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9391|回复: 70

[江城资讯] 2018年6月1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先旺主持召开长江新城建设第1次推进会强调
高标准高定位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长江日报讯(记者鞠頔)12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赴长江新城起步区调研,并主持召开长江新城建设第1次推进会。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重要要求,按照省委争当“四个方面排头兵”的要求,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重大任务,坚定信心、树立雄心、保持耐心,高标准、高定位推进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努力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周先旺首先来到长江新城天兴花园小区,了解长江新城规划建设推进情况。随后,周先旺主持召开长江新城建设第1次推进会。他指出,要坚定信心,勇于承担起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的使命;要树立雄心,勇于克服困难建新城、拓新区;要保持耐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既讲速度更讲质量,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境界,推进长江新城建设。

    周先旺强调,长江新城要围绕“四个新”来规划建设。要体现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新城与老城以及三镇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亮点,以“高”求“新”,坚持高标准、高定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打造代表武汉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发展的样板区。要探索构建新机制,走出一条符合武汉实际的新城建设之路。要取得新成效,聚焦规划,加快编制进度,确保研究深度,在规划指导下推进控制性基础工程建设;聚焦起步区,发挥好连接老城、辐射新城的作用,着力强化功能、业态等方面的衔接,以起步区带动新城发展。

    副市长汪祥旺,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与会。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0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
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雪 通讯员杨阳)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14日,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视察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察看了轨道交通8号线徐东车站运营、安全管理情况,以及轨道交通7号线越江隧道施工现场建设情况。

    2013年至2017年,我市轨道交通累计通车里程180.3公里。2017年底建成运营里程237公里,2018年在建线路达13条,在建里程达272公里。线网运营规模及在建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轨道交通客流量占全市公共交通客流量比例达到38%。今年以来,轨道交通最高日客流高峰突破351万乘次,日均客流305万乘次。

    同时,世界首条超大直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已顺利全线贯通。三阳路越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二桥、青岛路长江隧道之间,长约2.6公里,其隧道管片外径相当于五层楼高,盾构断面195平方米。7号线一期将在今年底建成试运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树华、但长春参加视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0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楚星18年只磨“一根”光纤
普通光纤打磨成高端光纤升值10多倍,销量全球第一


    武汉楚星光纤公司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屏,将直径0.125毫米的光纤放在自制的精密研磨设备上,光纤端面研磨成锥形后再加工成光学微透镜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贺亮)“就是这根透镜光纤,去年卖了6000多万元。今年从订单来看,超过7000万元问题不大。”14日,武汉楚星光纤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培拿着桌上摆放的样品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公司产销量已是全球第一。

    一根标准为2米长的普通光纤,价值只有人民币约40元,经过磨制、涂覆等加工,则变成了价值75美元的高端透镜光纤。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在该公司出口订货单里,多数来自全球光电企业巨头。

    “透镜光纤是半导体激光器必不可少的一个小配件,虽然公司总产值不算高,但附加值高。”关培介绍,透镜是激光器上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当激光从光源射出后,需要透镜来聚焦、整形,把光“驯服”成所需的光束,再通过光纤进行传输,透镜“驯服”光的能力,也决定了激光器光输出性能。

    透镜可以单独生产,再装配到激光器上,但对精密度要求极高的半导体激光器而言,装配分离的光学透镜,长期使用的可靠性相对较差。关培说,直接把光纤端面磨制成透镜,虽然技术难度大,但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目前为全球高端半导体激光器厂商广泛采用。

    透镜光纤与普通光纤的差别只有几微米,这肉眼都看不到的差别,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要在光纤上做出具有各种光学性能的透镜,比在头发丝上雕花都难——雕花只需好看,没有一致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而制作微柱透镜需要的数十万个产品只能是一样的规格和参数,误差不大于千分之一毫米。”关培表示。

    十多年前,楚星光纤公司就自主研发设计了自己的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工艺设备的改造上每年重金投入,任何工序只要有改良空间,都不遗余力。

    公司连闯“三关”,对于微米级的光纤首先能看得到,然后能够精准地在光纤端面上磨出透镜,最后能够对产品进行检测;而生产透镜光纤的专业设备在全球市场上“非缺即贵”,楚星之所以能够占领市场份额,关键在于所有生产、检测设备均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楚星光纤坐落在光谷佳园路上的一家科创中心大楼里,大门口没有镀金的门牌,也没有气派的厂房园区,办公区过道里地砖已磨得变了色。客户前来洽谈业务,起初多有疑虑,但到车间、研发中心、机械加工中心转一圈后疑虑全无。去年3月,欧洲一家国际领先的通信设备公司来到楚星,看完生产流程后,当场下了订单。

    楚星光纤扎根透镜光纤领域18年,已做出数十个产品,在航天、海底光缆等领域广泛使用,成为全球产销量最大的透镜光纤专业生产基地。

    链接>>>

    “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营商环境挺好

    楚星光纤扎根武汉18年,“低调”做到全球第一,离不开武汉的营商环境。关培始终认为,“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政府服务,让企业受益良多。

    今年,武汉深入推进“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市财政局负责人走进楚星光纤公司,介绍政策,询问需求,提供建议,“同样是有事情,一个电话,没有事情,不去打扰,这样的关系挺好”。

    18年前,关培从武汉的一家知名企业离职,在虎泉高创小区面积80平方米的私房里创业。当时朋友要做一个光电元器件,但是缺少合适的工装夹具设备。关培说,“正好做设备是自己的强项”,在离职后的头三个月,他给朋友开发出合格的工装夹具,朋友拿着这个装备也做出了产品。

    关培因此拿到了首笔5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有了这笔起步资金,关培迈出了他做透镜光纤的第一步,“透镜光纤是半导体激光器必不可少的元器件,而当时的生产工艺手段极为简陋,并且国外也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做透镜光纤的核心在设备,这个设备全球也很难买到。”关培跑到汉口前进四路电子市场买了一堆拆机件,开始自己生产制作透镜光纤的核心设备抛磨机,并且很快研发成功,生产出第一批透镜光纤。

    “第一年特别困难,当时找过政府部门,请求减免几万元的税款。政府有关部门到公司考察后,迅速按照政策给予了相应减免。”关培说。

    在以后的日子里,公司发展顺利,从80平方米私房到400平方米厂房,再到现在全球第一。

    关培开的是10多万元的国产车,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他说:“看到员工买了车、买了房,有钱有闲能够全家去旅游,我很开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老大好辛苦哦!要注意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长干劲十足,真的是马不停蹄,到处调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老大来了两星期,终于想到要去长江新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1: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市长啥时候来汉阳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1:4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18-6-15 11:11
虽然这里大部分人都知道,长江新城一定会一张蓝图干到底,真正的落实下去。
但在普通市民眼中,不少人还是 ...

主要是利益相关,买了那边房子的人……唱衰无可厚非其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看衰长江新城的人都是存有私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基建投资潜力大 而债务风险低


新浪财经06-13 07:47


基建投资与地方债:放心基建与焦虑基建
张斌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基建投资,笔者有一些观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去几年基建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基建投资是否过度;第三,区分令人担心的基建和有潜力的基建。

首先,我们看一下基建的总量数据。过去几年,特别是2012年以后,一直到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每隔一年会有一个台阶式的下降,年均下降约两个百分点。2018年如果按照现在这个势头下去会是陡峭下降,就不会像过去这么平滑了。2018年1季度基建增速大概也就7点多。尽管基建增速在下降,但是基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还是在提高的,从过去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近30%,这间接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得更猛。

过去讲基建就是“铁公机”,这是个很大的误解。我们知道基建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大概只占35%。然后是电力、热力、燃气大概占17%。剩下48%是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基建的大头不是“铁公机”。过去几年“铁公机”类的基建增速很低,比如铁路连续很多年,大概每年七八千亿,没有进一步增长。电力、热力、燃气相关的投资也是严重放缓。过去这些年,涨得最快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等。2017年的公园和旅游景区管理投资超过1万亿,比铁路都多。

再看看不同城市类型的人均基建密度,一线城市人均花六千元,二线城市八千多元,三四线四千、三千元。但是如果从增长速度来看,一线城市的人均基建增长速度快速下降,三四线城市略高一些。

中国基建投资是不是过高了?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我只是提供几个观察的角度。

首先看一下国际上的经验。公共投资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日本最高能接近10%,韩国最高7%,随着城市化的提高,公共投资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有个缓慢的上升过程。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中国台湾的基建占比也是提高的,基建名义增速大于GDP名义增速,一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的时候开始下来。我们估算中国的基建资本形成的GDP占比在10%左右,也是缓慢上升的过程。从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前,基建投资的GDP占比将会持续上升,这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一致。从国际比较看,我们可能存在过高的问题,但是还不是特别容易断言,因为刚才所说的几个经济体里面只是讲政府部门做的基建,但也有别的主体从事类似基建的东西,有些可能没有完全覆盖进去。所以其实国际上的经验并不能给我们特别明确的答案,只是参照。

其次,还有一种判断基建是不是太高的思路是,如果基建投资把私人投资挤出去,这样基建有可能做的偏多了。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基建投资上升以后民间投资也跟着上升,基建投资下去民间投资也跟着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不存在挤出效应的。

还有基建从银行拿了很多贷款,利率提高上去,私人部门贷款不是受到制约了吗?我们看基建投资增速变化和平均贷款利率的增速变化,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基建投资增速上去,利率其实并没有上去,反而下来,是负相关关系。

这些都是截面的关系,还需要跨时期的观察。一种可能性是基建把总需求拉上去了,私人部门需求也上去了,但是总需求相对供给来说太多了,当期经济过热,以后就会存在经济冷却的过程,现在透支了以后就要还,经济就要下来,当期民营资本没有受挤出,但是未来是挤出的。针对这种挤出,就要多一步验证。如果基建投资让GDP缺口进一步放大,就会存在严重的挤出效应,如果基建投资和GDP缺口是负相关,那其实更多的基建发挥的是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没有挤出。从经验上来看,GDP缺口跟基建投资增速也是负相关关系。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基建是不是挤出了私人部门投资,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得不出这个答案。但是个别时间段一定有,比如次贷危机之后通货膨胀率那么高跟前期基建有关系,这段时间存在挤出,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需求拉得太旺了,跟GDP缺口不一致了。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区间里面看基建挤出私人部门投资的论断不能成立。

还有一种对基建的解读,中国可能确实存在基建投资过高,但不失为一种次优的选择。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土地和住房市场扭曲、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等一系列原因遏制了居民部门消费增长,居民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总体上不足以带来能够维持充分就业所需的总需求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外需乏力,就不得不依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维持合意的总需求水平。尽管看不到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但较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并非最优的资源配置格局。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一种次优选择。减少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过度依赖需要其他领域的深化改革。

我结论是,从基建投资相对GDP占比来看基建投资可能是高了一些,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的几年。放到现在,如果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只有7%到8%,低于名义GDP增速,那就不存在基建过高的问题了。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率不到60%,如果我们基建投资增速等于甚至低于名义GDP增速的话不能说基建高了,再低也不对了,基建投资增速可以稍高于名义GDP增速,而不是低于名义GDP增速。

怎么去评价基建,如果存在问题,大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功能视角的观察。基建最终要为人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人民生活。如果说一个地方人口是流入的,经济增长还好,哪怕多点基建,甚至短期做的多一点也可以。因为如果人口流入有潜力、产业增长有潜力的城市,未来基建最起码在功能上还是有保障的。如果一个地区人口大量流出,产业也不行,基建修了之后做什么用?

我们研究的城市样本大概有200多个,大城市基本都在里面了。总的来说,从全国样本来看,一线城市的基建相对GDP占比是偏低的,但是人口的流入又是偏高的,最典型的是深圳,深圳基建在GDP占比非常低,但是人口流入从全国来看非常高。广州和深圳的情况类似。从过去三到五年的样本来看,上海常住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北京2017年也开始常住人口负增长,样本拉长一点的话北京、上海的人口流入也不错。天津特殊一点,天津的基建相对GDP比重非常高。总的来看,绝大部分二线城市基建相对GDP的占比在全样本里也不算高,大部分二线城市人口也是在流入。过去几年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是东莞,2010-2015年东莞常住人口流出,但是最近两年又开始重新流入了。最让人担心的是人口严重流出,但是基建相对GDP占比非常高的城市。

所有一线城市的基建投资相对其经济增长而言并不算多。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是。但是,像沈阳、哈尔滨、唐山、大连这样的二线城市相对经济增长而言基建偏多。大部分三线城市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基建也并不多,真正有困难的还是四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

我们综合考虑人口和经济增长,然后看一个基建的潜力。潜力比较大的,有三个一线城市,八个二线城市。潜力比较模糊的,有二个一线城市就是北京和上海,因为已经人口开始流出了。潜力比较小的只有一个二线城市是唐山,剩下都是三四线城市。这是从功能视角出发所做的分析。

其次是从债务风险视角出发研究基建投资。我们把大概200多个地区,一千多家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拿来之后看几个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包括债务率(所有平台债务之和占当地GDP的比例)、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以及流动资本比率等指标。如果流动性资产太低,短期可能会有流动性问题,所以流动性也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进去了。

最后,从功能视角和债务风险视角出发,综合评价各城市并对这些城市做了一个分类。

第一类是潜力大、风险低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深圳,二线城市中的重庆、武汉、南京、长沙、郑州、合肥、苏州,以及15个三线、四线和其他城市,在全部109个样本城市中占比21%。

第二类是潜力大、风险高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天津、广州,二线城市中的宁波,以及另外2个中小城市,合计5个城市,占全部样本城市的5%。天津是债务太高,广州是流动资产占比低,流动资产占比低有时候反而是财务管理能力强的表现,广州如果要改过来很容易。

第三类是潜力模糊、风险低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二线城市中的沈阳、大连、无锡、温州,剩下的是28个三、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这类城市在全部样本城市中占比30%。

第四类是潜力模糊、风险高的城市。这个类型中没有一线城市,有东莞和佛山2个二线城市,以及3个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进入2017年后,东莞和佛山情况有明显好转。

第五类是潜力小、风险低的城市,有唐山1个二线城市,以及29个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

第六类是潜力小、风险高的城市,全部都是三线、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

总体来说,中国的基建问题表面上看是基建问题,但是背后其实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问题。过去几年不仅是劳动者优胜劣汰,企业优胜劣汰,城市也在优胜劣汰。城市面临很大的竞争,人口在不同城市里做选择。有些城市就是在衰败过程中,它的GDP增长、人口流入情况都不好,这样的城市基建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这样的城市大部分是在三四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大城市主要是北方几个,主要是能源密集型转型不太成功的城市。中国基建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城市格局重新划分的问题,也就是城市衰败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2018年5月22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二十七次月度例会上的主旨发言,经作者审阅。)(编辑 祝乃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0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穿钢板 发表于 2018-6-15 11:31
周市长啥时候来汉阳看看

去了神龙。早就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0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汉米兰 于 2018-6-15 12:24 编辑
cdhsqb 发表于 2018-6-15 11:47
那些看衰长江新城的人都是存有私心的。


水果湖子弟看衰长江新城是政治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现在来说,武汉今后十年最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就是长江新城了,由此而来的权力寻租已经变成不少人的狂欢了,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新闻:江汉四桥(月湖桥)拓宽改造工程计划2018年12月底建成通车。
来源:武汉城投集团-城市留言板
可能会早 留有余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2:4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之游侠 发表于 2018-6-15 12:33
其实长江新城这个战略本身,在整个武汉南北并重东西均衡的布局看,也是一个必然。

无非是谁来提出, ...

黄埔新城好像十年前就听过了,相当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5 12:40 , Processed in 0.08137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