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8年9月20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0 18: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romano320 发表于 2018-9-20 09:12
2号线作为主力中的主力使用型车站台有没预留扩充位置?

土建预留了。不过不能像7、8一样直接挂车,还要装修改造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绿地回应“限高”:海拔高度不超过500米

记者陈爽 周竞凯 巴颖报道:
今天(9月20日),武汉绿地中心全球招商租售启动仪式暨媒体交流会在武汉绿地中心举行。交流会上,武汉绿地回应“限高”问题,表示按照相关部门规定,武汉绿地中心海拔高度将不会超过500米。
武汉绿地中心原规划总高度为636米,原本有望成为武汉最高楼甚至“中国第一高楼”。绿地集团华中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武汉事业部总经理李煜表示,按照民航管理局中南局的要求,最大限度为武汉航空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绿地集团将削减武汉绿地中心的高度,目前大楼最高施工作业平台的海拔高度为430米,这也意味着,大楼的海拔高度将不会超过500米的限高。

绿地集团华中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武汉事业部总经理李煜介绍,已经跟中南航空管理局确定了,高度已经基本确定,我们也是按照**的要求,也是希望在明年军运会前,能够把全部呈现给武汉市民。在造型有一些变化,原来是九天落水,像一个火箭,我们原来的设计师ASGG正在帮我们一起做顶部最后的修改,可能就是平头跟圆头的差别。
目前,写字楼和总裁办公区域已正式对外租售,超五星酒店将于2026年对外开放。据了解,超五星酒店大堂将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市民的观景平台。

李煜表示,虽然大楼高度受限,但大楼的整体结构将不会改变。1-3层为大堂,4-65层为超5A甲级写字楼,66-86层为总裁办公区域,87-98层为超五星级酒店,同时,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减。
绿地集团华中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武汉事业部总经理李煜说:很多企业也非常愿意进驻,特别是一些金融机构,和一些国际著名的律师行,包括像我们很多的律师行,在上海北京,他都是选择了当地的最高楼,他们到武汉来,同样也会选择当地的最高楼。我们目前也跟五大行合作,他们也在全球进行招租。

据了解,为加强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民航中南局2015年出台了《民航中南地区民用机场净空航行评估管理办法》(民航中南局航务【2015】17号),明确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包括“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及“机场航行服务程序保护区”,其中“机场航行服务程序保护区”是以机场基准点为圆心,半径55公里范围构成的区域。按其管控要求,天河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基本覆盖武汉全市域范围。

今后武汉市其他超高层大楼的高度限制,都会依据审批后的《净空一体化图》的净空限高要求确定。对于个别具体项目的高度,可按照城市空域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单独论证,并待其批复后再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2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声叹息,眼看果子熟啦,却被人搅黄啦。一栋高楼,折射出在中国做点事真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想念阮成发,想念真正爱这个城市的领导!

当选武汉市长时,阮成发表示:将做一位不愧对历史、不愧对人民、不愧对岗位的"平民市长"。

我来自武汉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武汉是我的家乡,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家乡的变化始终牵挂着我,时刻想念家乡一草一木,最怀念武汉的热干面。我深深地热爱武汉,深感自己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一定会踏实工作,呕心沥血,不愧对历史,不愧对800多万武汉人民,不愧对市长这个岗位。"

"当一个平民市长,这是我的最低标准;中标准是当一个干事的市长、务实的市长,在任期内,竭尽全力为武汉发展、为武汉人民福祉奋发有为;最高标准是做一个有作为的市长,当我离开的时候,大家认为我在这个岗位上做了点事情,我就满足了。

当选武汉市委书记后,阮成发与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共勉:将全部热情和力量奉献给武汉这片热土。

我从一个工人的儿子一路成长,走上市长、市委书记的岗位,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不敢懈怠。我也常常自省,我不敢说我做得最好,但我一直瞄准最好的目标在努力。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生于此,长于此,不知不觉已经50多年。"作为一名武汉人,阮成发对武汉这座城市一直爱得深沉。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他曾经讲过的话,这些话的字里行间,写满了阮成发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真切的爱。

阮成发:不负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3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感 发表于 2018-9-20 17:23
天河  山坡 阳逻 顺丰 ,这样的集合就把武汉围住了

阳逻和山坡的机场是军用的,不归民航路管,一年也用不了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8:3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uenoah 于 2018-9-20 18:40 编辑
zhysh1224a 发表于 2018-9-20 18:30
阳逻和山坡的机场是军用的,不归民航路管,一年也用不了几次。


第二机场已经准备开始前期研究了   就是山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存储芯片突破“零自制困境”,紫光南京、武汉、成都三箭齐发

全球3D NAND 价格近来快速崩跌,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肩负打破国内“零”存储自制率之重任,以”光速”的气势加入这场存储世纪大战。除了武汉12 寸厂进入生产,南京厂也将于年内动工,加上成都厂,紫光将先后启动三大基地生产3D NAND 芯片,即使合计投资金额高达1,800 亿人民币,花十年目标换来比肩巨人三星、东芝的机会,紫光此举看来大胆但却值得!

大陆占全球总存储的消耗量50%,但芯片自制率几乎是零,全数仰赖美国、日本、韩国进口,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投入3D NAND 研发近四年时间,今年32 层芯片进入生产,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南京举行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China IC Summit ”中骄傲指出,中国已有第一支采用自己自主研发芯片所生产的U盘。


(来源: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主办方)

紫光位于武汉的12 寸晶圆厂今年投入32 层3D NAND 芯片生产,目前以月产能2000 片小量生产,该生产基地规划三座大型12 寸晶圆厂,合计单月产能上看30 万片。

不仅如此,紫光位于南京的半导体项目也将投入3D NAND 芯片生产,目前南京基地已进入整地阶段,最快将于年底前动工,同时,成都的半导体项目也计划投入3D NAND 芯片,合计紫光在武汉、南京、成都三大生产基地将投入1,800 亿人民币生产3D NAND 芯片,以冲刺经济规模的战略,换取比肩国际大厂的契机。

看好3D NAND 未来五年需求大好,技术瓶颈存在,紫光要用力赶上

由于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崩跌之势已现,对于紫光在此时大动作进行扩产,也让外界不禁担心,紫光若启动三大生产基地生产3D NAND 芯片,会不会演变成长期产业供过于求的危机?

甫从华为离职加入紫光集团担任执行副总裁的楚庆独家对DT 君分析3D NAND后续走势看法,楚庆认为,无论是从供给面或是技术面来看,未来NANDFlash 产业前景都非常乐观,今年旗舰级智能手机的存储容量是256GB ,明年会成长到512GB ,消耗的存储芯片越来越可观,但3D NAND技术会遇到不小瓶颈。

他表示,去年华为因为NAND Flash 芯片缺货造成销售额短少40 亿美元,内部更因此成立战略领导小组来分析因应供给短缺的情況。

楚庆分析,虽然3D NAND 技术不断往上迭,从32 层迭到64 层,但到了96 层技术,就不会是一年密度增长一倍的速度了,等堆迭到了128 层,之后的发展可能是堆迭到144 层左右,技术挑战越来越艰难,供给不会一直顺利产出,因此,紫光对于未来五年的存储市场抱持乐观态度。


(来源:DeepTech)

对于眼前3D NAND 产能过剩,楚庆反而认为这是短暂现象,因为现有的几家半导体大厂包括三星、东芝都是同步发展96 层技术,伴随技术突破,一定会有不少产能增加,形成供过于求,但这些新产能很快就会被新增的需求吃掉。

再者,楚庆也认为未来3D NAND 技术从96 层堆迭到128 层技术后,每一个世代的技术进展会从原本的12 个月,拉长至18 个月才能达到,而紫光在存储领域也会有全新的战略来因应,外界可以拭目以待。

长江存储Xtacking 惊艳背后的辛酸,杨士宁:选择这条路要很大勇气

今年国际存储大厂三星、东芝、美光、西部数据、SK海力士已进入64 层3D NAND 技术的生产,并且完成96 层3D NAND 技术研发,寄希望于2019 年投产,三星更要抢在今年第四季率先小幅量产96 层芯片,除此之外,众家大厂未来更要再往上朝128 层3D NAND 技术开发。

长江存储身为后发者,为了要快速赶上国际大厂的脚步,计划在64 层技术之后,会跳过96 层技术,直攻128 层3D NAND 芯片,就技术规划来看,业界传出紫光将会以两颗64 层芯片直接做堆迭的方式开发生产。

再者,长江存储近期提出的Xtacking 新架构引发全球存储产业一阵骚动。长江存储首席执行官杨士宁在Flash Memory Summit 期间透露, Xtacking 架构有很多好处,但挑战也不少,决定选择走上这一条道路需要勇气,因为要让这个技术发挥作用并不容易,他和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高启全来回讨论多次才下此决定。


(来源:长江存储官网)

Xtacking 架构技术的基础是来自于武汉新芯开发多年的CMOS 成像器的打线封装技术( Wafer Bonding ),长江存储为了将该技术用于3D NAND 开发,将其“几微米的间距”缩小到仅约100 nm。

当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是存储和逻辑元件的对淮技术,使用位于晶圆上方和下方的摄影机,透过等离子体活化被挤压在一起的晶片表面,再以低温退火做处理。然后,于I/O 晶圆的背面进行加工,以便在晶片背面形成焊垫。

Xtacking 架构将逻辑和存储元件上下相迭且分开加工,有效解除I/O 传输瓶颈

而对于Xtacking技术细节,长江存储联席首席技术官汤强出席“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China IC Summit ”时有非常详尽的解说。

汤强表示, NAND Flash 是串连式的存储,传统的2D NAND 技术是二维平面结构,随着尺寸微缩越来越小,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这其中包括成本过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干扰信号等等问题,因此,大家开始想解决方案,把串连式的存储从平面竖起来,发展成立体三维结构的3D NAND,可大幅提高存储密度,同时也避开光刻上成本的增加,也解决干扰技术。

不过, 3D NAND 技术也同样面临挑战,主要面临来自三大方面,包括I/O 传输速度、存储密度、产品上市周期,而这三大方面正是存储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汤强解释,在进行半导体加工时,会先做外围负责驱动、传输功能的逻辑电路元件,之后加工存储阵列元件,但加工存储阵列元件时所采用的高温高压工艺,会影响之前已经加工完成的逻辑元件,在逻辑电路上的工艺最多只能做到0.18 微米制程,速度上无法提升,导致I/O 的线性传输会卡住。

长江存储Xtacking的解决方式,是把外围逻辑电路和存储阵列电路两个模块分开加工,之后两个模块从水平摆放,变成上下堆迭摆放在一起,如此一来可解除I/O 传输瓶颈,有效提升速度,因为在加工外围逻辑电路的时候,就不会被阵列电路加工时的高温高压所影响。


(来源:DeepTech)

因此,逻辑电路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工艺,从0.18 微米制程的加工技术,放宽到90 纳米、 55 纳米、 28 纳米,甚至是采用高端的16 纳米、 10 纳米制程生产,完全贴紧逻辑电路往前进的步伐。

再者,现在的I/O 传输速度瓶颈是0.8 Gb/秒,将来采用先进工艺后,可以放宽至3 Gb/秒,这和DRAM 的传输速度可以有效缩短。

为了解决体积问题,并且增加芯片密度,两块加工完毕的模组从水平摆放变成堆迭摆放,把外围电路放在阵列电路之下,这使得Xtacking 的面积利用率从传统的65 %提升至90 %。

其实也有其他国外大厂采用类似技术,将外围逻辑电路直接摆放在存储阵列电路的下面为PUA,然Xtacking 技术不一样之处在于,是分成个模块同时做,可缩短研发周期,工艺不会受到干扰,然后再将模块拼再一起,未来甚至可以把外围逻辑电路交给外面做代工,灵活度提升。

长江存储将从第二代3D NAND 采用Xtacking 架构,让优势尽情发挥

然而, Xtacking 技术也同样面临三大难题,第一是硅片的平整度,随着存储堆迭变高,平整度地挑战是很大的。第二是对孔的对淮精度,要把整片硅片所有的孔都对淮,并且接通,这相当不容易。第三是接口材料的选择,长江存储甚至和合作供应商合作研发一款新的CMP 研磨机台。

在经过多时努力,现在Xtacking 技术良率提升非常快,结构的可靠性也很好,在编程擦写3,000 次之后,可靠度仍是维持一样。且针对可靠度测试上,包括温度循环测试(Thermal Cycle )、高温存储测试( High Temp. Storage )、电子迁移测试( Electro-migration ),都通过考验。


(来源:长江存储官网)

长江存储将从第二代( 64 层技术)的3D NAND 采用Xtacking 架构,未来各代技术也都会导入。未来3D NAND 层数堆迭越来越高时,伴随而来的是外围电路的占比会变很大,这时,Xtacking 技术的优势便可以越来越有得发挥。

长江存储的Xtacking 技术概念最令人惊艳的是传输速度可以达到3Gbps ,比肩DRAM的传输水淮,加上明年量产64 层3D NAND 后,要一举直攻128 层技术,刚好国际大厂在128 层技术后会放缓脚步,因此有充裕时间可以追赶。

若Xtacking 技术成功量产,会是国内存储产业的重大里程碑,更为芯片自主开发的道路注入强心针,且紫光将以武汉、南京、成都三个生产基地投入3D NAND 芯片生产,下一步要玩经济规模之战,以期快速追上国际大厂,快速打破国内“零”自制存储芯片的现况,并且跻身国际大厂之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100W产能是不是被赵伟国给分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长江大桥 于 2018-9-20 19:17 编辑

不会的。Gwy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存储器基地。投资已经增加到300亿美元,分三期实现,19年大领导要来看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貌似比武汉还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1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hysh1224a 发表于 2018-9-20 18:30
阳逻和山坡的机场是军用的,不归民航路管,一年也用不了几次。

山坡也是军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自己又没有技术,用的还不是武汉新芯的技术。武汉马上要拿下国家先进存储器创新中心了。这个领域也只会有这么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迷-WH 发表于 2018-9-20 19:16
南京貌似比武汉还猛

南京怎么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0 1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默默接受了,只希望设计的造型不要太丑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20 11:54 , Processed in 0.15420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