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2459|回复: 65

[江城资讯] 2019年4月10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08: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10出港航班计划架次

当日计划出港:293

当日计划进港:291

合计:584班


2019年4月9日地铁客流315.26万人。

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

2号线汉口火车站、

2号线中山公园站、

4号线楚河汉街站、

2号线街道口站、

2号线中南路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与越南宁平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雪)9日,武汉市与越南宁平市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协议书,这是我市在越南的首个友好交流城市。市委副**、**周先旺与来汉访问的越南宁平省**副**、省人民委员会主席丁文田一行座谈。

    周先旺代表**副**、市委**马国强对丁文田一行来汉表示诚挚欢迎。他说,近年来,武汉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不断提升,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中担当重要角色,目前正全力建设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五大产业基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希望双方以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为契机,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

    丁文田表示,双方在工业、旅游、医学等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期望继续提升合作水平和质量。

    宁平省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范光玉,宁平省议会副主席丁玉河,宁平市委副**权孟全,武汉市副**徐洪兰,市**秘书长刘志辉参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0 08:0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楼主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每日电讯聚焦武汉抢抓5G机遇
今年再建2000个左右5G基站

    工信部首批5G规模试验网试点只有5个城市,其中一个就选了湖北武汉;“烽火大唐重组”而成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了武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正式上线,武汉成为国家工业互联网五大顶级节点中首个开通的节点;37家单位加入湖北5G产业联盟,在北斗高精定位、远程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初步成效,形成先发竞争优势……

    作为工信部首批5个5G规模试验网试点城市之一,武汉的5G网络建设动手早、进展快。2018年初,湖北首个室外5G试验基站开通,到年底站点数量达144个。预计今年将再建设2000个左右的5G基站。

    2018年7月,汉口学院开通了省内首个联通5G基站。根据初步规划,今年上半年前,中国联通将在武汉新建近100个5G基站。

    加速推进5G建设的同时,湖北同步布局5G产业链。仅武汉东湖高新区的相关高科技企业就有100多家,重点光电子信息企业多达1100余家。

    前不久,一场通过5G技术进行的武汉大学樱花直播引爆网络,总点击量过千万次。这场直播设有15个拍摄机位,实时切换包含无人机在内的近10个现场视角。这种多视角、多场地、多技术立体化直播,给5G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松手刹、踩油门、摆正方向盘……一辆东风风神汽车平稳起步,而操纵这辆汽车的人却坐在室内向汽车传达驾驶指令,完成启动、加速减速、转向等各种动作。在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的展厅内,工程师邬小鲁紧盯着6块LED屏幕传回的实时画面,操纵远程驾驶舱内的方向盘,控制着试验样车在覆盖有13个5G信号基站的园区内穿梭。

    据介绍,远程驾驶系统未来将应用到紧急情况救援、智能停车等领域。

    当前,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去年10月,《湖北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计划(2018-2020年)》出台,提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3年内让3万家制造企业上网触“云”,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湖北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武汉总部办公楼进展迅速
本月底封顶 年底进驻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琴)9日,小米2019年米粉节。光谷金融港B24栋,小米武汉总部办公楼前竖起巨幅海报:小米9周年感恩狂欢。

    从2018年8月30日竞得光谷中心城地块,到同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尚在建设中的小米武汉总部大楼将小米速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毗邻地铁11号线光谷五路站,西侧与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隔水相望,东侧与竣工在即的湖北科技馆新馆一路之隔,小米武汉总部大楼已经初显轮廓。

    据悉,小米武汉总部大楼在春节前完成了两层地下室的施工,截至4月4日,办公大楼完成了6层钢梁柱的拼装,计划于4月30日前完成办公大楼主体结构封顶,并将于10月前完成小米武汉总部大楼的竣工建设,年底进驻办公。

    据介绍,大楼内将采用能耗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停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大楼的后期运营进行管理。小米武汉总部大楼竣工后,约能满足2500名研发人员办公。

    数据显示,一年多以来,小米、金山、顺为武汉总部从入驻之初的30多人,快速增长到1000余人,其中小米公司600多人,金山500多人。2018年,三大总部完成产值105亿元(不含税)。

    据了解,小米武汉总部以万人规模来建设,未来将成为整个小米集团最大的研发总部,承担小米AIoT、大数据、云服务、电商、新零售等核心技术和业务的研发等工作,是小米全球化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占健博会投资总额近一半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签约529亿元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欧阳崧 通讯员王夫之 刘龙腾)4月9日,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推介会举行,会议发布了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发展规划和招商政策。在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开幕式暨主旨论坛上,江夏区人民**与泰康集团、中国生物等10家大健康产业企业签约,总投资超过529亿元。据悉,此届武汉健博会投资金额超1300亿元,这意味着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签约投资总额,占本届健博会签约投资总额的近一半。

    作为首批签约入驻江夏的企业之一,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发挥自身资源及资本力量,协助武汉市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落地,总投资约人民币20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0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研发基地、生物制药基地、康养示范基地、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医疗健康大数据国家实验室和产业转化基地、综合配套功能区等。

    该公司首席投资官邱建伟表示,该项目将是泰康在武汉乃至全国规划最大的单体项目,泰康将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健康产业园区,积极发挥大健康产业基金平台纽带作用,整合生态链龙头企业资源,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新型健康产业体系,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健康产业项目,创建一批知名健康产业品牌,扶持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性的旗舰型企业,最终发展为武汉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项目也赢得较高关注,该项目预计投资100亿元,致力于创建产业升级、集约高效、互融互通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蓝城集团则拟投资约90亿元建设武汉锦绣雅园,打造华中地区养老“Plus”样板,把以往颐养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全面升级,力争将颐养2.0真正落地在武汉。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位于江夏区,三大产业功能区呈东西向、沿金龙大街布局,产业园于今年全面启动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跨南三环青菱河 下穿高压走廊
地铁5号线高架段即将全面完工

    长江日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袁永华 韩浩 吴凯文)9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地铁集团获悉,武汉地铁5号线南三环站至白沙五路站区间(以下简称“南白区间”),顺利跨越三环线青菱河之后,即将全面完工。这标志着,5号线高架段的最复杂技术施工点全面克服,全长近8公里的高架段将按照节点目标完成。

    9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位于白沙洲的南白区间见到,轨道交通高架“骨架”已经完成,看上去磅礴大气。跨越三环线的地方最高处达到24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提前45天完成合龙。

    南白区间全长3.5公里,是普通高架区间长度的三倍,呈现L型曲线,跨南三环、青菱河之后拐到烽胜路,上方还有高压走廊。施工时设置平立面安全防护网,安装预警装置,提前警示高压风险。

    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业主代表刘彦超介绍,地铁5号线第一标段土建工程,包含“四站五区间”,是该线路的高架段部分。施工遇到上跨三环线青菱河、下穿高压走廊及地处岩溶地质区域等多项难点,同时,线路大部分位于烽胜路,烽胜路为白沙洲片区的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周边小区密集,施工围挡外侧为交通疏解道路,高架区间桥梁全部为邻街高处作业,需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风险。

    武汉地铁5号线起于南三环,止于武汉火车站,与穿越长江的2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线路纵贯洪山、武昌和青山三个区,加强白沙洲地区、青山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衔接。全线设站25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4座。目前,9个车站主体完工,11个车站进行主体结构施工,42个单线区间已经贯通7个,正在掘进的有8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省一年新增3015家“大块头”企业
增速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

    湖北日报讯(记者郭习松、通讯员陈彬彬)4月8日,省统计局发布报告称,2018年我省四上企业单位新增3015家,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
    “四上”单位,通常指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统计显示,2018年我省“四上”单位40826个,较上年增加3015个、增长8.0%,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四上”单位总数再次超过四川,在全国的位次由2017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8位,在全国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4.0%。
    数量增长,结构也在悄然变化。2018年,我省第三产业“四上”单位20950个,比上年增长12.7%,占全部“四上”单位的比重为51.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单位数量之比由2017年的50.9:49.1调整为48.7:51.3,第三产业“四上”单位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三产业内部单位数量比例也相应发生变化,重点服务业和工业占全部“四上”单位的比重分别上升1.3个百分点和下降2.6个百分点。“一升一降态势明显,彰显产业结构正发生变化。”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分市州来看,17个市州“四上”单位数15升1平1降,其中武汉、十堰、宜昌、荆门、咸宁、天门、神农架等7个市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汉增加1556个,占全省增加总数的一半还多,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从总数来看,武汉超过全省四分之一,其中重点服务业占比达到50.4%。
    不过,放眼全国,我省“四上”单位总量还是偏少,占比依然偏低,每100个法人单位中仅有4.2个“四上”单位,在全国仅排第13位。其中重点服务业仅占其法人单位数的1.7%,显示产业结构仍待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光谷生物城十年模式走向输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3月22日,首批科创板IPO申请企业,在上交所上市发行审核系统官网预披露。被受理的9家企业中,湖北占两席,全部来自光谷生物城。
    两家企业分别是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院士创业,一家是海归创业。
    去年7月,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光谷生物城创建10年培育的第一家本土生物医药主板上市公司。
    毗邻光谷的江夏,借鉴光谷生物城模式的“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蓝图初现。
    当前,武汉正在构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光谷生物城用10年时间证明:我省及武汉市发展生物产业这条路,走对了。

    冲刺科创板的湖北“黑马”

    证监会文件显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虽然两家企业申请被受理只是迈出上市第一步,但意义非凡——它表明,湖北在培育发展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走在全国前列。
    科前生物是一家动物疫苗龙头企业,专注动物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兽医技术服务,其创始人陈焕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该公司拥有病毒悬浮培养生产线、细胞毒灭活疫苗生产线等10条生产线,拥有31个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28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6年至2018年,科前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3.9亿元、6.3亿元、7.4亿元,业绩稳步增长。
    创立于2009年的安翰科技是一家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创始人肖国华为美国海归。该公司研发的“胶囊胃镜机器人”,浓缩80多项科技创新专利、集成了400多个精密元器件,能在受检者胃里前进倒退、平移翻转,把病灶看得清清楚楚,检查过程全程无痛、无创、无需麻醉。
    2016年至2018年,安翰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1.72亿元、3.22亿元。2017年末最后一次融资,安翰投后估值59.6亿元,是光谷唯一的生物医药“独角兽”企业。
    省上市办公布的《2018年度82家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名单》显示,入围的42家武汉上市后备企业中,有9家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等领域企业。

    从输出企业到输出模式

    过去10年,依靠人才和创新,一张白纸上崛起的光谷生物城,已集聚各类生物企业2000多家,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目前,有400多个新药在研,其中26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
    武汉市人大**会副主任、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原主任但长春认为,光谷生物城之所以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关键是我省及武汉市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作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摸索出了一套生物产业发展的“湖北模式”。
    此前,以光谷生物城为“火车头”,宜昌、荆门、十堰等地,已建起区域性生物产业园,形成湖北生物产业“1+8”多点支撑格局。国药、人福医药、兰丁医学等光谷生物城领军企业,带着技术和市场向省内溢出。
    而今,光谷生物城正从输出企业和产业,向输出模式转变。
    按照武汉最新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光谷生物城将聚焦大健康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农业产品研发、创新企业孵化等,为武汉大健康产业的驱动核。江夏主要承接放大光谷生物产业的溢出效应,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
    江夏区委**王清华介绍,该区目前有9家生物医药类规上企业,计划用10年时间规划建设“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老3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实现年税收100亿元、年产值1000亿元。
    该产业园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与光谷生物城30平方公里面积相当;10年周期、百亿税收、千亿产值,也是当年光谷生物城2008年在二妃山下破土之时,提出的产业愿景。

    “生物火车头”拉动全域创新

    如果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光谷生物城的诞生更多是为了分担光电子产业风险,是一块为新兴产业创新试错的“试验田”,那么武汉当前将生物产业上升至3大万亿战略性新兴产业,则吹响了生物产业全域创新的号角。
    2018年,武汉大健康相关产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5%,基本形成以光谷为核心区,江夏、汉阳、硚口等为扩展区的发展格局。
    人福医药、九州通、国药控股、国药器械等4家年收入超百亿元龙头企业,辉瑞、费森尤斯卡比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药明康德、华大基因、联影医疗等国内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马应龙、健民等本土知名中药企业,以及安翰科技等“独角兽”企业,令武汉这座新兴的“生物之城”春色满园。
    不过,武汉市人民**参事、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认为,武汉大健康产业除光谷生物城外,其他各区产业聚集度仍然不够,上下游配套能力不强,整体规模偏小,缺乏品牌。
    2016年,武汉医药生产企业为82家,2018年仍然是82家;医药批发企业2016年为439家,2018年426家;累计获批的新药及仿制药注册批文近3000个,多属中低端品种,尚没有单产品销售过10亿元的产品。“除九州通医药、人福集团和远大医药外,其他医药企业产值或营业收入低于100亿元,全市医药工业产值还不及江苏泰州的扬子江药业集团。”
    他建议,武汉应抓住产业黄金机遇期,结合生物产业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及服务模式,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倍增计划,并建设武汉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
    根据规划,到2025年,武汉力争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2030年达1.32万亿元,真正形成万亿产业集群,托起武汉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的“第三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高山流水”造型初现

    4月8日,在武汉市蔡甸区,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项目二区工程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随后的幕墙施工将把整个建筑连成一体。据介绍,该会址由法国建筑大师岚明设计,以“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为主线,整体造型宛如相依山丘,水平流线仿佛流动的音符,体现法国浪漫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知音文化的完美融合。会址包括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展示馆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会议中心,预计9月全部完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7家行业巨头聚汉联盟“5G+北斗”
精准定位应用开始加速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王政

    5G与北斗,眼下热度极高、潜力巨大的前沿技术,两者聚合,将发生何等效应?
    4月3日,由中国移动公司组织发起的“中国5G北斗精准定位联盟筹备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京东、滴滴、中兴、华为、百度、腾讯、中海达、中国航天科技、中国电科集团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7家企业申请加入,标志着中国移动5G北斗精准定位应用开始市场化加速跑。

    5G北斗“黑科技”来了

    一项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汽车自动刹车技术应用已现雏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由湖北移动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开发的“北斗即时判”系统开始实验测试。系统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能自动判断“跟车距离”,并实时刹车减速。
    实现自动刹车,需要更精细的定位服务。目前,手机导航定位精度只能达到10米左右,定位不够精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地面通信基站播放导航辅助定位信号,能提供“厘米级”导航定位。“5G+北斗”,正让自动刹车成为现实。
    在高铁线路上,每天凌晨都会开出“空跑”动检车检测安全隐患。现在,一项降本增效的“黑科技”上线了——武大团队展示了一款5G轨道无人检测车,体积只有一个板车大小,能自动在铁轨上奔跑,并结合5G和北斗技术,实时监测铁轨磨损、形状等状态信息,自动分析铁轨损伤程度,生成检测报告,让高铁检测更经济、更便捷。
    现场还展示了能实时模仿人手指变化的5G机械手臂、能将书本二维图片进行三维建模的全息扫描投影仪、能远程做手术的5G手术台……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专家陈豫蓉说,5G北斗精准定位服务适用于码头装卸、机场调度、铁路定位、灾害监测、自动驾驶、物流货运、智慧城市等各行各业,该技术市场超万亿元规模。

    “5G+北斗”创新中心呼之欲出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世界万物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看来,“时间、空间位置、物质、能量、信息”是现代社会的“新五行”。目前,人类对时空位置信息的需求,正在从实体空间走向虚拟网络空间。
    刘经南说,人类感知和控制物理世界的能力必须在时间、空间尺度上延拓,以实现人工智能中机器的感知、认知、决策、调控能力。因此,“5G+北斗”是实现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未来“通信+导航”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在网络建设上,必须将5G通信基站与北斗导航系统集成融合,让5G全网基站、网关和主要服务器配套北斗“纳秒级”(一秒的十亿分之一秒)时间系统和“厘米级”坐标系统,为未来的创新应用提供网络支撑。例如,车辆、道路及路网周边环境实现全时空感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智慧交通系统可自动提取事故前10秒的视频流和数据包,为警保联动提供技术支撑;“5G+北斗”系统还能为大气三维建模,实现定时、定点、定区精准天气预报。
    “5G北斗高精度定位的发展,关键是应用。”湖北移动公司副总经理陶华介绍,“中国5G北斗精准定位联盟”在武汉成立,主要是基于武汉地区的5G网络优势,以及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技术产业优势。该联盟将致力于构建精准定位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聚合精准定位技术研发力量,打造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突破精准定位关键技术,实现核心设备、技术国产化。
    2018年11月8日,湖北移动公司与武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5G北斗高精定位技术测试及应用、智慧校区、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本次联盟筹备会上,国内各行业龙头企业对高精度定位均明确了应用需求,提出了合作计划,共同将武汉打造成国内“5G+北斗”创新中心。

    共享单车快递物流渴盼新技术

    筹备会上,滴滴和京东对“5G+北斗”技术最为“饥渴”。
    滴滴公司战略合作部负责人祝振江表示,从2016年至今,共享单车行业经历了市场宠儿、单车围城、减量调控、融合共治几个阶段,**管理部门从包容鼓励变为限制管理,“单车坟场”等问题让企业承受着高资损率,共享单车企业从最高峰69家减至如今不到10家。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困局主要是线下维护难。**要求企业维护管理人员与单车数量比为1:200,而目前实际人车比为1:1000,导致大量单车被弃置在小区、草丛甚至河道里,每天只有约40%的单车处于“活跃状态”。
    在祝振江看来,目前让用户在城市指定区域规范停放单车,管理较难,利用“5G+北斗”技术则能建立“虚拟围栏”,在城市固定区域,设立没有围栏、没有划线、可灵活调整的共享单车停车区,“停车区域”只显示在用户手机APP里,现实场景下“看不见”,用户将单车停放在区域内才能上锁结算。
    京东物流研发部专家王梓晨坦言,在北京地区,繁忙的京东快递员,一天最高峰徒步距离超过42公里,相当于全程马拉松的距离,需要高精度物流地图优化快递派送线路,实现配送、运力、用户、商圈精准画像,让物流业降本增效。另外,精确定位服务也有利于快递物流企业开展无人仓、无人货车、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推进物流业效率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0日铁路再调运行图
每日68趟复兴号途经武汉

    湖北日报讯(记者雷闯、通讯员周凯、熊民明)4月10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途经武汉地区的“复兴号”达68趟,其中始发17趟。
    武昌南机务段相关人士介绍,2017年10月“复兴号”开始途经武汉地区,2018年5月4日首次在武汉始发。
    调图后,武汉首发“复兴号”17趟,比调图前新增了13趟。这17趟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分别是汉口—北京西的G520、G524,汉口—温州南的 G592/89,汉口—广州 南 的G1154/1,汉口—上海虹桥的G1726/3,武汉—北京西的G588,武汉—深圳北的G1013、G1021、G1015、G1017、G1019,武汉—天津西的G366,武汉—上海虹桥的G600/597,武汉—广州南的G1105、G1133、G1135、G1125。
    据悉,“复兴号”动车组是“和谐号”动车组的升级版,在254项重要技术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乘车体验更加人性化,WiFi全程免费覆盖;座位更宽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遗体器官捐献量居全国前列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瑾毅 黄磊

    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是否愿意以另外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武汉,越来越多的人,以遗体捐献的方式留爱在人间。

    登记捐献人数逾万人

    从2000年开始,武汉市全面开展遗体和器官捐献。该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主任骆钢强介绍,截至目前,已登记捐献人数12701人,实现捐献2401人。最小的年仅17岁,最大的90岁。他们拯救了1500个垂危的生命,让2000余人重见光明,让300多位严重烧伤患者得到救治。
    武汉市遗体捐献例数目前位居全国前三,每年遗体捐献约300例,仅次于有着30年遗体捐献历史的上海。器官捐献例数去年仅次于器官捐献开展最早的广东,今年有望超过广东。
    骆钢强说,武汉遗体器官捐献和立法在全国开展较早。遗体捐献从19年前就开始了,每年都在稳步提升。器官捐献则开展相对较晚,但近几年由于立法部门、红十字会、媒体等的大力推动,进步很快。特别是为了方便全省各地群众遗体捐献咨询、登记,武汉市红十字会打造了详细、便捷的网上登记服务功能。

    遗体器官捐献缺口大

    无私地捐出遗体、器官、人体组织(皮肤、骨骼、眼角膜等),为人类医学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也让众多患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移植器官才能存活,但仅有约1万人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武汉器官移植水平全国领先。目前,同济医院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台移植手术。协和医院两三天就有一台心脏移植手术。武汉地区的心脏和肾脏移植量全国领先,每年约有4万人苦等救命器官,饱受病痛折磨,有的抱憾离世。
    人体器官捐献的前提,是遗体捐献。据估算,武汉市每年需要超过1600具遗体,用于科研、教学和移植,但每年仅能提供约300具,缺口甚大。
    骆钢强介绍,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武大中南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一六一医院和武汉总医院,6家具备移植资质的医院和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院等医学教学科研单位,都对遗体、器官、人体组织有极大需求。
    设在中南民族大学的中国人脑库中心,承担着建立达到国际标准的中国人脑库中心的重任,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每年需要约500具遗体用于取用人脑标本,但武汉市红十字会只能提供数十具遗体。
    同济医学院、武大医学院和江大医学院,每年需要的遗体分别为500具、400具和200具,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医学生不得不使用虚拟人体模拟软件练习解剖。武汉市第三医院每年需要100万至150万平方厘米的皮肤用于移植,但红十字会仅能提供3万平方厘米。

    让更多爱留在人间

    多年前,遗体和器官捐献还不为人知,鲜被接受。经过近10年捐献观念的普及,“武汉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没几个不知道遗体和器官捐献,现在要做的是细节改进和远景规划。”骆钢强说。
    他说,遗体器官捐献必须给予捐献者和家属充分的尊重,才能让更多人愿意留爱在人间。为此,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接收流程,多次培训医院、医学院和科研机构的遗体接收人员,从如何着装、问候家属,到为逝者默哀、献花、告别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遗体和器官稀有珍贵,对其最大限度的利用也是对捐献者的告慰。骆钢强说,武汉遗体和器官利用率还不高,尤其是人体组织材料的利用。武汉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正规划建立全国首个全种类医用组织材料库,捐献者的皮肤、骨骼、心脏瓣膜等组织,经同种异体生物材料公司加工后,提供给外伤、先天性残疾和需整形的患者使用,患者仅需支付相应的加工费用。由于该材料取自人体,几乎无排异性,远远优于人造材料。
    遗憾的是,受制种种因素,武汉市迟迟未启动该项目。目前,江苏、江西等地已开始尝试捐献者个别种类组织材料的临床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0 08: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39亿大健康项目落户汉阳
    湖北日报讯(记者朱惠、实习生周影、通讯员刘晶晶、黄璜)4月9日,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龙阳湖论健论坛”上,5个重点项目、3个人才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武汉市汉阳区。
    4月8日,汉阳区发布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此次引进的项目和人才均依据“一谷两园”规划量身定制。5个重点签约项目为国药控股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全国大健康产品交易平台、天亿集团大健康金融项目、医疗及医学康复中心项目、甘霖医学影像诊断项目,投资总额为39亿元。
    此次签约人才项目有3项: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汪东风与斯达布努集团公司签订斯达布努健康饮品柔性研发中心项目合作协议;哈佛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相容与武汉市第五医院,签订新型EBV疫苗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合作协议;武汉双绿源公司与江汉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院签订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0 08: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口-虹桥的G1726在4月10日前就运行了啊,也是“复兴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4-28 08:02 , Processed in 0.08550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