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7641|回复: 24

[城建综合] HW即将成为华星光电第一大客户!独家供应65寸面板支持HW智慧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0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9-9-23 11:46 编辑

原标题:【独家】TCL华星光电独供HW65英寸智慧屏面板

随着HW在几天前正式发布智慧屏,下游的供应链开始躁动了起来。

跟手机产品有多款核心零配件不同,在电视产品上,最主要元器件是“屏幕”,这项成本占了一款电视80%左右的成本。因此,如今每家面板公司都试图进入HW电视的供应商体系。

“TCL华星光电在现阶段给HW65英寸电视产品独供屏幕。”一名面板供应链的高层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界面新闻记者向华星光电求证,对方表示这一说法属实,但HW方面向界面新闻回应,对此事并不知情。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HW的供应商体系一般会有三类公司,在其内部叫做一供,二供和三供。其中一供占70%的份额,二供和三供占30%左右。

上述人士补充,HW本来选了华星光电作为一供,中国台湾厂商友达作为二供,但因为友达在质量上没有达到预期,因此现阶段只有华星光电一家进行供货。

在电视面板屏幕领域,韩国公司三星和LGD曾经是龙头,HW却在新产品中优先选择了国内的供应链。电视行业人士分析,其核心原因在于,HW对电视产品的销量信心十足,因此要搭建稳定的供应商体系。

“HW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获得全国20%的电视面板产能,一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曾经跟HW对接过的供应链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换句话说,HW电视未来的目标是全国第一。

如果要让这个目标稳妥实现,意味着HW需要选择更多优质的供应链作为保障,而在现阶段,韩国的三星和LGD等都不太适合作为HW电视主要供应商。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前一段时间发布的荣耀55英寸智慧屏,其屏幕供应商一供为国产供应商京东方,二供是夏普。而刚刚发布的Mate 30 Pro的产品中,HW的供应商排序分别是:三星、LGD和京东方,未来几年京东方的份额也会不断提高。

其他元器件的供应商,HW已经大规模使用国产供应链体系。比如在Mate 30后置摄像头模组上的供应商方面,一供是立景,二供舜宇和欧菲光。天线供应商是安费诺,信维通信等。

HW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国产供应商的支持上,需要用一个比较有耐心的态度来扶持厂商,不能说因为产品有一点点差距就放弃。HW希望屏幕、芯片等产业能做到百花齐放,让更多的国产厂商参与进来。

“HW需要构建稳定的国内供应链体系,华星光电跟三星比,产品差距不大,性价比也更高。”上述面板公司高层说。

华星光电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HW电视使用的是量子点技术。现在有量子点颗粒和量子点膜两种技术方向,全球在做量子点的公司只有两家,一个是三星,另外一家就是TCL华星光电。

对于LGD来说, OLED屏幕目前成本依然太高。其原因在于,大尺寸OLED现有技术主要是白光OLED,蒸镀工艺会造成材料利用率极低,而发光材料又极其昂贵,因此量产成本居高不下。

根据IHS数据预计,一台65英寸的4K OLED电视目前的生产成本约为585美元。但华星光电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说,目前65英寸面板产品成本只在200美金左右。


三星不太适合HW的原因在于,这家公司正不断关掉大屏产线,只专注超高端产品。2016年,三星电子关闭了一条7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久前,三星显示表示,预计停止其现有的液晶显示器(LCD)面板生产线,将其转换为OLED生产线。

华星光电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补充,现在面板客户购买量排名第一的三星,占比45%左右;HW第二,占比20%,除此之外还有OPPO、vivo等客户。但今年第四季度之后,HW的份额会达到30%,成为第一大客户。

今年8月30日,TCL华星发布了基于Mini LED技术的新一代屏幕,采用了TFT-LCD制程结合非晶硅玻璃基板驱动LED背光。

上述面板供应链人士说,下一代HW电视产品很大可能会选择Mini LED技术,而不是选择OLED。因此,华星光电很有可能在明年继续独供H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3:2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9-9-23 11:47 编辑

http://tech.ifeng.com/c/7qCPCf6bb3QHW和华星光电的强强联手是深圳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2:3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品牌电视制造商是时候跟华-为接触,加入HiLink和HUAWEI SHARE标准和配置相关模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2: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T6、T7这两条11代线后期将满产满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0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gor 于 2019-9-23 13:04 编辑

大面积OLED具有价格昂贵,寿命低等缺点,且现又面临新一代显示屏microled的围堵,其远景难以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8月30日,TCL华星发布了基于Mini LED技术的新一代屏幕,采用了TFT-LCD制程结合非晶硅玻璃基板驱动LED背光。

上述面板供应链人士说,下一代HW电视产品很大可能会选择Mini LED技术,而不是选择OLED。因此,华星光电很有可能在明年继续独供H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星光电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补充,现在面板客户购买量排名第一的三星,占比45%左右;HW第二,占比20%,除此之外还有OPPO、vivo等客户。但今年第四季度之后,HW的份额会达到30%,成为第一大客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星光电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HW电视使用的是量子点技术。现在有量子点颗粒和量子点膜两种技术方向,全球在做量子点的公司只有两家,一个是三星,另外一家就是TCL华星光电。

对于LGD来说, OLED屏幕目前成本依然太高。其原因在于,大尺寸OLED现有技术主要是白光OLED,蒸镀工艺会造成材料利用率极低,而发光材料又极其昂贵,因此量产成本居高不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HW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获得全国20%的电视面板产能,一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曾经跟HW对接过的供应链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换句话说,HW电视未来的目标是全国第一。

如果要让这个目标稳妥实现,意味着HW需要选择更多优质的供应链作为保障,而在现阶段,韩国的三星和LGD等都不太适合作为HW电视主要供应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电子上调今年的电视机出货量后,大幅扩大了对中国LCD(液晶显示屏)产品的采购量。
据韩国《ZY日报》报道,9月20日,韩国显示器行业的消息称,三星电子影像显示(VD)事业部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前(10月~12月)增加对京东方(BOE)和华星光电等中国企业的10.5代液晶显示屏(LCD)面板采购量。
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也预测,“韩国电视机制造商将趁着LCD价格下降的机会,增加对中国产面板的采购力度”。
分析认为,三星电子增加对中国产LCD面板的采购量,是因为三星电子上调了年度电视机出货量目标。三星电子最近将今年的电视机出货量目标提升到4250万~4300万台,不仅高于去年的出货量推测值(4140万台),还比今年年初的预期值(4200万台)高出一截。
分析称,三星此举是为了同时在销售额和销售量上提高产品份额。
据了解,TCL的子公司华星光电(CSOT)是三星在电视机市场的中国竞争对手,但三星与之签署了战略合作关系,从三年前开始,三星电子通过子公司三星显示公司向华星光电位于深圳的工厂投资21亿人民币,购买了该工厂9.8%的股份。据悉,该工厂制作的10.5代LCD面板中,大约10%的产品供应给了三星电子。
华星光电的10.5代LCD工厂在去年建成竣工,但由于产品合格率相对较低,经营相对困难。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该厂的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向三星电子供应的产品总量也有所增加。
IHS Markit表示,在三星电子今年一年的电视机出货量(4400万台)中,从三星显示公司采购的LCD面板仅占37.7%(1660万台),同期三星电子的六成电视机产品(61.4%)都使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供货商的LCD面板。
报道称,对三星电子来说,在LCD售价已经降至接近成本价的时候进行大规模采购,加上三星的信号处理技术和光学技术,可以用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电视机产品。
据悉,在电视机成本中,LCD面板所占比重最多可达30%、最少也有10%左右,面板价格下滑,可以大大提高制造商的利润。
三星电子短期内计划将电视机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产品大型化和8K产品的推广上,对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持消极态度。因为在制造盈利空间较大的85英寸以上超大型电视机时,使用合格率高的LCD面板更为有利。同时三星电子认为,子公司三星显示着力开发“QD-OLED”的计划也不符合自己的战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访HW研发基地 解锁智慧大屏背后的秘密
走访HW研发基地 解锁智慧大屏背后的秘密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3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快来新浪众测,体验各领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相关阅读:HW智慧屏全网首测:放大的智慧 会是大屏的未来吗?

  与荣耀智慧屏亮相相隔不到两个月,HW智慧屏在德国慕尼黑正式与大众见面。

  在这款终端海外发布不久,新浪数码来到了HW深圳坂田基地,参观了HW方舟实验,详细了解了HW智慧屏研发背后的故事。

HW消费者BG的IoT(物联网)产品线总裁支浩HW消费者BG的IoT(物联网)产品线总裁支浩
  智慧大屏的诞生

  HW消费者BG的IoT(物联网)产品线总裁支浩介绍说,除了手机、PC、穿戴,HW消费者BG其它产品都归入IoT产品线,包括HW智慧屏。

  连接、入口、生态是HWIoT战略的三个部分。支浩说,首先是布局连接,人用手机连接,车、家也要连接;其次是入口,HW已经有智能音箱,顺带做了智慧屏,希望把大小屏串起来,同时增强家庭亲情;第三是生态,构建“1+8+N”的产品生态,提供全场景服务。

  说回HW智慧屏。支浩介绍,HW智慧屏有非常多的技术储备,包括自研的鸿鹄显示芯片、麒麟AI芯片、凌霄Wi-Fi芯片、鸿蒙OS系统、AI画质引擎等等。HW智慧屏的三大卖点,分别是AI慧眼、Huawei Sound智慧音响和Huawei Share智慧跨屏。

  AI慧眼,就是智慧屏顶部一枚可自动升降的微光摄像头,支持分辨率高达1920*1080的视频通话,弱光环境下也能获得明亮的画面。智能人像锁定技术可以让画面中的人物一直处在C位的位置。HW还展示了AI摄像头在一些场景的应用,如AI健身功能,通过识别躯体关节动作,在用户动作不到位时智能语音提醒纠正。AI Kids功能可以智能识别儿童,实现近距离观影提醒,坐姿不正提醒等操作。

现场演示手机投屏到电视上玩游戏现场演示手机投屏到电视上玩游戏
  接下来是智慧屏的音响系统,采取的是CNC数控机械加工的工艺,官方称在铝合金上打磨出了13440个出音孔。从现场的听感来看,这套音响系统比起其他电视产品表现算是中等以上水平,低音下沉,混响效果也不错。

  Huawei Share智慧跨屏,其实就是打通了手机小屏和电视大屏。HW将NFC芯片植入进了遥控器中,无需在同一Wi-Fi下,直接用HW手机触碰遥控器,就能把手机画面投屏到智慧屏上,并且小屏的画面能自动适应成符合大屏观看画面。

HW方舟实验室HW方舟实验室
  方舟实验室

  行程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HW方舟实验室,HW方舟实验室位于深圳HW坂田基地培训中心J1,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是国内首个面向消费领域的开放IoT(物联网)实验室。方舟实验室用来给HW生态链企业提供更专业的基础研发设施,满足他们从产品立项到落地的各种需求。

展示了很多采用HWHlink标准的IOT产品展示了很多采用HWHlink标准的IOT产品
  HW方舟实验室分为4个区域,我们主要探访的是产品陈列区,这里展示了很多采用HWHiLink标准的IoT产品。HWHiLink 是不同智能设备的一种互联协议。一个简单的比喻,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在通信过程中说着不同的语言,彼此孤立,这就需要统一的语言,HiLink协议扮演的角色正是设备间互通互联的“语言”。

走访HW方舟实验室走访HW方舟实验室
  此外,还有包含7个独立屏蔽房的产品认证区,提供给生态伙伴完成产品的调试和认证;联合实验室,是HW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用户体验和用户场景的区域;场景开发区,则用来快速验证产品在实际家庭场景中的体验。

  在HW智慧生活的产品生态里,手机是核心入口;彩电、手表、车载、PC、平板等8个产品是第二层入口,也由HW自己做;外围的台灯、家电等入口则通过HWHi-LinK协议接入合作伙伴的产品,已接入200多个伙伴的100多类、500多款产品。

接入HWHi-LinK协议的智能产品多种多样接入HWHi-LinK协议的智能产品多种多样

  我们在现场看到,接入HWHi-LinK协议的智能产品多种多样,合作伙伴也涵盖了多个知名的家电企业。比如,美的空调、博世洗衣机、A.O史密斯热水器、老板抽油烟机、九阳智能锅、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欧普台灯等。

  方舟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举例说,HW生态“上连服务、下连产品”,比如在浴室用电动牙刷刷牙时,智慧镜子可以显示用户身体的相关指数,并给出健康建议,“这将给用户和企业带来价值”。

  HW还将在9月26日举行发布会,届时HW智慧屏的售价也将正式公布。(于泽)

关键词 : HW智慧屏研发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tech.sina.com.cn/e/z/2019-09-23/doc-iicezzrq7726304.shtml深圳总部的研发中心,方舟实验室牛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知名的“电子奥运会”来华:春季在上海、秋季在深圳举办

继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后,首届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将于 2020 年 11 月 3日至5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展览将持续关注电子元件、系统和应用,以及智能移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活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electronica:“电子奥运会”
慕尼黑展览有限公司宣布,其为电子行业举办的电子展览会系列(electronica)——全球知名的“电子界奥运盛会”,将在深圳举办新展。首届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将于 2020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在新落成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区)亮相。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将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在广度上覆盖中国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南亚市场。本届展会将为整个电子产业链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创新平台,汇集来自全球各地的龙头企业、优质买家和行业专家,为华南地区蓬勃发展的电子产业注入创新元素和活力。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Stephen Lu 先生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规划下,华南电子市场非常活跃,其创新和发展潜力是不可限量的。深圳需要一个符合其地位和需求的高质量、技术密集型和创新的综合性展览平台。通过展示完整的产业链,从电子元件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为华南地区打造更多创新产品和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联合各位参展商和参观者,我们可以为行业贡献一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以此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创意发展。”

慕尼黑华南电子展首次开放的展览空间占地 4 万平方米,国内外 500 多家优质参展商将赴展。除 AI、5G 和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共同为行业赋能外,“智能+”也将成为不同应用场景的主流解决方案。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将重点关注三大极具前景的创新应用:智能移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活,以期更好地把握智能技术在终端行业的发展和机遇。

中国(深圳)国际机器视觉展览会、深圳国际自动化机器人及电子智能制造展览会、慕尼黑华南电子生产设备展和华南激光展等行业盛会的协同定位将促进各种展会的整合,为电子产业链的上下游提供尖端技术,加速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23 1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救火”HW 这组深圳“CP”要擦出5G火花
2019年09月23日 15:39:4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0人参与0评论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张北



近日,比亚迪电子长沙工厂生产的首批HW手机正式下线,惹得不少网友惊呼,原来造车的比亚迪还拥有“隐藏技能”。

其实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国产手机界的“隐形巨头”,汽车只是比亚迪后来才拓展的产品线。目前比亚迪的业务已覆盖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

“比亚迪与HW开展手机代工合作,是出于双方在战略和技术的共同需要。双方的合作从多年前已经开始,目前两者在多领域的深度合作都在按计划推进。”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比亚迪与HW的合作不仅限于手机业务。

“临危受命”

在与比亚迪“牵手”生产手机之前,HW的供应商是一家美国海外设厂的EMS制造商伟创力,这是一家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电子产品代工企业。

今年7月,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伟创力中断与HW的合作,并扣押了HW价值数亿元物资。8月,HW向伟创力发去律师函,要求其赔偿“数亿元人民币”,涉及收入误工、材料浪费、设备更换等方面的损失,此事给双方的合作画上了句号。

有报道称,被HW“OUT”后,伟创力长沙工厂已经停产。而HW的另外两个代工厂富士康和比亚迪电子迅速“接棒”。从HW与比亚迪签约到首台手机下线仅历时70天。

事实上,HW一直都是比亚迪电子最大的客户。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比亚迪电子从HW订单中营收约124亿元,占总收入的三成以上。国信证券(香港)表示,预计2019年,比亚迪电子来自于HW的收入将有50%~60%的增长。

其实,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比亚迪一直是是国产手机行业里的“隐形巨头”。它是三星、小米、vivo、OPPO、联想等手机的代工厂,业务覆盖了电池、充电设备、显示屏模组、光电子产品、电声产品、金属后盖、边框等。根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2018年度,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为422.3亿元人民币,占据集团总收入的32.4%。

“比亚迪电子可以为国内外手机制造商提供整机设计、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服务,在全球安卓阵营中名列前茅。”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根据比亚迪的计划,手机业务仍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未来比亚迪将加大研发,拓展产品边界。

联手探索5G出行

随着5G时代的到来,HW也在布局汽车产业。过去几年时间,凭借着自身底层技术能力,HW正在逐步向汽车领域渗透,试图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核心供应商。

目前,HW已经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该部门将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计划成为面向智能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而5G时代的到来,为HW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市场机遇。+

当前坚称“不造车”的HW是与车企构建“朋友圈”最忙的互联网公司。近年来,HW陆续与上汽、北汽、奥迪、东风等车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与HW处在同一城市的比亚迪,自然也不会放过加入HW“朋友圈”的机会。

对整车厂来说,车联网落地环节离不开5G技术。在“整车厂有可能沦为纯粹硬件制造商”等言论之下,不少整车厂都加快了5G和车联网的探索。如,宝马集团和中国联通此前曾签订了《宝马互联驾驶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合作协议》,今年7月围绕5G出行有了进一步的合作探讨;梅赛德斯-奔驰通过与德国电信以及爱立信合作,建立起用于汽车生产的5G网络;自主品牌里吉利汽车宣称计划于2021年推出5G汽车。

而汽车业务日渐重要的比亚迪更加愿意“押宝”在拓展新型智能产品及汽车智能系统业务上。根据比亚迪2018年年报,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760亿元,占据集团总收入的58.5%,几乎是手机业务的两倍。比亚迪在其2018年报中称:“随着5G应用临近,集团将在汽车电子、智能设备、物联网产品等领域加快布局。”


那么作为HW的合作伙伴,比亚迪是否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让双方的合作有更多探索空间?

上述比亚迪负责人透露,比亚迪与HW的合作并不止步于手机层面,未来双方将在汽车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慧云轨、智慧园区等方面展开合作。事实上,比亚迪与HW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4年。彼时,比亚迪与HW共同开发的云轨eLTE无人驾驶系统已经在2018年落地;2019年3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智能网联。

上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认为两者的合作属于互补:“比亚迪侧重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领域,HW在AI、5G、云计算等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双方会推动出行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 11:20 , Processed in 0.08368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