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firefly1130

[江城资讯] 2020年8月7日(周五)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7 22:4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zhuowh 发表于 2020-8-7 13:32
才买的欢乐谷年卡,怎么解???有跟我一样的吗?

惨啊,我上个月刚在湖北省全省自驾转了一圈...这门票亏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7 2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基建是拉动武汉超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马车”。为高质量地推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疫后重振,创建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文明城市,市城建局统筹推进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以绣花功夫打造宜居、韧性、智能的超大城市,用抓铁有痕的劲头扎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让市民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今年全市城建投资规模达到3450亿元,前期提前谋划了包括两湖隧道、二七过江通道等补短板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也进行了局部调整;同时抢抓国家专项债等政策“窗口机遇期”,谋划一批亮点项目,准备启动汉口历史风貌区改造,计划发行100亿元专项债;同时还计划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地铁12号线、汉口火车站北广场、南泥湾大道等。

    目前正在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武汉加快基础设施智慧化融合应用,搭建新基建产业应用场景提供支撑。“比如未来的无人驾驶,车辆与道路互联,需要在道路上布设传感器,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就会与智慧化相融合;在路灯的建设中,会预留出连接5G、智慧城市的接口。我们的目标就是补齐功能短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加速迈进世界级地铁城市

    今年底实现800米半径覆盖近50%人口

    据介绍,今年新开工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12号线武昌段、12号线汉口段、12号线汉阳段、19号线等5条线路,续建5号线、11号线东段二期、11号线三期首开段、16号线(汉南线)、6号线二期和11号线三期葛店段等6条线路,建成8号线二期。到2020年底,将开通10条线共357公里、240座地铁站,站点800米半径覆盖人口接近50%;到“十四五”末的2024年将达到14条线、606公里、363座站,覆盖率达到60%。“武汉正在向世界级地铁城市加速迈进。”

    其中,武汉市首条地铁环线12号线全长59.9公里,设站37座,线路长度排名世界地铁线第二位。市城建局负责人表示,12号线串起7个中心城区,堪称一条“城市金腰带”,“必将拉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

    快速路规模超上海

    三环线内九成区域10分钟可达快速路

    7月26日,友谊大道(三环线-宏茂巷)快速化改造工程开始勘察施工打围,未来从徐东地区到三环线全长9.4公里将实现全程高速,通行时间从现在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

    “友谊大道-中山路”是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中主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山区与洪山区、武昌区连接的一条主要交通干道,也是快速路网中的“最后一射”,建成后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快速路网系统,也有利于北湖生态新城的开发建设。

    跨江穿湖修桥隧,跨上平地起高架。两湖隧道、江汉七桥、二七过江通道、白沙洲大道高架、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和平大道南延线……一批城市骨架路网、快速通道提速建设,武汉人出行越来越方便了,幸福指数蹭蹭上涨。

    武汉市政设计院交通院负责人表示,经测算,武汉主城区快速路里程已建成281公里,规划实现率为94%,快速路规模超过上海。按照车辆出行5分钟和10分钟可到达快速路来计算,三环线内快速路可达范围覆盖率分别为70%和91%。

    市城建局工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瞄准城市“动脉”,还紧盯老百姓身边的“毛细血管”,连续5年实现每年打通100条微循环路,今年还将建成80条微循环道路,打通10条断头路,破解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立道路路面管理大系统

    探索给城市道路“治未病”


    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宜居、韧性超大城市,道路维修养护一直在路上。7月以来,武汉市道路维修养护人员24小时全天候巡查排险,对因连日阴雨、雨水浸泡大车碾压出现的坑凼进行应急抢修,快速反应快速处置,保证了梅雨期间道路行车安全畅通,如今进入高温模式,维修人员抢抓施工黄金期,按方案保质保量维修到位。截至目前,通过每日巡查发现病害近千余处,市级道路维修完成总面积约14847平方米。

    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站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针对路基处理、路面组合、桥头处置、井盖防沉、路面挖掘恢复等影响路面平整的因素加强研究,从根本上提高路面的质量和品质。同时,研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处置效率。

    作为武汉地方性城市道路维修养护标准规范,《城市道路路面养护技术规程》初稿已编制完成;按照“养早养好”理念,探索对武汉市道路实行预养护“治未病”,减少新增破损路面,目前已完成摸底调查,拟选取长丰大道高架及上下匝道部分作为明年市级道路预养护项目实施路段。

    “我们将建立道路路面管理的大系统,完善发现机制。”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站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建立区级道路破损发现机制,定期开展区级道路修复提升检查考核;下一步将开发武汉道路养护App,对病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跻身全国前五

    将连通成网发挥更大效应


    曾经的江夏区黄家湖大道是一条“搓板路”,沿线林立97座60多米高的高压铁塔。今日的黄家湖大道宽广平坦,环境优美,高压铁塔入地,各类管线都被收入廊中。这也是武汉市首条已投运的长距离综合市政管廊,运营半年多来情况良好。

    主线长13.25公里的武九线综合管廊已建成逾10公里,建成后将容纳电力、给水、热力、通信等管线,而地上将建成一条生态文化长廊,成为长江主轴上的“绿链”。“值得一提的是,管廊的高压电力舱已纳入武汉市一流城市电网通道范围,建成后运营服务辐射绿地国际金融城、武昌滨江商务区、青山两河生态文化区。”中铁七局技术人员透露。

    超大城市寸土寸金,如何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让地上的环境更舒适宜居,同时提升超大城市承载力,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考题。市城建局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处介绍,在已建成40公里廊体的基础上,今年,武汉在建及新开工的地下综合管廊将突破100公里,到今年底,武汉综合管廊建设规模跻身全国前五。总规模达141公里的“地下生命线”基础设施,将让这座超大城市更具韧性。

    正在建设中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综合管廊项目是目前武汉市监控智能化最高的综合管廊工程之一。设计方中冶南方人士介绍,其中两处设计国内领先:500毫米直径的真空垃圾管;热力管连接地热源,向城市输送热力。

    管廊经过的小区建有小型垃圾处理站,可以把固体垃圾压缩,然后投进管道,“咻”一声就吸走了,避免垃圾在地面或运输过程中形成污染,管道出口直通垃圾回收中心,处理快速而环保。

    市城建局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底综合管廊累计开工达25个项目,目前正在组织编制武汉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十四五”建设规划,结合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世界城市一流电网建设、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策划一批综合管廊项目,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考虑管廊之间连通成网成片,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强,才能发挥更大效应。

    紧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水环境治理

    今年全市建成区两成变“海绵”

    结合水环境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亮点片区建设,武汉在去年底已完成海绵城市建设123.59平方公里的基础上,2020年将再完成56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的20%将变成“能吸水的海绵”,到“十四五”末,全市一半以上的建成区将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

    在经受住了今年梅雨季前后8轮强降雨考验后,武汉的海绵城市建设更有底气了。

    武汉市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站负责人介绍,2016年到2019年,针对易渍水点和区域,弄清雨水路径,全市共划定了258个汇水分区,完成了青山和汉阳四新两大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去年4月,武汉的海绵试点通过住建部验收。

    目前,武汉所有新建小区都要落实海绵设计理念,首先从规划上予以管控,对于2017年后拿到规划设计条件的新建小区,如果没按设计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就不予以竣工验收。“今年专门强调所有新建项目必须在竣工验收时对海绵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自评估,实行企业承诺制,从项目拿地到规划方案、施工图设计审查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规划城建部门都会进行抽查,对建设过程进行监管。”该站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市正强力推进罗家港、三角湖、后官湖、中法生态城等汇水区建设,结合黄孝河、机场河、南湖等河湖整治,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同步推进。

    市城建局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处负责人表示:“雨季时,海绵城市建设实现‘小雨不湿鞋’,减缓内涝,有效消减面源污染,进入高温后,则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工地扬尘在线监测智能喷淋将全覆盖

    百日攻坚“硬核”助创文明之城


    近日,步入武汉的各大工地,不见裸土,满眼皆绿。施工裸土或用绿色密目网平整覆盖,或植绿种草。

    扬尘在线监测、智能喷淋系统也成为武汉文明工地的“标配”。管理者打开手机上的“武汉市文明施工大数据监管平台”App,数百个工地分布一目了然。7月30日下午,武汉市城建局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站监督科负责人阎鹏坐在办公室内,随意点击其中一个“月亮湾城市阳台工程”,可见其PM2.5、PM10的实时数值以及月喷淋量。根据7月喷淋量和喷淋时间构成的一张曲线图,则可清楚获悉该工地本月喷淋使用情况。而纳入监管地图的工地数量还将持续增加直至全覆盖。

    5月下旬,为有效控制我市工地施工扬尘,全面提升工地面貌,对标全国先进城市管理水平,结合武汉实际,市城建局启动开展了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扬尘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武汉市城建局安监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启动“百日攻坚”以来,该站实行挂图作战,每日督办、每周通报、每月讲评。

    7月,城建局组织编制了《武汉市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2020年版)》,“这一新版本对工地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要求和标准进一步升级提高”。阎鹏介绍,以覆盖施工裸土的密目网为例,对材质和覆盖标准作出了明确要求,推行密度更高的防尘网,且要将裸土平整后再覆盖,做到一马平川;对于易产生扬尘的土方开挖阶段,要求施工方分层分块开挖,挖到哪一块,就揭开哪一块的网,其他区域全部盖严。

    第三方巡查力量也将进一步扩充,提升检查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此前每月抽查600个工地,下一步将结合施工特点,进一步加大工地昼查夜巡频次,同时利用无人机航拍、扬尘数据监测等技术手段丰富检查维度。

    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凡整改不到位、不及时的工地,暂停施工并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从严查处。实施房屋市政工程扬尘治理“红黑榜”,对积极运用施工扬尘防治信息化管理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成效明显的企业和项目实行“红榜”激励;对施工扬尘污染问题严重、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或拒不整改、屡改屡犯的项目纳入“黑榜”曝光,限制招投标,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市城建局利用微信公众号已公开曝光8期“黑榜”工地,对长丰村改造K4地块、汉江湾1号二期等10余个文明施工不合格工地坚决停工整改。

    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和两湖隧道工程刚刚开工,市城建局质安处、安监站等部门对重点工程主动靠前服务,对文明施工措施现场交底、指导,促工地提档升级。

    工地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到位,也是监管核查的重点。市城建局质安处负责人表示:“我们就是要让不文明施工行为无处遁形。”

    今年,全市建设项目正大力推广安装施工扬尘在线监测和智能喷淋设备,并接入“武汉市文明施工大数据监管平台”。主要在城市窗口地带、景观道路、文教卫场所周边等施工扬尘重点管控区域和重点路段安装推广,明年实现全市工地应装尽装,设备安装和平台接入全覆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0:0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奉孝达人 发表于 2020-8-7 12:35
看网上的好多外地人,都在问神农架怎么不免费,湖北还是神农架名气大

神农架是个地名,不是具体的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0: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octurne 发表于 2020-8-7 14:54
求六六放过武汉。

挺好的片子啊,可以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解开对武汉的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0:4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caiba 发表于 2020-8-7 16:14
不会都是在讲述上海医疗队支援的故事吧?本地医疗队牺牲很大,需要重点展现啊

去看看预告片,并没有讲什么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0:4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儿盈盈 发表于 2020-8-7 22:18
还不是在武汉拍摄完成的;里面一个武汉的演员也没有,反正我是不会去看的

干嘛非得武汉演员?用武汉演员是不是又有人说怎么不直接用当事人?里面有很多武汉镜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8: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20-8-8 11:3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9:0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全市城建投资规模达到3450亿元,能完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20-8-8 09:12 编辑

上半年光谷授权专利已突破了1万件,超千家企业获得光谷这项奖补


长江日报-长江网8月6日讯  “上周收到了东湖高新区发放的知识产权专项资金7.2万元,较以往提前4个月拿到资金。“光谷企业小狮科技相关负责人6日介绍,这笔钱将投入企业专利布局,“跟企业百万元级研发费用相比,不算多,但对企业创新是极大激励。”据了解,上周,超4000万元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陆续发放,惠及1300余家企业。


路德环境专利墙,获得所在的东湖高新区补贴    企业提供

小狮科技由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的90后湖北人张亮创立,目前是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及智能运载服务提供商,2020上半年综合营收达3000万元。已拥有6项授权专利。“企业正处于借创新迅速寻找应用场景和订单的关键阶段,在疫情期间仍申请了20项专利,并坚信硬核科技能获得市场认可。”

据了解,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东湖高新区主动作为、特事特办,积极优化拨付流程,提前拨付各项知识产权专项资金4000万元,惠及1300余家企业。上半年,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2亿多,共支持26家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项目,质押总估值7.6亿,支持贴息503.57万元。

“把专利贴上墙,不用企业出钱,在光谷享受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已超过3年。”路德环境项目经理薛艳丽介绍,路德环境为今年湖北省首家科创板IPO过会企业,核心技术为“泥浆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体系”、“有机糟渣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系 ”,近几年累计申请110余项专利,已获59项专利,最具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就高达12项。

路德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入选光谷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等项目,在光谷获得了专利墙、专利授权补贴等资助,累计补贴60余万元,“光谷助力企业亮高科技肌肉,专利贴满一整墙,客户来了都会驻足很久,我们深深自豪。这让我们感受到,创新在光谷被认可、被鼓励。”

据悉,2020年1-6月,东湖高新区专利申请总量14973件,同比增长7.8%;专利授权总量10834件,同比增长26.2%,其中发明专利4351件,同比增长8.8%,“申请量是积极创新态势,疫情期间,通过远程办公、心无旁骛研发,光谷企业仍在赛道上追赶;授权量显示创新‘底盘’教稳,增长超两成,说明含‘新’量一直保有较高水平。”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有关负责人说,创新仍是东湖高新区企业突围破局的“本事”,“本事”不丢,有“新”者事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岸大概只放了七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9:4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zhuowh 发表于 2020-8-7 13:32
才买的欢乐谷年卡,怎么解???有跟我一样的吗?

可以往后延期五个月,但是要去欢乐谷必须要预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1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大家更在意示范率的排名,从这个排行榜可以看出,民办和公民混合的初中占据大半江山,此外,东湖高新在初中教育这一块上开始发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1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广雅都进不了前20了,这排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10: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二初和六初的成绩没放出来。基本上江岸的成绩应该是要乘以2.5左右

不过高新的几所学校确实突飞猛进,目测对武珞路的生源冲击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09:58 , Processed in 0.08053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