长江南岸,临街而建,坐北朝南,整座建筑高耸入云,气势恢宏。而比城外天主堂晚25年修建的上海徐汇天主堂,也参照了的设计图纸。

80后的我是没见过这个教堂的,只是之前的一次采访中,听到对陈尚秋老人对其十分推崇,还专门为其作画,说这是九江拆掉的最可惜的建筑之一。


这样独树一帜的建筑是何时出现在九江,又是怎样消失的呢?最近我查了不少的资料,终于在茫茫的资料中找到了这座教堂。

《九江老照片》配图


《九江老照片》介绍

关于这所教堂,在现存的资料里,建成时间存在着两个版本。
1865年,首先由法国帝国主义在九江城外建立了江南最大的双尖塔仿巴黎圣母院式样的红砂石为外墙的天主堂,并以此为中心,大肆扩展,逐步建立了所属的城内天主堂、仁慈堂、济世中小学等总共14个教会团体和学校。
                                      ——来自九江市志大事记、九江档案信息网
九江城外天主教 清同治十年(1871),九江天主教教会转租九江英租界位于滨江路及湓浦路的地基,同时买下盖得洋行的堆栈房屋,开始兴建天主堂,于清光绪六年(1880)6月2日落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人们习惯称之为城外天主堂,位置在今九江市扬子江贸易大楼一带。基址落成后即将初设在今庾亮南路43号天主堂的九江教区主教府迁入,成为主教座堂。城外天主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门面为红砂石砌面,内为麻石,大厅内有10余根园形麻石柱,每根立柱上段设有雕花的红砂石底座,底座上方安了12位近两米高的门徒座像,教堂顶部有两只高高的塔尖,分外显目。城外天主堂是九江天主教的中枢机构,也是赣北、鄂东地区天主教的中心教堂。
                                ——来自九江一些历史书籍和历史爱好者的文章

然而,再往下寻找,关于它的介绍就越来越少,只有署名余昭德、沈家保的一篇文章《九江城外天主堂》记下了这座教堂的一些过往。

解放初期,城外天主堂被当作文教电影院,后又改为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职工宿舍、幼儿园,最后成为了九江市收容遣送站和民居。**期间,双尖高塔上的金色十字架被毁。1982年,九江市**将城外天主堂以及一些相关产业划归还给九江市天主教爱国会。1983年,城外天主堂因年久失修,时有少量被风化的青砖及缸瓦脱落,影响了当时还未搬走的部分居民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教堂渐渐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而它的内部是如何的呢?
教堂正面外墙由红砂石砌成,并排三扇大门,其左右两侧各有一扇侧门,门拱饰满红砂石浮雕。侧门之上立有双尖高塔,是为钟楼,由花岗岩与青砖砌成,锥形塔尖上各有一个巨大的金色十字架。教堂侧面由花岗岩石砌至4米高,再由花岗岩石与青砖混砌至屋顶。其间嵌有花纹青砖作饰,屋顶为缸瓦铺就。
从大门入内,可见大厅ZY左右两侧各竖有6根花岗岩圆柱,圆柱两两相对,圆柱底座如倒置的石盆,外表镂刻圣经中的故事图案。圆柱6米高处置有一座石台,其外表有红砂石浮雕环嵌,其上立有高3米的12个耶稣门徒汉白玉雕像,而雕像头顶处依然有石柱向上撑持着大厅穹隆屋顶。大厅两侧墙壁上对称排列着尖顶拱形立窗,由七彩玻璃镶嵌成玫瑰花和百合花图案。两侧墙壁与圆柱之间、圆柱与圆柱之间,均有拱形廊顶,拱顶内面饰有大量的彩色壁画以及圣经中的人物石雕像。
向大厅最里看,可见主祭台。祭台正上有一扇巨大的圆窗,再往上也是穹隆顶。祭台后面是半圆形的内壁。
回头看,进来的侧门两边有旋转而上的木梯,攀爬至正门之上便是唱经楼,可见一巨大圆窗与祭台之上的圆窗相呼应。继续沿着两侧木梯向上到钟楼。钟楼内分别吊着四座有饰纹的大铜钟。

从上面的文字不难看出,这所教堂修建的十分的豪华。

笔者从自己父亲那里则获得了一些关于它的信息:教堂的顶楼曾经摇身一变,变成了九江最豪华的一家歌舞厅,之后被九江一家企业给拆除。

现在的建筑

无论真相如何,这个曾经风云一时的建筑,已经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18 19:53 , Processed in 0.08970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