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114|回复: 17

[京江城事] 高专搬迁,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出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6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经济学教授 于 2017-8-16 11:32 编辑


金山网讯  位于学府路上的镇江高专,是不少镇江人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对那片美丽的校园有着很多难忘的回忆。从昨天上午开始,伴随着一辆辆装满办公用品和设备仪器的货车驶出镇江高专老校区,开往位于十里长山脚下的镇江高专新校区,标志着镇江高专新校区搬迁工作正式启动,已经投入使用了36年的镇江高专老校区,即将与广大市民说再见了。今年9月,郁郁葱葱的丹徒十里长山脚下,镇江高专新校区不仅将迎来首批学子,也将迎来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镇江高专新校区占地700多亩,建筑26万平方米,将分为五个区域:一是公用区,包括图文信息中心、公共教室和行政办公,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二是文科区,包括财经商贸、人文与旅游、艺术设计、继续教育四个学院,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三是工科区,包括现代装备、交通、电气与电竞、医药与化材、卫生护理五个学院,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四是生活区,7.2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1.7万平方米的食堂、浴室及附属设施。五是运动区,包括400米标准运动场和1.3万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同时,新校区将本着生态化、人文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尊重山林地貌,坚持保留山体显绿,保留坡地造势,将形成“远看校在山脚下,近看山在校园里”的生态画卷。
镇江高专副校长冷耀明告诉记者,目前新校区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新校区搬迁工作预计在9月5日结束,届时将再用7天时间,完成新校区的各种设备调试,确保今年9月高专新校区顺利迎接新生老生报到。“新校区、新起点、新征程。”冷耀明表示,随着高专新校区搬迁,镇江高专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学校将继续围绕“创优升本”这一个目标,围绕着建设一所服务于镇江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记者 孙晨飞 通讯员 胡菲)摄影 辛一

伯先路——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效果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镇江市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一、公示说明: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相关规范要求,我局组织编制《镇江市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7年1月12日通过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会,并在4月25日提交第65次市规委会审查通过。《规划》现已按论证、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根据《江苏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现将《规划》进行公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于公示期间将书面材料送至市规划局。

  公示时间:2017年5月22日—2017年6月22日

  公示单位:镇江市规划局

  联系电话:0511-84423160

  联系地址:镇江市南徐大道699号

  编制单位: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规划简介

  (一)规划范围

  包含保护范围和规划研究范围两个层次。

  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为伯先路-京畿路两侧文保单位、传统风貌建筑较为集中、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好,需要严格控制的范围,北至广肇公所巷、南至京畿路-宝盖路、西至云台山东麓、东至贾家巷,用地面积为3.46公顷。

  规划研究范围:北至大西路,南到宝盖山,西临云台山,东至贾家巷,总用地面积为15.09公顷。

  (二)规划原则

  1、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2、民生为本、融合发展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三)规划目标

  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遗存,引入公共活动和现代功能,规划集旅游、休闲、文化展示、商业服务、居住为一体,体现街区民国特色风貌,展现镇江民国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最终形成内部居民生活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外部体现镇江民国文化的旅游商住混合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

  (四)主要内容

  1、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与价值

  (1)历史文化特色

  ①沿长江城市“山-街-巷(里)”空间形态典范

  以伯先路、京畿路为轴线,大西路、宝盖路、山巷围合,形成延伸至山体的巷道,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状街巷里弄肌理、“两山夹一街”的空间形态。

  ②特色鲜明的民国公共建筑、传统民居体验区

  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建筑特色鲜明,包括以广肇公所、包氏钱庄为代表的中式传统建筑,以蒋怀仁诊所、老邮政局为代表的西式建筑,以大兴池、红卍字会旧址、屠家骅公馆、镇江商会、内地会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建筑等多种类型。

  街区内的传统民居则以三合院,即“三间两厢一天井”的型制为典型代表,包括东长安里、吉安里、吉庆里等民居建筑群,建筑风格以江南为主,局部南北风格交融,不但参考了上海早期的里弄建筑式样,还有徽派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的特征。

  ③民国时期多元化文化的见证地

  伴随地区发展,街区内的公共(公共事业、办公、医疗)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名人公馆等多元的产业功能建筑发展,见证镇江城市经历渡口时代、运河时代、长江时代、铁路时代的发展历程。

  (2)历史文化价值

  ①历史价值

  镇江近代的开埠历史、民族工商业的兴盛历史奠定了伯先路历史街区文化内涵的基础。伯先路街区的更新演变见证了镇江老城区的发展史,也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内涵的外部体现。

  ②文化价值

  街区遗存丰富,承载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等)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名店、老字号、民俗文化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情感意义和文化价值。

  ③景观价值

  历史形成的“山——街——巷(里)”的空间及街巷格局清晰,伯先路、京畿路两侧拥有比较完整的民国商业街的特色风貌和建筑空间格局。相当一部分街巷的界面保存着传统风貌,建筑类型丰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共存,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

  ④旅游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功能整合,镇江的三个历史街区自成特色,形成合力,具有巨大的内在旅游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2、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

  (1)特色定位

  民国商贸文化建筑集中、街巷格局清晰的历史文化街区。

  本街区规划以“商”为特色,引入文化、展览、餐饮休闲、旅游服务业等新功能,体现民国街特色风貌,展现镇江民国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

  (2)保护与利用

  将街区保护要素分为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针对每一具体要素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对重要建筑遗存的利用方式提出规划引导,同时对地方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提供物质空间支撑,实现传承。

  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要素(物质文化遗产)

  街巷肌理

  小街为轴的纵横交错的街巷肌理

  空间格局

  “山-街—巷(里)”的特色空间格局

  文保单位

  省级文保2处(镇江商会、广肇公所),市级文保5处(东长安里、吉安里、吉庆里、大兴池、伯先路优秀建筑群),市级文控1处(包氏钱庄)

  未核定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29处,包括宝盖路314号民居、大孙家巷10号等

  历史建筑

  3处,包括小街90-1/90号(于氏宅)、大孙家巷75/77/79号/小街70号(徐氏宅)、小街41号(镇江慈善医院旧址)

  传统风貌建筑

  除以上各类建筑,具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8处,包括邮局巷25号民居等

  历史环境要素

  贾家巷洪海偏堂井、染坊巷古井、屠家骅公馆石门额、传统地面、古建筑门楼、墙面、古树等

  人文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传统美食

  “镇江三怪”、蟹黄汤包、鸭血粉丝汤、“镇江三鱼”、京江脐等

  代表性商业门类

  近代钱、木、江广、江绸、绸布“五大业”、京畿路“手工艺一条街”

  地方风俗

  镇江本土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习俗

  历史人物

  孙中山、赵伯先、陆小波、屠家骅、蒋怀仁、许氏兄弟等

  思想文化

  近代金融届人士推动城市发展、热衷慈善等

  重要记忆

  历史街巷路名

  伯先路、京畿路、小街、大孙家巷、小白龙巷、贾家巷、东长安里 、福寿巷、东大院、西大院、邮局巷、地藏庵巷等

  历史公共空间场所

  “京畿晓发”、银山门、朝阳楼

  民间传说

  “镇江三怪”饮食传说

  (五)规划实施引导

  政府主导,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实现渐进式改善。

  1、人口与建筑引导

  采取“可走可留、可修可换”的人口与建筑引导政策,适度疏解街区人口,调整优化街区人口结构。

  按照公有产权住宅、公有产权非住宅、私有产权住宅、私有产权非住宅等不同类型制定相应政策。

  2、产业发展引导

  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开展各种不违背街区保护原则的经营活动,引导老字号店铺和特色手工艺的恢复与进驻,引导利用富余空间开设家庭旅馆,推动与街区文化特色及产业定位相符合的手工业、休闲商业、民宿客栈等商业的发展,鼓励在街区内创业、创新。

  3、建设控制引导

  采用如奖励引导(容积率、绿化率)、异地补偿等技术手段;对提供公共空间、延续历史文脉的建设予以奖励;缩小土地批租规模;开发者可选用不同建筑设计师按先后次序、互相协调的原则进行设计,尤其加强对首批进入建筑设计师方案的控制、审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先路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一览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年征求意见稿,可见伯先路街区保护范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0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已定的各示意图
范围划定图

文物分布图

建筑功能,历史,现状


空间格局规划

街巷保护规划

建筑利用

总平图

最后来一张效果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学生们要过“世外桃源”生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0:2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专老校区未来会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改造,吸引外地游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4:1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府路上的高专会拆掉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5: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很强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6: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好好弄  镇江又多了一个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6: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义重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6 16: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镇江精美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08: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伯先路,打造民国风情街是有很大历史优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1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西津渡连成一片,这样就有的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4 00:22 , Processed in 0.08172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