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7 12:48 编辑
钱塘秋涛 发表于 2025-10-13 10:18
阿里可以达摩院和湖畔创研中心为基础,吉利可以浙江汽车工程高研院为基础,各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


是的。  阿里如果真的建大学,比如“云栖大学”,以前的“湖畔大学”其实就顺理成章可以成为新大学的一个分院,而且拿到了国家认可的牌照。  湖畔大学可以主打文商科(原湖畔大学模式可以作为新大学特设的创业人才班);  达摩院在新大学就主打理工方向,每年招进的硕士博士本科都是学霸,可以夯实达摩院科研人才基础,还可以以大学身份去申报国家、部委、省市的科研课题。


吉利的汽车工程高研院可以侧重于产业方向,类似福耀科技大学,不过多半设在宁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5 22:32 编辑

链接世界 汇聚杭州——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将于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启幕



发布时间: 2025-10-15


2025年10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将于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启幕。本次峰会以“建设包容、创新、协同的可持续合作朋友圈”为愿景,旨在打造高层次、宽领域的全球交流平台,激活并深化全球合作伙伴间的紧密联系,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11月3日,2024年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成功举办,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57所大学的领导、专家学者开展深入交流,共商友好合作大计,推动构建北航国际化办学格局。



2024年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

这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邀约,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与合作伙伴将在“浙”里汇聚思维、探索模式、共绘蓝图。

跨越山海,携手共进,一场发生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的全球对话即将开启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2025·北航全球合作伙伴峰会”重磅亮点

峰会广邀四海贤达,汇聚了来自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130余所顶尖教育科研机构的近200位外国专家。其中,高校领导、学术巨擘、国际期刊主编等业界翘楚近30人齐聚一堂,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十几所大学校领导共谋发展,更有欧洲T.I.M.E.联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要员与院士级学者参与,共同擘画教育合作蓝图。

6个高端主旨报告:深度剖析全球化办学精髓,分享高等教育高质量对外开放经验。

多项校级合作协议签署:与马德里理工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

多个联合实验室揭牌:中国-巴西数学实验室、北航-巴西圣保罗大学绿色航空实验室、中拉人工智能多语言多模态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北航-内罗毕大学联合实验室、北航-澳理工智能系统工程研究开发联合实验室揭牌

5位外专聘任签约:拟聘任5位外籍教授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2个战略合作国家重点交流活动:第二届北航巴西创新论坛、北航马德里理工大学日

18场学术活动:专业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数学、物理、力学、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学科前沿领域。

精彩活动抢先看

https://news.buaa.edu.cn/info/1002/67079.htm

汇聚世界智慧,聚力共赢未来。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创新之力驱动未来,共同书写国际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科大杭高院双浦院区二期首幢封顶!




今天,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杭高院”)双浦院区二期首幢建筑——药学院楼顺利完成主体结构迎来封顶,标志着双浦院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杭高院党委书记邵雪荣,党委委员、副院长陶立,西湖区副区长袁建强,西湖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之江城投及全过程咨询、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代表出席封顶仪式。




上午11时,杭高院领导与各单位负责人代表共同完成屋顶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杭高院双浦院区二期首幢建筑-药学院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锹铲之间,聚力铸梦;俯仰之间,新程已启。自2024年作为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以来,双浦院区项目在参建各方的紧密协作下、在每一位建设者的汗水浸润中,逐渐从图纸上的细腻线条转化成了现实中的钢筋铁骨。




攻坚克难

项目启动以来,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应对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考验,克服夏季高温挑战,科学组织、昼夜奋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施工建设,力保工程进度,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混凝土工程整体施工精度与整洁规范的施工现场环境体现着项目建设的工匠精神。

科技赋能

项目广泛应用BIM等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赋能,通过对施工流程进行三维预演,精准优化全流程,为后续室内装修、智能化设计等工作开展扫清障碍,以数字化技术为抓手,推动建设工程提质增效。

筑牢根基

药学院是杭高院于2019年最先启动建设二级学院之一,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承办。药学院秉承国科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瞄准药学科学前沿和生命健康领域的重大新药创制问题,融合浙江省和杭州市的资源条件和政策支持,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的药学学术型和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产业转化为导向,为国家和区域的新药创制和生物医药发展贡献力量。作为院区二期首幢封顶建筑,药学院楼的圆满结顶为后续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决胜冲刺

二期首幢建筑顺利封顶,是阶段性胜利,更是新征程的起点。当前,双浦院区整体建设仍处于关键时期,接下来将紧紧围绕2025年下半年目标任务不动摇,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统筹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精品标杆院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校园发展,建设先行。双浦院区建设是杭高院拓展办学空间、提升综合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更是积极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双浦院区建成后将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致力于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充分激活区域创新空间的智慧潜能,谱写教科人一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大高疑似传闻去接山大书籍,难以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insheng 发表于 2025-10-16 18:20
工大高疑似传闻去接山大书籍,难以置信。

应该不会,院士级别的一般不会去任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ouxiaer 发表于 2025-10-16 21:18
应该不会,院士级别的一般不会去任书籍。

清华,中科大,南大,华中科的两个正职都是院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1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阿尔瓦雷斯(José Manuel Albares)一行访问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区,并出席了北航杭州校区的欢迎仪式与位于杭州校区的北航中西卓越工程师学院(北航与西班牙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共建)楼宇揭牌仪式,同时同样规划位于杭州校区,中西共建的北航中西智能学院也在申设当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7 20:47 编辑
冷笑002 发表于 2025-10-16 23:39
10月1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何塞·阿尔瓦雷斯(José Manuel Albares)一行访问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 ...


太好了!  解答了我之前疑问,这真是两所学院。  而且明确都落地北航国际校园。




共同为中西卓越工程师学院楼宇揭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7 12:58 编辑

西班牙外交大臣、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贝坦索斯(Marta Betanzos)、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路易斯·卡尔沃(Luis Antonio Calvo)、西班牙瓦伦西亚自治区教育厅秘书长艾斯特尔·戈麦斯(Esther Gómez),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校长何塞・卡比亚(José Esteban Capilla)、副校长何塞·F·蒙塞拉特(Jose F. Monserrat)

西班牙参会规格很高啊!  外交大臣、驻华大使、驻上海总领事、区教育厅秘书长、校长等。

阿尔瓦雷斯向在中西智能学院建设中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谢意。他强调,中西智能学院的建设发展是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承载了两国对合作与理解的坚定承诺,象征着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互信与共同愿景。在国际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教育合作不仅是知识共享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理解与理性的桥梁。20年来,双方持续深化双边关系,通过务实合作,打造更有战略定力、更富发展活力的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指出,合作才能发展,合作才能共赢。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加强中西两国学生互访、师生交流、产教融合等方面深度合作,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杭州越来越显现出“中欧桥梁”的作用了。   这是杭州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10-17 10:29
西班牙外交大臣、西班牙驻华大使玛尔塔·贝坦索斯(Marta Betanzos)、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路易斯·卡尔沃( ...

杭州能级上来了,北航杭州分校现在也成了中法中西合作的桥头堡,杭州分校的等级今后会越来越高,分量越来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设立交换生项目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长Anders Söderholm签署合作协议

10月11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校长Anders Söderholm带队访问西湖大学并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设立面向两校本科生、研究生的交换生项目。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是西湖大学海外合作的“老朋友”,曾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设立学生交流访学项目。此次交换生项目的设立,是双方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升级版”合作。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欢迎Anders Söderholm校长一行的到来,并介绍了学校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校园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他强调,西湖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宽广国际视野、扎实学科基础、卓越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引领者。“唯有具备全球视野、思辨能力与同理心的年轻一代,才能引领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Anders Söderholm对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科研文化表示认同。他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始终将西湖大学视为重点合作伙伴,“希望以此次交换生项目为起点,未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多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经教育部批准,西湖大学自 2022 年起面向浙江省开展本科创新班招生试点,2023年,学校开启海外本科招生,首届本科国际生入学;2025年首次走出浙江,面向江苏、上海、广东、河南、重庆招收本科生,并通过全国联考招收港澳台侨同学。

目前,学校与23所海外一流高校签订学生交流交换协议,每一位本科生都将根据自身专业和选课情况择校前往,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此次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设立交换生项目,正是学校进一步落实本科生全员海外交流、提升创新**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根据协议内容,两校每年交换一定数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展为期一学期或一年的学习与科研。期间,交换生除了完成规定学分的课程外,还可共享两校提供的其他学术资源。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创建于1827年,坐落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瑞典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工院校,在工程技术领域享有盛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Cell+1 :    西湖大学卢培龙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从头设计新型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关键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开闭状态受电压、配体或机械力等特定刺激的精确调控。从头设计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并发生构象变化的跨膜蛋白,是蛋白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目标,也是技术难点。由于蛋白质动态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实现具有自定义门控功能的跨膜离子通道从头设计,目前仍是一项尚未突破的挑战。成功设计出可响应特定刺激的动态跨膜蛋白,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膜蛋白的工作机制和膜生物学的基本原理,还将拓展其在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6日23时,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物质表达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卢培龙研究团队,联合西湖实验室/西湖大学李波、黄晶等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题为“De novo designed voltage-gated anion channels suppress neuron firing”的研究论文。经过六年系统攻关,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de novo designed voltage-gated anion channels, dVGACs)的精确从头设计。该人工通道的离子选择机制与电压响应机制均不同于天然离子通道。研究通过生化分析、冷冻电镜结构解析、膜片钳电生理记录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全面验证了其结构与功能,并在小鼠模型中证实其可有效抑制神经元电活动。该成果不仅表明科学家已具备从头设计具有“动态开关”功能的跨膜蛋白的能力,更证明此类人工蛋白可在活体动物中发挥生理作用,标志着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分子设计向实际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头设计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面临四大挑战:其一,跨膜区域引入带电氨基酸是实现电压响应的关键,但此类残基在疏水环境中能量不利,易影响蛋白稳定性;其二,需精确模拟不同膜电位下门控氨基酸的构象变化;其三,人工通道的离子选择性与电压敏感性应具备可调控性;其四,必须确保蛋白质核心的氨基酸相互作用足以稳定跨膜孔道结构,并维持其在脂质膜中的功能性构象。


从头设计含15次跨膜螺旋的五聚体蛋白

研究团队采用参数化方程与片段组装相结合的方法,从头设计了一个由15根α螺旋组成的五聚体跨膜蛋白骨架TMH3C5,形成两层同心环结构,每个亚基包含3根α螺旋。为拓展结构多样性,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采样α螺旋沿y轴的倾斜角θ,构建出具有漏斗状孔道的内环螺旋束。该结构的超螺旋半径沿中心轴动态变化,更有利于通过孔道内部门控氨基酸的构象调整实现孔径调控(图1)。



图1. 从头设计含15根α螺旋的五聚体跨膜蛋白


随后,团队利用ProteinMPNN设计可溶性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通过AlphaFold2预测其三维结构,筛选出与目标模型高度匹配的候选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重设计候选蛋白的表面残基,将其亲水表面转化为疏水表面,最终获得8个结构与预测模型高度一致的跨膜蛋白设计体。这些蛋白的基因被合成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其中跨膜蛋白tmZC8表现出良好的性质。为解析其三维结构,研究团队将tmZC8与KCTD1蛋白的同源五聚体BTB结构域在N端融合,构建融合蛋白tmZC8-BTB。冷冻电镜解析结果显示,tmZC8-BTB的整体结构与设计模型高度吻合,跨膜区Cα原子的RMSD仅为1.33 Å(图2),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



图2. tmZC8-BTB冷冻电镜结构与设计模型的比较



从头设计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dVGAC

研究团队在从头设计的跨膜五聚体蛋白tmZC8-BTB的孔道内引入带电氨基酸(如精氨酸,Arginine),作为门控残基,以赋予其电压敏感性和离子选择性。孔道中的精氨酸残基形成一个狭窄区域,兼具电压感应和离子选择功能:既作为电压传感器(voltage sensor),又充当离子选择过滤器(selectivity filter)。膜片钳实验表明,其中一个设计变体tmZC8-3R-BTB(含R157、R161和R165三个精氨酸突变)表现出显著的电压依赖性电流。当膜电位超过40 mV时,电流迅速上升,表明通道开放(图3A–3D)。该通道高度选择性地通透氯离子,几乎不传导钠离子等阳离子,阴离子通透顺序为 Cl⁻ > Br⁻ > F⁻ > NO₃⁻ > I⁻(图3E–3H)。单通道记录显示,tmZC8-3R-BTB的单通道电流与电压呈线性关系,表明其单通道电导恒定;但通道开放概率随电压升高而增加,说明电压通过调节开放概率实现门控。上述结果证实tmZC8-3R-BTB是一种从头设计的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因此被重新命名为dVGAC(de novo designed Voltage-Gated Anion Channel,图3I–3K)。随后,研究团队解析了dVGAC的冷冻电镜结构,分辨率达2.9 Å。结构分析显示,其实际构象与设计模型高度一致,跨膜区Cα原子的RMSD仅为1.09 Å,验证了该通道的精确从头设计。电镜结构中,精氨酸R157的侧链构成孔道最窄处,最小半径为0.5 Å,小于氯离子的半径(约1.8 Å),表明该结构对应于通道的关闭状态(图4)。为进一步探究门控机制,研究团队开展了不同电压条件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dVGAC的主链结构在电压变化下保持稳定,而精氨酸约束区的侧链则呈现构象变化。模拟还再现了实验观察到的氯离子选择性通透、阳离子阻断以及电流随电压升高的现象,与设计原理高度一致。



图3.电生理实验验证



图4. 冷冻电镜结构验证


dVGAC1.0抑制小鼠大脑神经元活动

由于离子通透性对孔道的化学环境和几何结构高度敏感,研究团队通过改变孔道内的氨基酸残基,成功调控了dVGAC的离子选择性与电压敏感性。他们在孔道不同位点引入带电氨基酸突变,发现dVGAC的L153R突变体表现出与dVGAC不同的阴离子选择顺序:Cl⁻ > Br⁻ > I⁻ > NO₃⁻ > F⁻(图5A–5E)。尤为值得注意的是,dVGAC的R165D突变体(命名为dVGAC1.0)在仅20 mV的膜电位下即可激活,并介导显著电流,且离子选择性顺序与dVGAC保持一致(图5F–5J)。由于许多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可超过20 mV,这提示dVGAC1.0有望用于调控神经元活动。为此,研究团队将表达人工设计离子通道tmZC8-BTB、dVGAC或dVGAC1.0的腺相关病毒(AAV)注射至Prkcd-cre小鼠的杏仁核**核(CeA)。结果显示,这些设计通道均能在CeA神经元中高效表达(图5K–5L)。更重要的是,表达dVGAC1.0的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降低,而表达dVGAC的神经元放电特性与邻近未感染细胞无异(图5M–5O)。该结果证实,从头设计的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在生理条件下具备调控神经元活动的能力,为开发用于调控细胞及神经功能的人工通道蛋白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图5. dVGAC离子选择性与电压敏感性的调控特性



该研究在从头设计功能性跨膜蛋白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从以往仅能构建“静态”膜蛋白结构,到如今可设计具有“动态”响应能力、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构象变化的跨膜蛋白的跨越。这类新型蛋白可像“分子开关”一样,根据环境变化切换构象,在细胞中执行特定功能。研究团队成功从头设计出可由基因编码的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dVGACs,并在哺乳动物细胞和神经元中验证了其功能,展现出调控细胞及神经活动的巨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dVGACs的电压激活阈值可按需调节,从而实现对神经元活动的精确控制(图6)。该成果为构建响应特定分子或物理信号的新型跨膜蛋白提供了可行路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6. 从头设计可控制神经元活动的电压门控阴离子通道dVGACs



西湖大学博士生周晨、博士生李辉灿和博士生王佳兴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学卢培龙研究员为最后通讯作者,吴坤博士、黄晶研究员、讲席教授李波为共同通讯作者。特别感谢西湖大学博士生钱程、熊晖博士、初智霖博士、邵齐明博士、李轩博士、硕士生孙诗津、孙科博士、清华大学靳雪芹博士以及浙江大学杨帆教授等为该研究做出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10-17 22:00 编辑

瑞典三位顶尖大学校长到访西湖大学,共探全球可持续发展“密码”



十月的杭州,依旧延续着夏日的炎炎高温。

面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等全球挑战,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圆桌讨论正蓄势待发。

今天,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长Anders Söderholm、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校长Martin Nilsson Jacobi、乌普萨拉大学校长Anders Hagfeldt率团访问西湖大学。三位瑞典高等教育**者,将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副校长仇旻、讲席教授孙立成同台,开展一场关于科学、教育及全球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圆桌讨论。



今年6月,瑞典四所顶尖大学的校长在《瑞典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瑞典应加强与中国的学术合作,重点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今天到访西湖大学的三位校长,正是该文章的其中三位署名作者。

他们在文中进一步指出,过去十年,中国研究人员的科学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瑞典在科学合作出版方面的第四大合作伙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的研发投入很大、发展很快,这一变化需要新的战略来确保瑞典和欧洲在国际科研创新领域的竞争力,除非在特定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否则欧洲的经济发展和长期安全将面临风险,最终将陷入科学领域的停滞。

而可持续发展,正是“特定领域”之一。

今天的圆桌讨论将于下午3:30在云谷校区E13二楼报告厅准时开始,欢迎感兴趣的师生现场参与。



主讲嘉宾介绍


Anders Söderholm

自2022年12月起出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校长。他于1991年在于默奥大学获得工业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其LD下,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Martin Nilsson Jacobi

自2023年9月起担任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校长兼首席执行官。其学术研究始于理论物理学,后拓展至复杂系统这一跨学科领域。他拥有资深的LD经验,曾担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并具备多年的国际科研经历。


Anders Hagfeldt

自2021年起担任乌普萨拉大学校长。他于1993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物理化学教授。其研究方向涵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燃料、材料科学以及界面与能源器件开发等多个前沿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城西北高教学术“三峰矗立”:浙大、西湖大学、北航——三驾马车!


希望杭州未来还有与之比肩的高校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届良渚论坛马上要开了,规格越来越高,事实上已经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外文明对话的最高平台。既然如此,前几年提过的“文化遗产大学”是否有可能落户杭州?

这个理由其实是非常充分的。杭州乃至浙江,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和传承人人数更是全国第一。杭州乃至浙江,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的汇集地,比如稻作、丝绸、茶叶、青瓷、中药、黄酒、国画、书法、篆刻、古琴、围棋、文房、诗词、戏曲、民间传说、木雕、石雕、宝剑、手工艺、刻书、藏书等等,其发展的高地甚至圣地都在浙江或杭州。历史上的古圣先贤,比如黄帝、舜、禹这些中华人文始祖,都在浙江境内有遗迹、祠或陵墓,浙江又是孔氏家族的南宗圣地,又是宋明理学的高地,又是道教洞天福地和佛教名山古刹最密集的省份。现阶段,杭州的良渚文化和宋韵文化,更是世界级的地位。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长度;而宋韵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巅峰,是东方极致美学的体现,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高度和精度。这两者几乎把中华文明的伟大从各个维度全面地展示了。何况浙江作为文化、经济、科技、环境俱佳的优等生,正承担着“探索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最高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20 10:17 , Processed in 0.20505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