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3358|回复: 30

[经济论道]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武汉第二(来自长江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4 2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其中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高速时代落幕,未来将保持一个长期的中低速,而一旦中国步入"平原期",要保持长期的稳定和适度的增长,必须另辟蹊径。创新能力将成为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根基。

    中国的崛起,将面临着大国争雄的挑战。中国的崛起,不仅要与发达国家争夺生存空间,更要与金砖国家争夺生存空间。当下,德国主导了新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制造业回流,都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由此,中国也急需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动力。

    中国在全球国家中,处于节点位置,产业上游是欧美国家,产业下游是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未来要避免两线竞争的困局,还必须完成对下游国家的率先产业升级,率先技术领先,率先制度改革。这三大突破,也以创新为先导。

    在国家内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见顶,人口萎缩将成为一段时间的必然趋势,尤其是青年人口的萎缩,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挑战;当下遍布大半个中国的雾霾,也警示中国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路在何方?改革和创新,是永恒的时代主题。国家的创新,必以地方的创新为先导。

    为此,经观政研院特意推出中国城市创新能力TOP10排名。

    为什么这么排?

    两年前,中国从国家决策层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启"双创"之旅,我们认为创新的重要性优于创业,为简化过程,突出重点,特专致于研发中国城市的创新体系。

    本次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范围限定在过去一年(2015统计年度)GDP排名全国前十的城市,有两个原因。

    一,涉及到的很多指标,各地公报和年鉴中公布程度不一致,若涉及城市过多,有可能数据不准确,为增强数据权威性,第一次排名只选取十大城市。

    二,排名本身虽有一定参考性,但最关键的是,通过排名,倡导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同时建立一套标准,没有排进来的城市,若有兴趣,一样可以用这套排名体系,自行计算自己的得分,以衡量所在城市的创新能力,知己知彼,既寻找差距,亦保持和发扬优势,日渐日新。

    当下,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类似排名,灿若晨星。而本次我们的排名,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化繁为简,指向明确,价值观清晰。

    创新的两大实体,一为产业与技术,一为人,本次排名,指标体系主要围绕这两大因素,设立五大指标体系。

    五大指标体系为:

    一,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研发投入强度);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技术创新直接成果)三,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四,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五,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人口活力)。

    衡量城市创新能力的五大指标远非完善,对于城市创新更多是参考意义,而非指导意义。学界和城市经营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删和修改,推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排名体系。这也是研发者只设定五项指标,更多留白的本意。

  创新能力TOP 10 总排名

  排名

  城市

  1

  深圳

  2

  武汉

  3

  苏州

  4

  杭州

  5

  北京

  6

  广州

  7

  成都

  8

  上海

  9

  天津

  10

  重庆

  排名整体解读

    此项排名,结果有在意料之中者,亦有令人惊奇者。

    深圳名列第一,实至名归,也符合预期。在五项排名中,深圳有三项名列十大城市之首,分别是高新制造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人口活力以及万人授权专利量;一项名列十大城市次席,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遗憾的是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深圳在十大城市平均线以下。不过深圳虽高校在校生不多,吸引的高校生却位居全国第一,体现了强大的综合创新能力。
   
    武汉和苏州在排名中的崛起,令人意外,但是也有迹可循。

    武汉得益于排名的两大指标体系,一是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武汉独步全国,远远领先其它城市,以100人为基数的打分体系中,仅此一项得分就接近500分。另外一项,则确实令人意外,就是武汉的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竟然仅次于深圳,表明武汉在工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狂飙突进,其推行多年的工业倍增计划,初见成效。

    苏州超越北上广,位列十大城市的探花之席,也主要得益于两大指标体系内的突飞猛进。一是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苏州仅次于深圳,超过北京,也超过长三角的杭州、上海;二是苏州的高技术制造业,一贯十分强势。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比拼中,苏州与深圳形成争雄之势,而非外界单凭印象中的深圳与上海争雄。

    杭州位居第四,在各项指标中都比较均衡,部分指标比较靠前,如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杭州在十大城市中排名前三。

    北京和广州位居中游,体现了其均衡的创新能力,在部分领域还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十大城市之首,放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比较,也仅次于绵阳等极少数科技大市,其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和人口活力均位居十大城市第三位,北京唯一的弱势,是高技术制造业的优势不强,远逊于深圳、苏州和武汉。这也与北京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有关。广州的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仅次于武汉,排名十大城市第二,但是其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符,高技术制造业也不发达,远逊于近邻深圳。

    成都位居第七,排名高于其GDP在十大城市中的排名。体现出了比较强的创新**。成都的高技术制造业超越了北上广,以及近邻重庆。近年来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加上本土工业的升级,创新城市攻略开始收效。成都的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和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也排名第五,尤其是后者非常重要,超越其未来的重要工业竞争对手武汉,也超越近邻重庆。

    天津坐拥滨海新区,研发投入强度排名十大城市第四,人口活力和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排名第六,但每万人专利授权量没有优势,更遗憾的是,天津投入巨大,但是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没有实现大的突破。

    重庆在局部具有创新优势,其每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深圳和苏州等重镇,重庆虽坐拥两江新区,部分高新产业表现突出,但是整体上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每万人专利授权量和研发投入也比较靠后,这主要是因为重庆虽是一个市,但是面积接近半个省,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拉低了平均水平。

    重庆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说明重庆是一个人口流出大市,值得警惕。不过重庆未来也无需过于担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外流人口会逐步回流,同时,随着重庆对于西部的辐射能力提高,未来还可以吸引广大的西部人口流入,预计未来十年内,应该可以逆转人口流出趋势。

    十大城市的创新能力排名,既有令人惊喜之处,也有令人失望之处。

    事实上,由于选取的十大城市都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或者改革力度比较强的地区,这是一个强者之间的排名,纵使是排名第十的重庆,若放到全国范围,也非常强势。每个城市,都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纵使是排名第一的深圳,也有缺陷。其高校在校生人数,也还不够及格水平。所有的城市,都是其它城市的镜子,既照耀出自身的不足,亦辉映出他者的荣耀。

    互相借鉴,互相砥砺。这也是本排名希望起到的作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2: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信度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2: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能力代表武汉的未来,这个方面目前在国内只有深圳、北京表现比较突出,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要是武汉这一项能超过深圳,武汉的复兴就实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2: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h14 发表于 2016-12-24 22:50
可信度不高。。。

按该文的标准,武汉是可以排第二的。如果你研究的标准不一样,得出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排名有点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3: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个排名有重投入轻产出、重量轻质的嫌疑,武汉沾了光。武汉只能说科技腾飞的底子有了,形象讲是体重够了,下一步要考虑怎样把脂肪变成肌肉、加大肺活量这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3: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coldbox 发表于 2016-12-24 23:18
看这个排名有重投入轻产出、重量轻质的嫌疑,武汉沾了光。武汉只能说科技腾飞的底子有了,形象讲是体重够了 ...

我觉得你说的很客观。参考的指标和比重不一样排名当然不一样。这能算潜力排名。不过随着北京的政策改变,企业研发中心和产业部门逐步迁出,行政总部保留可能是大势所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武汉仅次于深圳,注意,这并不是说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武汉第2,这个排名体系下武汉排名靠前是有道理的,武汉在推进国家创新中心和城市合伙人计划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光谷已经是中国几个有名的高新技术创投中心之一.武汉人不能妄自菲薄,好不容易不被黑反而不习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3: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选取的指标还是少了点,并且大都是比重指标,应考虑增加研发总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资产总存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利润总额等总量指标,也许更有说服力。在人方面不管选取总量还是变量,武汉都应该会得分较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23: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coldbox 发表于 2016-12-24 23:18
看这个排名有重投入轻产出、重量轻质的嫌疑,武汉沾了光。武汉只能说科技腾飞的底子有了,形象讲是体重够了 ...

怎么我的想法跟你正好相反,选取的都是一些比重指标,没考虑总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0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业倍增确实有收获,但是看到今年的数据,表示有点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0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实力第二对于目前的武汉而言或许有些高,但论潜力武汉前三还是应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00:4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第三不重要,重要的是产业升级了,用先进的产业代替落后产业,朝阳产业代替夕阳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0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高科技也要,但也要多培养下轻工业,轻工业其实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贴近生活,那些去国外买买买的都是买生活用品,供给侧改革武汉这方面也要抓紧,毕竟高科技行业周期性比较强,忽上忽下,淘汰太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07:26: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 重庆可能会后劲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4 22:35 , Processed in 0.08646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