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SJ是高屋建瓴,从战略层面解决湖北发展问题,引进富士康,投资建设武汉新芯,都是从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的。当然富士康因为北面开出了无法拒绝的优厚条件,所有题武汉富士康投资没有那么大,但也是上百亿。
清泉同志类似曹参,属于“萧规曹随”。但这时来了一个干臣红中。他在短期任行政首脑过渡后,迅速扶正开始了战术层面的大刀阔斧改革。一个是赋予武汉省级的审批权限,提高宜昌襄阳的地位,成为副中心城市,赋予副省级的相关权限。即著名的一主两副。再就是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下放很多权限给地级市县级市。再就是抓项目抓投资抓招商,每年年初年中都要举办大型项目开工仪式,全省各地市都跟进。同时开始提拔能成事的人,所谓软糖等一批人脱颖而出,这些人中很多被调到其他省份担任省级副省级**。红中可谓把老书J的战略规划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落实。
武汉的脱胎换骨、湖北有8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地方经济大发展。这三位可谓是奠基人,其中老SJ和红中居功甚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