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4069|回复: 295

[项目进度] 广州微改造和旧改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3 04: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19-9-4 00:34 编辑

老旧小区微改造 寻常巷陌活起来

2019-09-02 13:15 来源:大洋网

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

大洋网讯 有着900多年历史的泮塘古村引来了摇滚乐队开设录音棚;有着浓郁复古风情的旧南海县社区开起了网红咖啡店和民宿;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梅花路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还成功加装了6台电梯……近年来,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一个又一个老旧小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7年12月,广州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是15个入选城市中唯一的一线城市。按照“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原则,分别以党建引领、产业导入、电梯加装、环境改善、历史文化保护为侧重点,广州选取天河区德欣小区,荔湾区泮塘五约小区,越秀区梅花路小区、五羊小区、旧南海县小区5个小区作为改造试点项目。截至目前,五个项目已完工或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广州正以“试点”带动“全面”,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积极探索总结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广州经验。

案例聚焦

老街区的新活力

明清民居来了摇滚乐队 职工大院装了六台电梯

荔湾湖边上的泮塘五约历史悠久,是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的,仍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风貌特征的村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也变得破败、房屋日益老旧。泮塘五约的更新改造酝酿多年,正因为有着大量的原住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并为古村注入新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泮塘五约:

拆除危房 小公园建起来 西关老屋融入荔湾湖景

随着微改造工程的完工,泮塘五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乱拉的电线不见了,凹凸不平的路面平整了,村里还多了小广场和绿地。更可喜的是,几家各具特色的商铺即将进驻。其中一栋修葺一新的明清民居里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里即将开设录音棚,承租方是广州本地一个将古琴和摇滚相融合的著名乐团,在年轻人中颇具号召力。未来,这里可以开小型音乐会,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尝试在录影棚里一展歌喉。



微改造中的泮塘五约大量使用了钢结构,充满工业风。

负责泮塘五约项目运营的荔湾区文化商旅发展中心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整个泮塘五约已经征收了约四成的房源,微改造完工后整个片区的配套和环境大大提升,为后期的开发运营创造了条件。一期我们手里有约4000平方米的面积可供出租,目前已经引入5个商家,除了乐队外,还有茶文化、运动康体企业等,目前都在紧张装修中,预计9月中旬可以开业。”

泮塘五约采用微改造的城市更新方式,在维持现有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周边环境、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现片区的改造和更新。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微改造过程中采取抽疏的方式增加公共空间,一些已经征收的危房拆除后变成了小公园;同时打破荔湾湖公园与村落的界限,使泮塘五约融入荔湾湖景区,给游客提供自然风光、西关文化、传统村落融为一体的体验。”

现在的泮塘五约,三官庙前街与荔湾湖公园交界的围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园林;三官庙前的小广场摆放着有关泮塘历史的各种图片,这里同时也是村民议事的场所。沿着石板路走进村内,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自家门前摆卖着各种蔬果;正在装修的时髦商铺散落在历史悠久的民居中。荔湾区文化商旅发展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我们的运营除了商业性外还要考虑公益性,目前的租金非常优惠。希望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居民自主更新、有机更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感受西关文化,为古老村落注入新活力。”



加装电梯比例高是梅花路小区项目的一大特色。

梅花路小区:

街坊互助 让出车棚用地

装上电梯 老人轻松出行

位于梅花村街梅东社区辖内的梅花路3-21号大院,共分为两个独立院落,是上世纪80年代由广东供电局和广东电网为职工建造的宿舍楼,居住着500多人口,其中多为退休老职工。院内原有建筑均为楼梯楼,年代久远,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陈旧,空间环境狭窄,还存在消防设施缺失、三线凌乱等问题。

小区居民陈艳芳告诉记者:“我是1992年搬过来的,改造后小区环境好太多了,路面平整了、绿化漂亮了,每天晚上小孩在院子里玩、老人在小区里散步,大家都很满意。”最让陈艳芳称道的是,小区很多楼都加装了电梯,老人家上下楼方便多了,“而且房价也涨了”。

加装电梯比例高是梅花路试点项目的一大特色,3-21号大院所在的梅东社区已安装15台电梯,其中试点项目改造范围内已安装6台。同时该社区内还有5台电梯加装正在推进,其中试点项目改造范围内有2台:1台在建、1台在公示。

梅花村街道社区主任吴红英表示:“加装电梯成功率高的‘秘诀’就是要找准切入点,如果有住户不同意,要搞清楚他为什么不同意。以情动人,比讲法理更有用。”吴红英举例说,有一栋楼本来没有足够的地方加装电梯,但后来用了旁边院落的单车棚用地,终于装上了,“本来两个独立的院落是有围墙隔开的,现在为了加装电梯,居民让出了单车棚的部分用地,真正体现了邻里互助的精神。”

作为国家住建部试点微改造项目,梅花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融入创新理念,立试点、做标杆。例如,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在雨污分流中,设置集水井39座、花基5座,底部均采取非硬底化处理,铺设0.2至0.5米厚小粒鹅卵石,雨水先通过鹅卵石下渗至土壤层,多余雨水再通过雨水管道排出。此外,项目还创新试点“四网融合”,率先实现了社区电力网、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融合的“四网融合”,充分利用老城区有限的地下管线资源,建设安全可靠的光纤复合电力配电网,有效解决了网线“空中凌乱”的问题。

基层思考

樊建新:广州市住建局更新项目办副主任

绣花工夫使出来 情怀责任拿出来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过几年的探索,广州的老旧小区微改造已经成为一项常态性的工作。在完成在册的779个小区改造工作后,对暂未纳入改造的老旧小区,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进行深入摸查,条件成熟时逐步纳入改造。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也得到市民的广泛认可。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统计调查,81.5%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使其生活品质提升。

在实施模式上,广州的老旧小区微改造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老旧小区(占85%以上),以财政投资为主,优先保障民生,以改造水、电、气、路、化粪池等“保基本”项目为主,注重与城市环境品质建设项目相融合,重点解决“脏、乱、差”问题,完善照明景观设施,大力推进城市架空线路整理及“三线”下地,增设居民休闲广场、社区“口袋公园”,打造开敞透亮公共空间,实现“人居活力”,如天河德欣小区、海珠兰蕙园小区等。

而对少数以融合商旅文住等多功能的复合型老旧小区(主要是集中在历史文化街区或具备产业开发条件的改造项目),则采用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对民生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提升,同时导入产业,活化利用,并参与后续运营管养,实现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如永庆坊、旧南海县小区等。

老旧小区微改造是一项需要用“绣花”工夫来做的工作,每个项目的资金投入不是很高,但却是为老百姓做实事,需要的是情怀和责任心。未来,广州的老旧小区微改造将更加突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小区,坚持历史传承,彰显岭南特色文化。如试点项目泮塘五约、旧南海县小区引入企业进行活化利用,改造完善周边配套、提升小区业态,让旧城老街焕发新活力。再如,修缮历史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米的永庆坊,聚力打造创新创意孵化基地,已经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正在推进二期约7万平方米建设。

此外,广州还将通过老旧小区微改造带动街区成片连片更新。按照“从小区到片区,从整治到活化,从管理到治理”的思路谋划连片改造。通过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连片改造技术导则等,梳理形成连片打造重点项目清单。今年,将重点打造海珠广场、恩宁路、起义路、沙面、白云山等10大片区、共50个老旧小区项目。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督,做好改造范围内历史建筑和文脉肌理的保护,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专家点评

胡刚: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

**投入先开路 社会资本要跟上

广州最近三年的微改造进展比较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资金基本上都是**投入,不考虑盈利问题;此外,尺度把握得比较好,主要是改善小区公共部分的居住环境,包括三线下地、污水管网完善、路面平整、楼梯加装扶手等,让居住环境更舒适。可以说是花钱不多,改善很大,效果不错。有些改造项目还增加了文化内涵,得到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小区愿意进行改造。

现在广州的老旧小区微改造已经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可以称之为“广州经验”——预先摸底有计划、制定时间表,如何改造、如何施工,都是有标准的,这对广州这种每年改造项目比较多的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不过,纯粹靠**投入的微改造还只是第一步,有条件的小区可以进一步做深度的微改造,不能完全靠财政投入,而应该在**的指导下引入企业去做。比如,永庆坊引入了万科就是很好的例子,关键是处理好原住民、企业和整个城市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原住民的利益要保障,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保护,开发商的利益当然也不能忽视。

现在,广州提出以老旧小区微改造带动街区成片连片更新,就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本,这已经是进行深度微改造的思路。因为假如一个项目比较小,进行微改造,在经济上恐怕难以平衡;成片连片改造更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本,市政设施、交通改善、居民安置等问题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进行统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中心工作室出品专栏统筹:毕征、汤新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广州计划对200个老旧小区进行微改造,3月还将出台一份改造779个老旧小区的3年工作计划方案”,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承志在2018年广州**期间透露,广州将继续花大力气做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投入的资金有望比去年的两个多亿翻倍。

【 一 】

“微改造”的提出

广州的城市更新,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9-2012年。出台“三旧”改造政策,成立“三旧”改造办,启动和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在市场主导下,改造以单个项目为主,类型以城中村、旧厂房为主,模式以房地产开发导向为主。

第二阶段

2012年开始,进一步完善“三旧”改造政策,出台20号文,强调**主导。开发形式以全面改造、成片连片为主,类型以旧厂为主,片区面积约2-4平方公里,包括金融城、广钢新城、广纸片区、大坦沙岛等。

第三阶段

2015年成立“城市更新局”,针对前期实际改造过程中呈现的改造目标相对局限、效益较为短期、方式基本趋同、主体以及效果相对单一等问题,探索“微改造”的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改造方式,有效提高改造综合效益。



微改造,是以综合改造为目标,强调延续历史脉络;以多元改造主体,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并以修缮提升为工作中心的改造方式。

微改造不同于全面改造,全面改造注重调结构、定大局、落战略,以**主导,社会参与,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微改造注重提升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城市活力,培育产业创新,**引导,社会主体主导,业主自愿申报。

微改造也不同于综合整治,综合整治仍以**为主导,通过立面整饰,环境美化等方式,实现物质空间景观改变,达到**主推的示范作用。微改造强调社会多元参与,以保留为主,允许必要新建等方式,实现人居环境、经济、产业、文化等综合协调。且以自愿申报为主,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模式更容易推广。

【 二 】

微改造让老旧小区跟上城市发展步伐

沿着广州繁华的北京路向南,有一条600多年历史的街道——仰忠街。对广州的老街坊来说,这里更有着百多年历史的老社区。

70多岁的周姨从小就生活在麦栏街2号周家宅院里。老人一直以为,这里似乎被不断发展的广州“遗忘”了:房子破旧不堪,雨天水浸街,电线密密麻麻……

2016年,广州市**将这里列为老旧小区微改造的试点,对这里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街道外立面及公共环境进行改造。从此,仰忠街在周姨眼里“发生了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变化”。

周姨的祖屋通过改造外墙被装饰一新,重现民国初期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经过整治,原来堆满杂物的庭院也种上鲜花。冬日的暖阳下,周姨和她的邻居童姨坐在院子里,笑着谈论仰忠街的变化。童姨说:“现在老社区,和新建小区有得一比,真的是太幸福了。”

现在的仰忠街呈现出一派“文艺范”:街口新建有文化广场,社区居民休闲聚会有了好去处;街道新铺的路面平整、干净,据居民们说下雨天再也没有积水了;街道两旁建筑的外墙重新粉刷后,重新焕发了生机;原先像虬根一样攀附在各处的电线、管道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设计别致的小景观;古朴的路灯、健身设备、介绍社区历史的壁画在小区各成景观……

珠光街道办事处主任史明军介绍,仰忠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广州住宅型社区,改造项目自2016年4月动工,共分两个阶段,由市区两级财政总投资2950万元。全部改造工作将于2018年前完工。“过几天再来仰忠,这里就更漂亮了。”他说。

仰忠社区的变化只是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一个缩影。

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邓堪强介绍,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自2015开始启动,2016年确定试点,2017年大面积展开。广州市**共投入2.5亿元,推进10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涉及用地765公顷,惠及群众80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改造让老城老而不衰 魅力常在

——重民意

坚持以人民需求为中心

广州将旧小区改造称为“微改造”,主要是将它与拆除重建的“全面改造”区别开来。2016,广州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创造性地提出“微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明确不再对老城区大拆大建,改为循序渐进的修复、活化、培育,让其保留生机,让老城老而不衰,魅力常在。

据统计,广州2000年前建成的,功能配套不全、建设标准不高、基础设施老化的老旧社区有779个,涉及260万居民。广州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每年由各区组织街道上报改造计划,视项目成熟程度,安排列入正式计划或预备计划。广州首先启动的是198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及位于广州“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建设范围内的229个老旧小区,并明确由城市更新局牵头组织该项工作。

“旧小区微改造事关广州市如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老百姓在共享城市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我们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和居民一起谋划、决策,让老百姓真正满意。”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副局长刘杰说。

为此,城市更新部门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征询居民改造意愿,“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决定,按评估分值高低安排纳入改造计划。在了解到居民对改善“水浸街”“管线隐患”“卫生条件差”等最为迫切后,广州拿出一套明确的“改造标准”:包括“三线”整治,基础设施升级、拆违整饰等48个小区公共基础部分的规定改造项目,以及加装电梯等11个优化提升类的自选改造项目。如加装电梯作为自选项目,则大部分经费由居民自己解决,**可以补贴一小部分表示鼓励。


微改造不仅让各小区的外部环境焕然一新,也让老建筑内部大变样。走进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老建筑,墙面上整齐的透明电表盒一目了然,管线全部走统一的通道,为方便老人,还新装扶手。

微改造还解决很多居民多年未解决的问题。改造前,仰忠社区厂后街87号近70户人家共用一个化粪池,因设计的局限和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排水,经常爆漏,臭气熏天。通过微改造,不到十天,化粪池改造一新。

目前,不少小区的微改造已成果初现。街坊们纷纷点赞,微改造是党和**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大实事。

加强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保护

广州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很多老旧小区是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承载着老广州人的“乡愁”。如何协调好改造和保护的关系,也是广州在旧小区微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对此,广州明确提出,微改造要做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编制改造方案时明确,要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规定,严格做好改造范围内历史建筑和文脉肌理的保护。

加强老城区历史文化的保护

广州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很多老旧小区是广州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承载着老广州人的“乡愁”。如何协调好改造和保护的关系,也是广州在旧小区微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对此,广州明确提出,微改造要做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对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编制改造方案时明确,要按照《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规定,严格做好改造范围内历史建筑和文脉肌理的保护。

仰忠街曾是明朝“冷面寒铁公”御史周新的故居所在地,也因为当时的百姓仰慕他的刚正忠直,才将街巷(高第里)易名为仰忠街。在微改造的过程中,仰忠街不仅对仰忠街的粤派骑楼进行修缮,还特别开辟仰忠文化长廊。

荔湾区共有40个社区纳入旧小区微改造,其中十三行一带以前是中外交融的繁华商圈,分布着多座代表着广州西关文化的老建筑。荔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微改造地块中所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骑楼都不会作任何改动。同时为了和整体环境保持一致,附近的相关建筑都要在保证西关特色的前提下,改造成欧陆风格。

在惠湖西路的五仙观片区,广州美术学院的两位同学叶如茵和刘培烨,他们是片区微改造的设计团队成员,这两天正忙着走街串巷,记录街坊们讲这里的文化“威水史”,也听取他们对改造的意见。该团队由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院长骆建云领衔。骆建云说,微改造必须尊重历史和传统。五仙观片区中的光塔街、甜水街等都有独特的文化,只有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走访,才能挖掘地道的历史文化,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让社区的历史文化沉淀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

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张南宁是广州市****,他多次参与广州市**组织的老旧小区改造的专题调研工作,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旧小区微改造对广州这座历史名城意义重大。微改造将历史街区活化,在功能上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实现它在当代的实用性,让老建筑、老街区真正具有生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未来

以微改造推动社区“共建共享共治”

2016年,广州举行的一场特殊的规划设计大赛吸引高达22万人次的网络投票,这就是首届“老广州·新社区”老旧小区微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参加评审的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教授李郇说,这次评审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参与比赛的设计者都是广州老旧小区的居民和参与共建的单位和机构,这充分体现现代社区设计倡导的“美好环境、物质空间及基层组织协商共治”的模式。

刘杰说:“老旧小区微改造不是一个暂时的行动,也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改造,而应是一个长期的社区治理的概念。广州以微改造为抓手,也促进社区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

在老旧小区微改造过程中和结束后,广州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探索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在各个街道办事处都组织各小区成立建设管理委员会。项目实施过程中,街道协助建管委员会带领居民配合工程实施,减少施工过程对居民的影响;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验收合格后,街(镇)将相关设施设备移交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管养,实现居民自治,长效管理。

仰忠街社区一期项目建成后,社区实行定期会议制度,选出11名成员成立居民自治议事会,根据问题所涉及的人群范围和职能分工,梳理出环境卫生、治安维护、公共设施三类议事内容,每类事项由议事会成员及社区专线社工负责召集居民代表参与商议。“目前看来,效果很不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潘焯文说。

不仅如此,各区在微改造过程中,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共建。很多社区通过开展“区域化共建”等为契机,发动企业、机关单位人士、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形成**、社会、居民良性互动体系,促使社区形成和谐的人居环境。

广州是一线城市中唯一入选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城市。虽然广州市在老旧小区微改造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这项工作要持久地开展下去,还要破解一些难题。

刘杰说,目前要大面积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首先面临的是资金来源单一的困难。广州主要是通过**投资,社会资金利用不够。目前,广州市正在探索通过制定新政策,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微改造,通过老旧历史建筑或社区建筑的功能置换,以项目盈利来拓展改造资金来源。如荔湾区的永庆片区在微改造中自筹资金打造“创客小镇”。其二,就是在微改造结束后,基础设施和环境如何随时代发展持续管养的问题。广州市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居民适当投入,激发居民担当对小区持续改造、管养的主体责任,从而形成自发维护的良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了!广州231个老旧小区要改造,快看看你家小区在不在名单里
2019-04-09 18:54


截至2019年3月底,广州市共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687项,其中已完工128项,正在实施231项,已立项正开展前期工作328项。根据市统计局社情民意统计调查, 81.5%参与调查的市民认为老旧小区微改造使其生活品质提升。



从让城市留下乡愁的永庆坊

到全民参与制定微改造方案的德欣小区

广州老城在微改造的大潮中焕发了新生

今年,广州还将推进23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并力争到2021年

实现在册的所有老旧小区项目基本完成

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广州示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15分钟慢行生活圈

老旧小区微改造,最核心的莫过于补齐民生短板,让老旧小区与城市一起发展,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享受更好的人居环境。

市住建局将改善空间环境营造人居活力,改造基础硬件,做功能“加法”与要素“减法”。具体来说,就是打造通达、舒适、安全的慢行友好街区,完善社区慢行通道、新建口袋公园等措施,“让居民能够在5分钟之内满足搭乘公共交通、步行上学、购物,10分钟内休闲会友,15分钟之内就能就医的友好街区。


永庆坊:打造特色街区

恩宁路、上下九、长寿路

是广州的老味道

微改造后的永庆坊不仅保留了‘老广州’的风格

整个面貌也焕然一新

工作日的永庆坊也是人来人往

一派熙攘热闹的景象

走过标着永庆坊大字的牌匾

整洁的麻石道两侧

建有极具岭南风情的传统建筑

红墙、木门、清水砖、悬在头顶的红灯笼

历史感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欣小区:街坊全民参与制定微改造方案

德欣小区微改造采用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小区居民都能参与其中。德欣小区成立了以居民为主的建管委,推选出党小组长、楼栋长。先后6次组织街道和12个居委会的骨干、党小组长、楼栋长等620人次,逐家逐户、逐店逐铺开展宣传发动、调研需求、征询意见,共收集意见建议1350条。

昏暗老旧、道路狭窄,是许多人对30年楼龄的小区的普遍印象。然而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位于天河东路、临近天河路商圈的德欣小区在微改造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曾经的德欣小区也是“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但是2017年德欣小区实施微改造工作以来,进行了一番“大变身”。不同的是,德欣小区微改造采用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小区居民都能参与其中。

最困扰小区居民的问题,无疑是缺少停车位和小区里道路狭窄。经过居民投票,小区拆除了破旧单车棚,改建了停车场,并对小区内道路进行了重新布局,使行车道路更为宽敞通畅,不仅保障了消防安全通道,实现人车分离,也增加独立慢行空间。

建设村民安置房462万平方米

据记者了解,旧村改造中,广州采取村自主改造、村企合作改造、**收储等多种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通过改造,广州市已拆除旧村无证建筑119万平方米;建设村民安置房462万平方米,惠及19.2万群众;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场所)1397个,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其中学校(含幼儿园)128所,文化体育设施232个,邮政所等市政公用设施450个,菜市场45个,养老机构设施等社区服务与行政管理设施542个。

今年以来,全市旧村改造进一步加速。3月份,荔湾区鹤洞村、白云区陈田村等7条旧村已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选择合作企业,改造用地面积4.42平方公里。同时,涉及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的6条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已有拆迁和建设的实质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城市更优雅——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见闻

新华社照片,广州,2019年9月2日

让城市更优雅——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见闻

这是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的历史建筑(7月30日手机拍摄)。

近年来,广州探索老旧小区微改造,在保留老城风貌的基础上,精细提升社区居住品质,让城市更优雅、更具活力。

新华社记者 荆淮侨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改造中的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首个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团体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19-08-06 | 关注:167 来源:       
7月26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的团体标准《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T/CSUS 04-2019)》(下称《标准》)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旧居住区综合改造的团体标准,将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



我国城市旧居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标准较低,普遍存在环境质量差、配套设施不足、建筑功能不完善、结构安全存在隐患、能耗水耗过高、建筑设备老旧破损等突出问题。城市旧居住区改造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应对老年化、稳投资、促消费,可以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目前全国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改造情况各异,任务繁重,在确定改造项目、技术方法、标准要求等方面,迫切需要技术标准的规范和指导。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多年相关研究基础上,于2017年正式立项《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组织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专家开展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提出了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应进行的改造项目及技术标准,具体内容涵盖室外环境、道路与停车、配套设施、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6大类20项改造内容,并以“优选项目+拓展项目”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分类引导规范各类改造内容。

《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提供技术指导和实施指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将在《标准》发布后,继续围绕加装电梯、立体停车、海绵化改造等专项领域,推动团体标准的编制,标准推广试点等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城市更新

由来



源于1949年美国住宅法“城市再发展”,(即Urban Redevelopment),该法的设立主要是为市中心区拆除重建提供法律依据。

背景



在我国,当城市经历了飞速发展后,很多问题开始显现,譬如历史街区的特色与地方文化在城市改造中的快速消失。



建筑学家吴良镛从城市的“保护与发展”角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他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和谐共处的。

三大类型



综合整治: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不改变使用功能,完善消防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等。



功能改变:改变部分或者全部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保留建筑的原主体结构,也就是说并不会拆除。比如将办公楼改成公寓。



拆除重建:就是拆除原来的建筑,然后建新的。除了建筑拆除重建之外,同时土地使用权的主体、都会改变。这一类范围广、开发周期长,是开发商、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关注的重点。


开发报建

主要包含,计划前期的测绘、评估、意愿征集、四会、框架协议签订、计划立项、土地权属认定、旧屋村范围认定、土地信息核查、非农调整、历史用地处置、专项规划、集体资产备案、确认实施主体、拆除建筑物、不动产权证注销、转地、移交入库、用地审批、用地方案图、用地规划许可证、测算缴纳地价、土地出让合同等等。



涉及的有村集体、街道办、集资办、区国资委更新局、规土局、工信局、环保水务、文体局等等。

集体资产处理

包括前期的村集体资产核查确认,资产评估、四会公证会、前期费、保证金、框架协议、授权委托等;



也包括后期的评估论证、设置准入条款、招商方案、股东代表大会(公证会)、产权交易上平台、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投标,最终签订合作协议等。

拆迁搬迁补偿安置

包括前期摸底调查、周边项目拆赔标准、如何宣传鼓舞团队士气、鼓励村民参与拆迁工作、吸引村民等等;



包括调查拆迁范围建筑物附属物数量、种类、类型、业态、村集体资产。



包括小业主人群的来源、分类、家庭收入来源、性格爱好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心理预期、主要诉求、业主在不在境内、业主内部分配问题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城市更新有哪些参与者?

城市更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拆除重建,第二阶段是实行城市有机更新。



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历程,均由简单拆除重建发展到有机更新。以伦敦为例,泰晤士河北岸作为发展了上百年的老城区,如今仍有二十多个脚手架在作业进行改造,城市更新是个持续的过程。



城市更新前期的参与者为**,后期的主要参与者有投资机构(基金、金融机构等)、开发商、服务商,但他们在介入的时期、选择的资产标的、商业模式及各自优势等方面均差异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城市更新的本质是什么?

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洗地

首先需要将土地权属、性质繁杂的土地清理干净,洗地洗清晰,比如农转用等,最终完全征转为可供**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把现有的规划调整合理

这个合理即包括调整为合适开发的建设用地,比如土总规、城总规、十三五更新规划、城中村划片区、工业区块线、基本生态控制线、法定图则等等不利于现在我们开发规划的调整过来。



其次,还要结合**村集体的诉求,提供相应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房及符合我们经济效益考虑的提高容积率增加可售的比例等等。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得来说就是:通过调整规划,即可尽快开发建设、又可以与村集体、业主、**一起做大蛋糕,共同分享分赃蛋糕。

把现有建筑物拆除、拆迁安置补偿经济关系理顺

**部门虽然很多,但核心诉求基本不变,那就是规避行政风险。



但是拆迁涉及众多业主、二房东、相关经济利害关系人,每个人的想法诉求很难一一满足,钉子户基本都存在,仅仅是数量多寡而已。



拆除建筑物简单,但是搬迁安置补偿协议的谈判和签订就是最大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3 0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城市更新的优秀案例

北京坊在延续大栅栏地区胡同肌理、恢复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北京坊与周边的民生胡同肌理、传统商业氛围有机整合,另一方面也在向历史致敬的同时,打造具有人文温度的文化与商业综合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30 16:04 , Processed in 0.07709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