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打造五个中心,这个口号现在很多地方都还贴着呢。不过我不知道其他几个国中有没有类似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0-19 12:09
GJ规划是中部5个中心,王SJ将中部二字去掉,以ZG生态来看,应该是更高层期许与共识,不然laowang不会这么 ...

你这是不了解啊,这是批复武汉国中时提的要求。。。这几条全部都是,国家中心城市里对武汉的定位就是如此!!你说的中部,是武汉一个时间段的国土规划,也可以说是现状!!国中提的是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0-19 12:09
GJ规划是中部5个中心,王SJ将中部二字去掉,以ZG生态来看,应该是更高层期许与共识,不然laowang不会这么 ...

加油 好好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owOfAtlas 发表于 2025-10-19 14:54
全力打造五个中心,这个口号现在很多地方都还贴着呢。不过我不知道其他几个国中有没有类似的说法。

国中这个词好像已经被某些地级市给整成笑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省1的口号就是GJ对武汉定的现实目标,这个目标高于任何一个通常的竞争对手的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枫雪殇 发表于 2025-10-19 15:01
你这是不了解啊,这是批复武汉国中时提的要求。。。这几条全部都是,国家中心城市里对武汉的定位就是如此 ...

国中文件是前任搞的,ZZ有资格国中?这个基本被国土规划取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fei 发表于 2025-10-18 22:45
红中还暗度陈仓搞了350的汉十高铁,拉来了华星光电,搞了长江产业基金,还差点解决了绿地636的问题(当年 ...

所以现在经常代表出国。能力得到了充分认可。非直属的最高层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0-19 17:41
国中文件是前任搞的,ZZ有资格国中?这个基本被国土规划取代。

除了zz,还有哪个不够格??还有哪个不客观??辩证的看待,国土规划是现状,不是要达成的目标。
下面是武汉国规的描述,请体会一下:“发挥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可是谬赞了,调研王是以前的10000,这位调研都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军五项世锦赛在武汉举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RISTIANCO 发表于 2025-10-19 21:30
海军五项世锦赛在武汉举办

这个很有必要。武汉现在的外国人比同级别的城市少多了,需要一些国际活动增加国际关注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丨武汉:绘就“五个中心” 昂起“支点龙头”

长江云新闻  2025-10-19 19:19:03


(新闻视频:https://news.hbtv.com.cn/p/4556818.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视察湖北,次次来到武汉,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为武汉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切实把总*书*记的厚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武汉正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记者 杨旭珲:武汉,湖北发展的“火车头”和“主引擎”,让我们先用一组数字认识它。1座城市,占据全省近2成的人口,超3成的GDP,近4成的企业数量,超5成的财政收入,近6成的进出口额,近7成的科创资源。数字背后,是整座城市持续担当作为、赶超跨越。现在,武汉市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在全省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支点龙头,首先是能级的龙头。坚定不移打造全国经济中心,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勾勒出武汉“十四五”破局开路的澎湃动能:全市经济实现复元打平、重回主赛道、突破2万亿的跨越,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第一。今年,武汉GDP总量更是首次在上半年突破万亿元。能级提高的同时,武汉勇挑大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辐射带动武汉都市圈其他城市发展。就在年底,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通车,汉襄宜“金三角”将形成“1小时高铁圈”,武汉引领之势愈发畅达!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孙俊聪:汉襄宜“金三角”突出极核,突出重点,可以带动一批重大的国家战略,一批重大的区域战略的落地实施,形成一个在中部地区的重大支撑。

活力武汉,创新之城!坚定不移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武汉不断巩固提升在全国科创版图中的创新策源功能和战略引领功能。就在本周,《中国基础研究竞争力报告2025》发布,武汉基础研究竞争力跃升至全球城市第13位!大力度推进“尖刀”工程,武汉高能级创新平台迅速崛起,实现从科研单点到系统策源的跨越: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武汉问世,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

武汉安湃光电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孙昊骋:到巅峰可以拉到500万颗芯片一年,解决国内高速调制芯片的市场空白,为全球市场带来中国本土化的全新的芯片。

武汉之“重”,重在“枢纽”。坚定不移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依托客货双擎、海陆空联动和“五型”枢纽布局,武汉交通枢纽优势凸显:中欧班列物流成本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交通破局推动“物流枢纽”向“枢纽经济”转型,带动内外贸双增长。去年,武汉全年社零总额增幅副省级城市第一;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7.1%,跃居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熊李力:江海联运、空水联运、空铁联运,进一步强化了武汉作为长江中游物流中心,湖北作为中部战略支点的地位,吸引更多企业选择湖北和武汉的运输通道。

坚定不移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武汉坚持外事、外资、外贸、外经、外宣联动,国际交往和信息枢纽等核心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武汉已与全球65个国家的127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做大全球朋友圈,世界湿地大会、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相继来汉。就在本周,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2000余名中外客商参会,签约项目金额超1000亿元。

西班牙阿瑞法公司(医药健康)总经理 乔尔迪·赛布里安:过去不少欧洲公司来到这里是为了满足制造,现在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创新,可以达成合作,带到欧洲。

坚定不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武汉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科技金融中心、碳金融中心。推动创投基金规模与项目数量双增长,2025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同比激增479%,增速居全国第5;碳金融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创新“碳减排挂钩”贷款等产品,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3亿元,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蔡俊雄:创新推出了碳质押、碳回购、碳保险等10余类碳金融产品。未来,湖北碳市场将有序纳入数据中心、建筑、交通等非工业行业,继续为全国碳市场扩围提供湖北经验。

绘就“五个中心”蓝图,挺立“支点建设”龙头!武汉,正以恢弘手笔擘画发展新篇:创新浪潮策源奔涌,产业脊梁淬炼挺立,生态底色愈发动人,城市品格包容大气!以龙头之姿舞动长江经济带,以脊梁之态支撑区域发展棋局,英雄城市的奋进强音响彻神州!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瑞雪 尚大原 杨旭珲 罗浩洋 彭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评论:展现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大城气象

长江云新闻  2025-10-19 19:21:19


(新闻视频:https://news.hbtv.com.cn/p/4556820.html


在中国,能够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一个就是武汉。武汉之大,大在格局、大在规模、大在功能,大在底蕴。

武汉是实力雄厚的经济重镇,GDP总量跨越两万亿,光谷、车谷、网谷、星谷、药谷“五谷丰登”;

武汉是动能澎湃的创新重镇,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贡献强大底气;

武汉是底子厚实的产业重镇,“三线并进”稳韧前行,超大规模市场与创新驱动发展在这里相互促进;

武汉是九省通衢的枢纽重镇,华夏之“中”,“天元”之位,五型枢纽,通江达海;

武汉是历史悠久的人文重镇,千年文脉,人杰地灵,正加速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武汉之大,更需要一群大写的武汉人,一股昂扬的英雄气,以城市之能,赴国家所需,在新时代展现这座英雄城市的大城气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超大城市治理:从精细管理到精准服务的效能进阶

武汉广播电视台  2025-10-19 21:06:16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央视连续8天30余次聚焦武汉。在这波火爆的旅游热潮中,有一则新闻引人关注。

这个国庆假期,成群结队的年轻人背着帐篷和睡袋,在公园、江滩支起了五颜六色的帐篷。面对突然涌入的露营人群,武汉并未拒绝禁止,而是加强了保洁和安保服务。东湖绿道专门划出露营区域,马鞍山森林公园的保洁员转型为“营地管家”,指导游客安全使用明火,还为女生结对的“帐篷客”贴心地准备了应急电筒......

这种柔性管理和主动服务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也得益于武汉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上的观念更新和方式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考察湖北,3次深入武汉社区调研指导,赋予武汉“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大任务。牢记殷殷嘱托,武汉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推动城市治理模式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从经验判断向大数据分析、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服务转变,实现从“精细管理”到“精准服务”的效能进阶。

站在“十四五”即将收官的时间节点上,令人振奋欣喜的大数据频频“出炉”,而最能让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同频共振的,是城市治理中的实事、小事、暖心事。五年来,一系列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理念、新措施、新成果让广大市民倍感幸福。



这五年,身边的党员变多了,服务更贴近了!是很多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

武汉经开区沌口街道湘隆社区党*委通过党建融合形成大党委工作机制,邀请辖区单位、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强化社区党*委对辖区单位的引领作用,推动辖区单位党员和社区居民党*员组建志愿服务队,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力量成倍增加。武昌区南湖街道综合服务大厅将上百项服务整合为“一窗受理”,过去要跑多个部门的新生儿落户和医保,现在15分钟内一次办结。硚口区荣东社区幸福食堂推出的互助模式,外卖小哥为老人无偿送餐,就能享受实惠午餐,附近的外卖小哥从社区的“过路者”变成了热心的“共建者”。 截至目前,武汉精简社区工作事项109项,取消证明事项21个,整合23个政务系统搭建“武汉微邻里”平台,让社区党员干部有更多时间走进群众家里,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

“十四五”期间,武汉市的社区治理“有加有减”,党*员力量增加、公共服务下沉、社会力量参与、“附加”事项精简,“一加一减”之间,社区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这五年,武汉“诞生”了许多新的网红打卡点。这些地方,游客玩的赏心,居民住的开心。

2024年,武昌古城·斗级营历史风貌街区开街,115岁的“巴公房子”化身为武汉风貌巴公邸酒店重新开放,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新添了咸安坊、保元里历史文化街区。在这些旧城改造中,武汉既注重“整新如旧”的“面子”,也注重“整旧如新”的“里子”,最大限度地保留老街道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又最大程度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十四五”期间,武汉市超额完成规划目标,累计改造1464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65万户;加强16片历史风貌街区保护,探索危旧房合作化改造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更新路径。2024年8月,昙华林入选住建部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在全国宣传推广。

今年9月30日,武昌湾1956公园正式开园,建设团队将原武昌造船厂旧址上的大型机械基座等工业遗迹进行清洗、防锈、防腐处理后,将其艺术化地融入景观之中,可满足市民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重需求。“十四五”期间,武汉持续推进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建设,聚焦“连断点、补空点、提亮点”,规划实施生态江滩、碧道贯通、节点提升等16个重点项目,三环内已形成82.89公里连续生态岸线、841.86万平方米滨水空间,骑行、跑步爱好者今后可沿绿道一路畅行三镇,乐享滨水体验。这些变化,正是“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理念的生动注脚,真正实现了“水岸融合、还江于民”。

武汉着力建设“湿地花城”和“绿道满城”。“十四五”期间,累计新改建各类公园443座,全市公园总数达1024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03平方米;105公里世界级滨湖绿道“画圆成环”,全市绿道总里程达2426公里,滨水绿道占比60%以上。

湖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百姓生活中,美丽武汉已成为宜居绿色港湾、宜业活力磁场、宜游打卡胜地,生态资源优势正在加快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这五年,武汉的“空轨列车”和“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等频频惊艳国内外游客。在城市运行管理方面,武汉也有很多“高科技狠活”。

夜幕降临,一束脉冲激光通过量子激光雷达从武汉经开区一栋建筑顶部射向漆黑的天空,8分钟后,一张完整的大气图谱便已生成。过去,大气监测需要环保人员拿着监测仪对准一个个的点位监测,效率低、盲区多、周期长,精确性更难以保证。今天,脉冲激光每次扫描覆盖半径可达6公里,可以每时每刻给空气做“CT”,凡是形成大气污染源的物质,例如马路扬尘、餐饮油烟、粉煤灰等,都难逃这束光的“火眼金睛”。“十四五”期间,武汉的生态保护手段已基本实现了从“人防”向“技防”的跨越。空中有遥感卫星、小型站、无人机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空气环境侦测网络,岸边有视频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热成像联动识别、无人机等技术构成的“禁捕天网”,水下有24小时水质自动监测站。

在武汉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人工智能研判、无人机低空巡航和物联网传感设备组成了一张看不见的“感知网络”。 “一网统管”平台接入了十大类事件来源、1500多项城市体征指标,联通了14个市直部门的指挥系统,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今天,武汉的近700座桥梁、100多条隧道布下了1.5万个高精度传感器和3200路智能视频。毫米级的位移、异常的振动都逃不过武汉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的“眼睛”,通过数据融合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12345热线”运用大数据建成涵盖4万条政务知识点的动态知识库,月均更新超2000条,助力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智慧大脑”——“灵醒 AI 助手”平台依托 AI 技术对海量诉求聚类分析,生成热点治理指数图谱,预判季节性、区域性难题,能实现600类诉求事项的快速识别与精准转派,智能派单准确率已达 92.7%,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从“被动受理投诉”向“主动预判服务”的“未诉先办”转变。

“高科技狠活”同样被运用到打造“韧性”城市方面。在青山区,7.5公里江滩化身“海绵江滩”,地下藏有三层“滤网”,透水铺装收集雨水,生态草溪沉淀杂质,处理过的雨水既能灌溉植被,又能反哺长江。目前,武汉已完成78个片区274.11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建成率达50%以上。

“十四五”期间,武汉通过高科技装备赋能、大数据平台助力,让城市治理变得更“聪明”、更“精准”、更有效。

城市发展重在“做大蛋糕”,城市治理重在“分好蛋糕”。

“十四五”期间,武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将发展“红利”更多惠及群众的服务理念,从“经验治理”到“数据治理”,夯实了“精细管理”底座;从“被动处置”到“主动作为”,贯通了“精准服务”渠道,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构建了“精准服务”生态,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提供了精彩的“武汉答卷”。展望“十五五”,武汉必将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方面再上新台阶,为建成支点、当好龙头、走在前列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首个五大要素合一的省级交易平台 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上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9日08:38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刘郸、左晨、通讯员李斌)十堰市的优质水资源、保康县的清新空气,这些绿水青山的“身价”如何?如今,在湖北有了明确答案。10月18日,全国首个深度融合五大资源环境要素的省级交易平台——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在汉上线。

该平台打破传统单一品种交易模式,整合了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固废资源、绿色金融五大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绿色转型方案。

该平台最大亮点在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通过科学核算给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碳汇、优美的景观等“明码标价”,让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宝藏,转化为可交易的“活资产”。同时通过“淘宝+广交会”的创新模式,线上便捷交易,线下精准撮合。

平台确立了清晰的建设“路线图”:到2027年底,将建成制度完善、产品丰富、市场活跃、平台功能完备的生态权益交易平台;到2030年底,全面建成制度更加健全、市场丰富多元、服务体系完善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权益交易中心。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旨在打造立足湖北、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的生态环境权益“汉交所”,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全新的市场化解决方案。这不仅是湖北落实国家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首创之举,更是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湖北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0-24 14:44 , Processed in 0.0553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