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进历史上曾有过太湖、芙蓉湖、滆湖、阳湖、沙子湖、宋剑湖、徐湖渰等多个湖泊,这些都是天然形成的。如今,除太湖、滆湖仍浩如烟海,其余的湖基本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宋剑湖虽仍存其名,但实则成了数条狭长互通的河塘。
武进地处江南,雨水充沛,有湖不足为奇。自然,带“湖”字的地名就不会少了。武进过去曾析出过“阳湖县”,正是因县东有阳湖而得名。随着光阴荏苒,阳湖水面日渐缩小,后经治理分为北阳湖和南阳湖,如今两湖均已缩成河道。
武进有或有过不少带“湖”字的乡镇一级建制地名。武进区目前的驻地在湖塘镇,过去这里是一片地势低洼的浮荡,湖塘之名由此演变而来。湖塘镇下设阳湖街道办事处,以武进南部旧设阳湖县而得名。在武进,曾以“湖”字名命的乡镇还有剑湖乡,剑湖之名由境内的宋剑湖而来。1990年,武进县人民政府还批准命名了“滆湖镇”地名,为武进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驻地。2009年,武进撤销了滆湖良种繁育场这一建制,以滆湖又名西太湖、西湖,设立西湖街道办事处,这标志着又一个带“湖”字的镇级建制地名诞生。另外,现属雪堰镇的太滆村委,过去也是乡镇一级建制,虽然这个地名没有“湖”字,但“太滆”两字的意思为:常年在太湖和滆湖地区捕鱼的渔民居住的新居,是没有“湖”字的“湖”地名。新中国成立前后,武进一度还设过不少小乡,其中带“湖”字的小乡有聚湖乡(靠徐湖渰)、湖港乡(靠宋剑湖)、阳湖乡(靠阳湖)、湖山乡(靠芙蓉湖与横山)、蓉湖乡(靠芙蓉湖)等。
武进带“湖”字的村(社区)级地名就更多了。湖塘镇过去有个湖塘水产村委,因居民长期在湖塘镇一带捕鱼而得名;该镇聚湖社区(过去为村委)的由来,源于境内聚湖桥自然村一带过去曾是个湖泊,叫徐湖渰,聚湖由此谐音而来。雪堰镇过去有个东洋湖村委,因阳湖(洋湖)得名;该镇过去还有个太湖村委,因东临太湖而得名;该镇的太滆村委,在撤乡建村前,下设有建湖、湖光、湖山、湖星、滆湖等五个带“湖”字的村委,前四个村委命名均与太湖有关,最后一个村委源于生活在这里的渔民主要在滆湖作业。牛塘镇的塔下村委,由西湖与塔下两村合并而来,西湖村委由于西临滆湖而得名。遥观镇的剑湖村委,由宋剑湖和剑湖两村合并而来,而剑湖村委过去曾称湖港村委,其地名由来均与境内的宋剑湖密不可分。前黄镇的灵台村委,由湖滨村和灵台村合并而来,湖滨村因西滨滆湖而得名。湟里镇的香泉村委,由湖上村和香泉村合并而来,湖上村因东临滆湖得名。洛阳镇的阳湖村委,因靠南阳湖得名。横林镇过去曾过有北湖村委,因该村靠北阳湖而得名。在新成立的社区中,还有湖滨社区(南滨滆湖)、西湖家园社区(位于西湖街道)、南湖家苑社区(位于南夏墅街道阳湖东路旁)等许多带“湖”字的地名。
在武进,带“湖”字的自然村也不少。如雪堰的茆湖头、太湖头,两村均在太湖边;该镇的东洋湖与西洋湖,则因阳湖(洋湖)得名。邹区镇的湖北村,因湖北人徙居于此故名;该镇的湖沿村,则由河沿村之名讹来。嘉泽镇有湖滩上、湖上、湖坎头,三村均东临滆湖。湟里镇有湖上头庄村、湖上二庄村、湖上三庄村、周家湖、斜湖头,这些村庄也均东临滆湖。南夏墅街道的湖田湾,由芦田湾音讹而来。遥观镇的湖头村,则位于宋剑湖南端得名。横山桥镇有东湖城,为对应郑陆镇的西湖城而得名;横山桥镇还有小湖沟村,村名源于村旁的小湖沟河。
此外,带“湖”字的各类地名还有徐湖寺、湖塘河、湖塘桥、南湖桥(社塘桥)等等。随着武进城乡建设的推进,带“湖”字的新地名也层出不穷。为了开发水上旅游,淹城东侧兴建了一个人工湖泊叫鉴湖。武进城区兴建的带“湖”字的道路有聚湖东路、聚湖西路、湖滨北路、湖滨南路、滆湖东路、滆湖中路、滆湖西路、环湖东路、环湖北路、西太湖大道、西湖西路、西湖东路、阳湖西路、阳湖东路、南湖西路、南湖东路,雪堰镇还建有环湖公路,带“湖”字的地名正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广泛应用。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