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13日至15日,由北航国新院、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力支持的第一届杭州国际纳米电子学暑期学校(The 1st International Hangzhou Nanoelectronics Summer School)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办。

8月11日至23日,亚洲仿真联盟第一届国际暑期学校(Aisa Simulation Federation Summer School)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行

——————————————


感觉这个夏天北航国际校区真忙!   多少个国际暑期学校,多少个国际学术会议,还有大赛参赛获奖等等,真的很Nice!  点赞!  杭城西北很闪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仿真联盟第一届国际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一场跨越13国的学术对话与文化交融,在八月的杭州画上圆满句点。8月11日至23日,亚洲仿真联盟第一届国际暑期学校(Aisa Simulation Federation Summer School)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顺利举行。作为北航国际暑期学校(Beihang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BISS)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本次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中国、新加坡、泰国、卢旺达、埃塞俄比亚等13个国家的学员,在十二天深耕仿真技术前沿、触摸中华传统文化,在知识碰撞与情感共鸣中,完成了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国际交流之旅。

       11日上午,亚洲仿真联盟第一届国际暑期学校开营仪式在热烈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亚洲仿真联盟秘书长翁敬农教授围绕“学术、平台、城市”三大维度致辞,他系统介绍了北航在相关领域的学科积淀与科研实力,深入解读了亚洲仿真联盟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桥梁价值,同时生动展现了杭州“创新动能与文化底蕴共生共融”的城市特质。翁敬农教授阐释了暑期学校“以仿真为纽带,促跨文化交流”的核心主旨,向远道而来的国际学员致以诚挚欢迎,并宣布暑期学校正式开营。

       北航宋晓教授系统介绍了本届暑期学校的17位授课教师——他们分别来自8个国家,包括建模仿真领域的资深学术专家与深耕产业一线的实践导师,兼具理论深度与行业经验的国际化师资阵容,让在场学员对后续课程的专业价值充满期待。班主任余兴尧博士则聚焦“人文关怀”,详细讲解了课余活动安排,既有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的实地考察,也有中华传统甜点制作、毛笔书法等文化体验,他鼓励学员们珍惜十二天的时光,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在交流中收获成长。

       开营仪式上,亚洲仿真联盟理事长张霖教授带来暑期学校第一堂课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ling and Simulation。从仿真技术的核心原理到行业应用场景,张霖教授以通俗生动的讲解为学员们推开了仿真学术世界的大门。

       11日晚,一场热闹的破冰活动让跨文化友谊迅速升温。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学员们先后参与“互相猜人物”互动游戏和分组“你画我猜”环节。有人模仿科学家的标志性动作,有人以简笔画勾勒本国特色文化符号,欢笑声中,语言的隔阂逐渐消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员们快速熟悉彼此并拉近距离,为接下来的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埋下了温暖的种子。

       在暑期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在专业课堂中深入探索仿真领域的多元方向。课程内容既覆盖建模与仿真基础、基于智能体的仿真方法等核心理论,也包含文化遗产三维重建与可视化、智能交通、数字化产业创新等前沿应用,更有工程仿真软件在流体与结构分析中的实操教学。

       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带着各自的学科背景与实践经验参与课堂讨论,新加坡学员结合本地智能交通系统案例,提出仿真技术在拥堵治理中的优化思路;埃塞俄比亚学员则关注仿真技术如何助力本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多元视角的碰撞让课堂思想迸发活力,也让跨文化学术交流真正落地。

       为打破“理论学习与产业实践”的壁垒,暑期学校组织学员们走进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实地参访了杭州虚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小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两家行业领军企业。在杭州虚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员们亲身体验了虚拟现实触觉感知与反馈解决方案,从“虚拟抓取物体”到“模拟材质触感”,直观感受仿真技术在交互体验中的创新应用。在小派科技,高分辨率头戴式显示器的清晰画质与沉浸效果,让大家看到了仿真技术与硬件设备融合的未来可能。这场参访不仅让学员们了解到虚拟现实产业的最新进展,更启发了“学术研究如何服务产业需求”的深度思考。

       学习之余,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成为本次暑期学校的温暖注脚。学员们通过亲手实践,沉浸式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制作印有亚仿联logo的绿豆糕,从研磨到成型,体会中华点心“清雅健康”的理念与亚仿联“创新、协同、精准”精神的融合;提笔书写“仿真”“杭州”等汉字,尝试用毛笔写出自己的中文名字,在一笔一划间感知汉字的文化意蕴;体验剪纸艺术,将普通红纸变成“春”字、莲花等吉祥图案,领悟中国民间艺术“以简驭繁”的智慧。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文化视野,更使跨文化交流在实践中有温度、有深度。

       文化探索不止于手工体验,学员们还走进良渚博物院,在玉器展品、遗址模型与专业讲解中,近距离触摸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脉络。从良渚先民治理水患的智慧,到玉器纹饰中蕴含的古代礼制文化,悠久厚重的文明底蕴让跨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当下,更增添了一份跨越时空的历史纵深,让不同国家的学员在感知中华文脉的同时,也对“多元文明共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术汇报环节,五组学员围绕“仿真技术如何赋能产业升级”核心议题,从技术应用、场景落地、工具优化等多维度展开深度探索,形成了清晰的逻辑脉络,不仅覆盖了仿真技术从基础工具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更紧扣“数字化、智能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展现出学员们对交叉学科的深刻理解,也为制造业与工程仿真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实践方向,呈现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交流盛宴。

       12天的时光里,亚洲仿真联盟国际暑期学校以仿真技术为桥梁,让知识在这里碰撞,文化在这里交融,友谊在这里生根。当学员们带着学术收获与跨文化记忆踏上归途,这场“以仿真联结世界”的旅程已不止于一次学习经历,它更像一颗种子,将在未来的仿真领域中,生长出更多国际合作的可能,见证更多跨文化创新的成果。期待下次相遇,我们再赴这场“以仿真之名,与世界同行”的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迎1500名新生 自动驾驶接驳、AI小航2.0科技感拉满迎新仪式

       8月30日上午,在《第一天》的背景音乐中,北航杭州国际校园迎来了2025级本科、研究生新生,共有1500名。学校为新生提供一站式报到服务,新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依次完成身份核验、扫码报到、领取校园一卡通、办理银行卡等入学手续。

       在杭州西站,学校安排了试运行的自动驾驶巴士免费接送新生。来自中法未来科技学院的高同学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上周六一家六口从重庆出发,先到南京、苏州旅游,昨天到杭州,“今天特地从西湖边坐地铁过来,来感受一下这个自动驾驶巴士,希望孩子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学有所成。”20多分钟的车程,家长、学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自动驾驶这个技术很先进,给了我一个全新的体验,希望自动驾驶的技术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来自山东的研究生新生张同学在体验过后感叹道。

       吕超越、吕超凡是一对双胞胎,高考两人分数相差1分,双双进了北航北京校区,这次又一起考上了北航杭州国际校园的研究生。在谈及为什么要来杭州读研究生,弟弟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很喜欢北航,“空天报国”理念、学校学习氛围都很吸引他们。未来想往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方面发展,杭州有很多科技企业,在这里读研究生,对后续的实习、工作更加有利。在学校的协调下,他们两个还被安排在了一个宿舍。

       对于来自四川成都的工科试验班新生周孙嘉浩来说,这个报到日有些特殊——今天刚好是他的19周岁生日。“在我人生的关键节点上遇到这样的巧合,特别开心!”面对镜头,嘉浩难掩喜悦,“学校还特别在食堂给我准备了一碗‘寿星专属’面,我打算一会就去领取。”

        与嘉浩一同前来报到的父母则表示:“我们两天前就来参观了,学校的硬件设施科技感十足,宿舍环境堪比酒店,我们很放心。相信他能在这里快速适应,开启精彩的大学生活。”谈及未来规划,周孙嘉浩的目标挺明确:“我计划专业分流时选择电子信息工程。一方面,这是学校的王牌学科;另一方面,我对民航领域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很感兴趣,希望未来能为国家相关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报到现场,各学生社团的学长学姐们更是化身“校园代言人”,现场展示社团特色、分享校园生活吸引新生关注。其中,校赛车队更是将自主组装的赛车开到现场,绕场飞驰两圈,引擎轰鸣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不少新生当场就被“成功安利”:“现在就想加入!”下午,小航AI大模型2.0版本正式面向全校师生上线。该模型将应用于教学、生活、科研及管理等多个场景。

       小航1.0版本于2024年8月上线,已在师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一年的持续迭代优化,2.0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升级。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学院)副院长杜鹏程介绍:“在小航2.0版本中,我们加入了反图灵测试人工智能交互方式。人工智能能够主动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等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学习的整体架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校史!浙江农林大学以第一单位发Science


8月29日,浙江农林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戴朝卿教授团队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贺曦敏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Launching by Cavitation的研究论文。这也是浙江农林大学学者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本文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基于空化效应的高效发射机制,通过精确控制液体中气泡的剧烈溃灭过程,将传统上具有破坏性的空化现象转化为可控、高效的动力源,成功实现了微小型器件的高速跳跃、游泳和精准运动,在智能生物技术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林大也有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还发表了科学,很不错。
没想到北航新生都有1500名了,这才两年这个规模已经相当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9-2 18:41 编辑
youxiaer 发表于 2025-9-2 10:57
农林大也有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还发表了科学,很不错。
没想到北航新生都有1500名了,这才两年这个规模已 ...


快到万人大学的一半了。

明年瓦伦西亚学院一来,规模又上一大截

期待慕尼黑大学

争取在杭州再造一个北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9-2 19:27 编辑

等北航国际校园实力和分数线逐渐与本部持平时,杭州就等于坐拥3所顶尖大学——浙大、西湖大学、北航国际!


但中间断层还是很明显,尤其20-80之间的高校缺乏;  

此外,大学数量、大学生总量,跟南京武汉西安广州还是有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3 17:04 , Processed in 0.04188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