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湖机场现在道路都不算通畅,机场高速二期,燕矶过江通道,鄂州浠水过江通道都还没有,花湖机场未来的最大增量来自于江对面的黄冈乡镇制造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cherone 于 2025-10-23 11:47 编辑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10-23 11:26
花湖机场现在道路都不算通畅,机场高速二期,燕矶过江通道,鄂州浠水过江通道都还没有,花湖机场未来的最大 ...


想的有点多,湖北乡镇有几个做跨境电商的企业,黄冈的乡镇制造业能有几个货物上的了顺丰的机场货运?湖北的乡镇制造业还集中在纺织服装、农产品精加工等这些初级产业,主要供货是珠三角长三角,普通公路货运错错有余,黄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如江汉平原几个市。
现在顺丰机场货运的大头,来源于生鲜果蔬等、联想富士康等企业的电子产品、半导体、机电、新能源电池产品、生物医药器械等。湖北的出口大类这是这些品类,这也是为什么武汉出口占据湖北的半壁江山的原因,没有大规模的现代化制造业,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外贸出口和航空货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xshelly 发表于 2025-10-23 10:37
有个问题请教,如果是外省的产品,走湖北的顺丰机场发运至国外,出口业绩怎么算?

统计数据应该是以出口企业注册地为准计算出口属于哪里,而不是出口报关口岸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d33 于 2025-10-24 09:49 编辑

昨天的回复中,已有坛友指出我发的出口统计规则是错误的(再次谢谢网友的指出)。

为了避免误导,编辑错误的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gaoloumi2025001 发表于 2025-10-23 08:43
不知道顺丰到鄂州机场转运到算不算湖北的出口?如果算的话,那湖北本地,特别是武汉的产业出口增长需要单 ...

海关总署及国家统计局对进出口数据的统计,是以货物通关出口的口岸所在地为依据进行归集的。

出口值以“实际出口口岸”作为统计口径,便于海关和统计部门采集、汇总和管理数据,也符合国际通行的统计惯例。

比如联想武汉基地的MOTO手机出口,从郑州机场出口时,计入河南省(郑州)的出口值,从花湖机场出口时,则计入湖北省(鄂州)的出口值。虽然出口值不直接算入生产地(武汉),但武汉作为生产制造基地,其工业产值、GDP、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中,是包含这部分手机生产的。也就是说:​武汉的GDP、工业总产值等统计中,会包含联想基地生产这些手机的价值;​​但出口值,则根据实际出口口岸,分别计入郑州或鄂州。​​这也体现了​“生产”与“出口”是两个不同维度的统计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一下,出口这一统计口径的核心是遵循 “经营单位所在地” 原则,而非 “货物出境地” 原则。具体来说,判断一笔出口业务是否计入某省的出口值,关键看完成出口报关的企业(即经营单位)的注册地是否在该省,而不是货物最终从哪个海关口岸(如青岛港、上海港)出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5: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ad33 发表于 2025-10-23 13:48
晕。
海关总署及国家统计局对进出口数据的统计,是以货物通关出口的口岸所在地为依据进行归集的。
海关 ...

他说的是对的,你不用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业内人士透露,三星、SK 海力士等主要供应链已通知客户,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把 DRAM 和 NAND 闪存的价格上调最多 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通财经

2025-10-22 18:45

传长江存储拟最早明年IPO 或寻求至高3000亿元估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媒体引述知情人士报道,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长江存储)考虑在中国内地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可能超过400亿美元,或将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IPO活动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长江存储可能寻求2000亿(人民币,下同)至3000亿元的估值,并在与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就潜在IPO计划合作,最早可能在明年进行IPO。

公开资料显示,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一家集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于一体的存储器IDM企业。公司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3D 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消费级、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22日,辉瑞武汉研发中心成立十五周年庆典顺利举行。光谷生物城主任钟复平、辉瑞全球副总裁Edith Eby、Kamran Ansari出席并发言。光谷生物城副主任贺海强、辉瑞临床数据与信息科学负责人Demetris Zambas、全球布局和学术合作负责人Sarah Tweedy、区域合作负责人Rachel Lewis参加。

辉瑞(武汉)研发中心于2010年正式落户东湖高新区,是首家进驻光谷生物城的世界500强制药企业,也是辉瑞在全球布局的第七家研发中心、在中国的两家研发中心之一。十五年来,辉瑞武汉始终专注全球生物和药物开发研究,为辉瑞全球临床药物研发项目提供药物临床试验、药物安全警戒、注册法规等多方面支持,已成为辉瑞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研发枢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跑小跑 于 2025-10-23 17:16 编辑


武汉的前三季度报出来了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跑小跑 发表于 2025-10-23 17:13
武汉的半年报出来了没


目前省会好像没有哪个出来,看错了以为是前三季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头发好长 发表于 2025-10-23 17:15
目前省会好像没有哪个出来,看错了以为是前三季度

是前三季度。我打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sfwtzwrsm 发表于 2025-10-23 11:23
外贸大头当然不是只看航空,顺丰机场只是催化剂,航空货值在外贸大盘子里本来就是小部分,自己去看看湖北的 ...

是的,花湖机场增加了湖北进出口的工具,尤其是进口食品方面。对鄂州进出口倒是释放了能量,激活了鄂州。

湖北进口突然进入快车道是2024年下半年,月度增幅都是2位数。今年势头更猛,最高峰是出口增幅接近40%。这些成绩应了那句话古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

首先是湖北进出口对象与当前的博弈非常吻合,就是非美国家比重高,第一大对象是东盟,其次欧盟,一带一路比重直线上升。中M关税战的影响得到抑制。

第二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大,新能源汽车也连续增加,而且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微乎其微。中西部不少省市加工贸易比重不小,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影响。

第三是外贸企业构成的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据70%的比重,所以保持了活力。为什么中西部有些省市这两年增速没有湖北快,国资外资比重大就是一个因素。

最后就是物流运输的改善和提升,中欧班列不断加密,花湖机场国际航线不断增加,阳逻深水港集装箱水路联运,让内陆的湖北与沿海相比,除水路运输慢两天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一个起跑线,铁路运输运距还短一些。

当然,花湖机场也直接让鄂州进出口增长几倍,在黄石宜昌襄阳之外,新增一个出口大市。

湖北的进出口是全面开花,武汉只占一半。而中西部省份普遍依赖省会,四川的85%,陕西的90%,河南的80%,都集中在省会。所以,湖北的多点开花后劲更足,活力更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车,明年就能在武汉开上了!

武汉头条 2025-10-23 10:07发布于湖北武汉晨报旗下武汉头条官方账号



100公斤电池续航1000公里、告别自燃风险——这不是实验室的幻想,而是将在武汉落地的现实。

就在本月,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难关,迈出了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东风汽车也在加速奔跑:已构建自主可控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芯、电池系统、整车产品研发与供应链体系,纯电动汽车最高续航突破1000公里,明年就能上车。

固态电池“火”起来,并不是偶然。

传统锂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是一种有机溶剂体系,能量密度有限,还容易燃烧。

固态电池不一样,它采用的是一种高热稳定性的固体电解质“以固代液”,既消除了泄漏和短路风险,又能让能量密度提升约50%,电车续航也翻倍。

“简单说,就是更轻、更安全、更快、更远。”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张薇博士形容,固态电池就像为新能源汽车装上了“能量芯片”。

但固态电池想要大规模量产,难点在于“接触不良”。

怎么理解呢?以锂离子为例,固态电解质像陶瓷,金属锂负极则像橡皮泥,两者一硬一软,结合时容易出现微小缝隙。“就像在坑洼的路上跑步,锂离子一旦‘卡脚’,电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正是固态电池迟迟难以量产的关键瓶颈。”张薇博士告诉记者。



受访单位供图


此次,我国科研团队连下三城,拿下了三项关键技术突破,等于把这条“路”彻底铺平:

“碘离子胶水”能在工作时自动填补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缝隙,让界面更紧密;

“柔性骨架”让脆硬的电解质变得像“可拧麻花的保鲜膜”,显著提高耐久度;

“氟化物保护壳”即使在高压和120℃高温下也能保持稳定,针刺测试也不爆炸。

三道“保险”,让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与续航上几乎“双满格”。

更令人惊喜的是,固态电池的材料体系也在不断丰富。

除了传统的锂基体系,还出现了硅碳、钠、镁等混合材料,也被视为更具量产潜力的现实路径。

“同样100公斤的电池,过去只能跑500公里,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这不仅是续航翻倍,更是整个电池体系的一次‘质变’。” 武汉市新能源产业协会秘书长师广有说。

这场技术竞赛中,东风是最早入局的整车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早实现固态电池实车示范运营的整车厂。

早在2018年,东风汽车集团就组建固态电池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达到80%。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介绍,研发团队经历上千次配方调整,最终找到“硅碳+高镍”的黄金组合,性能、安全性都达到行业领先,将率先应用于东风自主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上。

目前,东风汽车建成0.2GWh固态电芯中试线,首批350Wh/kg固态电芯已下线;同时正在加快量产线建设,推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落地。团队还在预研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硫化物体系全固态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多月前,东风汽车成立“科新动力电池系统公司”,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化新事业,进一步完善从材料到整车的完整闭环。

“我们判断,2026年将成为固态电池的产业元年。”师广有表示。

“现在是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拐点。”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李江天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国内已有近30家企业宣布将在2025—2030年前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技术路线趋于成熟。宁德时代、比亚迪、卫蓝新能源等在半固态领域加速量产,丰田、日产等车企计划2027年前后推出全固态车型。

李江天介绍,武汉既有材料研究基础,也有汽车制造场景,更有完整的下游产业链。“比如东风带动整车应用场景,科研院所提供材料与工艺支持,研发企业进行电芯中试和量产验证——形成了一个比较紧密的‘产学研链条’。”

在他看来,如果东风能率先实现量产,将带动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进入新阶段,在全国新能源版图中进一步巩固“中部高地”的地位。

“谁掌握了固态电池技术,谁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长江汽车产业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代斌认为,固态电池一旦量产,整个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都将重构。“比如现在纯电、插混、增程都在共存,但如果电池能跑1000公里、5分钟充满电,那混动还有多大必要?这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次技术进步。”

对消费者而言,变化会更直观:不再担心续航,不必再找桩充电,不怕夏天暴晒或冬天掉电,“开电动车,就像今天开燃油车一样自然。”

业内认为,固态电池之于新能源汽车,就像5G之于通信行业,它不仅是一次技术迭代,更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在这场“能源革命”的风口上,武汉正跑在前列。

【来源:长江日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25 03:32 , Processed in 0.04116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